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辉 吴正楠:科学家变身自媒体人:话语、角色及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0 次 更新时间:2017-09-21 14:03

进入专题: 自媒体   知识分子   舆论领袖  

潘祥辉 (进入专栏)   吴正楠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科学家转型为自媒体人。他们除了向公众“科普”外,也积极介入公共议题,舆论场由此出现了一种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家自称“知识分子”,并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气象。科学家型公共知识分子及其自媒体的崛起,已成为当下中国舆论场的一道新景观,给中国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要在舆论场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科学家自媒体人需要保持独立和公正,在传播的专业性和大众性、商业性和公共性之间进行有效平衡。


关键词:舆论领袖;科学家;知识分子;自媒体;公共性


原载《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潘祥辉,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吴正楠,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


一、引言


“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广大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服务社会、报效人民,不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①这是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对知识分子的重要评价和寄语。知识分子为社会提供新知,是重要的社会创新者。在著名学者萨义德看来,所谓知识分子,就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②可见,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公共影响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置身于舆论场为公众提供意见,介入公共议题,是至关重要的舆论领袖。不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往往以人文社科类学者为主,如在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排行榜中,除邹承鲁(专业背景为生物化学)外,其余49人均为人文类知识分子。③笔者发现,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特别是微信的发展,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另一种类型的公共知识分子——科学家群体正在崛起,并逐渐占据网络舆论场的中心地位。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这一消息立刻引爆舆论。2月15日,国内微博爆料了一段五年前电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的短片,称早在2011年就有一位被称为“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提到过引力波。许多意见领袖尤其是人文类知识分子纷纷转发微博,支持“诺贝尔哥”,抨击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打压科学探索与创新”的节目评委。舆论一时倒向“诺贝尔哥”。不过,随着科学家们的介入,舆情很快出现了反转。以科学家为主体的自媒体人、科技网站、科技公众号等纷纷发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诺贝尔哥”及其支持者。果壳网及其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等都发表了天体物理学家孙正凡的文章《我们应该尊重梦想,但“诺贝尔哥”只是瞎想》。在“知识分子”公众号上,该文章阅读量很快突破十万。随后科学界撰写的一系列针对此事的评论文章也广为传播,这些“为科学正名”的文章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反转了舆论走向。


在笔者看来,2016年初围绕“引力波事件”的“舆论反转”可以看作是科学家群体在舆论场中崛起的一个标志。在这一事件中,科学家群体最终在舆论场的争霸中占了上风。其中名为“知识分子”的微信公众号发挥了重要的媒体平台作用,它们推送的《全民热议引力波,须防引力变斥力》等多篇文章,产生了广泛影响。“知识分子”公众号由生物科学家饶毅、神经科学家鲁白和社会统计学家谢宇共同创办,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其微信平台上已吸粉30余万,俨然成为舆论场中的一道新风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显示了舆论场的这种新趋势:相比主流媒体、市场化媒体、政务机构、企业、个人意见领袖,2015年“行业自媒体”在微信平台首次超越了其他自媒体类型,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自媒体如果壳网、丁香医生等开始受到大众青睐。④


在公众脑海以及在学术界的知识分子研究中,通常“知识分子”由人文学者唱主角。科学家自称“知识分子”,并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气象”。2015年9月,“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的创办,似乎就是科学家们介入公共舆论场的一种宣言。这种现象显然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二、科学家“触媒”变身自媒体人


在笔者看来,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进入公共舆论场和公众视野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这一现象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实际上,早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创办之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群体活跃在舆论场中,他们或者在媒体中频频露面,或者通过自己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发言。其中最知名、也是最早活跃在网络上的科学家是方舟子,他创办了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先后质疑李开复学历造假、韩寒写作代笔、“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等,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论战也引人瞩目。


如果说“前微信时代”科学家创办媒体平台还只是一种尝试的话,微信的出现则进一步方便了科学家变身“自媒体人”。他们纷纷创办自媒体平台,开始在舆论场中“崛起”。据笔者统计,目前有生物科学家饶毅、物理学家文小刚、数学家刘克峰、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天体物理学家孙正凡、神经科学家鲁白、心理学家魏坤琳等活跃于舆论场,他们或依托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或依托网络社群如知乎、科学松鼠会等,或依托科普网站如果壳网、丁香园等,发表观点,建言献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舆论风景线。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葛兰西曾用“有机性”来描述“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辩证法”,在他看来,有机知识分子不仅教育和启蒙大众,其自身的发展也与群众运动紧密相连。⑤在笔者看来,科学家虽然远离政治,但自媒体却给了专业科学家与“群众”相结合的可能性,使科学家也具有了有机知识分子的属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具有与人文知识分子不一样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这种新型知识分子显然能够给舆论场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1.进行科学启蒙,使高深的科学通俗化


中国科协开展的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2010年达到3.27%,2015年才达到6.2%。⑥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科学普及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传统的科普模式往往过度依赖于媒体和记者(多数为非科学类专业出身),在科学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诸多不足。陆晔、周睿鸣的研究指出:与西方媒体相比,我国将科学“翻译”给公众远不够充分。她们抽取一个星期《人民日报》《东方早报》《卫报》和《纽约时报》四家报纸进行查阅后发现:《人民日报》科学报道的数量远远落后于两家西方报纸,而《东方早报》则是零。⑦在报道质量上,媒体和记者却往往注重科学发现中的娱乐性和争议性的内容,难免夸大其词或失之偏颇。专业的媒体和记者是这样,互联网上的“公民记者”更是难以遵循或尊重科学报道所需要的严谨性和专业性。⑧


在科学传播中科学家话语的缺失和科学家的缺席会导致科学传播发生延迟性、误导性和可信度的降低。⑨因此,科学家直接参与科学传播十分必要。比起传统媒体记者或“公民记者”,科学家从事科普或科学报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科学家创办新媒体,从幕后走向前台,显然更有利于提升科普效果。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创办自媒体平台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科学传播的“直营模式”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和理念,改进中国的科学文化环境。如“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致力于“让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重建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公众号“赛先生”前主编鲁白也认为:“我们要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⑩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也表示,“科学传播是团队的初心”。为了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他们还在科学的“通俗化”和“趣味化”上下了很多功夫。如“赛先生”旨在“真实地呈现科学的有趣”。果壳网一开始就设定为“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并以“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为最终理想。通过丰富有趣的议题设置,果壳网吸引了一大批对科学感兴趣、有好奇心的青年,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并发展出了一种“玩科学”的独特风格。【11】


与通过公共媒体进行报道相比,科学家直接进行科普显然更加专业,还可以在前沿性和时效性方面领先一步。此外,科学家媒体在内容呈现上也带有自身的特征。一个重要的亮点就表现在数据挖掘和科学议题的可视化呈现上。相比人文知识分子和普通媒体人,科学家的制图能力、可视化表达的确强多了。如在举世瞩目的“阿法狗”和围棋冠军的决战中,“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的《图解|胜负之外:AI的无限可能》通过一张可视化的炫图就解释清楚了“人机围棋大战”中人工智能是如何对抗顶尖棋手的。这种深入浅出的传播,使科学家与民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大大缩小。


2.介入公共话题,使网络舆论生态更多元


中国的网络舆论因有科学家的介入而显得更加多元。有论者指出,知识分子介入公共空间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对媒体中新闻事件和文化事件的分析和辩论,二是分析学术论点,三是组织公共讨论和社会运动。【12】科学家介入公共议题也是通过这三种方式。不过,作为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家群体的出现使长期为人文知识分子所主导的舆论场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有效地弥补了人文知识分子视野与文风的不足。在笔者看来,科学家群体所带来的科学议题、科学观点与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论让网络舆论生态更加多元,更加理性。


科学家型舆论领袖不仅关注科普议题,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体制、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拓展了科学议题的“公共性”。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立即受到公众关注。不过,很快一些科学家发现,《基准》的某些内容需要商榷,甚至明显存在错误。“知识分子”公众号随即以《引来科学家一片质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怎么了?》(2016-04-24)头条推出了陈学雷、冯珑珑、康熙、刘继峰等科学家的质疑文章,并大声呼吁科技部和中宣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审议和修改,文章当天就获得了35990次阅读,394个点赞。“知识分子”主编鲁白就是一个以敢言著称的知名科学家,其对科研和教育体制多有批判,言论影响广泛。


笔者以“知识分子”和“赛先生”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新媒体指数(www.gsdata.cn)和新榜(www.newrank.cn)网站统计发现:2016年第一季度中,“知识分子”共推送了239篇文章,除科普议题及一些历史、经济和艺术话题外,涉及社会公共性议题的文章多达43篇,占比18%,其中包括教育问题(6篇)、能源问题(5篇)、环境问题(3篇)、科研体制创新问题(17篇)、健康问题(5篇)、性别平等问题(3篇)、地域歧视问题(2篇)、食品安全问题(1篇)、计划生育问题(1篇)。“赛先生”2016年第一季度共推文166篇,涉及社会性公共问题议题文章也有18篇,占比10.84%。


在社会热点议题上科学家也积极介入。如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的粉丝,从博客“闲谈物理”到微博再到专栏文章,时常纵论热点事件。他不仅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也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淼叔”和微博“李淼在微博”,他介入的议题涵盖了在线机票订购、房价以及娱乐节目等各方面的社会热点。“知识分子”公众号也常常紧跟热点,针砭时弊。如针对“极草”(冬虫夏草)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批评一事,“知识分子”发表了程莉的原创文章《起底冬虫夏草:一个“中国式”大骗局的始终》(2016-04-12)。文章从专业视角对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自始至终,被捧上天的冬虫夏草是否含有有效成分饱受专业人士诟病,综其一生,不过是一个‘中国式’骗局罢了”。文章一天内就获得了241081次阅读,392个点赞。在各种利益纠纷、各种舆论甚嚣尘上的舆论场中,文章澄清了事实,发出了独立而专业的声音,其传播方式和社会效果不亚于一篇舆论监督报道。


就传播效果而言,科学家介入热点议题的确会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可通过“政治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等模式,全方位影响社会热点事件,包括调控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率、引导社会热点事件形成及演化进程、规范社会热点事件的效应扩散等内容。即便是科学普及,如果引导得当,也可以促进社会热点事件正面效应的有序扩散,并有效抑制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不当扩散。【13】显然,科学家介入公共话题能像媒体记者一样“守望社会环境”,这一功能也使科学家成为一种新型的“舆论领袖”。


3.话语表达中的科学思维和国际视野


科学家知识分子给舆论场带来的不仅有新的议题,也有新的表达方式。与人文类知识分子较为感性的表达方式相比,科学家的论辩方式更具逻辑思维。在“诺贝尔哥引力波事件”中,科学家的文章都是从基本的科学理论出发,凭借逻辑清楚、说理透彻才赢得了舆论的反转。不管是科普、争议或批判还是其他门类的知识推介,科学家的文章写作通常延续了科研中的严谨性,对一般性问题能够上升到学术层面,摆出基本观点再具体阐述,或有公式或有模型或有实验,或引证全球具有权威的研究与发现,文章有着论文式的严谨结构。为了体现言必有据,这些文章除了注重用事实说话,也注重用数据说话,文末一般都会附上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许多还是英文文献,因此完全可以当作科研论文来读。如“知识分子”公众号上的文章《都别争了,选爱我的还是我爱的有科学解释了》(2016-02-14,阅读量98842)、《人才“帽子”满天飞,乱了人心误了青春》(2016-03-28,阅读量79761)等文章,其写作风格就既重可读性又重严谨性。公众号“赛先生”上的文章《数学家叫你如何安排婚礼座次》《“非诚勿扰”的数学分析》《人机对决:我们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等也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此外,科学家自媒体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从传播主体来看,这些创办自媒体并撰文的科学家们全部留学海外,拥有博士学历,留学时间大多十年以上。他们长期在国外研究所做博士后或在知名大学任教,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科研成果丰硕,能第一时间了解国际同行的动向,将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理念,甚至文化理念传播进中国。与人文学者相比,这些科学家外语更好,与国际同行有着更多的交流和联系,因而国际视野更为开阔。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这位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能够获诺贝尔奖,与以饶毅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大力举荐是分不开的。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知识分子”连续推出了《屠呦呦实现中国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屠呦呦今天在中国科协:我有一个希望》等系列文章,普及了科学知识,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案例一方面体现了科学家知识分子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作为舆论领袖的强大的设置议程能力。


三、科学家自媒体人崛起的原因分析


在笔者看来,科学家作为自媒体人和一种新型知识分子能够在今天的舆论场中引人瞩目,绝不是偶然的。这当中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媒介、市场、受众以及历史传统层面的原因。


1.社会问题与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促使科学家介入舆论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转型,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放权让利改革和控制体系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体制转轨,以道德滑坡、消费主义兴起、行为短期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念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加剧了中国环境状况的恶化。”【14】此外食品安全问题、疾病健康问题等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往往充满争议。如围绕“PX项目的存废”问题,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往往爆发舆论大战,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情形下,科学家站出来发言既是形势使然,也有其必要性。“赛先生”公众号自称创办的初衷之一是让“科学家对有争议的问题做出最权威的解读”,科学新闻不宜成为翻译机器,而应该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针对舆论场中以“科学”名义出现的各种谣言,科学家们尤其发挥了“明辨是非,引领舆论”的作用。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就旨在不断击破各种科学谣言,还原事情真相与细节。在谈到“谣言粉碎机”创办的初衷时,果壳网CEO徐来(网名姬十三)说:“科技领域是谣言的重灾区。而科普的一个最大的诉求就是反谣言,面对现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谣言,科技工作者应该挺身而出。”“谣言粉碎机”背后有一个20多人组成的科学小团队,他们的学科背景涵盖物理、生物、电子、植物、数学等领域。自2010年10月果壳网上线以来,“谣言粉碎机”已经攻破了“在加油站使用手机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剃头发、剃毛会使毛发变粗”“面条可燃不安全”“可乐会杀精”等40多个谣言。【15】


在笔者看来,科学家们的这种社会关怀也与中国“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传统有关,这是促使他们进入舆论场的重要因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国争光、学以致用的传统使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一样具有一种“家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钱学森院士在新中国成立时毅然回国,华罗庚喊出了“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的响亮口号。【16】这种“家国情怀”在当今的中国科学家身上也有延续和体现。正如科学家鲁白在“知识分子”创刊词中写道的:“‘铁肩担道义’才是积极的知识分子立场。”他还引用周国平的话,“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科学家型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并无二致。


2.自媒体发展使科学家有了发言平台


自媒体带来了“传播个人主义”的兴起,它最大限度地突显了个体的力量,使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合二为一,人人可以创办媒体。【17】在这种传播环境下,普通人因此分享了原来由垄断信息传播权的编辑与记者牢牢掌控的“第四权力”,这种赋权使科学家可以自己创办媒体平台,从而变身为自媒体人。从最早的BBS、论坛社区,到博客、空间,再到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自媒体已经逐渐成熟,这也带来了科普类媒体平台的兴起。2007年1月,科学网博客频道成立。2008年4月,由一群科学爱好者创立的“科学松鼠会”备受瞩目。2010年7月,中国科协网开通科学博客栏目,与此同时,新浪、网易、博客网等网站也相继开通科技博客。【18】2012年,随着微信推出公众平台(公众账号),科学家群体开始在微信自媒体上进行科学传播。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性是一对多,实现了信息发布的“一键抵达”,这种全新的聚合模式使之在知识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据微信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每天还在以1.5万的速度增加,自媒体的增长呈“井喷”之势。正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媒体的门槛变低,科学家可以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而直接变身为“自媒体人”,在公共舆论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这样一个自媒体平台中,科学家可以主动设置议程,可以不经转译地发出声音。尤其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科学家可以直接向公众喊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有效缩短了公众和科学的距离。前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知识分子”和“赛先生”推送文章总数分别为239篇和166篇,总阅读量分别为392万和374万,总点赞数分别为17669次和9846次。“赛先生”在科技类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平均位列前20位左右,而“知识分子”多次进入微信500强排行榜。可以说,这两个公众号的影响力已然超越了一部分传统媒体。


3.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催生了科学家触媒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20】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在庞杂的信息环境中,受众迫切需要一些专业性的信息,尤其在涉及环境、健康与医疗议题的问题上,受众需要权威观点。正如2006年英国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中所指出的那样:“大众社会的所有纳税成员对于科学研究现状、进展以及趋势都有知情权,他们需要了解真相。”【21】


公众也越来越有兴趣接受相关的科学知识。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公民对科技新闻的感兴趣程度较高,对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的比例分别为77.6%、74.7%和69.8%。民众普遍渴望接受与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相关的科普知识,其中对食品安全、灾难逃生、科学养生等科普内容的需求最高。【22】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需求催生了科学家自媒体的出现。


在信息获取渠道上,自媒体时代的公众越来越多地依靠移动互联网获得科普信息。据中国科协的第九次科普调查,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已达到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23】《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的数据也显示,科普搜索指数日均值由2011年第一季度的251万增长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700万,4年来同比增长178%,移动端搜索指数增长6.28倍。【24】其中健康与医疗成为最受关注的科普主题。可见,中国网民对科普知识的搜索需求是与日俱增的,这也使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学自媒体成为信息市场中的新宠。


此外,新媒体平台的商业化也使得科普类自媒体蓬勃发展。科技不仅引领了互联网经济,科技本身也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一环。随着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的细分,以科学知识为主打的自媒体在移动社交媒体中逐渐受到青睐。就微信公众号这一自媒体平台来看,科技类公众号表现抢眼。近年来,果壳网、科技媒体推送、丁香医生等微信公众号等都在500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日益显现出科普类自媒体的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反过来促成了更多科学类自媒体的兴旺,刺激着一批科学家下海,改变着中国的舆论生态。


四、科学家转型自媒体人的优势与局限


作为一种随着移动互联网出现而出现的新型知识分子,科学家作为舆论领袖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由于已经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科学家称谓本身就体现着某种权威性。而当他们创办媒体成为媒体人,或就某一公共议题发言时,这种权威性很容易使其成为舆论领袖。目前创办自媒体的这些科学家们学科背景广泛,有生物化学家、天文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等,他们在学术上均有所造诣,树立了自己在某一研究领域内的权威。这种权威的确给予了他们某种“光环效应”。这种光环效应显然是科学家媒体人能够迅速崛起并获得公众认可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种“光环效应”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当科学家在舆论场中进行“跨界作业”的时候,其观点也完全可能对公众形成误导。


因此,科学家作为知识分子和自媒体人,既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笔者看来,科学家群体要想在舆论场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平衡。


1.在传播话语的专业性和大众性之间进行平衡


科学议题往往十分专业,科学家需要深入浅出地进行传播才能为受众所接受。科学传播讲究严谨,大众传播讲究生动。科学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差异过大,使得公众在与科学家的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曲解。例如在科学风险传播中,科学家在传达自己研究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一定要让公众完全理解。《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给出的建议是:科学家一定要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传达研究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并且需要谨慎表述。采用公众更为熟悉的相关风险来类比自己研究所带来的新型风险会更加符合公众的认知规律。【25】此外,在笔者看来,科学家要做好传播,除了要言之有据,还要有较强的可视化能力,以及“讲好故事”的能力。互联网时代网络充斥着碎片化信息,如何把枯燥的科学道理通过文字深入浅出地变成一个好故事,这是对科学家型自媒体人的一个挑战。


2.在专业议题与公共议题之间进行平衡


在科学议题中,科学家固然有公信力,但他们能否在介入更加广泛的社会议题后仍然保持公信力还有待观察。如果只局限于科学议题,其社会影响必然有限,但如果溢出科学议题,其公信力又会面临挑战。这个两难问题,将使科学型知识分子的“公共化”面临约束。而要突破这种约束,则需要在议题设置上小心谨慎,或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拓展。


3.在政治利益、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平衡


公共性与独立性是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也是科学家舆论领袖受到人们尊重的前提条件。布尔迪厄指出:一个文化的生产者,要成为知识分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上自主的、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场域,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他们必须做专职的文化生产者。【26】知识分子坚守独立的立场十分重要,但也十分困难。一方面,政治对科技政策、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一个民主制度尚不健全而科技力量又势头日增的特殊社会时代背景中,要防止出现技术专家与政治权力结合的局面。【27】另一方面,商业化的压力也会对科学家自媒体人形成挤压效应,尤其在自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科学知识和科学媒体其实已经具有了商品属性。如由百人传媒投资和主办的“赛先生”于2014年7月正式运营,百人传媒为它注入了1000万的天使投资。“赛先生”目前估值将近1亿,A轮融资行将启动,融资金额5000万。可以想象,随着科学家型舆论领袖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各种商业利益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渗入以及左右科学家媒体和科学家知识分子,甚至使其成为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一旦知识分子把其个人的利益带到公共问题的讨论中,他就难以把现实利益、个人情结和对公共事务的立场区别开来。这种情形一旦出现,“知识分子”也就有名无实了。事实上,我们就曾经目睹过诸多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如许纪霖在20世纪90年代末所观察到的那样:“到90年代末,一个统一的公共知识界荡然无存,公共文化生活发生了严重的断裂,不再像80年代那样,有严肃的公共讨论和一致的公共主题。”【28】


那么,作为自媒体时代崛起的科学家型知识分子,其未来发展和演变的前景如何?显然,回答这一问题还需要时间,也需要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注释

①新华社:《习近平同知识分子推心置腹》,新华网,2016年4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30/c_128946854.htm

②[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页。。

③《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南方人物周刊》2004年第7期。

④祝华新、潘宇峰、陈晓冉:《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参见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19—238页。

⑤叶丽:《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当代启示》,《理论视野》2013年第6期。

⑥【2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5年9月发布。

⑦陆晔、周睿鸣:《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新技术时代的理念与实践原则》,《新闻记者》2015年第5期。

⑧贾鹤鹏、金兼斌:《公民记者与科学报道的张力与交融》,《新闻记者》2015年第5期。

⑨李福鹏、姜萍:《科学传播中科学家缺席的原因探析——以“蕉癌”事件为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6期。

⑩贾鹏:《对话〈赛先生〉:科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京报》2014年7月30日。

【11】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科学传播——以果壳网为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2】徐国源、路鹏程、刘怡:《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第176—201页。

【13】张红方:《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87—112页。

【14】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2000年第5期。

【15】果壳Guokr.com:《谣言粉碎机》,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16】《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今日科苑》2012年第4期。

【17】潘祥辉:《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18】王以芳:《科学博客:探索在公众理解科学的最前沿》,《科普研究》2011年第31期。

【19】刘永昶、景岩:《新媒体与文化的圈落化生存——解析微信的知识传播特征》,《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2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发布。

【21】【25】高健、陈玲、张会亮:《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守则——浅析〈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科普研究》2015年第5期。

【22】李蔚然、丁振国:《关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其科普需求的调研报告》,《科普研究》2013年第42期。

【24】中国科协科普部、百度指数、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5年7月发布。

【26】布尔迪厄(Bourdieu):《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参见《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175页。

【27】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21页。

【28】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年12月号。


进入 潘祥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自媒体   知识分子   舆论领袖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实务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36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