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88 次 更新时间:2024-09-25 20:21

进入专题: 杨度  

王雷泉 (进入专栏)  

 

《虎禅师论佛杂文》,一册。近代杨度著。本书包括《续》、《二续》,收集杨度全部佛学著作。有民国自刻本,现收入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杨度集》中。

杨度(一八七五——一九三一),原名承瓒,字晢子,号虎公,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人。二十岁中举人,曾师从清末著名学者王闿运,学“庄子逍遥之旨,更治春秋经世之学”,志在物色、辅佐“非常之人”,而成帝王之业。一九O二年和一九O三年,两度留学日本。平生以帝王师自许,思想以多变著称,然能随时代而不断进取。早期主张君主立宪,曾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与孙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谓“六君子”组织“筹安会”。“洪宪”帝制失败后,避居天津、青岛,潜心研究佛学。意欲开创佛教新宗派“无我宗”,自号“虎禅师”,以宗师自居。并由佛学的“无我论”之中介,参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以自己特殊身份出入北洋军阀曹锟等人幕中。晚年接受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于一九二九年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以上海帮会头子杜月笙“清客”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并参加中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动。生平事迹见何汉文、杜迈之的《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包括《逍遥游辞并引》、《新续高僧传序》、《我佛偈赠美国贝博士并序》、《菩提三偈序》、《楞严偈并序》、《轮回偈并序》、《唯识八偈序》、《除习偈序答畸道人》、《真如生灭偈序》、《佛法偈序》、《江亭词序》、《六根偈序答妹庄》、《新佛教论答梅光羲君》等。

《逍遥游辞并引》,为一九二一年七月述其“庐山悟道”之作,自称:“夜登庐山,仰首视天,云开月出。此心忽然大彻大悟,遇机而通,应缘而解。”其时尚是以庄子逍遥思想与佛教万法皆空思想相比附,所以他于以后的《江亭词序》中说:“余于君宪三败之后,自谓对国家、对主义忠矣,可以已矣。乃不更言经世,而由庄以入佛。”

《我佛偈赠美国贝博士并序》,为一九二四年三月赠来华考察的美国哲学家贝博士而作,认为“一切人事无非佛事,一切世法无非佛法。一旦此心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来,大彻大悟,则知众生无所短欠,佛亦无所增加,迷时众生同佛,悟后佛同众生。”因此,佛法是科学的、实行的、救人的、现在当下承担的。“我即是佛”的思想,在《菩提三偈序》有进一步阐发,认为神秀一偈,为相对心,心内有尘,自分净垢,是第一关,名佛子偈;慧能一偈,非相对心,心内无尘,何净何垢,是第二关,名菩萨偈;皆“皆未见性”,都不能达究竟。故提出自己的第三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尘埃即无物,无物即尘埃。”称自己一偈“为绝对心,心外无尘,众生佛祖,即垢即净,即空即有,是第三关,名佛祖偈。”

杨度把全部佛法归结为“心法”,故学佛贵在心悟,无需离世独立。在《覆五妹杨庄函》中,以“身是凡夫,心超世界”八字诠释“学佛”,“所以说身是凡夫性,学佛之心则须超凡入圣。”只要在凡夫境中,去掉一切烦恼妄念,踏实做人,即成为佛,而所谓佛即是圣人,“身不必离凡夫、离世界,而心实超凡夫、超世界,此即兄所谓圣人也。”

作于一九二八年的《新佛教论答梅光羲君》,是杨度学佛论佛的思想总结。作为接受佛教而又要求改造佛教的学者,极其明确地提出传统佛教必须同十六世纪的天主教一样进行改革。在此用一切唯心、一切唯念、一切唯习、一切唯假、一切唯对、一切唯我“六义”,对“无我论”作了新的解释,“以上六者,皆明心理相对,即为无我,统于一切唯心。”然而,心物实相对而言,“故自人类言之,一切唯心;而自宇宙言之,一切唯物。人生哲学,应为唯心;宇宙哲学,应为唯物。心统于物,故无二元之说。”由此新“无我论”,提出我果谛、我因谛、无我因谛、无我果谛对传统佛法的总纲苦集灭道四谛作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传统佛教各宗派隔裂了性与相、教与宗、理论与实行,门户各殊,不相通贯。今提出此无我法门,“以一‘对’字包括三论宗,以一‘习’字包括法相宗;对、习即二,故以‘无二’二字,包括三论、法相二宗;无二即为直指本心,故以‘一心无二’四字,包括三论、法相、无上乘禅宗三宗。以一合二,以二合三,以三合一。于是此无我法门,又成为性相合一、教宗合一之法门,所有从前佛教一切难决问题,今皆一时解决,实于佛学界开一新纪元。”此新创立的法门只能别立为“无我宗”,“可为未来世界发心成佛者,敷一至平之路,开一至大之门。”此“无我宗”的教义,合乎“论理科学”,能把所有“迷信神秘”的“灵魂、轮回等义”以及“违反生理”的一切戒律,扫除干净。因此,他把创立“无我宗”称为“佛教革命”、“佛教革新”,并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相提并论。

杨度临终前曾作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本书是其鼓吹帝制失败后,经逃禅省过,并试图“以佛救世”乃至改造佛教,到最后成为共产党人这一复杂过程的思想记录。杨度在此提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见解,有些确实对传统佛教教义有所发挥,有的论述则因故意标新立异而含义不清,令人费解。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处于如万花筒般的动荡剧变中,佛学亦不能例外。本书为研究本世纪佛学思想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标本。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进入 王雷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杨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3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