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磊: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学术写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7 次 更新时间:2023-01-11 10:25

进入专题: 学术写作   写作方法  

王雨磊  

人类发明文字其实也只是这几千年的事情,而文字是文明的根本载体,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在文字发明之前的洪荒年代,也许有“文”,却无法“明”。整个社会的运行严重依赖文字系统,人类只能依靠文字进行深度和广泛的社会交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彼此进行交流都更加依靠文字。尽管图像和互联网技术让语音、图像互动成为可能,但是文字依然占据着社会文明的核心地位,是社会运转的高级零件,而且,越是复杂高级的社会交往,越是离不开文字。


一、人类沟通的三个层次:经验、言语与文字


人类沟通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验。最初人类只有经验感觉,而纯粹的经验是无法言说的,在人类只有经验而无言语的情况下,彼此是不能交流的。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人类是原子化的,人们的经验是彼此不通联的孤岛,就像不通言语的婴儿,婴儿只有纯粹的朴素经验,饿了、渴了、困了,它都不能言语,无法告知父母,只能靠哭泣释放信号。

第二个层次是言语。为了传递和沟通经验,人类慢慢发明了言语,言语可以表达人类的经验,并且让他人知晓。比如,下雨了,着火了,人们都有相应的地方性言语来表达它们,通过这些言语,人们知道彼此在说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人类不是为了沟通,则不必发明言语,而当你需要他人知晓你的事情时,言语则是必需品。比如,着火了,你得让人帮忙救火,你跑到老远求助,如果你不能明确说清楚事实,又如何求助他人及时救火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言语也并非人类独有,兽有兽语,鸟有鸟鸣,虽然人类不知道这些鸣语的确切含义,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同类之间进行交流。人类在原始形态可能没有文字,但是却有歌曲、神话传说,这些歌曲与传说尽管不能写成文字,却都是良好的沟通工具。即使到现在,有些少数民族依然没有文字,而只拥有自己的言语。而在农村,有很多老人也不识字,他们只通过言语与他人进行沟通。

文字是符号化了的言语,是人类沟通的第三个层次。为什么说文字是符号化了的言语呢?因为随着人类沟通深度、跨度和广度的增加,单纯靠言语已经不能满足沟通需要,而必须借助符号。姓氏在最初就是一种符号,一种表达血缘共同体的符号,人们通过使用同一个图腾,来表达自己归属于同一个氏族,图腾是最初的符号,慢慢地,姓氏的符号开始多样化,具有了更加复杂的内涵,比如封地,君主赐姓。徐世勣,也就是隋唐英雄传中常说的“徐茂公”,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李世民赐姓李,他才改叫李勣。

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经验上看,他会脸红心跳、寝食不安,但是,单单如此,对方并不知道他的心意,如果想花好月圆,至少男生得告诉女生,这就是告白。如果他还想爱情浪漫一些,他可以诉诸文字,这就是情诗。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二、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技能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技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往往意味着拥有更有效的社会沟通能力,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如果只是把精辟的观点放在脑海中,那么,它们将转瞬即逝,很难传递给他人,甚至保存下去。没有转化成文字的思想是廉价的,只有把它们写成文字,人们才有机会将其传播开来,甚至流传下去。

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减少你被人误解的可能性,提升你的意见获得认可的概率,尤其当你需要说服他人时。比如,你是一个投资项目的负责人,当你需要向公司潜在的投资者做报告或者向公司高层提议这个新项目时,写作能力的价值就更加凸显。

不仅如此,写作本身还会促使人们思考,梳理琐碎、繁芜的社会事实,让人们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沟通表达,进而提升其抽象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写作从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第一,写作帮助人们记忆。所谓历史,实际上就是那些被人们记录并沉淀下来的人和事。如果没有写作,我们将不知道我们的过去;不知道过去,我们就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往也就不知道我们该往何处去。今天,我们正是通过各种前人保存下来的书面材料,得以认识我们个人经验之外的社会,理解整个世界、宇宙、社会具体如何运转。我们并没有去过月球,可是我们知道那里是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中国的历史,严格来说,只能从周朝算起,因为只有到了周朝,才有文字明确记录的史实,往上追溯的历史由于缺乏信史记录,很难保证其可靠性。国家的历史如此,一个人的历史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我们很多事情也就忘记了,也就没有办法沉淀下来。如果你仔细回想,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书写过的故事总是能够更加稳定地呈现在脑海中,因此,写作的首要功能是帮助人们记忆。

第二,写作帮助人们彼此理解、达成共识。设想一下,我们每天只有24个小时,但是却要接受整个世界的信息,我们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彼此理解。当我们试图使用文字即写作的方式来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通过写作理顺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写作是言说的沉淀,而且比言说更为深刻,更经得住检验,所以,写作需要更多的辅助知识、基层信息,为了写清楚事实,写作者必须深思熟虑,必须认真梳理他人的观点和社会事实。因此,写作的过程更能帮助人们澄清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互相达成共识。

第三,写作帮助人们形成知识理论。写作的最高级形式是建构理论,将信息提炼和升华为知识理论。为了更好地将事实呈现出来,写作者需要检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对有关写作对象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进行必要的抽象、归纳、提炼,在描述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阐释,而这些阐释的过程会促使写作者更好地形成观点,甚至是理论。理论与知识也正是在人们不断写作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孔子正是在整理《春秋》《周易》等经典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与知识体系。


三、知识生产


写作分为很多种类型,既有记叙文、散文,也有论文、小说。本书只谈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是论文写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学术论文的根本目的在于生产知识。所谓知识,其实也就是人类理解宇宙、世界、社会、人生的所知所识。因此,学术论文也就是那些从广义上说能够增加人类所知所识的文字形态。

人类认识有两个层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说得通俗点,感性认识就是“知其然”,而理性认识就是“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象的感官认识,比如看到的风景、听到的音乐;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的、根本属性的理性思考。风景何以宜人?那是因为它能带来舒适,让人舒爽。而音乐何以美妙?那是因为它符合乐理规律、能给人以愉悦。比如关于地形、地貌、地球等的知识,我们称为地理;而关于物体运行的规则、定律,我们则称为物理。由此可见,知识的最终储藏状态是理性认识,是要通过感性认识,获取对事物乃至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稳定看法。

这并不是说感性认识不重要,因为凡事都有其外在的、形而上的具象,而感性描述是读者与作者信息同步、认知协调并且最终互相理解的基础。如果不首先掌握这些具象,我们将无法进一步获取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在论文写作中,对于研究对象的描述非常重要,学术论文写作首先需要学会“讲故事”,因为把故事讲清楚,是“讲道理”的前提和基础。缺乏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读者就无从跟随你的经验,进一步理解你的理性归纳。

但是,好的经验研究往往不会止步于讲故事,而是要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讲一讲道理,这个道理,其实就是理论。所谓理论,就是系统、条理且建构性地反思某种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说,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打个比方,理论就像一束照进现实黑箱的光。尽管在光线照进来之前,我们也知道黑箱的存在,但是我们却无法有效地理解它。佛经上讲色与空的道理,也是一个意思。所谓的“色”,是眼睛能够看得见的表象,它生成的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就叫作“相”,但是佛祖说,这个“相”是虚妄的,要破除它对于我们的障蔽,而“般若”———也就是智慧,才是色、声、味、触等感性认识背后的理性真知。

获得理性认识的标志就是,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俗地说,就是你知道一个东西为啥是这个样子。比如说,一个婴儿哭了,你光是看到它哭了,但是你并不知道它为啥哭,如果你不知道它哭的原因,你就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婴儿哭泣这个表象后面,可能有好多原因,笼统地说,大概有四个:饿了、困了、要方便、不舒服。尽管只是哭这一个表象,但是要弄清楚这背后的来龙去脉,就得靠理性认识,至于到底是哪一个原因,以及更为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这里面实际上有一套系统的婴儿养育知识、婴儿生理知识等。因此,以知识生产为己任的学术论文必须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情动人。以情动人,那是心灵鸡汤。


四、学术论文


既然学术研究是为了知识生产,那么,学术论文写作也就应该以增加人类知识为最终目标,尽管每个学者的每篇文章都只是对人类知识推进的一小步,但是集腋成裘、积沙成丘,汇合起来,就是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

学术研究以知识生产为己任,同时参与到学术共同体的分工之中。也就是说,学术生产有自己的知识共同体,有其学术共同体约定俗成的规范,并且也有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生产而设立的配套制度,以及学术共同体的风气、习惯与交流态度。比如,学术期刊实行的双向匿名评审、学术批评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生产;为了鼓励学术创新、避免学术抄袭,学术界也有一系列的奖惩制度。

学术论文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类型,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概念和命题———当然也包括描述,但是这些描述是次要的,并不是学术论文的最终目标,学术论文的最终目标是讲清楚社会事实背后的那一套道理。换句话说,学术论文一般是要追求理论贡献的,它需要阐明所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在不同情况下概念的变异以及它们的相关条件、机制后果等。

本书所谈的学术论文主要指的是基础研究而非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在具体的研究设计、程序和方法上,则相差不大。基础研究的目标是提出与现有知识不同的新问题,以便于解决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为了解释牛顿的经典力学不能解释的问题;而应用研究则是针对具体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往往是决策困难,比如,要不要提高种粮补贴的比例。基础研究的终极目的在于增加人类知识,而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现有知识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基础研究的生产者一般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而应用研究的生产者往往是智库、研究室、决策部门等。基础研究只涉及认识,也就是说,回答完认识问题就可以增进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而应用研究则涉及社会行动,通过研究,可以为我们的行动、社会决策提供价值参考。

通常来说,学术专著都属于基础研究,而调研报告、横向课题等知识形态都是应用研究。按照高校的划分方法来说,基础研究通常是纵向课题,而应用研究多数是横向课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形态,其目标不同,故而生产方式也大为不同。由于基础研究相比于应用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的生产与推进,因此,本书所谈的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此外,本书所涉及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等。


    进入专题: 学术写作   写作方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9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