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起的四波浪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5 次 更新时间:2024-11-30 18:21

进入专题: 文明  

刘景华  

 

一、文明、文明体和文明分类

文明是高级阶段的文化。人类社会诸多方面推进到比较高级的程度时,高级文化活动就会自我整合、升华,结成高阶和精密的人类社会体,文明就是这个社会体的通常表达。因此,“文明”词不但表达着社会的进步和水平的提升,也表述着高级的社会体即文明体,当然文明体形成必须以进入文明状态为前提。用文明词表达文明体时也有两类情况。一类是精神的共同体,指人类社群所拥有的共同的核心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体系,如所谓基督教文明、犹太文明、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等。另一类则除具备共同的精神本质外,还指明了这个文明体的地域覆盖范围,如古埃及文明、中华文明、欧洲文明、美国文明等。本文所论即是这第二种意义上的文明体,西文中常常用上复数(civilizations)。

世界历史上文明诞生的路径是多样化的,文明体也是多类型的,大致可归纳和区分为如下四五类。

原生型:完全由文明创造者主体按照自身谱系发展、在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生发出来,是文明创造者自身社会发展行程的自然结果,其文明各要素的产生都是原创的,基本没有外部参照,很少有外来因素作参数,基本未受到外部因素的较大刺激和影响。

次生型:基本上也按照自身谱系独立地产生和发展,在形成过程中其本体特征和核心价值大都是原创的,或是在外来因素基础上予以再创造。次生型文明可分为AB两种类型。次生型A,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外部参照,吸收了较多外部因素,受外来因素较大顺向影响。次生型B,是受外部因素刺激的反向回应和回冲,有多元的外部参照,并吸收了一定外来因素。

派生型:是主要文明在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到达新地域后而新形成的文明体。亦可分AB两类。派生型A中承续母文明的因素较多,同时为适应新的生存条件(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又新创造一些有别于母文明的元素;派生型B则结合了新地域比较多的本土因素,与母文明有一定的异化趋向。

人类文明六千年历程,先后出现了四波文明兴起(含复兴)浪潮。

二、第一波浪潮:亚非最早的原生型文明

第一波浪潮中诞生的人类文明,都是原生型文明,我们确知的诞生时间为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间。依其先后,当为中东地区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亚洲南部的古代印度文明、亚洲东部的古代中国文明,即习称的四大文明古国,再加上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第一批文明大都出现在早期的农耕中心区,都在农耕生产基础上形成,都是农业文明。

农耕中心出现是1万年前开始的新石器农业革命的产物。农业的最早发源地是亚非欧三洲枢纽地的西亚地区,即东起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西至腓尼基、巴勒斯坦的所谓“新月形沃壤地区”。从作物种植来看,西亚地区最早栽培和种植大麦、小麦和扁豆;从家畜饲养来看,西亚最早驯养猪、牛、狗、山羊、绵羊、单峰骆驼、双峰骆驼等动物。西亚农耕文明出现后,成为世界农耕文明的源头,向四周扩散。第二个农耕中心区是东亚的中国,以及南亚的印度和东南亚的泰国。中国最早种植粟(谷子)、水稻、大豆等农作物,最早驯养猪、水牛、狗、鸡等家畜、家禽。虽然大小麦等作物是从西亚传播过来的,但中国作为独立的农耕发源地也非常早。浙江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稻谷,至少是7000年前。印度最早种植棉花,泰国也很早独立种植水稻。印度和泰国都很早就驯养了水牛。西半球的中美和南美地区,作为独立的农耕发源地,在时间上比前两个中心略晚。美洲最早种植玉米、土豆、倭瓜(南瓜)、烟草等作物。

农业革命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首先,促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使人类从被动地利用自然转变为能动地改造自然,这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人类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性推动力。其次,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即从过去迁移不定的生活转变为基本稳定的定居生活。这为以地缘为特征的文明点出现奠定了前提。再次,由于农耕使人类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而且变得有一定富余,这就促使人类社会开始发生变化,使社会分工、财富分化之类现象出现,复杂的社会组织—城市、国家等逐渐形成,最终导致文明的产生。

从最早的农耕发展到文明诞生有一个过程。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自然条件是土壤、水量和热量。热量即气温完全是自然赋予,北纬30度上下地带是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最佳地理区域。而水量因素则可人力介入,正是在这一介入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文明。最早的农耕中心并不在大河平原,而是在四周的山区林地里。当底格里斯河上游森林地带个体农民感觉刀耕火种农业的局限性时,他们发现河流冲积平原淤泥更肥沃,于是纷纷迁居河谷地带。但河谷地带几乎不下雨,于是便有了人力拦河筑坝,开沟挖渠,引河水灌溉农田。这些巨大的工程需要人们集合起来共同完成,集体性强的社会组织便得以出现,并由祭司等少数人实施管理。同时,河谷地带往往每年定期涨潮,洪水泛滥后原有耕地边界荡然无存,因而需要专业并具有权威的人员对淤地进行重新勘界,对水源进行分配。这种分配不尽合理,社会组织内部的矛盾便日益激烈,针对社会大多数的管理机构便建立了起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国家(早期多是小规模的城邦形式)也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无论是西亚两河流域,还是埃及尼罗河流域,抑或南亚印度河流域,还是东亚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早文明大都是这样一个孕育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文明起源于农耕地带,但并非农耕地区一定产生文明。最早的文明并不是在最早的农耕区产生的。早期农民在林地里刀耕火种的农业,依靠农民个体家庭劳动就可进行和完成,不需要构建复杂的社会管理机构来介入生产和土地分配过程。因此我们看到,西亚最早的新石器农耕区即新月形沃壤(或称伞形)地带,处在300毫米雨水线以内,依靠自然降水即可从事农耕,不需依靠复杂社会系统来组织灌溉工程和土地及水源分配。所以新月形沃壤地带并非最早文明的诞生地,反过来说,最早的文明社会(古代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埃及尼罗河下游)并不处在最早的新月形沃壤农耕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苏美尔人。他们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定居两河流域下游,进行粗放原始的灌溉农业。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形成许多大小居民点。前2800年,苏美尔平原分布着几十个城邦。城邦以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形成。城邦管理机构包括城邦首领、氏族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僧侣所在的神庙成为城邦的政治经济中心。城邦间相互争霸,前24世纪阿卡德实现了对苏美尔的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统一和强盛时期,最后在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古埃及文明也始于公元前3500年。这时的涅伽达文化遗址中,遗物上有标明所有权的印记,还发现了国王权杖,最大成就是发明了文字。襁褓中的国家沿尼罗河分布。一个国家是一个小城邦(斯帕特),汉译为“州”,其象形字符是由河渠划分开的地段,可见埃及文明形成与划分尼罗河退潮后土地相关,居民们住到河谷从事灌溉农业。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孕育和兴起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致于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不厌其烦地阐述。斯帕特之间战争不断,统一便成为必然。先是前3300年左右上下埃及分别统一,后在前四千纪末实现全埃及统一。历史长河中古埃及文明不断分分合合,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等时期,最终被亚历山大征服(前332年),古代埃及文明就此中断。

印度文明是亚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文明起源的演化过程与中东如出一辙,“发祥于印度河谷外围的东俾路支斯坦群山中,然后扩展到平原地区”,“接着是大村庄在印度河谷成长和城镇兴起,然后是大城市的涌现”。两座哈拉巴文化遗址显示城市经过精细规划,有上城和下城之分。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自前2300年左右持续至前1700年左右,创造者是土著的达罗毗荼人。接下几百年印度历史进入黑洞时代。1400年左右,创造后来印度文明的主体民族雅利安人自中亚进入印度,逐渐散布在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史称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后,遭遇亚历山大侵略。强盛的孔雀王朝短暂统一。此后,印度东部长期分裂,西北则不断遭到外族入侵。曾是外族贵霜帝国的统治中心。后来虽然经历了笈多王朝、戒日帝国等强盛时期,但也被外来者反复蹂躏。改朝换代、四分五裂,是北印度的常态。而南印度则长期未纳入帝国版图。13世纪后,德里苏丹、莫卧儿帝国,都是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建立的。西方殖民者近代进入印度,最终将印度变成了完全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虽然3000多年印度文明的主体民族是雅利安人,但外来民族的不断侵入和入主,使印度文明发展进程经常被扰乱和打断,印度文明只能说是断续地存在着。

只有中华文明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地处东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东边是浩瀚的大洋,北边是寒冷的戈壁沙漠和蒙古草原,西面和南面均是巍峨高山。气候舒适,雨量充足,植被丰富,腹地开阔,为人类族群间互动提供了周旋余地。东亚这块土地上发现的古猿及早期人类的化石和遗址,几乎涵盖了从猿到人的每个阶段。六七千年前北方的仰韶文化、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分别是黄河流域粟作农业和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代表。由此,黄河和长江也都在原始农耕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最早出现在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文明的原生要素已然产生。中国历史上流传的许多传说,虽不可尽信,但也不能否定。既然人们相信其他文明的口传史诗,如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的史诗,那么同样,也应相信中国的这些传说是远古中国先民实际活动的一定反映。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的夏王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就是说,中华文明连续发展已有4000多年历史,中经多次发展高峰(秦汉、唐宋、明清),几次短暂分裂和近代的屈辱把中华民族磨练得更加坚强。

除均为原生型外,这些最早的农业文明也具有一定的扩展性。首先,农耕生产使生活资料相对稳定,人口增长较快,就有可能从文明中心区向四周溢出,向四周移动,在新扩张地区从事农耕,从而扩大文明区域。其次,农产品除满足农业人口需要外,还有一定剩余,可供养脱离农业的工商人口,而工商业是商品交换经济,需要有越来越大的交换市场,因此向外扩张控制更多商道获得更多市场也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应有之义。其三,周边的游牧渔猎等部族目睹农业能获得更多更稳定的生活资料,因而有意模仿、引进,从而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不过农业文明的扩张是一种逐步外张行为,即以文明中心区为核心而向四周蔓延。农业文明国家在扩张中常呈现从城邦—王国—帝国的趋势。

三、第二波浪潮:西亚和地中海的效仿者文明

世界文明兴起的第二波浪潮,是公元前1500年至前500年在地中海区域涌现一批新的文明。这些文明有创造者自身的独立发展轨迹,其本体特征多为原创的,但同时又是中东原生型文明的效仿者、追随者,接受了不少原生型文明的元素,属于次生型文明A类。依区域、按年代,有赫梯文明、腓尼基文明、巴勒斯坦犹太文明、波斯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等。

当两河流域和埃及古文明发展形成高潮时,两者之间及附近的西亚其他地区文明脚步声也越来越近。安那托利亚高原上率先出现了古赫梯国。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哈梯人,属于塞姆人。公元前2000年代初,一批印欧语人来到这里同当地居民融合,统称赫梯人。前19~前18世纪之交,赫梯出现了一批城邦小国。前18~前17世纪之交,古赫梯国形成。受巴比伦文明因素影响,前1535年,赫梯国王铁列平实行改革,赫梯国家最后形成。改革后的赫梯进入鼎盛时期,对外还与周围国家发生冲突,尤其是和埃及展开了争夺。1283年双方签订卡迭什和约,赫梯边界线推到了地中海东岸中段,成为西亚霸国。前1200年后,外有“海上民族”侵入,内部有各地反抗,赫梯分解为许多小国。前8世纪,赫梯被亚述所灭。赫梯对人类文明留下了巨大影响:一是世界上最早养马的民族之一;二是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和用铁。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北部,多山之地,沿海狭长的小平原适宜于精耕农业。山地盛产珍贵木材,使造船业很早就发达。作为西亚的海陆交通枢纽,中介贸易发达。公元前3000年代与前2000年代之交,腓尼基沿海出现一批城邦,相互间争霸战争未曾间断,但没有统一。前8世纪后,腓尼基先后被亚述、新巴比伦和波斯帝国所控制。前332年,其城邦被亚历山大攻破,文明终结。腓尼基的经济发达极具特色,有效率很高的精耕农业,有在中东领先的冶金、制陶、纺织、印染、榨油、酿酒、玻璃制造、金属等手工业。特别是造船技术高超,所创制的圆形船成了后来地中海商船的基本范式。腓尼基航海业同样发达,是一个出色的航海民族,曾于前7世纪末环绕非洲航行。腓尼基人热心海外殖民,在地中海东部和南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据点,其中如北非迦太基曾同罗马人殊死搏斗。腓尼基人发明了拼音字母文字,22个腓尼基字母成了阿拉伯文、希腊文、拉丁文和斯拉夫文的源头。

巴勒斯坦在腓尼基之南,也是沿海狭长地带。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伯来人从两河流域迁入巴勒斯坦。后巴勒斯坦大旱,希伯来人逃到埃及,受尽埃及法老的百般虐待。其首领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出埃及。前1200年左右,回到巴勒斯坦定居,住在北部的是以色列人,住在南部的为犹太人。前2000年代末,以色列国家形成,第一个国王是扫罗。后犹太人首领大卫取代扫罗为王。大卫之子所罗门时期,以色列—犹太国臻于极盛。但国家很快分裂为北部以色列和南部犹太两部分。前721年,亚述灭以色列国。前586年,新巴比伦灭犹太国。犹太人几乎全被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前539年,波斯帝国灭新巴比伦,将犹太人放回故土。犹太人逐渐形成“救世主”思想,最后形成一神教犹太教,信奉“救世主”耶和华。前332年巴勒斯坦被亚历山大征服。前63年,巴勒斯坦成为罗马行省。公元一二世纪犹太人多次起义,被罗马统治者镇压,从此流散到世界各地。以犹太教为核心的犹太文明随犹太人在世界各地流传。

波斯文明兴起于两河流域以东的伊朗高原。高原多山,南临大海,地理位置在古代交通条件下相对闭塞,气候干燥,不太适合农业。高原上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国家。西南部的埃兰,与两河流域联系较多,前7世纪被亚述所灭。西北部的米底,曾与新巴比伦人联合摧毁了亚述。波斯人也属印欧部族,前2000年代中期迁入伊朗高原,前7世纪处在原始公社解体时期,有农业部落,也有游牧部落。前550年,波斯人灭掉米底,建立波斯。前539年征服新巴比伦,以及爱琴海东岸的希腊城邦,囊括西亚大部分地区。前525年征服埃及,形成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帝国幅员广大,境内多发达的古代文明区,文化呈现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波斯人形成了包容百纳的独特文化体系,奉一神教拜火教为国教。前492年波斯发动侵略希腊战争,半个世纪后最终被希腊人击败,从此走向衰落。前334年,希腊亚历山大以报复波斯为由率军东征,仅用十年就占领了波斯帝国全境。波斯帝国是古代中东文明发展的终结者,版图曾囊括西亚、埃及、南亚三大文明中心。从另一面看,波斯又打断了中东文明发展进程,并因发动对希腊战争而妨碍了西亚与欧洲的交往,开始造成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隔阂。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波斯几度复起,出现过萨珊波斯、萨非波斯等强盛时代,但文明和文化影响仅限于伊朗高原而已。

除了西亚,地中海北岸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绽现文明曙光。离欧亚非三洲几乎等距离的东地中海上克里特岛,是古希腊文明的最早摇篮。早期克里特文化里含有不少来自西亚和埃及的元素。公元前2000年代初这里出现了最早的城邦,也出现了至今无人破读的线性文字A。克里特文化在前1500年左右进入鼎盛期,其创造者是土著皮拉斯基人,与后来的古典希腊人并无亲缘关系。几乎与此同时,南下的一支希腊人阿卡亚人,在希腊南端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创造了迈锡尼文化,与克里特文化合称爱琴文明。由于另几支希腊人多利亚人、爱奥尼亚人南下,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都在前2000年代末湮灭。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将原有爱琴文明破坏得荡然无存,希腊社会又回到处于原始公社解体阶段的荷马时代(亦称英雄时代),因使用铁制农具而在农业上略高于爱琴文明。前8~前6世纪希腊世界林立了二百来个城邦。经历了辉煌的古典时代后,希腊被来自北方的马其顿所控制。亚历山大率希腊军队征战东方,摧毁了波斯帝国,把中东带进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也与古代中东文化大碰撞、大交融。亚历山大帝国三分,希腊在前2世纪中叶被罗马人征服,古希腊文明至此寿终正寝。西亚和埃及的希腊化世界也在前1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这一波浪潮中最晚兴起的是罗马文明。公元前5000年,意大利进入新石器时代,居民称利古里亚人。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部落从东北分批进入阿尔卑斯山以南至亚平宁半岛,统称意大利人,最初属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特拉马尔文化。前10世纪后进入铁器时代,微兰诺瓦文化是代表。前8至前6世纪,来自东方的伊达拉里亚人在半岛创造了伊达拉里亚文明。意大利人中的一支拉丁人,成为罗马国家创建者。关于罗马的起源,母狼和罗马的故事流传最广。这个传说力图说明罗马城的希腊人起源。前7世纪,拉丁人部落建立“七丘同盟”,经历七王统治的“王政时代”,即罗马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改革,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前509年,王政时代结束,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共和国前期,罗马爆发200余年的平民(罗马公社外成员)和贵族(罗马人公社)的斗争,罗马国家制度在斗争中不断完善。前3世纪初,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半岛中部后,接着打击半岛南端的希腊人城邦,基本统一意大利全境。旋即罗马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西后东,通过三次布匿战争于前2世纪中叶最终灭掉北非强国迦太基。同时向东地中海扩张,征服希腊和马其顿。前1世纪征服叙利亚、埃及,公元1-2世纪继续扩张,将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囊入帝国版图,东面以幼发拉底河为界与安息帝国对峙。经历了三世纪危机后,罗马帝国一度中兴,并移都君士坦丁堡。4世纪末,罗马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晚期被日耳曼人摧毁。东罗马帝国延续了千年,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这一波兴起的文明尽管是创造者自身发展行程的结果,但兴起过程中大多受到了已有文明的较多影响。如赫梯受两河流域文明的直接影响。腓尼基是西亚陆上文明与海洋民族的接触点。犹太人先祖希伯来人来自两河流域古文明区,还一度生活在古埃及文明区。罗马的起源与东来的伊达拉里亚人有关,也和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移民城邦交往碰撞较多。

四、第三波浪潮:中古兴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公元500~1000年间的中古时代,一批新型文明兴起,主要有日耳曼文明(即欧洲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斯拉夫文明(主要是俄罗斯文明)。日本文明和东南亚文明虽最早出现于上古末,但成型多在6~7世纪以后。非洲各区(东、西、南)也在中古时期出现不少孤立的文明点。人们通常认为世界有四大文化圈,其中两大文化圈形成与中古兴起的文明直接相关。

在第二波文明兴起浪潮中,以日耳曼文明最为瞩目。该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日耳曼族从北方进入西欧大地,建立诸多小国。日耳曼文明有三方面源流:日耳曼元素、罗马元素、基督教元素,它在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一系列新事物诸如采邑制、庄园制和农奴制,自治城市与市民社会、代议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等,16世纪最终成型并形成力量,向全世界扩张。阿拉伯文明—伊斯兰文明诞生于7世纪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和建立阿拉伯神权国家。经哈里发时代、大马士革时代和巴格达时代,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东西跨越万余公里,属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之一。帝国虽然解体,但阿拉伯人成为中东的主体民族。伊斯兰教传播更广,覆盖了西亚、中亚,以及南亚、东南亚、撒哈拉南非洲多国。俄罗斯是斯拉夫文明的代表,始于9世纪基辅罗斯国家建立。古罗斯臣服蒙古人金帐汗国两百余年,其民族不断掀起反抗蒙古人斗争。俄罗斯文明最终确立于16世纪,并通过几个世纪的扩张,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日本虽被归入儒教文化圈,但其文明的起源也有自身路径。日本人族源主体为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他们分三批迁至日本,日本文化的根基即为通古斯文化。公元开始后,日本出现许多小部落国,3~4世纪时邪马台国较有影响。5世纪时日本步入文明,标志是建立有系统完整国家制度的大和国。7世纪大化改新后,日本受到中国文化较多影响。

东南亚也是在中古时期踏入文明社会的。柬埔寨先后出现扶南国、真腊国,9~14世纪吴哥王朝进入文明繁盛时期。老挝出现过南掌等小国。缅甸11世纪蒲甘王朝实现统一。泰国13世纪出现速古台王国(暹罗)。印度尼西亚7世纪时就有许多国家,强者有苏门答腊岛的三佛齐、爪哇岛的诃陵等。8世纪兴起夏连特拉王朝,控制了印尼大部分地方。在中国影响下的越南较早进入文明,自秦以后,越南长期处于中国控制之下。939年越南打败中国南汉,首次独立。

撒哈拉以南非洲也在中古时代诞生了文明。东非的阿克苏姆,4世纪达到鼎盛,国王称“万王之王”。桑给巴尔在14~15世纪发展为帝国。索马里伊法特人曾于16世纪建立阿达尔国家。加纳8世纪建立的通卡尔王朝是西非史上第一个强盛大国,14世纪达到极盛。尼日尔河中上游有桑海王国,15、16世纪之交最为兴旺,首都廷巴克图与巴格达、开罗一度并称伊斯兰世界三大文化中心。在赤道以南非洲,刚果于14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进入繁荣期。6世纪开始建设的“石头城”即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最强大的国家,梯田农业发达,因采炼金银铜矿而富足。

中古兴起的文明中,以日耳曼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俄罗斯文明三个主要文明影响为最。它们具有不少共同特征。从文明的缘起及模式来说,这三个文明都是独立的原创性文明,也就是说,文明的发生是其主体部族社会自然行程的结果。而且,这三个文明都具有游牧族背景,是由游牧族或刚刚农耕化的游牧族创造的。日耳曼人是刚完成农耕化的游牧族,东斯拉夫人是走向农耕的游牧族,阿拉伯人以游牧为主、在文明创造过程中逐渐农耕化。它们都带有游牧人本性。其一,都是征服者文明,在移动征服和扩张中发展文明。这和游牧族的游动习性即军事机动性有关,与农耕帝国以发祥地为中心、向四周挤压式的扩张不同。朗克曾称日耳曼和拉丁共同体六大民族有三大呼吸。第一次呼吸是移动到西欧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第二次呼吸是十字军东侵即向东小扩张;近代殖民是向全球大扩张。阿拉伯人也是在征服扩张中形成帝国,帝国中心不断移动,哈里发时代以麦加和麦地那为中心,倭马亚时代以大马士革为中心,阿巴斯时代以巴格达为中心。阿拉伯帝国晚期裂变为三个大食,其中心分别是西班牙、埃及和伊拉克,都远离阿拉伯发祥地。俄罗斯文明创造者东斯拉夫人原居于今天的波兰东部—乌克兰西部一带,后向东移动至东欧大平原,16世纪文明定型后继续对外移动扩张。其二,都信奉一神教。或许是游牧族感到自身文明底蕴薄弱,一方面需要宗教大旗作为灵魂支柱,来增强本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力图借助宗教形成精神优势来对冲被征服地区的先进农耕文明。所以,南下西欧的日耳曼人纷纷皈依基督教,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为精神纽带,俄罗斯在文明形成过程中主动引进东正教,这都是在为文明奠定精神层面的基石。其三,它们的制度和生活明显留有游牧族痕迹。日耳曼人初入西欧时,冲散了原有的游牧部族组织,按照地缘关系构建新的共同体农村公社,西欧由此开始封建化过程。封建制在9世纪最终确立,与实行采邑制改革有关,而采邑制的人事基础是日耳曼亲兵(贵族)制度,这是游牧族独有的军事团队习俗。西欧庄园里有“敞地制”,这应该是游牧族共享牧场习惯的遗留。其农业经济中畜牧占比重较大,无疑是游牧族食肉饮乳酪习惯的一脉相承。至于阿拉伯帝国在占有古代文明地区时,虽然保留了当地许多制度,但也注入了自身的游牧族元素,如土地权利多元化,等级意识分明。而帝国很早就分崩离析,其实也是游牧族阿拉伯人政治上先天不足、治理国家能力缺乏的结果。俄罗斯在进入文明前夕也有类似西欧农村公社的“维尔福”。村社制度长存,19世纪还曾引起科瓦列夫斯基和马克思的研究兴致。基辅罗斯统治者采取颇似游牧族的“索贡巡行”稀松管理方式,国家一盘散沙。在与游牧族蒙古人的长期较量中莫斯科公国渐渐强大,俄罗斯民族多少也沾染了游牧族战斗性强的性习。

中古时代各文明兴起后,世界逐渐形成了文化圈。除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外,上古诞生的印度文明在7~12世纪向东南亚传播,印度文化圈也形成了。而同样诞生于上古的中华文明在巩固和丰富自身的同时,其影响也外溢至东亚其他地区如朝鲜、日本和越南,形成儒教文化圈。四大文化圈的形成,构建了亚欧大陆文明格局的大致平衡。

五、第四波浪潮:欧洲文明扩张与反冲的结果

亚欧大陆四大文化圈,以及并存的美洲非洲的孤立文明点,这种静态的世界文明格局维持了好几个世纪,终在16、17世纪因西方文明的崛起而打破。由日耳曼文明伸展而成的欧洲文明,因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开始了向欧洲以外地区扩张的过程,欧洲文明由此在新征服的美洲、大洋洲等地派生出新的子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文明和拉美文明。

学术界虽有美国文明“特殊论”一说,但它更是西方文明的分支,欧洲文明的派生物、子文明。美国文明的精神起始于殖民地时期,它继承了以英国为主的西欧文明的衣钵,同时又是与美利坚民族独特生存条件以及自身成长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18世纪末独立时基本定型,19世纪随着西进运动、边疆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大发展,19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世纪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时机,发展为世界上最具优势地位的大国。20世纪末独步天下,称霸世界。美国文明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因其是欧洲文明的子文明,所以文明本体的核心精神还是欧洲元素,甚至还有古典文明因素。同时其文明的创造者即白人殖民者和移民作为母土的异动者,在将欧洲文明移植至北美并本土化的同时,也因自身条件和环境需要而培育了与欧洲不完全相同的价值体系,以自由为核心,以例外论、使命观等为美国文明精神,以扩张为国家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多元的移民社会、美式民主的构建与推广、在文化、政治、外交等层面进行多维建构等。如果要归类,美国文明算是欧洲文明的派生文明A类。

同为欧洲文明派生物的拉美文明,其缘起过程与美国相似,但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却与美国文明迥然相异。美洲发现后的西班牙殖民征服打断了当地印第安文明的正常发展,随之也出现了欧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甚至在人种融合方面也与美国截然不同,出现了新的族群,即欧洲白人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而繁衍的“克里奥人”,所以18世纪拉美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文明结构。19世纪早期独立运动使拉美摆脱了欧洲宗主国西班牙的统治,但军事将领的专权逐渐形成考迪罗主义,结果拉美的发展不尽如人意。20世纪中叶后,拉美形成了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但摆脱对西方的经济依附性仍然任重道远,故而其发展经常是波折横生。从文明特征看,作为欧洲文明的派生物,拉美文明有欧洲文明的普适价值观,同时又带有伊比利亚文明的特点,还留有一定的印第安文明痕迹。总之,现代拉美文明是多元混合、兼具开放与依附的文明,其欧洲因素少于美国,是欧洲文明的派生型文明B类。

西方文明在扩张中,将许多传统文明地区和待开化地区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从而激起这些地区的反应和反抗:或在待开化地区刺激新的文明朦胧成型,或刺激传统文明在反抗西方文明中脱胎换骨,汲取多方元素,凝聚新的文明形态。前者如非洲,虽然西方人到来之前社会进程缓慢,但在19世纪被列强瓜分之后,几乎整个大陆都成了西方人殖民地,几乎所有的人民都被西方殖民者所奴役。在二战后反抗西方的民族解放浪潮中,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作为欠缺文明根基的各个新生国家,虽然一方面在思考选择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如何摆脱西方的控制,故独立后国家曾有不少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但另一方面又遗留有西方宗主国痕迹,经济文化上甩不掉西方的阴影,故而独立后最初几十年总是处在彷徨之中,整个非洲社会在相当长时间里裹足不前。然而,混乱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思想认识的沉淀期,非洲国家逐渐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和共同诉求,彼此间的文化认同、文明认同与日俱增。非洲联盟成立以后,形成非洲文明共同体的凝聚力和粘胶力越来越强。这一新崛起的非洲文明可列入次生型文明B类。至于亚洲各古老文明区,虽然近代也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但文明底蕴促使亚洲各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抗西方的运动。二战后亚洲大多数国家获得了新生,虽然路径各有不同,但共同点在于都想摆脱前西方宗主国的魅影,都在探索结合自身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特别像中国这样既有古老文明传统的涵养,又将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克星的马克思主义奉为灵魂,还能吸取现代文明的精髓,可谓三者精华的“优组合”,因而中华文明全面复兴指日可待。

行文至此,略作结语。虽然亨廷顿曾说:“文明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帝国兴起又衰落,政府上台又下台,但文明依旧”,然而世界历史上先后诞生的几十个主要文明中,许多都像历史过客,只在文明舞台上留下匆匆身影,倏忽而逝。尤其在最初两波的十几个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久经磨砺,从未中断,赓续至今。为什么古代文明绝大多数走向了衰落?汤因比曾论到文明衰落总是起于文明内部而非外部,衰落的原因总是出于精神方面而非物质方面。换言之,文明之所以会走向衰落,在于它未能形成动态机制,不能因时代和内外条件变化而唤起自身变革;也未形成开放机制,对新的思想及外部有益养分拒斥不接受;还缺乏愿景追求,未激发出不断向高阶提升的愿望和动力。文明若是静态的、封闭的、固化的,那就终究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这就是众多古代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被湮灭了的教训,虽然它们也曾是人类文明天空中一颗颗耀眼的星,也为人类留下过丰厚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原文刊载于《全球史评论》第26辑

    进入专题: 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08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