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石:自吹“崛起”和张扬“韬光养晦”都不明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7 次 更新时间:2011-06-17 19:17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韬光养晦  

青峰石  

“崛起”的说法很容易让别国产生对我们不利的想法,而实际上,像我们这样一个底子很薄,人口太多,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极大的国家,是很难一下子“崛起”的。也许一两个地区、几个城市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获得突出的发展,但要想使我们整个国家来个“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年竟有不少同志热衷于“崛起”的说法,甚至把“崛起”挂在嘴上,言必称“崛起”,生怕其他国家不知道。打开电视、收音机,“崛起”之声不绝于耳,打开报刊书籍,“崛起”之词满篇皆是,跃然纸上。结果,使其他国家吃惊不小,弄得人家惴惴不安。你想,像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如果转眼之间啪的一声崛起了,天晓得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谁对此会不恐怖?特别是那些置身于中国周边的小国,不让他们担心恐怕是不现实的。记得我们的人祭出“崛起”这个词之初,就连基辛格这样的好朋友都颇为迷惑,见了我们的人要求我们解释所谓“崛起”是何含义。

不错,这些年我们的确有较大发展,也可以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用不着沾沾自喜,不需要用容易引起别国误会的“崛起”来吹嘘。如果别人真夸或假夸我们,那是别人的事,不是我们自己吹嘘,怪不得我们。不幸的是,“崛起”这个说法恰恰是我们自己先吹起来的,事实证明效果很不好。实际上,我国外交界的绝大多数同志从一开始就反对“崛起”这个说法,但没有受到重视。

更不应该的是把邓小平同志供内部掌握的“韬光养晦”的思考,大肆张扬出来,而且作为外交方针吵吵得全世界都知道。邓小平同志在内部讲“韬光养晦”没有什么不对,我们确实需要“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

外交一直是一种内外有别的工作,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懂的常识,我们今天的人却犯起糊涂。现在又要怪外国人翻译得有问题,歪曲了原意。就是按我们自己的翻译和解释,仍然大有问题。查一查所有中国原有的辞典,“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很清楚的,把它作为外交方针,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地去向外国表白,都不可能消除别国的怀疑和警觉。现在我们开始修改辞典,把这个词解释成对别国毫无歹意,但已经来不及了,别国的疑窦早已打开,不大容易再消除了。

这些年还提出“政治家办外交”,好像很正确,但我总觉得还是在政治家领导下,由外交家办外交更好些。古今中外,政治家捅了外交娄子是一直都有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国家总统去视察外国公民被绑架杀害的现场时,竟面带微笑,引起别国不满,在国际上露丑。请看周恩来,他不但是我们的领袖之一,而且是世界公认的外交家,查一查他在外交上的言行,有什么是经不起推敲的吗?他的内部讲话无不细心周密,在外交场合,更是说出话来滴水不漏,连如何翻译成外语他都考虑到了。周恩来之所以能得到包括对手、敌手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尊敬,主要是因为他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恐怕也是与他既是政治家又是外交家,考虑问题十分缜密、做事说话十分得体、让人感到诚恳可信大有关系。如果我们现在都能像周恩来那样思考和办外交,恐怕那些常识性的错误就可避免了。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韬光养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44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