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马云和盖茨的“花钱”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79 次 更新时间:2008-08-22 10:27

孙惠柱 (进入专栏)  

近日看到企业家马云对比尔·盖茨的评论,十分佩服他的成就和自信,他说得很好,“盖茨是个好榜样,但不是偶像。”中美国情不同,我们的企业家当然不必去盲目模仿人家;但他有一个说法,“对我们来说,现在学着花钱和捐钱还太早,”恐怕并不妥当。连见多识广的马云都这么看,看来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花钱和捐钱”的理解还很不全面。

马云说:“对我们来讲,最容易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把公司卖了,回家享受人生,我们都做得到。但今天,我们更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管理企业所获得的经验把企业做得更好,社会才会有更多的财富……所以,我觉得盖茨很好,但他不是最好。”(《解放周末》2008年7月25日)他把盖茨提前“退休”和“裸捐”看成是“回家享受人生”,而他呢,还要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当然很好,问题是,财富创造出来以后做什么呢?马云很可能会说,当然要为大众改善生活。好极了,那是不是应该包括救死扶伤——慈善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文化教育?如果是,那正是盖茨等企业家所创立的公益基金会所做的主要两件大事。基金会当然并不创造财富,相反只会“花钱”,但正是因为它们有一批“会”花钱的专家,能把企业创造的钱财最有效地转化为社会大众可以直接利用的福利或文化资源。如果说有良知的企业家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只是做法不同而已;那么当我们的马云们还在为手段——财富——而奋斗时,盖茨们已经超越了手段,直接触及目的了。

盖茨捐出几百亿美元建立基金会,和我们一些富豪动辄在奢侈品上一掷千金,表面上都是在“花钱”,其境界相差何止千里!盖茨之所以才五十出头就离开企业,决不是为了“回家享受人生”,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管理企业所获得的经验”;只是他要做的已经不再是“把企业做得更好,”而是把帮助大众改善生活的事业做好。也许在马云看来,做公益事业太容易,即便也算是工作吧,跟“回家享受人生”差不了多少,年富力强的他根本不屑于去做。事实上,公益事业未必比工商企业好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远远超过了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这几个直接关系到民生公益的领域,只怕比经济远更难搞。盖茨是科技和经济方面的老手了,但他终于认识到全球公共卫生的问题严重,远不是用点业余时间所能解决的;十年前他就和夫人一起创办了由夫人全职、自己兼职运作的马琳达基金会,这次就下定决心卸去领导微软的职责,全心全意来攻公益的难关。

也可能马云认为中国的财富比美国还差得太远,只有将财富积累到相当程度以后,才有可能来谈公益。但是,老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难、上学贵的问题,已经成了我国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障碍,并不是在社会财富增长以后就会自然解决,也不是光用政府手段就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全都遇到过。企业家盖茨清醒地看到了财富的功能和局限,他“裸捐”以后在《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长文,他说,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大改善了整个世界,但不可能做到改善每个人的境遇;企业做得好(Do well)并不等于做好事(Do good);市场能帮助那些付得起钱的人,但还有很多付不起的人,谁来帮助他们呢?(《时代》2008年8月11日)这简直就像是给我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讨论课出的思考题。盖茨也并不认为企业家都应该像他那样辞去职务来为大众做好事,因为穷人并不都是在那儿伸手等待施舍;他举了一系列例子,例如孟加拉国的“穷人银行”和为肯尼亚农民服务的手机市场,说明企业也可以开发出穷人迫切需要的薄利多销的市场,把“做得好”和“做好事”结合起来。如果我们也有一批那样的企业家,既能把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来直接用于大众造福,还能把他们办企业的聪明才智用到如何花钱上来,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中国很少盖茨那样企业家出身的公益事业家,不仅是因为我们不少企业家对花钱的认识有误区,其原因也可以从政府方面来找——我们急需鼓励民间基金会的法律和规范。汶川大地震以后,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不但显示出中国公民很有善心,很有能力做好事,而且证明了,非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能帮政府做很多重要的事情。希望在抗震救灾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催生出来的组织能长期坚持下去。中国民营基金会的时机就要到来了,很多第一代巨富企业家已经在开始考虑如何处置他们这二三十年来拼搏攒下的财产,现在的关键是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减免税的比例和管理监察制度等等。

有些经济学者也说,中国企业家的钱还太少,应该考虑的是再投资,还没到“散财”的时候。错了,基金会的“散财”决不是富人的花钱送人。盖茨之所以要从企业退休,全职来管理基金会,因为他知道“散财”是个极大的事业。从救死扶伤、扶贫帮困的慈善卫生到非营利性的文化教育,都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领域,甚至就从经济角度看,也是当今日益发展的服务业的一部分,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同样对GDP做出贡献。这样的钱当然要花,关键在要有会花钱的人来好好地花,这就需要基金会,还要有能有效地把财富用来为大众改善生活的专业人士。一旦政府为这样的 “花钱”创造了条件,不知马云会不会改变他对“花钱和捐钱”的看法?

《解放日报》2008年8月19日 观点版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24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