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磊:研究选题的七个原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61 次 更新时间:2023-01-11 10:27

进入专题: 选题   写作方法  

王雨磊  

选题是学术研究的开端,而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通常说小题大做、题中之意,又说文不对题、离题万里,其中,题就是主题、题目或题材的意思。英文中有一个对应的词:subject。选题是研究的起点与方向,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转化速率,选题得当,往往事半功倍。因此,研究者必须将选题放在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

研究过程有两个端点:立项与发表。一个周期的研究一般以立项为始,以发表为终。研究选题是否恰当,从研究项目能否顺利立项到研究成果能否顺利发表,都有所体现。接下来,本节将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与学术期刊发表,具体谈一谈学术研究的选题问题。


一、学术市场


任何一个社会,有分工就会有交换,有交换就会有市场。学术研究,亦不例外。从一个客观的外部视角看,学术卖家是学者等学术生产者,而学术买家则是相关研究需求者以及社会大众。自古至今,所有的学术巨著实际上都是学术市场的畅销者,因为它们满足了学术市场的知识需求,让相关读者以及一般大众都因其学术成果而受益。

伟大的学术一定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它不仅能够让人们单纯到此一游、徘徊徜徉,而且能够沟通此岸与彼岸,以渡求知者。

很多研究者不愿意正视学术研究的市场问题。一方面,将学术视为市场行为,不免有些负面的道德色彩,沾染上投机的味道。但实际上,无论正视与否,学术市场都一如既往地按照其自身规律运转。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将自己的学术进行对象化。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象化的英文是objectifi-cation,将研究主题对象化的英文就是objectification of subject。简单说,对象化就是将自己的研究当成别人的研究,以一个客观的视角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读者,我看到这个研究,会不会买账(buy it)?

学术市场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无序,但并非无章可循。与其他类型的市场一样,学术市场也遵循价值规律。凡是高价值的学术产品,一定更容易在学术市场中走俏,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对象化自己的研究,是为了确认:自己的研究在学术市场中是否有足够的价值?如果你发现这个研究将会无人问津,那就趁早改弦更张。否则,你的学术最多只能自产自销,在立项与发表的过程中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立项与发表机制


学术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交换并非直接进行,而是由学术代理人间接进行。很多研究者不熟悉学术机制和规律,往往在立项与发表的路上磕磕碰碰。社科领域的学术立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首,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将它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有的单位甚至将它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国家社科基金有两道评审程序,第一道是双向匿名评审,第二道是专家会审。匿名评审专家是从广泛的学术群体中挑选出来的,评审具有双向匿名性、专业性和随机性,这可以基本保证评审专家的意见能够大致代表学术市场对评审对象进行价值鉴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一些熟悉自己研究的师长能够推进评审进程,但是归根到底,你的研究申请只有说服评审专家它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才能顺利获得公共资源对你的学术支持。所以,申请人应该首先换位思考,对象化自己的研究选题,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评审人,这项研究能否说服自己。

当然,学术市场的信息并不一定充分和对称,并不是所有评审专家对于研究前沿的把握都能非常充分和及时,所以,有些学术选题尽管很新、很有价值,却也有可能在立项的进程中遇冷,这是所有市场都会存在的问题,克服的办法只能是依靠学术市场的理性化和专业化,依靠信息披露等机制,当然还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通常来说,在立项机制公平的前提下,多做几轮申请,好的研究选题总会脱颖而出。所以,社科基金申请要做好长跑的准备。

此外,有些小众的选题可能会有些尴尬,有些非常精细化和专业分化的选题也会吃亏一些。因为,社科基金立项的评审是一般的学术专家,他们对于你的研究议题和学科知识可能有些陌生,因此,有些优秀的青年学者会很苦恼:明明自己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本专业领域专家和权威期刊的认可,为什么还会在社科基金立项中遇冷?

其实,这个问题有多重原因。要想对过分专业和精细的选题进行价值鉴定,需要非常成熟和庞大的学术群体。对于中国目前的学术生态来说,要做到这一点还比较难,中国社会科学的专业性和分化程度都还不足。

但是,换个角度讲,一个好的研究选题不能满足于只打动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只获得“小圈子”的认可,它更应该能够打动一般学术专家、圈外专家甚至一般读者,在宽泛的学术市场中获得广泛认同。这样,它才具有学术的外部性溢价,才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学术发表同样遵循价值规律。很多作者可能不太了解,学术发表之前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发稿机制。期刊越是专业,其发稿流程就越是成熟。即使再好的文章,都要经过期刊发稿会论证。在发稿会上,编辑需要向主编及其他同人推介这篇文章,阐述这篇文章值得刊发的价值所在,这个价值并非责任编辑信口而出,而是必须能够“货真价实”地说服同人乃至学术界。

从广义上说,主编及编辑部同人也要向学术界有个交代:为什么要刊发这篇文章?它的学术价值何在?编辑部的意见是什么?匿名评审的意见又是什么?如果编辑部不顾学术公意而一意孤行,不负责任地大量刊发乏善可陈甚至突破底线的文章,那么,这个期刊的学术品牌也就差不多可以谢幕了。树立一个品牌,需要无数篇好文章,而毁掉一个品牌,有时候一篇文章就够了。

作者在投稿前,也应该对象化自己的文章:假如我是编辑,我凭什么向同人推介这篇文章?它的学术价值何在?只有高价值含量的文章才能够经得住考验,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通过期刊的发稿程序,走向读者。


三、一以贯之


研究是一个逻辑性的存在(being)。与其他存在类似,它需要有一个主题;否则,这个存在就不纯粹,甚至沦为琐碎。比如说,风景画,绝非原本的自然风貌,而是进行了某种主题性加工;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并非原貌的物理和地理意义上的山水,而是包含了一定社会观、宇宙观、人生观的主题性表达。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回答说:“然,非与?”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的教导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主题其实就是那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因此,选题也就是寻找一个贯穿自己研究的概念、理念或议题。

在中国今天的学术市场中,很难再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即使有的话,也是少数。与今天的机器大生产一般,我们的学术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尽管专业细分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大众对于学者的认知越来越趋向于专家,即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的学者。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因此,在这个时代做学术,研究者需要旗帜鲜明地确立并昭示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其议题。而且,一定要选择好一个议题并坚持下去,而不是频繁更换选题。研究议题就像贴在研究者身上的标签,尽管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标签化,但是标签本身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标签化更易于传播。比如说,当我们提到林南、边燕杰,我们想到的就是社会资本;提起赵鼎新,多半会想起政治社会学;提到周雪光,自然会联想到组织社会学;想起王宁,也比较容易联想到消费社会学。那么,你能否想一想:读者在提到哪个标签的时候会想起你?

选题必须能够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从横向的角度看,你的研究选题一定能够概括和涵盖你的所有研究;第二,从纵向的角度看,这些研究在时间前后上有一个延续性、发展性,有一个系统的、逻辑的穿插线索。

优秀的研究者一般都非常“专情”,懂得对自己的选题精耕细作。有些年轻学者喜欢频繁更换选题,这其实并非上策,因为学术研究讲求积累,而这种积累是很慢的,慢到大多数时候你觉察不到进步———当然,这是好事,不然,这个世界就乱套了。频繁更换选题,而不是深耕自己的研究园地,最终会让学术市场无法给你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因此,也就不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与认受。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研究者在真正进入具体、琐碎而又忙碌的研究过程之前,应该对自己的选题深思熟虑、瞻前顾后,选择一个足以全身心投入的研究议题。唯其如此,才会有丰硕而鲜美的研究成果,奉献于世人面前。

总的来说,研究选题大致遵循七个原则。


(一)有用性原则


在学术市场中,只有富含一定价值的学术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去。同其他类型的产品一样,学术产品要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社会功用,即它必须有用。具体而言,学术作品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为改变世界奠定知识基础。论文发表固然有毕业、职称等方面的直接考虑,但是我们绝不能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否则,即便最后论文勉强发表,也不会有理想的学术反响。

选题之前,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会不会至少有一个读者因为我的研究而受益?

大家可能都读过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老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在今天看来,这本书非常简单,为什么它当年会引起那么大的学术轰动?其有一个原因是当年英文世界的读者对于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所知甚少,这本书对中国农村的描述与分析,为海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知识。这种不可替代性或者较低的替代性就是学术产品的“卖点”(sell point),这和苹果手机受果粉追捧、小米手机被发烧友热衷并无二致。


(二)公共性原则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告诫后来者:学术研究一定要区分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其公共性。学术,公器也。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个男生向心仪的女生告白,失败了。假如你写一篇文章来解释告白何以失败,尽管可以写得非常出彩,但是它最多解决了男生的个人困扰。假如你写一篇文章来回答男女婚姻市场为什么结构失衡,那么,它就是一篇解决公共困扰的文章了。两相比较,其学术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项羽小时候不爱学习,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眼看着项羽文不成、武不就,项梁大怒。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授项羽兵法。如果说,解决私人困扰是“一人敌”,那么,解决公共困扰则是“万人敌”。研究选题最好是众人关注之事,选题越受众人关注,回答得好,则越是能够造福社会。

如何将选题做得更有公共性?可以借鉴涂尔干的经典著作《自杀论》。它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一个的自杀案,而是自杀率,研究不同群体、国家的自杀率及其社会变化,进而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杀可能是个人问题,但是自杀率却一定是公共问题。


(三)经验性原则


尽管选题必须具备公共性,但这个选题也必须具备经验性。研究者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个体独特生命体验和领悟的题目,只有具备个体经验的支撑,研究才能做得新颖、深入并有价值,研究也才能够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很多研究者试图选择一个宏大、时兴的主题———客观说,这些选题更容易发表———但是研究者在选择它们之前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是否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如果没有,是否可以通过调研等方式加以补充完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缺乏经验支撑的选题,不论大小,都易走空,最后做出来的成果也难深入、新颖,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说服。

选题者不妨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选择那些与自身经验血脉相连的主题。这样,你的研究才会有血有肉有个性,也才能做得更深、走得更远。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开设了系列专栏“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其中,很多博士都分享了将选题与自身的个体经验相结合的办法。感兴趣的读者,在微信公众号直接回复“石头”二字,即可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四)传承性原则


学术研究不是从头来过,而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再积累,今天的学术研究一般都有自身的学科视角,这包含了特定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脉络,它们是将研究深化的前提条件,研究选题的传承性就是指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继承这些积累性成果,一方面是理论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方法的传承。

有些研究生选题喜欢天马行空,结果往往被导师或其他老师痛批一顿。这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关注的研究视野、遵循的研究范式等传承内容。如果你想要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答辩导师组肯定会问:作为一个社会学博士,你关注的社会学问题是什么?

经济问题可以纳入社会学研究,但是必须具有社会学视角。比如人寿保险是一个市场营销或管理学会关注的议题,但是香港大学陈纯菁(Cheris Shun-ching Chan)老师的博士论文,却从中问出了一个社会学问题:中国是忌讳死亡的,为死亡做准备也有一套既定的文化安排,面对着死亡禁忌等强有力的文化抵制,为何中国大陆的人寿保险市场却日益蓬勃发展?陈纯菁的研究发现,平安保险并未试图启蒙消费者或者帮助他们破除死亡禁忌,而是创造性地将人寿保险的定义修改为投资产品,对于其风险防控与管理功能则轻描淡写。人寿保险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源于本土企业成功避开了文化障碍,并且有效地整合了当地的文化图式。通过扎实的民族志调查,陈纯菁勾勒出文化与经济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Cheris Shun-ching Chan,Making Insurance a Way of Life in China:HowCulture Matters in Creating a Market,Ph.D.Dissertation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2004.Cheris Shun‐ ching Chan,“Invigorating the Content in Social Embeddedness: AnEthnography of Life Insurance Transactions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2009(115).如果英文看着吃力,建议读者先行阅读:姚泽麟:《经济行动中的文化机制———解读陈纯菁的〈营销死亡: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第2期。


(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不竭动力,研究选题亦需要创新。文章如何创新,下面会专门有一节讲述,这里简单说一下选题的创新性。

理论上说,任何选题都有创新的可能性,因此,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选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题的创新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的,选题的创新往往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很多优秀的选题往往是“旧瓶装新酒”,或者是“新瓶装旧酒”。“旧”并不一定是不好的,有时候,旧的仍然有人在用,就说明它仍有其学术价值。

礼物研究是一个人类学的经典议题,从莫斯、马林诺夫斯基,到阎云翔、杨美惠,人类学对于礼物的探讨络绎不断,中山大学余成普副教授的博士论文继承了礼物研究传统,通过礼物视角来审视血液捐赠问题,将之称为生命的礼物。

参考文献:余成普:《生命赠予:中国血液捐赠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余成普、袁栩、李鹏:《生命的礼物:器官捐赠中的身体让渡、分配与回馈》,《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3期。



(六)现实性原则


好的研究选题,往往能够关照现实。尽管选题要学会务虚,即必须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进入理论层面,但是任何学术选题都必须根植社会现实,能够最终对于现实社会具有有效启发,甚至能够促使社会行动,催生社会政策。

1944年,日本败局已定,美国亦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但是他们发现,决策者根本不了解日本,于是委托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做一个关于日本的“横向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菊与刀》。

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死读书,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社会、改变社会。好的研究选题都能够对现实有重大关照。即使有些研究表面看上去离现实有些远,比如古代史研究,但是,它们最终多少也都是服务现实的。


(七)前瞻性原则


研究是滞后的,也是超前的。由于研究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学术传播亦难一蹴而就,因此,选题最好对其研究前景进行预判,选择那些将来有可能成为主流、前沿的选题。陆学艺先生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选题就像公鸡打鸣,先叫的那一个最能获得关注。因此,选题者要有一定程度的学术前瞻力。

研究选题最好不要扎堆热点,拾人牙慧。比如,如果现在再以嵌入性、社会资本来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基本上已经很难推陈出新了。选题者应该立足学术前沿,极目远舒,判断并选择一个将来更有可能受人关注的选题。

学术前瞻力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读书、思考、交流。作为新人,最好的办法有三条:多读书、多开会、多请教。读书是基础,开会可以让你接触到学术的最前沿,向前辈私下请教可以对症下药地深度提升。

总之,选题大致有以上七个基本原则,其中,有用性是最根本的,剩下六个原则基本可以组成相辅相成的三对,即公共性与经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现实性与前瞻性(见表1)。当然,这些原则只是抽象的理想类型,在具体的选题过程中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表1 选题的七个基本原则

    进入专题: 选题   写作方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9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