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博士论文》专栏正式集结出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6 次 更新时间:2019-05-16 16:59

进入专题: 博士  

王雨磊  


终于付梓!从当初的专栏《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简称《博士论文》),到现在以《博士与论文》为题正式出版,横跨2016-2019四个年度。三年时间,倏忽一瞬!趁此机会,我也回顾一下专栏和本书的出版历程。



我最早做《博士论文》专栏的想法很简单:很多读者总是希望见文又见人,翻阅博士论文时往往从《后记》开始读起,因为《后记》是理性之作中最为感性的部分,可以照见作者的心性,亦可窥探作者的过往与志向,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具体如何切入、定位和处理论文。反过来,很多作者在撰写《后记》时又往往意犹未尽,很多想讲未讲、不方便讲、不合适讲的内容,缺乏一个适当的表达渠道。读者想看,作者想讲,《博士论文》专栏便希望成为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同时还可以作为学术出版的有益补充。不过,将一个数字出版的想法变成一个现实的出版物,还需要解决专栏定位、出版文体与作者供稿等关键问题。


博士论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选题、研究与写作。打个比方,选题是潜入水下,研究是水底摸索,而写作则是浮出水面。潜不下去,没有深度;浮不上来,没有高度。很多博士在开题时总会面临各种抉择与纠结,明明是自己属意的选题,却经常因被质疑为“非主流”“不专业”而舍弃。而好的研究者往往既能够“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选题,同时又有一套纯熟的技艺,巧妙地用那些在一般人看起来琐碎、无聊、毫不起眼的小选题,做出一篇扎实、专业且富有启发的大文章。研究过程则是一种单调、苦累和琐碎的冷板凳功夫,是一场孤独的冒险:终点是未知的,过程是艰辛的,真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而如何把研究过程如实且有效地呈现为文本,也就是写作过程,则是一个独立于研究的修辞过程,需要作者的仔细体会与认真打磨,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因此,这个专栏当时的定位是让作者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系统回顾当年的博士论文创作历程,以供自己省思和他人资鉴。博士论文表面上只是一篇论文,但它的意义非凡。它既是学位教育的终点,也是学术职业的起点,是学术生命的长成与凝结,也是学者培育的基石与关键。博士论文既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有赖于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养成相应的学术技艺;又需要一定的学术激情和精神支撑——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家立业的博士,如何在家庭、事业与学业之间取得平衡,有赖于一定的内驱力、自制力和执行力。博士学历不仅是一个学历信息,它实际上是嵌入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的一段生命史,透过博士论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者的形变与突破,看到他/她是如何冲破生活的局促,甚至撑开生命的藩篱,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学术打开方式。如何面对并克服博士论文创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是每一个博士都需要独立面对的人生议题。


这样的专栏定位决定了文章的文体不能仅局限于后记体。最初约稿的时候,作者们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写,现有的出版体制中也并没有这样一类现成文体。我建议作者从《后记》向外拓展,但同时希望其不止步于《后记》,而是写成一篇具有自己的独立生命与学术价值的文章。如果非要给它取一个名字的话,可以姑且称为“回顾体”。而这个专栏的读者大多数是同行、师弟师妹和前辈师长等,所以,作者可以想象成在给自己的师弟师妹开讲座,传授研究心得。事实上,我自己对于这样一种文体的认识与建构,也是在与作者的多方沟通、反复斟酌的互动中逐渐清晰的。简单说,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出版取向。


第一,它首先是学者的生命传记。任何学问都是人的学问,都是与学者的生命紧密相连,打上作者本人的生命烙印,值得作者本人将之置于个体生命历程中认真考察、反思与审视。所以,我在约稿时,鼓励作者尽可能地还原博士论文的创作过程,用图片、细节和其他各种方式立体呈现研究过程中的自己,将那些博士论文创作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表达出来,可以写得个人化一些、故事性一些。写作的时候不必“太端着”,字数不限,形式不限,不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可以描述,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不必刻意使用客观化表述,最好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


第二,它也是微观层面的学术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术史就是学者史。把博士论文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清楚,写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这是作者本人的学术成长史,也是微观意义上的学科史。书写与总结博士论文的研究历程,对于将来学科史梳理也极为重要。所以,我尽可能地不去干预作者的叙事,尽可能地保留它们的文本原貌。尽管对于有些博士论文的呈现,某些读者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事实上,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包括这些不同意见在内,它们都是珍贵的学术史料,是后辈学人理解今人治学的重要窗口。


第三,它也是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博士论文的创作历时多年,耗费心血,然而最后发表出来的不过冰山一角,其下潜藏着无数的“暗功夫”,而且有些潜藏其中的部分又极为关键,包括支撑整篇论文的方法论基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治学的方法论呈现出来。一方面,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既为作者在现有出版渠道之外提供了必要的表达空间,也为仍旧在黑暗中摸索论文的博士们提供了知识供给,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讨论,促进其发展。所以,我请作者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昨天的博士论文,适当地评价自己的研究、剖析当初研究的利弊得失:它到底有什么学术价值?有什么是值得传授给他人作为经验的?有什么需要修正、改进的?当初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假如让你再做一次,你会重复哪些经验?又会避免哪些教训?这些利弊得失的审视,对于作者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反思与提升。


很多读者很好奇:石头君是怎么“变出”这么多优秀作者的?事实上,如何挑选、邀约和敦促优秀作者一直是这个专栏的首要任务。凡事都需要迈出第一步,尤其是当大家还不清楚这个专栏的出版愿景时。我最开始的约稿对象是余天休奖的获得者。“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是首个以全国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评选对象的学术性大奖,自2012年起每年评选一次,到我2016年约稿时,一共13人获奖。我通过北京大学周飞舟教授、南京大学成伯清教授等师友将他们全部集齐,拉进微信群,统一约稿。获得余天休奖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约稿契机,同时评选过程也帮我甄别了作者,所以我可以放心约稿,而且这些尚不为学界所熟知的年轻学者,刚刚获奖,也有比较充分的表达欲望。后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陆续写成文章,刊发出来。在这里,我要感谢余天休先生以及设立奖项的胡余女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纯良的学术机缘。


第一批作者的分享为专栏奠定了写作调性、出版样式和读者基础,也为后来的作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文本。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扩大约稿范围,向一些博士毕业更久的学者约稿,向一些海外求学归来的博士约稿,向社会学以外的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约稿。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学科的经验分享,扩宽了博士论文专栏的讨论视野,同时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为了保证专栏的水准,以便给读者推荐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者,专栏采取的是推荐制,也就是请那些具有学术判断力的学者以及作者帮助我“滚雪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滚雪球”的准确率并非百分之百,会受到人际因素的影响,但是基本上能够反映学界对学者的评价,而且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推荐这位作者,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这位作者非常值得邀请。


当然,困难远比想象和呈现出来的多,从挖掘、挑选、邀约、写作,到催稿和发表,层层程序下来,成稿率极低。尽管我自己有热心和热情,但是如何说服这些作者们,尤其是优秀作者无偿供稿,这真是一个大难题,而且越是优秀的作者,恰恰越是文债缠身。同时,要让作者理解这个专栏的定位和目标,需要一定的沟通过程,有些作者并不认可这样一种出版方式,况且有一些作者不愿显山露水,因而敦促他们完稿更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耐心。不过,这也恰恰成为一个有效的甄别门槛:如果不为“工分”,还能够并愿意给专栏供稿,那么他多半是一个真正以学术为业的学者。对于这样的学者,最打动他的一定不是金钱和工分等外在激励,而是一种纯粹的学术表达。因为不讲报酬,所以纯粹,因为纯粹,所以这个专栏聚集的作者与读友肯定气味相投。《博士论文》专栏以文会友,通过它,读者与作者有缘相遇,作者与作者得以结识,读者与读者互相砥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截至2018年底,这个专栏一共刊载了72位博士的分享。这本书收录了其中45位作者的文章。这次集结出书,除了作者信息做了更新,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原貌出版。不同作者对于学术的理解存在差异,学术取向也较为多元,作为主编,我希望为读者保持原汁原味的分享。学术无止境,博士论文的创作历程也是一个学习与提升的过程,在这期间的想法和做法,事后看也许有些稚嫩,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稚嫩与错误做桥梁,哪能站上正确的彼岸?


学术出版的本质在于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连接作者与读者。出版人就是那个关键的连接点,这种连接不仅需要专业的学术判断,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苦心经营,更需要跨越时空的学术情怀。这个专栏的气质与调性是在专栏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建立的,每一位作者都在赋予它以新的气息和能量,每一位转发与评论的读者都是这个专栏的参与者,真诚感谢每一位作者与读者,尤其感谢那些向我推荐优秀作者的同仁。愿《博士与论文》照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博士与论文》现在已经正式上架!将由广州求学书店独家发售,印册有限,售完即止。在此期间,将在北京、上海举办两场作者见面会,欢迎参与!


1.淘宝购书方式一:保存下图,打开手机淘宝APP界面,即可识别物品进行购买。



方式二:复制下方吱口令,打开手机淘宝APP界面,即可识别物品进行购买。【【指定销售】 《博士与论文》 博士论文的背后故事 王雨磊主编  全书收录了45篇文章关于博士论文撰写的经验与历程。】https://m.tb.cn/h.e2oKVUq?sm=ac32b9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咑閞;或復·制这段描述¥PSXOYcwPMPH¥后到淘♂寳♀


2.京东购书阅读原文或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

    进入专题: 博士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3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