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永:《了凡四训》融会儒释道的善学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49 次 更新时间:2021-06-23 08:36

进入专题: 了凡四训   儒释道   佛学  

赵建永  


作为中国第一位署名的善书作者,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是善书中的经典之作,其善学思想对明末出现的慈善组织有指导作用,引发了民间力量组办慈善机构的浪潮。可以说,晚明以来中国慈善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发轫于袁了凡善学思想的传承和传播。本文重点阐述《了凡四训》融会儒释道的善学思想。    

《了凡四训》原是袁了凡结合亲身经历教育儿子的家训,故又称《训子文》。作为修身、齐家、教子的范本,此书在海内外流传甚广,社会影响力很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该书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组成,篇幅精悍,寓理深刻。 广告了凡四训(详解版)作者:[明]袁了凡京东《了凡四训》体现了儒释道合一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改造命运四部曲

“立命之学”的思想核心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这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了儒家的“反求诸己”(《孟子》)、“自求多福” (《诗经·大雅·文王》)和道教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抱朴子》)等自信自强的文化传统。

他认为:“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也即命运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面改变,由此提出了勇于改过、行善积德等治心修身方法,知命改命而不逆天。

相比其他传统善书而言,《了凡四训》劝善方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1、“改过之法”认为:凡是要改过向善的人,首先要发轻耻心,其次要发敬畏心,再次要发勇猛心,次第推进。正所谓“命由心造”,心念的改变会导致行为的改变,这意味着改造命运要从觉知习气、改正过失下手:

“务要日日知非, 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据一生。”

2、“积善之方”占全书近半简幅,从十个方面详述行善方法,即: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由此类推,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诸恶莫作,勿以恶小而为之,则一切功德圆满。

作为“立命”“改过”和“积善”成果之保证,《了凡四训》最后设“进德之效”篇,用案例教学法讲述他亲身见间的五个故事,以说明“满受损,谦受益”的道理,告诫无论天道人事,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护持和长养已积之善。

在袁了凡看来,“谦下”说明我慢少,目中有人。“敬人”是为人者想,自有福德。“傲慢”其实是自我中心、我执慢心的表现。谦德淳厚,虚已待人,念念都在积德,自然会发达。

因为,谦德具有蓄积功德的势能,犹如水从高处流向低洼,汇聚在低处,这是先贤对生命法则的一个重大发现。我们常说的“戒骄戒躁”,“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正是对上述谦德的一种应用。广告训儿俗说译注(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作者:(明)袁了凡 著,林志鹏,华国栋 译注当当(二)儒释道融合与通俗化并行发展

《了凡四训》涉及的孔孟、六祖、吕祖、国子监、皇极数、符箓、准提咒等等,都是儒释道中的代表性元素,以此构建劝善体系,这本身就是儒释道长期融合的结晶。同时,儒道释理论上的分野在袁了凡的思想体系中已经融为一体,体现出他结合自身独特的求索实践和体悟,形成了会通儒释道的新境界。

儒释道在发展中,都追求以通俗的语言和容易为大众理解的逻辑来促进思想的传播。从禅宗和净土宗的普及、心学的流行、明代道教“道不离日用饮食”之论中,都可以看出世俗化、通俗化趋势。

袁了凡的著作融会三者精华,简易平实,非常重视大众化传播效果。他对传统命理学的实用性解说,很符合民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逻辑。

袁了凡虽然精通佛道,但毕竟是通过科举为官的士人,《了凡四训》采取儒家的“庭训”形式,对后世的曾国藩家书等启发很大。袁了凡在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偏重儒家思想,凸显了自己要做命运的主人、人生价值要通过利益他人来实现的基本理念。

这与传统上宣扬代际承负的道教和强调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佛教相比,更加重视现世、当下的行善努力,体现了晚明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里重视追求今世的功业利益的特点。《了凡四训》这些特点对自立立人和积极入世的中国文化传统,做了契合时代需求的弘扬和丰富。

袁了凡注重把行善律条与时代特色相结合,比如“功过格”滥觞于金代道士又玄子所撰《太微仙君功过格》,但也结合了古代账册计算盈亏结余的方法。他身体力行地大力提倡功过格自评法,鼓励人们将日常行为的善恶加以细分量化,以强化道德自律,迁善改过,完善人生,并使之在明末清初成为“士人圣书”。

袁了凡这样的士大夫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对善恶事宜进行定性和定量管理,体现了商品经济萌芽时期,朴素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深入各个阶层,这表明时人的思想观念有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趋势。

此外,袁了凡根据实践效果阐明善恶标准,并评析善心做恶事、恶心行善事的案例,从而阐释了善与恶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用通俗的故事让老百姓明白了生活中的辩证法,传播了系统辩证思维,提高了民众的智慧和境界。

《了凡四训》总结立身、处世、为学、修德、立业的经验,堪称家教典范。袁了凡倡导“为仁由己”“自省”“慎独”,直到“自我完善”。即超越自我中心的局限性,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的和谐中改变命运,在“天人合一”中获得一种崇高的、理智的幸福。

《了凡四训》一经问世就不胫而走,成为奋发向上、修身律已之人孜孜以求的经典之作。书香门第常奉此书为“传家宝”,四百年来传诵不衰。《了凡四训》蕴涵着儒道释文化的深邃智慧,被誉为“中国第一善书”。广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圣贤家训全3册套装 (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了凡四训)作者:[清],曾国藩京东曾国藩读《了凡四训》后改号涤生,“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曾国藩日记》) 终身将其奉为修身为官之宝典,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之书首选。

印光法师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刊印百万余册,冀以此挽救世道人心。他为之撰序,盛赞该书“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极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

此外,近现代学者对袁了凡也早有关注,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鲁迅、周作人、梁淑溟、林语堂等人都对其思想作过评价。

章太炎《诸子略说》在谈阳明学派时,说袁了凡“独倡为功过格,以承道教之风。夫清谈在前,而后有葛洪;阳明在前,而后有袁黄”,并将他作为心学殿军与王阳明同列。广告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新修订版)作者:冈田武彦京东在晚明追求思想解放和世俗效用的时代背景下,袁了凡创造性地融合儒释道精义和商业文明成果而达致的善学大成境界,深刻影响了晚明以来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思想世界,为东亚近代以来工商业在道德约束和实业精神下蓬勃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

同时,在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中,《了凡四训》可谓是儒学现代化前期的奠基性成果,它催生了近代以来郭嵩焘“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汤用彤“道德为立国之本”等匡正人心、淳化民风的思想,对中华文明的走向复兴、守正创新颇有贡献。


作者:天津社科院国学中心研究员


    进入专题: 了凡四训   儒释道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09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宗教》202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