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龙:试论“物质和意识及其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04 次 更新时间:2012-10-14 11:59

进入专题: 物质   意识  

徐政龙  

孙红霞在爱思想网发表了《重新认识物质和意识及其关系》,这是一篇马列主义哲学的论文。马列主义哲学似乎把“物质”描述得很清楚,但本作者对此丝毫不理解。对“意识”的理解更如坠入云里雾里。至于两者关系,更是说不清道不明。哲学发展到今天产生了严重的分化,对自然的研究产生了自然哲学即物理学,物理学里又产生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对人自身的研究又分化,产生了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医学。所有这些学科,对“物质与意识”问题都有研究,并对物质、意识、精神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后,又殊途同归,但都没有返回到传统的哲学中来。

1.物质论

1.1物质的定义

什么是物质的问题,似乎很简单,其实,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记得当年学马列主义哲学时,书中好象这么定义:物质是客观存在。据说是列宁下的定义。

读到这里,作为学生的读者被弄得稀里糊涂。当时就问,“客观”是什么意思?“存在”又怎么理解?物质本来比较简单,现在要用“客观”、“存在”两个更加不确定的词来表述,不是越弄越糊涂又是什么?难怪,人们说,所谓专家的本事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迄今为止,“物质”尚无法用其它名词表述。

世界是什么组成的?马列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物质组成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这很显然跟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论述不符合。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组成的。那么,物质是什么?同样应该说,物质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特殊形态。在宇宙中,空间和时间比物质更加基本、更加简单,并且先有空间和时间,再有物质。而马列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指出: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因,空间和时间是果。这明显颠倒了宇宙的因果关系。

空间和时间是宇宙的最基本单元,对空间和时间,物理学更加搞不清楚。空间和时间通过组合,构成了物质,物质在宇宙中处于较高的层次。

物质有各种性状,例如,电荷、轻子/重子、奇异性、色荷等。

物质有各种属性,例如,惯性、能量(静止能量,由质能关系确定)等。

物质有相互作用,例如,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等。

正因为物质是空间、时间的特殊形态,人们才可以在空间里创生物质,例如在能量大于1.02MeV的伽马射线作用下,在重子周围的空间里产生电子对。其它物质和反物质同样可以创生出来,只要满足能量大于阈值。反之,正负电子对相遇,正负电子都可湮灭。可见,空间先于物质存在。空间和时间比物质更基本、更简单。可以说,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激发态。

因此,“世界是物质组成的”这句话应该修改为“世界是空间和时间组成的”,简称为“世界是由时空组成的”,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激发态。但是,不管空间还是时间,都不属于物质的,反之,物质属于空间和时间。物质可以湮灭,但空间和时间不可以湮灭。

物质的定义应该是: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激发态。

当然,这样定义并不理想。还是不要称它为定义为好,应该说是物质和空间、时间的关系。说到底,到目前为止,人们还远远没有认识什么是物质,只能描述物质的性状、属性、相互作用、变化、运动及其规律,根本没有认识物质的本质。

1.2物质在哪里?

哲学家对物质作的定义毫无意义。就连最基本的概念也搞不清。

物质在哪里?这还要问吗?不就在人们的身边和身上吗?

比如,身边这堵墙就是物质。不信,你只要看一眼,伸手去摸一下就可以了。摸一下,手就被墙挡回来;打一拳,手就感到疼痛。这只是人的感觉——看得见,摸得着。其实,手根本没有触及物质,而是受到了力的作用。物质是看得见的,其实,看得见,是因为人眼对来自物质的光有感觉。人眼也只能对一定波长的光才是可见的,对绝大部分波段的光还是没有感觉的。

如果人是由“中微子”这种物质组成的,人可以从墙的一边毫无阻挡地穿到另一边,墙对人不会有任何阻力,人也就感觉不到墙这种物质的存在。不仅如此,人可以毫无阻挡地穿透地球,人根本感觉不到地球的存在。当人穿透地球时,人看到地球内部是空空荡荡,一无所有,就是空虚的空间。真实的人们之所以认为存在物质,只不过人的身体会受到空间里力的作用。用仪器探测物质的存在,同样只不过通过力的作用。例如,牛顿把质量称为是惯性的度量,就证明物质的存在是通过力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空间里除了力,根本找不到物质。所谓物质,纯粹是产生力的空间。人们根据受到的力来判断是否存在物质。如果一个空间里对试探物质不产生力的作用,人们就不知道此空间是否存在物质。

物质与物质之间也未必存在力的作用。例如,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在中子内是自由的(夸克渐近自由),根本不存在力的作用,日常中的电磁力、摩擦力等在中子内部的夸克之间根本不存在(超导体、超流体),一个夸克可以自由地穿透另一个夸克,这比作一辆汽车可以自由地穿透另一辆汽车而互不相撞,这在日常生活里是难以想象的。不过一束电磁波或光可以自由地穿透另一束电磁波或光,人的手可以伸进磁场里而毫无感觉,就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点。所以,组成常见物质的中子的内部的夸克这种物质,就象电磁波,其实该称为场,就是一种空间。研究场的理论就是场论。在场论里,把一切物质都看成是场。在物质这种场里,是空空荡荡的,看起来一无所有。可见,所谓物质,其实是空空荡荡的空间和时间。

如果汽车、人体、房屋等常见物体也象夸克渐近自由态、电磁波、光子、中微子那样,那么,公路上就永远不会出交通事故了,当然连公路、汽车等设施和工具都是多余的了,人们也无法用普通材料造房子把家庭分隔开来。

空间和时间是宇宙的基本要素。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显然是错误的。现在,这个观点该修正为“世界是空间和时间组成的”。

物质属于自然哲学即物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概念,物理学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哲学是根本无法企及的。如果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术语来处理现代物理学的概念,那不就等于用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现代科技吗?

2.意识论和精神论

对“物质”的定义比较容易,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比较合理。对“意识”的定义就难得多。因为“意识”本身就是“意识”领域里的概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很难统一的概念。如果用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医学来研究“意识”和“精神”,是狭义的,具有可靠的确定性。如果用马列主义及其以前的哲学观点、方法、术语来处理现代“意识”、“精神”问题,同样是用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理解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

2.1意识论

(1)“意识”是什么?

哲学里说,意识是一种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换句话说,就是思考并觉知我们自己的存在。

这里,仅“主观映像”一说就足够让人捉摸不透。没有定义“精神”是什么,就先把“意识”说成是精神活动,用复杂概念定义简单概念,这是哲学的特点,在哲学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而补充说“思考并觉知自己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识的意思。

学者陈定学下的定义为:意识是大脑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意识是主体对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与觉悟。

这里的“认识过程”、“高级境界”、“反思”与“觉悟”等词汇的概念,丝毫不比“意识”简单,依然是用复杂词汇表达简单概念。还有“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推理、理论、假说、想象、动机、欲望、态度、目的、计划、观念、理想、情绪、情感、意志、体验”等等表述,没有一个表述是清晰和确定的。

“意识”一词,在中文里是“意”和“识”两个十分模糊、多义的字的拼合,除了研究者自己赋予一定含义外,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完全无法确定。因而在哲学里,“意识”是哲学家生拼硬凑的词汇。“意识”的英文为awareness或consciousness,前者是日常用语,后者是哲学用语。Consciousness是知觉、觉悟、自觉性的意思。

到目前为止的哲学里,关于“意识”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研究者们也不能给予它一个确切、清晰的定义。“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

对“意识”这一概念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问题涉及到的学科有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文学、社会学、哲学等。这些领域以不同的角度对“意识”进行的研究对于澄清意识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1)神经生理学或医学里的“意识(awareness)”侧重于“感觉”、“知觉”、“察觉”,是“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比如,昏迷的人、植物人、沉睡的人、睡眠障碍的人的“无意识”状态,就是指失去“感觉”、“知觉”、“察觉”。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意识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障碍是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感应敏锐精确,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良好。意识障碍是由颅内病变、脑外伤、精神障碍引起。一种以兴奋性降低为特点,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直至昏迷;另一种是以兴奋性增高为特点,表现为高级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的状态,包括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等。

2)认知心理学里的“意识”侧重于“认识”、“认知”、“获取知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认知活动。所以,认知心理学里的“意识”接近于“认识”、“认知”的意思,包括人对外部信息的获得、转译、表征、储存和提取等等过程。

3)精神病学里的“意识”是指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精神正常的人都有自我意识且意识清晰;在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下,人可能失去自我意识或意识模糊。这跟1)神经生理学或医学里“意识”的界定是一致的。

4)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学里的“意识”侧重于系统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通过机器软件(程序)处理信息、输出信息。

5)在中国的文学里,“意识”一词的意义有“感觉到”、“注意到”、“想到”的意思,与上述含义也不同。

6)社会学里的“意识”即“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共同的“认识”、“知识”、“思想”、“观念”。

7)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意识(consciousness)”是广义的,兼有上述各种“意识”的含义,是一个漫无边际、毫无确定意义的名词。比如,“物质(matter)与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指“物质”和“知觉”、“觉悟”、“自觉性”的关系。大多情况下,“意识”主要侧重于“知识”、“思想”、“观念”,比如“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中的“意识”就是“知识”、“思想”、“观念”的意思,把ideology译成“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应该译成“观念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意识”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可以用“知识”、“思想”、“观念”等名词代替,而可以取消“意识”一词。

哲学名词跟物理学名词十分不同,物理学名词的含义是很清晰的,例如,动量、动能等物理量,不但有定义,而且还有公式,有数量和单位,可以计算和测量,而且还有动量和动能的定律和定理,因而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十分确定。比如动量和动能有类似性的一面,如果没有公式而用哲学术语来描述,那么十分容易混淆,但用公式表示再通过数量、单位等量化分析,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清晰的。而哲学名词的“意识”究竟代表什么意思,没有确切的定义。由于马列哲学里“意识”概念无法用公式表达,因而,它跟物质、精神究竟成什么关系,完全是糊涂概念。那么,对“意识”这个哲学量能否找到数学表达式呢?如果能,那么应该表达为物质的函数,而精神应该表达为意识的函数。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表达,因此,任何人对“意识”、“精神”之类的概念的思辨都是无法把概念搞清楚。

现代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中的“意识”含义比较狭义,具有确定性,可以代替哲学对“意识”的研究,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实验。由于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没有确定的范围,在科学中几乎被废弃。

(2)什么是思维

接下来说说“思维”。孙红霞说:人类的思维只是一种具体的事物现象,是人脑的机能。本作者认为,这种对思维的定义十分不严格。

思维是否该这样定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信息的逻辑处理过程。

因而,思维的核心在于逻辑,是对外来信息按照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处理,在需要的时候输出信息。这么说,思维才是大脑按规范进行逻辑运算的过程。

2.2精神论

那么叫精神呢?

孙红霞说:精神是指事物发展中呈现出的某种优良性质。举例: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②积极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④春蚕精神、蜡烛精神;等等。为她补充几个:⑤比如雷锋精神、⑥××大会精神、⑦××文件精神、⑧××民族精神,等等。

显然,孙红霞举例的“精神”既不象哲学中“精神”、也不象心理学、精神病学中的“精神”,倒象随便说说的“精神”,包含许多不同的意思。按孙红霞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既怕苦又怕死、消极工作不愿奉献、不肯学习懒散工作,这个人就“没有精神”了。例如,一个人怕苦是因为感到付出的劳动获得的报酬对他不合算,怕死是因为他上有老下有小;消极工作不愿奉献是因为他为别人劳动,为自己劳动还是很有劲的;不肯学习是因为学来无用;等等。

精神都是优良性质的吗?那怎样理解人患精神病?显然这种定义不符合实际。其实,精神不总是好的,而是有好也有坏。

显然,跟对“意识”的研究一样,对“精神”的研究也要按学科划分才能给予明确的界定。

1)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医学里,“精神”是人的生理、心理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状态,包括精力、情绪(情感)、认知功能的状态量,即身心状态,是身心功能是否正常运行的问题。婉如温度、固态、液态、气态等物理量。

一个人的精神取决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神经系统的生化物质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从生理上说,患有躯体病,精神状态差;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比如患甲亢,人的精神状态很亢奋,患甲减,精神状态很萎靡。生理影响精神是有生理原因的,一般受体液影响较大。人体内有各种内分泌系统尤其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腺体分泌出荷尔蒙(激素),比如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脏腺、性腺、乳腺、肝胆、胰腺等等腺体都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从而影响精神状态。

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来说,健康的表现有勇敢、开朗、平静、乐观、平和、慈祥,等等;不健康的表现有恐惧、自闭、忧郁、悲观、焦虑、躁狂,等等。人患了“睡眠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癔症”、“强迫症”等属于“神经官能症”,是一类较轻的精神病的;而“忧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歇斯底里”、“妄想症”、“偏执狂”等等是重度精神病。这些都是精神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如何,就是指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有无精神病。心理疾病轻微,就是心理不够健康、心理障碍,心理出现严重疾病,就是精神病。人的精神不正常,必然伴随意识模糊,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等等一系列问题。而且一般地说,精神正常的人睡眠正常,精神不正常的人伴随睡眠障碍。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出了问题,大多情况下,医生能够把病人的症状测量、检查出来,并加以治疗。

2)文学和社会学里,“精神”通常是指“某种优良性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积极工作无私奉献”、“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个体生理上找不到对应的腺体、激素和其它体内物质,属于人的品德或行为习惯。

3)马列主义哲学里,“精神”的定义为: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精神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可见,马列主义哲学对“精神”一词的定义是何等的综合、模糊、复杂!既是“观念、思想成果”,又是“反映”,跟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等等,似乎可以理解为“精神是意识的成果”。这么说,是把精神理解为“精华”、“结晶物”、“精髓”、“中心思想”等等更合理,但有偷换概念之嫌。

过去,曾经用哲学来研究人的精神,对“精神”的描绘、叙述十分模糊。在许多场合,根本不区分精力、精神、神经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品德、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等概念。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对“精神”研究都很透彻,不仅可以在语言层面论述“精神”,还可以对人的精神实行控制和治疗。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都先后从哲学中发展、分化、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这些具体科学或学科分支摆脱了早期哲学的影响,使得早期哲学中的词汇、术语、观点越来越不适应而被淘汰。

总之,狭义的精神是人的身心状态量。广义即哲学的精神是一个不确定量。

2.3意识和精神的关系

陈定学认为:意识是一种高级思维或认识活动,既然是高级思维或认识活动,那它必然也要有产物,也就是说它也要产生出精神来。由于意识是高级思维或认识活动,所以意识也会产生出自己的产物——精神,一个是高级思维或认识活动,而另一个是却是思维活动所产生出来的产物,这就是意识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意识是一种特殊而又高级的思维过程,而精神是思维过程的产物,一个是“过程”,而另一个却是“产物”,这就是二者的区别之处。

可见,陈定学的理论中,精神是意识的产物。这样的关系似乎能够说明精神病是因为自我认识不正确引起的,但实际上,也有患精神病造成自我意识丧失的情况。证明陈定学的说法只说明一个方向而不能说明反方向。是不是陈定学对意识-精神关系的描述成问题?

孙红霞说:意识是指事物的组成规范。这个定义似乎有点讲不通。事物组成有一定规则、规律、法则,但不能说是规范。把逻辑说成是规范倒是讲得通的。

意识虽然受精神即人的身心状态影响,但意识和精神完全是两个独立变量。正如一个密闭的容器的气体,“精神”相当于气体的“温度”,“意识”相当于气体的“压强”。温度和压强是两个独立变量,但在密闭容器里,温度变化会影响压强变化。反之,压强变化会影响温度变化。同理,对同一个人,精神会影响认知能力。反之,认知能力会影响人的精神。

传统的哲学里,名词之间总是纠缠不清,这就降低了哲学这门学问的价值,使之成为过时的学问,误导现代人的思维。

在只采纳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现代信息论里的“意识”的条件下,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作业)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比如人类),也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

意识的产生需要能量,意识的储存和传播需要介质(物质)。总之,意识的存在是依附于物质的。意识所表达的涵义与其物质载体本身的现象往往并不是一回事,撇去载体的因素,意识的内涵不同于储存和传播的物质,意识的内涵可以跟储存和传播的物质无关。

在只采纳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概念的条件下,精神就是人的身心状态量。意识会影响人的精神,精神会影响人的意识。精神和意识相互影响。

2.4物质和意识、精神的关系

上面已经说清楚,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激发态。人对物质的感知是通过场对人体感觉器官的作用实现的。

那么,物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又是什么关系呢?

(1)物质是客观的。首先,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并列的概念;其次,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和人自身的有关信息的摄取和处理。人的主动性、有意性是意识的特点。而信息来自客观事物和人自身。从主观出发,摄取客观事物和人自身的信息,再回到主观进行信息处理,便是意识过程。所以,在一个具体认识过程中,物质和意识的过程为:主观→客观→主观,即意识是对物质和自我信息的处理。

(2)物质是客观的,精神是自身的身心状态。人身心内部和外部的物质及其信息都会影响人的精神。而人的精神状态也会作用于身心内部和外部物质。例如,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长期思考问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病变,然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腺体分泌激素的功能失调,反过来,这种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人的精神状态失常,造成人的思维、认知功能、情绪(情感)、行为失常。

在毛泽东的认识论里,有名句“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在概念上显然是个病句。物质和精神显然是无法相互转化的。物质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精神也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由于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独立参量,因而是不能相互转化的。这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物质变温度,温度变物质”之类的错误概念。显然,在物理学里,物质和温度是不能相互转化的,只能相互影响。同理,物质和精神也不能相互转化而只能相互影响。毛泽东的文字功底很扎实,但在谈论哲学时,竟然不会区分“物质”和“精神”,竟然用“转化”一词偷换“影响”一词,混淆了概念,在学术界起误导作用。

由于物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相互影响的关系列不出确切的数学函数关系,所以,在哲学里,物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能停留在模糊状态,自然说不清道不明。

结论

①物质是空间和时间的激发态,是空间和时间的特殊状态。世界是由时空组成的。“世界是物质组成”的说法不够准确。人是通过场来感知物质存在的,场就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

②“意识”、“精神”有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学、精神病学(精神医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范围的定义。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病学对“意识”、“精神”的定义是狭义的,范围小,定义比较清晰;社会学、马列哲学对“意识”、“精神”的定义是广义的,含糊不清。

③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摄取、处理的过程,精神是人的身心状态。意识的有无、正确与否、清晰程度会影响精神。反之,精神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人的意识的有无和意识的正确、清晰程度。

④“物质”、“意识”、“精神”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不会转化。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物质”、“意识”、“精神”还不知道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人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函数关系。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搞清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

    进入专题: 物质   意识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08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