尤小立:大学“何以成人”教育的整体认知和根本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25 次 更新时间:2021-07-16 22:09

进入专题: 大学教育   综合素质  

尤小立 (进入专栏)  


教育功能的弱化是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大问题,它直接催生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以及有关大学“何以成人”教育的反思。

既然是“综合素质”就不限于一个学科或一类课程,因此,过于强调一个学科、一类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仅有违于“综合素质”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其本身也带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综合素质”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抓到一点就加以突出,不顾相互之间的辅助和协调。近两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让体育课变得重要起来,但是,体育课如何与本校的传统和实际相适应往往被忽视,结果仍是指标化,没有任何特色。

鉴于如今的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出来。但一方面,“德、智、体、美、劳”是一个相互支撑的综合体,不能截然分开。另一方面,“劳动”的概念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一些大学推出的诸如“爬树课”“种田课”“缝纫课”等“劳动”课程与“高深学问之所”(蔡元培语)的“大学”的不协调也说明,只有超越个人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对个人经验的超越,意味着起码的理论素养和对普遍性的追求,这也是大学教育赋予人类的精神财富。“综合素质”相对专业素质、个人专长,显示的就是普遍性。落实到大学的“成人”教育上,就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完善、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科研组织和校园建设共同构建出一个属于大学的整体生态。

这是因为从人生的层面看,整体生态营造出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远大于知识的传授。它不仅体现出大学的取向和个性,直接塑造学生的气质和基本的行为方式,也从更高层次上推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大学虽然是以“知”为主的,但从现今的实际看,“行”的问题更值得注意。当下大学“何以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反映在“行”之上。大学的整体生态多从“身教”上体现,但“说”与“做”的不统一,让管理者和教师的“身教”日渐弱化。它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态的改善。

另一个问题或许更为具体,就是怎样认识和走出将成年的大学生当作未成年人教育的困境。当下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多地借鉴于中学。事无巨细地管理,不仅事倍功半,也让大学承受了过多的负担。

“中学式”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让成年人未成年化。而大学“何以成人”教育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成为一名有自主行为能力,并且可以承担其行为后果的成年人。解决其中的矛盾,应该是大学“何以成人”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刊2021年1月5日《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题为《“何以成人”贵在“身教”“放手”》)


进入 尤小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大学教育   综合素质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53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