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蒙培元全集》第七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8 次 更新时间:2022-05-14 15:54

进入专题: 心灵哲学  

蒙培元 (进入专栏)  


当代哲学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心理主义,一是语言哲学。自从20世纪哲学界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哲学大行其道,但是心理主义的潮流并未消声匿迹,它们是互相批判、互相补充的。不管今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中国哲学而言,在心理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并将对今后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是回到心灵,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心与物、心与道一类主客关系问题,但是与自然哲学有所不同,它的着眼点在于心灵的存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一类问题。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国心灵哲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一、绝对性、整体性特征


中国哲学普遍认为,心灵是主宰一切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绝对主体,因此赋予心灵以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不是与自然界相对立的“孤立主体”或“相对主体”,而是同自然界相互打通、连成一片的绝对主体。所谓“感通”或“感应”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心灵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它不是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而是存在意义上的潜在与显现的关系,即所谓“隐”与“显”的关系。《易传》所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既是讲易道,也是讲心灵,切不可看作单纯的宇宙论。《易》本是圣人所作,易之“道”与圣人之“心”是相通的,推而论之,人之心与天地之道也是相通的,《易传》所谓“三才之道”,所谓“参赞化育”,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之所以能“参赞化育”,就因为心灵中具有天地万物之道。这里,心灵的主体作用是明显的。因此,理学家便在“寂然不动”之后加了一句:“万象森然已具。”这同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是互相接续的。后来的朱熹和王阳明则明确提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说,在朱熹思想中还夹带着认识论的成分,那么,王阳明则完全是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说的。此外,如张载所说的“大心”、“体物之心”,程颢所说的“心即天”,程颐所说的“以体会为心”、“不可小却了心”,朱熹所说的“心无限量”、“唯心无对”、“心为太极”,陆九渊所说的“心即宇宙”,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等,无不以心灵为绝对主体。

心灵不仅是绝对的、无限的,而且是整体性的,它包括情感、意志、意向、认识等等于一体,“完满自足”而“不可分析”(王阳明语)。正是这样的心,能够“参赞化育”、“为天地立心”。这种哲学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精神、主观世界的普遍有效性,但是缺乏合理的相对性。在自然方面,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忽视人对自然的控制与利用;在社会方面,它重视主观道德与伦理的调节作用,缺乏客观的理性精神(法治与民主建设);在人自身方面,它注重心灵的自我完善与自我修养,轻视心智的开发与运用。总之,它重视主体的绝对性,缺乏主体的相对性;重视心灵的整体性,缺乏心灵的分析性,因而没有分析出德性主体、认识主体、审美主体、社会政治主体等等。当代新儒家牟宗三等人认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显发或挺立了道德主体。这是进行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说,儒家的心灵哲学在事实上确实突显了道德主体,但从理论层面上说,它并没有明确提出道德主体的问题,基本上应当是整体论的。

认为心灵具有绝对性特征,这一点不仅为儒家所提倡,而且为道家与佛教所提倡。佛教的“万法唯心”不必说,道家以“道”为心之说,同样突出了心的绝对主体性。老子的“虚静”说,实际上是以虚无心为万事之根本;庄子的“真心”说与“虚室生白”说,事实上把心提升为一切价值本体;玄学家提倡“以无为心”(王弼语),则意味着自然本体与主体的真正合一,其“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思想,则进一步确立了“体无”之心即本体心的主宰作用。如果进行一些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道家似乎更侧重于审美主体,但是就其本来意义而言,它同样不是分析的,而是整体论的,因为其中同样包含着真理和德性问题。

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指出,儒家所说的心,是“绝对无限心”,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又说,儒家的心灵哲学是“超绝的心灵学”,这一点并不完全正确。“绝对”是对“相对”而言的,但并不排斥相对。心灵与世界相通,没有内外物我之别,从这个意义上看就是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超绝”。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当然不是指万物都存在于我的心中,但也不是说,我们心灵超越于万物之上,从而创造万物,他无非是讲“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确实存在于心灵之中,但是并不与存在世界相分离。所谓“无限”,也只是说明心灵存在的可能性或极限而言,凡存在者都可“感通”,甚至可以归于虚寂本体,但这并不是说,心灵是神一样的绝对主体。这里所说的“绝对主体性”,不同于宗教神学所说的绝对主体性。中国的心灵哲学确实具有形上学的特点,因此也具有超绝性,但不能完全归结为“超绝的心灵学”。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谈到。


二、内向性特征


心灵作为完满自足的绝对主体,只是就其潜在性、可能性而言,并不是完全现实的,就是说,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需要返回到自身,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完成的工作。这同现代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基本上是内省主义的,当然还有形上学的特征。人格心理学有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之分,这是就个体人格而言的,就哲学与文化而言,也有这种情形,中国哲学就是属于内向型的,但这不是个体的,而是民族的。中国哲学反映了大陆型社会的民族性格,同样造就了这样的民族性格。

前面谈到心灵的整体特征,但是其中有许多心理要素。对于这些要素,中国哲学十分重视,并且很注意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欲和情之间、情和性之间、性和命之间就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又如意和志之间、知和识之间、念与虑之间也有很多区分与联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保持心灵的平衡,实现整体的完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它提出了许多修养功夫或“心地”,这是西方哲学所没有的。其所以如此,就在于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心者身之主”,人的一切言行都发自心灵,由心灵所决定,人生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心灵来解决,因此,“吾日三省吾身”、“收放心”、“戒慎恐惧”等等功夫,就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情。这些功夫都是建立在心灵能够自我实现、自我完成这一前提之上的,同时又说明心灵是千变万化、不可预测的。

内向性特征还表现在自我反思上。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的思维特征,“心曰思,思曰睿”,“心之官则思”,但它并不重视向外致思,而是主张思其在己者。在己者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这是“为己”之学、“成己”之学,也就是“修己”之学。“修己”才能“成人”,实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普遍和谐。如果人人都能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就会使自己的仁性、良知或德性实现出来。正如老子所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也正如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因此,“反身内求”、“反而思之”,就成为中国心灵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天地万物之“故”即“所以然”,虽可以思虑推致而知之,但那不是主要的,与自家身心性命没有多大关系。不仅如此,反而会使心灵向外奔驰,追逐物欲,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使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放心”,所以他提出要“收放心”。“收放心”就是返回到心灵自身,使心灵有所“安顿”,有个归宿。道家虽然不主张人有善良本性即本心,但在“收放心”这一点上同儒家是一样的,他们认为,心灵自身是清净光明的,是“道德心”或“德性心”,或称之为“真心”。“真心”可以应万物,却不能随物而转,不然就失去自主性;失去自主性,也就失去了“道心”或“真心”。老子的“致虚守静”,庄子的“心斋”、“坐忘”,都是心灵的自我操持、自我修养,其目的是使心灵更加纯洁、更加高尚、更加美好。

心灵的内向性特征决定了人有一种自足感,不必向外界探究什么。它妨碍了认知理性的发展,也缺乏竞争意识。但是,它在“如何做人”这一点上,有某种自觉。


三、功能性特点


中国哲学认为,心不是一面静止的镜子,而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活动过程。心是活动的,不是死静的,其中有情感、意志、意念、欲望、感觉、知觉、思维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正是心灵的活动与作用体现了心灵的存在。这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说的“体用一源”、“动静合一”。

中国古人,对“心”字有多种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意义就是活动与功能。孟子说:“心之官则思。”[1]“思”是指思维活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明”就是神妙的变化与明通四达之活动。又有一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这就更加明确地说明了“心”的功能性特征。就其功能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人更重视其生长、发育之义,所以“心”字又指木的尖刺与花蕊。《诗经·邶风·凯风》所写的“吹彼棘心”,就是指棘木之尖刺。《周易·说卦》曰:“坎,其于木也,为坚多心。”虞翻注说:“坚多心者,枣、棘之属。”枣、棘之类,初生时都有尖刺,其生长即见于尖刺,故名心。《尔雅》曰:“樕樸,心。”《礼记》曰:“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这些都是指木尖而言。以木尖为心,正说明生长、发育之义。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因此也可以说,心是过程。对此,清代阮元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他的考证和解释是符合中国哲学精神的。[2] 理学家程颐说:“心譬如谷神,生之性便是仁也。”[3] 这就进一步从哲学上说明了“心”的功能与过程这一特点。

中国哲学认为,心不是实体,既不是“一团血”(王阳明语),也不是精神实体或观念实体,更没有不化的“灵魂”。中国哲学所说的心,是“虚灵人味”、“知觉灵明”、“神妙莫测”。它是“虚”的,但有无限的创造能力,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孟子引孔子语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欤!”[4] 这虽然是从保持修养的角度言心,但也说明心的能动作用。至于后来理学家的“心无内外”之分,就更能说明这一点了。心固然在腔子内,但其功能、作用则可以贯通万事万物,并能制造出一个意义世界。

中国哲学虽然重视心灵的功能与活动,但是并不讲逻辑推理过程,而是讲“神识”,讲“直觉体验”,讲“豁然开通”,讲“出神入化”,讲“穷神知化”,等等。这些被西方哲学家称之为神秘主义,但是它有自己的特殊意义。不论在道德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甚至在科学技术领域,都有自己的成就和贡献,创造过丰富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和科技成果。

中国哲学讲“本体心”或“心本体”,但这不是实体意义上的本体,而是“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这所谓“存在”是潜在的,没有实现出来的。它要实现出来,则必须通过“作用心”,由作用而显其存在,存在必须表现为作用,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体用观”。对此,熊十力先生曾作过精辟的阐述。实际上,所谓“本体心”只是一种可能性、一种目的,无论是道德创造或艺术创造,作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重视心灵的功能特征,在于创造一种人格类型,即“圣人境界”。中国哲学不承认上帝存在,但是肯定圣人的意义和作用。圣人并不是位格神,只是心灵的最高境界。圣人同上帝的最大区别是,上帝是绝对实体,而圣人则是处在不断实现的过程之中;上帝是外在化的人格神,圣人则是心灵所创造的境界,就在每个人的心里,人人都可以实现。圣人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天道”或“天理”,但“天道”、“天理”虽具有宇宙论本体论意义,却内在于人而存在,内在于心灵而存在,离了心,“天道”、“天理”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天人合一论”的真正含义。境界总是心灵的,不是外在的,离了心灵,无所谓境界。“圣人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境界或“心理合一”境界,这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按照中国哲学所说,“天道”或“天理”的最重要的涵义是“生”,即“生道”或“生理”,就是说具有生命意义。这也是“自然”的最重要的涵义,其中有目的性意义。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自然生成或自然生长,最后落实到心之“德”,才能实现理学家朱熹所说的“自然之理”,也是“生”的意思,故又称之为“生理”。“生理”也有目的性,但必须落实到心,才能成为“仁”。圣人就是一心之中“天理流行”,即“心与理一”,因此,圣人只是一个境界。

这种哲学,缺乏外在的神圣裁判者,使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但它有现实的追求,使人能看到自己的伟大。当然也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足心理,如心学派所说的“心中自有圣人”,就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但是由于强调心灵的功能性特征,他们并不认为圣人境界就是现成的;相反,还需要不断努力去实现,甚至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情感意向特征


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的情感意向活动,这同西方哲学理智化、智能化的主流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在认知方面虽有不足,但在实践方面确有贡献。

意向、意志、意念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意者心之所发”,“志者心之所之”,这里所说的“意”相当于意念活动,“志”则相当于意志、意向活动,它有定向性、方向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特征。意向、意志不仅是心灵的重要功能,而且受到中国哲学的特别重视,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中国哲学之被称为“实践理性”学说,原因也在这里。但这决不像康德所说,是“纯粹理性”的,更不是“神学的心灵学”(康德语)或“超绝的心灵学”(牟宗三语),它是心理学–形上学的心灵学。所谓心理学–形上学的心灵学,是说它既有经验心理的内容,又有超越的形上内容,甚至有宗教内容。这是中国心灵哲学最重要的特点。

按照儒家哲学,心有“未发已发”之分,从“未发”到“已发”,便有意向活动。“未发”为体,“已发”为用,这个“体”字不能理解为实体,只能理解为潜在能力或最初动力。“未发”之体具有善或向善的能力,但意之所发却未必为善,这里便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未发”之体虽善,却不能保证其所发必善,“未发”为中,其发未必为和,只有“发而皆中节者为和”,“中节”、“不中节”则由各种心理因素所决定。这并不像康德所说,有先验的道德法则即纯粹理性保证其为善,也不像牟宗三所说,“自由意志”就是道德法则,二者是“同义语”、“一回事”,故其发必善。这里并没有任何必然性的保证。即使如某些思想家所说,心本来即善,心就是善,不善者仅仅由于“习染”,但是现实中的人心不能没有“习染”,这些思想家本人也不主张与外界隔绝。善良意志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志自由,也是长期培养和锻炼的结果,并不是靠某种先验理性便如此。凡主张“性善论”、“良知说”者,也都主张“存心”、“养志”等修养功夫。由此可见,善与不善的关键,不在于绝对的实体性的先验理性,而在于心灵的意向及其实践活动。就是说,所谓“自由意志”是同自觉的实践活动不能分开的,不是“本心良知”或“纯粹理性”能够自行解决的。在王阳明之后,有所谓“良知现成说”,但那已经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带有反传统的意味。有趣的是,“良知现成派”倒更多地体现了意志自由论。

如果说,要用“实践理性”指谓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那么,应当指出,它同康德是有重要区别的。康德的重点仍在“理性”,中国哲学的重点则在“实践”。实践真正是意志、意向问题。当你说“意志自由”时,已经在实践了,所以,功夫全在实践上,也就是在意志的选择上。正如王阳明所说,“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物”是指事物,即实践活动,而不是静止的对象物。“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事亲”作为意向活动同时也是“温亲定省”之类的实践活动,如果意在别的地方呢?良知虽然规定了意之所在,但并不能保证必然如此,所以才有“致良知”的问题。只有“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才能贞定意志、意向活动的正确方向。这就是中国哲学强调实践的原因所在。

总之,意志、意向活动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它本身就是实践的,也只有实践才能使意志、意向变为现实。实践的自由与不自由,固然由向善的内在潜力所决定,但与社会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习染”的问题决不可忽视。中国哲学的“心无内外说”固然有道理,但心毕竟在内在外,如果内外阻隔不通,就会出现问题。孟子所谓“几希”之辩,“牛山之草”的比喻,是有深刻道理的,主观的意向活动、实践活动同客观的社会环境是互相作用的。

从“意志自由”的角度说,人确实能够创造事物,创造世界(道德世界),但这主要是从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这同康德所说有一致之处,但又有区别。康德强调理性本身的能力,中国哲学则强调感性的实践能力。中国哲学缺乏先验理性的诉求和支持,但是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在某些方面同行为主义似乎很相似,它们在否定心的实体性、观念性方面确实是一致的,但它主张意志、意向的主体创造能力,决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它要创造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决不是相反。

中国的儒家哲学虽主张善良意志,重视培养善良意志,但同时也承认恶的可能性,因为意志本身并无所谓善,亦无所谓恶。道家也讲意志,但不讲善恶,这就保证了意志自由。这一点对儒家可能也有影响。程颢说:“善固性,恶亦不可不谓之性”[5],王阳明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6],这固然为自我修养的心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也为自由选择留下了余地。这又一次说明,意志、意向活动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不是观念构成的问题。实践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范畴,这就意味着,随着历史的变化,善恶是可以转化的。

中国哲学所说的意志、意向,是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情感意向”,不是“观念意向”或别的“意向”。这同西方哲学有重要区别。所谓“未发已发”,就是从情感上说的。关于情感问题,我在别处已有讨论,这里不赘述了。


五、心灵的开放


综上所述,中国的心灵哲学有丰富内容,有独特贡献,特别是功能性特征与意向实践性特征,对世界哲学将会作出贡献。西方的实体论哲学有其贡献,但容易导致静态的分析与宗教神学;中国哲学功能论则容易揭示心灵的活动特征与创造特征,有利于人生的理想追求。西方哲学讲意志,要么是“纯粹理性”的,要么是反理性的,容易出现理性与非理性的两难境地;中国哲学讲意志,则同理性、非理性保持一种辩证的关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的道德实践哲学的人本主义特征,则是最有价值的。

当然,中国哲学也有缺陷,主要是整体论的绝对主义和内向性的封闭主义。正如当代新儒家所说,中国哲学的特点在于德性主体或道德主体的挺立,但是由此而普泛化、绝对化,则不利于自由理性的发展。中国哲学的缺点在于知性主体的萎缩,这一点很多人包括当代新儒家都是承认的,但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办法,不能是“返本开新”或“良知坎陷”,而应是心灵的解放或开放。这并不是什么“平面化”,即不是削平道德主体,而是使心灵更加多样化、全能化。近代以来,国人提倡科学、民主,但往往是外在的、实用的,要改变心灵的传统“定势”,并非易事。今日要弘扬传统哲学,除了同情和敬意之外,还要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实行真正的心灵“转向”,使心灵变成一个开放系统。

要改变整体性的绝对主义,就要自觉地实行自我分化,由绝对的无限心分化为多样化的相对心,从而建立起真正的德性主体、审美主体、知性主体、政治主体、社会主体等等,而又不失其道德主体,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里还包含着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解放,同时又不失其整体的和谐。心灵是在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存在的,“同化”与“适应”是同时存在且互相作用的,如不能“适应”,就只能成为孤立而封闭的绝对主体,陷入盲目的“自满自足”状态,面对新的变化缺乏适应能力。

要改变内向性的封闭主义,就要自觉地实行自我转向,开发心灵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自由理性,树立客观理性精神,使内省式的心理定势转变成内外交流互动的形态,在自我修养与向外获取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积极的互动。在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发展客观的理性精神,这样才能解决心灵的自我发展问题,从而也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这会不会出现“二律背反”或者像打开潘多拉盒子那样的问题呢?我认为这里确实需要“自主性”,也就是“不失我”。中国哲学中“自作主宰”的精神,是真正值得提倡的传统,但是必须作出现代的解释,赋予现代的内容,成为现代人的自主性。不能像陆象山所说,在不识字、无文化、无知识、无科学的情况下去“自作主宰”。科学理性不能代替人生问题,科学知识不能代替心灵境界,但是没有科学理性和知识的人生决不是健全的人生。开放的心灵既能增加知识,又能提高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自作主宰”。另外,心灵的开放还意味着欲望的追求,这是不言而喻的。“饮食男女,人之天性”,本无什么不好,这也是先哲的名言,但是任其放纵,确实会出现“人欲横流”的局面,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这是不是心灵的失控?要解决这类问题,确实需要提高心灵境界。这正是中国心灵哲学的优势所在。中国哲学对人类的贡献,可能就在这里。


* 原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第57?63页。

[1]《孟子·告子上》。

[2] 见《研释心》。

[3]《遗书》卷十七。

[4]《孟子·告子上》。

[5]《遗书》。

[6]《传习录》。

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心灵哲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6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