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热爱毛泽东:不是理性而是信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86 次 更新时间:2010-03-30 16:52

进入专题: 毛泽东  

张志成 (进入专栏)  

郭世佑先生对海归热爱毛泽东表示震惊和忧虑。其实大可不必。显而易见的是,郭世佑先生心目中的毛泽东和其文中屡次提到的那位女士所说的毛泽东并非一个概念。因此,难免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因为语言不通。

历史向来有两重:一重是真实的历史,一重是观念的历史。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历史客观事实的研究和探究,同时,我们也要对观念的历史进行研究。相比较而言,所有的历史更多的是思想史,观念的历史更加重要。毕竟,从现代科学的意义上讲,客观的历史是无法还原的,即便是经过了缜密侦查的一个相对简单的犯罪事实,也无法真正还原事情的全部,而只能靠按照程序建构的证据链来形成“心中的确信”,进而做出罪与非罪的裁判,何况漫漫历史长河如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呢?

毛泽东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已经走入了历史。但同时,由于其历史影响,毛泽东已经并将永远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无法抹去。作为历史学家,“客观”评价其历史功绩、研究其所作所为以及思想观点,是当然的使命。但是,不能不关注的是,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人民心目中毛泽东的形象逐步变得模糊起来,不可能和历史学家对毛泽东的认识相提并论。而同时,由于记忆的选择作用和毛泽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鲜明特色,加之对现实生活的片面认识,造成昨日痛苦民族记忆的鲜活现实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越来越多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流失。这种过程往往使一个人在具备某些特点时转变为一个“神话”。在中国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诸葛亮、关羽、曹操,乃至刘伯温等等,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神化”过程。当然,是否会成为“神话”人物,需要一些要素,毕竟,不是所有的历史人物都会被人们的记忆所神话。这需要专门的研究。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毛泽东具备成为“神话”人物的各种条件。无论是其身体特征(南方人中比较少有的高个子,中年得痣,男生女相等),还是其传奇的革命经历,还是说其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还是说其艺术气质,可以说,从其个人素质和历史背景各个方面来看,毛泽东都具备成为“神”的各种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和曹操等历史上不幸的“白脸”相比,对于毛泽东的客观评价使其被“神话”的过程必然走向正面。例如,其思想的深刻程度(尽管知行未必合一,但思想对人的指导性较之行动对人的示范性更有价值),其取得成就的无可置疑(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其达到的艺术高度(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其理想和信念对社会的影响力(特别是其对公平、正义和解放的执着追求)以及其操作政治的技巧(如果不顾及价值观)等等,无不成为普通大众的仰慕对象。

相比较而言,人对才能的仰慕往往会超越个人情感:人不仅可以尊重自己的对手、佩服自己的敌人,甚至能够衷心佩服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因为在仰慕形成的过程中,价值观往往并不具备支配作用,相反,是一个人的客观的条件才对仰慕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例如,人人皆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又有几个人记得那些倒毙在战场上的普通人呢?我们所仰慕的,往往是李广和霍去病,而不是邻家的二哥。而这时,我们由于其打败了敌人,甚至也忘记了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不是吗?

当然,栽倒在价值观转变面前的英雄不是没有。例如,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书法家,在崇尚“正统”的王权专制主义的价值观下面,变为一个“奸臣”和“白脸”。而更多的杰出人物则往往在多重价值观的纠葛下成为观念中破碎、片面、扭曲的人物。例如,对于法国人来说,拿破仑毫无疑问是一个英雄任务,但对于他所侵略的很多国家的国民来讲,则无异于一个恶魔。希特勒尽管已经被主流价值观毫无异义地否定,但却仍然阴魂不散,活在一些极端纳粹主义者的心中。

这种仰慕在文化演变的过程中往往会转变为信仰,这时,一个历史人物就完成了被神话的过程。特别是,当一个历史人物所具备的特质能够满足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期盼和理想的时候,作为历史人物的客观行为和客观形象在观念中已经退居次要位置。郭世佑先生所争论的毛主席到底做过什么,到底怎么做的,到底在历史上客观地位如何,在信仰面前毫无疑问是软弱无力的——他做过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他已经成为我心中的神!他在观念中的存在代表了我的理想和信念,代表了我的追求和信仰,寄托着我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先生还要来讨论其历史客观地位,那不等于当面骂娘吗?

事实上,对毛泽东形成理性认识之所以如此艰难,对毛泽东的研究之所以难以实现突破,原因并不在于信仰者,而在于历史学家们并没有把客观历史中的毛泽东和观念中的毛泽东区别开来进行研究。客观历史中的毛泽东做过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后果在实际上与观念中的毛泽东关系并不大。观念中的毛泽东——特别是对毛泽东的信仰往往反映了人们的追求与理想,更多地反映的是社会现实,而不是毛泽东其人(当然,观念中否定毛泽东的也不再少数)。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一旦一个英雄任务被正面地神化,那么,其神话本身就会成为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例如,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关公等在成为观念中的人物的时候,都凝结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价值观,都负载着传承中国价值观的文化使命。这也是观念中的毛泽东与客观历史中的毛泽东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也是史学家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史学家们讲的是人,而更多的人讲的是神,怎么能讲到一起呢?我看,郭教授完全不必震惊。要知道,连泰森的胳膊上不也刻着毛泽东的像吗?难道你还要去交会他“独立思考”?

进入 张志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毛泽东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71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