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201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进展和特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33 次 更新时间:2017-12-22 09:44

进入专题: 新闻学  

童兵 (进入专栏)  


2017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进路清晰,重点突出,对来年将要深入探索的议题明确集中。这一年大致的时态与问题的呈现是:年初结合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4月19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5月17日)三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纪念,重温讲话精神,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论文。年中围绕中国新闻史学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学者们发表了数百篇新闻学术论文。今年10月以后,学者们联系学习和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报告,发表了一批立足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新闻学研究的初步学习体会及学术论文。时近年末,结合纪念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重温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讲话时提出“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又有一批论文发表,为2017年的中国新闻学研究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新闻舆论与网络传播研究

201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两大主题:新闻舆论和网络传播,研究特点是从传播实践进入,行进到理论分析。换言之,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新闻舆论和网络传播这两个议题。

新闻舆论主题主要围绕纪念“2·19”讲话一周年,结合新闻和舆论的特点、担当和使命展开。

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有学者对“新闻舆论”的概念源流及内涵作了解读。他们认为,新闻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但当前存在着以一般舆论代替新闻舆论、以宣传代替新闻舆论,把新闻舆论视作一种媒介权力等概念泛化的现象。对于新闻舆论内涵的认知,目前主要有反映论和决定论两种观点。反映论者认为,新闻舆论是在反映或表达社会意见或事态,包括“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舆论”等观点。而决定论则认为新闻传媒作为舆论主体引导或决定着新闻舆论的生成,如“新闻舆论是借助于新闻传媒的力量而形成的舆论”等。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新闻舆论主体有着不同认知的结果。

如何切实增强新媒体舆论引导力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他们首先指出新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面临的挑战是: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舆论引导内容碎片化、舆论引导载体丰富化、舆论引导模式交互化、舆论引导渠道立体化。面对众多挑战,提升新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是:创新新媒体舆论引导理念,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改进新媒体舆论引导方法,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培育高素质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提升。

在网络传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研究中,学者们重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入理解领会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有学者认为,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核心。还有学者指出,在信息领域各国都有权利维护自己国家的信息安全。

有学者认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要变“堵”为“疏”。过去存在一种错误定位:负面信息传播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在重大舆论事件中采取回避态度,报喜不报忧,常见手段包括拖、瞒、躲、捂、推,这使得权威信息滞后,谣言乘虚而入,社会心理受到严重震荡。还有学者认为,对网络舆论的疏导要变“匿名”为“公开”。有效引导舆论应该公开进行,通过政务微博、公众账号、意见领袖、网络新闻发言人、网评员、网络社区志愿者等“公开”身份进行舆论疏导,这样做更能被网民认同。

对网民的态度要变“忽视”为“对话”。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民众信息消费、发表言论、参政议政、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尽管网络标签化、情绪化现象依然存在,但网民主流是爱国的、善意的,面对社会突出问题、网络不端行为,网民也在互动中增强了自我净化的能力。因此,要通过开展与网民理性、平等的对话,引导网络表达,构建和谐关系。对待网民批评也应持宽容态度。最后,对舆论工作的导向要变“灭火”为“构建”。做好“灭火式”的危机应对旨在回应突发事件中民众关心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要见微知著,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通过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构建良好政府形象。这是新时期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网络已经成为党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阵地,成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因此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创新舆论引导新理念,净化网络空间,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舆论工作的要求:巩固红色地带,打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


从建设一流学科入手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

抓新闻学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是201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有学者指出,综观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明显地有着一条中国新闻学发展的轨迹:把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开始,坚持不懈地构建中国新闻学话语体系。

学术指成体系、较专门的学问。叶继元等指出,学术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指学问、道理、真理,是认识的对象和目标;二是指获得学问、道理、真理的过程、方式”。学科则是按照学问的性质和特征而划分的门类。学问的基本构成是话语,即概念及概念群,学科由不同的话语依据学问的不同内容和学术逻辑集合而成。所以,作为2017年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学科建设着眼,从新闻话语入手,发表了一批论文。

有学者认为,话语是言语交际中运用语言成分构建而成的具有传递信息效用的言语作品。话语权则是人们所享有的以话语为载体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亦即话语所特有的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的影响力。然而,在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中,中国的学术话语和话语权状况却令人担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有学科支撑功能的新闻学,努力推进新闻学话语体系打造和新闻学话语权的争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学者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缺少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教材建设中,直接搬用西方理论原理、术语范畴和研究方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学科甚至只起着西方理论“搬运工”的作用。 他们认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实现“术语的革命”,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无愧于时代的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这种情况,在新闻学研究中也普遍存在。对此,有学者指出,对于无原则、无批判地推销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言行,我们要通过正当的学术讨论,拒绝错误的东西,吸纳健康有益的成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体系的建设,我们的学术大门永远敞开,但我们又庄严地宣布,同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一样,决不做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搬运工”。

在新闻学话语权的构建上,有学者强调要努力打造标识性新闻学概念体系。所谓标识性概念,是指一个学科必然出现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语汇。一门学问之所以成立,首先是它有一系列的独特概念,把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原理和规律揭示出来。有了相当数量的这类概念,才能形成理论演绎体系。根据这位学者对多门学科“辞书”的统计,多数学科有500—800个标识性概念,一本基础理论著作至少应有200—300个标识性概念。

有学者指出,中国有三大文化资源可以为中国新闻学话语权建设提供基本的知识、文化和学养,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认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的新闻学话语体系也是这样,中国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生成和拓展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的重要文化源泉。因为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民族特色和精神文化优势始终蕴含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革命文化为中国新闻学观念和新闻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精神文化资源和普及深化的动力。在革命文化中,红色文化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主体,是核心。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之一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革命文化直接孕育和培植的伟大文化结晶,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新闻学话语体系的根本文化源泉。

作了上述三个文化源泉的分析之后,学者们认为,中国新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革命文化、活力四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资源的合力中推进的。

在2017年新闻学话语研究中,还有学者强调构建新闻学术话语体系必须突出中国特色,尤其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之“魂”。为此,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必须认清三个关系:新闻与政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刚刚展开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掀起学习和研究热潮。就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在《光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读到的论文就有讨论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等十几个方面近百篇论文。这些文章对于观察当前中国新闻舆论工作、思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尽管这一学习活动刚刚开始,但新闻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重要观点提出,并且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比如,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政策作必要的调整。如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视野和新闻报道的主体应有一定的改变。又比如,有学者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两条方略,应该是新时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再比如,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都应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所有这些,应该是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院长)



进入 童兵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闻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理论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40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