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不等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77 次 更新时间:2021-04-28 13:39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研究生培养  

贺雪峰 (进入专栏)  


摘要:如何培养出一流的社会科学创新型研究人才,是当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当前大学社会科学教育未能充分激发研究生主体性,研究生教育仍然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要培养一流创新型研究人才,就必须对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中的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有深刻认识,必须相信学生。一旦研究生的学习主体性建立起来,他们就会在阅读经典和训练经验两方面都取得填鸭式教育所不可比拟的成绩,也就可以培养出大批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者。


一、引论

201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召开了“社会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论坛,国内高校主要社会学院系代表参加了论坛,重点讨论了如何养一流社会学研究人才的问题。从论坛发言来看,当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的一个认识是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很困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李煜教授指出复旦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困扰就是“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者问题不大”,而“要培养一个好的研究者问题很大”。李煜教授的问题显然在中国社会学界具有普遍性。实际上,几乎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培养学习者易,培养研究者难”的困扰。

之所以很难培养出优秀的社会科学创新型研究人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培养模式出问题又与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及对社会科学教学中主要矛盾的认识存在问题有关。简单地说,社会科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又与人文艺术学科有差异。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之间,因为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要依托于极为复杂具有认识自己能力的人,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完全客观,同时又不像人文艺术学科那样主观。当然,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也有差异,比如经济学有越来越科学化的趋势,社会学的科学化进展则比经济学缓慢得多。

当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过于注重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具体技术,而缺少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和能力教育,在教学关系中过于注重教而忽视了学,在师生关系中过于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结果就是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延续了高中阶段的填鸭式、灌输式学习,学习了很多具体知识与技术,却缺少对“是什么”之前的“为什么”的提问。他们虽然学习到了知识,却没有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获得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从教学上看,当前中国大学中不仅本科阶段仍然强调课堂教学,而且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往往也安排有大量课程,研究生首先需要通过选修课程来修满学分,再开始做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因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往往是本科课程的简易版本),以及研究生认为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自然获得研究生的水平与能力,所以研究生学习阶段重点就放在被动学习上,这样的被动学习自然就只可能在课堂上获得一些结论、一些具体知识,自然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很难做出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也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在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如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研究者?关键就在于研究生培养中能否让他们掌握理论和了解实践,从而将理论运用到对经验的理解中,形成基于经验的理论性认识。

以下通过比较建立两个社会科学研究者掌握理论和了解实践的不等式,再讨论其原理。

第一个不等式:一天阅读经典著作所获得能力训练大于一周上课所得。

第二个不等式:一天实地调研所获得经验训练大于10天阅读二手文献所得。

先讨论第一个不等式。


二、上课与阅读

一般来讲,学习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自学为辅,学生围绕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来掌握知识技能。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因为有教师系统教学,学生比较容易学习到专业知识与技能。这种办法的缺点则是,因为注重课堂和教师,教师成为师生关系中的主动者,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课堂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就容易出现教学中的灌输式和填鸭式问题。即使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是相对被动的。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在学习时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一直以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本科四年,学生主要学习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在讲授比较成熟的知识和方法时比较有效果,比如知识性和技巧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十分重要。数学、自然科学等科学性强、学科成熟的知识尤其需要课堂讲授,包括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讲授方式。相对来讲,人文艺术学科往往需要学习者有艺术想象力,对知识的确定性反而较少要求,人文艺术学科的课堂就不能仅靠课堂教学,而需要大量课外阅读以及有主体性的模仿(比如写生)。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之间的社会科学训练,到了研究生阶段,很重要的就不再是学习具体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提高分析能力,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到了研究生阶段,社会科学教育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继续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实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以在课堂上修满学分为主。另外一种则是主要由研究生自己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并且是依据教师指导进行体系化的经典阅读。即研究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读书规划,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再求助同学和教师。无论是知识性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乃至阅读技巧的问题,都通过研究生个人阅读和教师辅助指导来解决。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学生按自己的状态和节奏来读书,通过读经典著作来逐步理解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即是竭尽全力地读懂读通的过程,也是提高个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为是个人阅读经典,缺少教师专门定制的讲授,阅读肯定会有困难甚至失败。为了能读懂和理解经典著作中的问题,就需要一边阅读一边绞尽脑汁地思考,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绞尽脑汁思考的过程,就是竭尽全力读懂读通的过程。结果,为了读懂,就要不间断地思考,一天读十个小时的经典就要思考十个小时。读完一本经典、读懂一本经典以及读通一本经典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读懂读通经典著作既获得了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又进行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全身心地投入到经典阅读中,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对经典作品的思考中,就是通过阅读来训练自己的过程。经过深刻的甚至痛苦的长时间经典阅读训练,研究生学到的不仅是读懂读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经典作家的思考模式、分析方法,因而提高了分析思考能力。在读懂读通经典过程中获得的这些能力是研究生训练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课堂学习是很难获得的。

在研究生阶段不是要读一个经典作家的著作,而是要读很多经典作家的很多著作;不是读一个学科经典作家的著作,而是要读多个学科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这样就可以在读懂读通经典作家理论过程中习得他们的思考模式、分析方法,提高个人的分析思考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懂读通经典作家的著作,最不重要的是了解经典作家在著作中得出来的结论,比较重要的是弄清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习得了经典作家的思考模式,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

以研究生为主体、主要借助阅读经典来进行的研究生训练,有几个重要前提:①阅读方法本身必须科学。阅读经典著作显然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而必须纳入严格的学术训练中来。在我看来,严格的学术训练主要是体系化的经典阅读。体系化阅读要循序渐进,要一家一家地读、一门学科一门学科地读。要有长时间高强度的阅读训练。②研究生学习要有规划,这个规划以研究生个人为主,导师提供参考意见。规划可以不断调整但大方向要明确。③阅读要能坚持到底,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指导者在阅读过程中提供随时随地的指导。这种指导包括方向、方法的指导,也包括过程的指导,还包括具体知识的指导。不过,具体知识指导是最不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生自己阅读经典作家著作可以获取研究生对经典著作的个人理解,很大程度上,这种理解的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深浅。导师指导研究生主要是为他们解决阅读方向问题、方法问题和动力问题,而不是要解决他们阅读中遇到的具体知识问题。阅读经典中有些问题不理解不要紧,理解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正确,读得多了,阅读时间长了,研究生自然而然就可以读懂读通,自然可以较为深刻地理解经典,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要鼓励学生思考,防止学生在读书中丧失自信或走火入魔。好教师会鼓励学生去探索,去读经典,读硬书乃至硬读书,而不是代替学生去读书。读书本身就是训练,为了读懂的思考是训练的关键,知识体系和结论本身反而不那么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读经典的关键就是为读懂读通而进行的绞尽脑汁的思考,是提升思考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自己读经典,就可以有自己的节奏,就体现出了研究生个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没有主动性根本就不可能坚持阅读。研究生个人阅读经典,从读懂到读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读完一家的经典到读完一个学科的经典要很长时间,从读一个学科的经典到读多个学科的经典,累积起来需要用研究生期间的全部时间(二三年时间)。这种学习知识的办法看起来比较慢,且个人很可能一开始阅读学习时会有错误的理解,但是,经过两到三年每天十个小时坚持“读硬书”和“硬读书”,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可以不仅读懂而且读通社会学经典作家的理论,不仅可以掌握这些社会学家的知识体系和概念工具,而且可以获得不同学科和不同经典作家的具体洞见,掌握不同学科和不同经典作家的分析模式。最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硬读书、硬思考,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备了逻辑推理能力,从而让自己具有了深刻性,具有了研究能力,具有了创新能力。


三、实地调查与阅读二手文献

社会科学就是研究人类实践经验的科学,没有对经验的敏锐把握能力,没有“想事”的能力,仅仅靠概念进行思考,显然是不靠谱的。要做出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性认识或者说要有经验质感。有了经验质感,才能有“想事”的能力,才能有将概念还原到经验的能力,在经验研究中才不会一触即跳,在经验研究中也不会发生能指与所指的错乱。正是经验与实践本身的极度复杂性,如果缺少对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想事”的能力,不懂经验与实践的逻辑,社会科学的“词”(概念)与实践中的“事”就无法对应;如果实践本身的逻辑被浮于表层的想当然所代替,理论研究变成脱离经验的概念的胡乱运动,就无法做到真正深入经验与实践本质层面进行讨论,也因此既无法解释经验与实践,更无法预测或改造经验与实践。

获得经验质感或进行经验训练大体有两个路径:一是田野调查的路径,二是阅读文献的路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倾向于通过田野调查来获得经验质感,因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现实。相对来讲,历史学研究的往往是过去的时代,过去时代的人物已经逝去,历史学就只可能通过二手文献来进行研究,通过阅读资料来获得经验质感。

无论是“田野现场”,还是阅读二手文献,都是真正的经验。不同之处是,在“田野现场”感受的是正在发生着的经验,而阅读文献是学习已经逝去的经验。逝去的经验是过去的现实,“田野现场”是未来的历史。无论“田野现场”还是二手文献,因为都是或曾是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实践,而与作为抽象逻辑体系的理论是完全不同的。通过田野调查和阅读二手文献,都可以获得关于实践与经验的知识,都可以形成“经验质感”。因为人类经验与实践古今相通,对当前实践的通透认识必定有助于对历史实践的认识,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总是从当代人类实践去理解历史;反过来,通过阅读二手文献所获得的历史感也会极大地增长对现实的认识,因为“读史使人明智”。有趣的是,当前中国学界出现了“走进田野”的历史学,典型如“华南学派”的研究,而社会学界也出现了“历史社会学的兴起”。

不过,虽然通过田野现场调查和阅读二手文献可以获得等值的经验训练,而从训练研究者的经验能力、形成经验质感来讲,进入“田野现场”与阅读二手文献却有着相当巨大的差异,具体来讲就是,在“田野现场”是感受活着的历史,现场有着极为丰富的、相互联系的经验整体,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来训练经验能力会相对比较容易,如果有正确的方法和保持相对的强度,两年时间即可以完成“饱和经验训练”,形成经验质感。相对来讲,二手文献是逝去的实践,二手文献中的经验往往支离破碎、缺少联系。一个研究者要通过阅读二手文献来训练经验能力,形成经验质感,往往需要花费比田野调查多得多的时间与精力,“板凳要坐十年冷”很适合描绘通过二手文献来完成经验训练的情况。

之所以田野调查可以较阅读二手文献更容易完成经验训练,形成经验质感,是因为“田野现场”本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任何一个“田野现场”都具有全息的特征,而且“田野现场”中的当事人是活生生的经历了或经历着实践的人,进入“田野现场”的研究者可以通过半结构性访谈,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远远超过阅读二手文献所能掌握的有效信息,从而可以很快建立起对经验与实践的总体认识。当然,进行经验训练的研究者与“田野现场”的互动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在不断的互动中,通过总体进入、具体把握,不断地深化对经验各个层面的认识,最后形成经验质感。研究者与“田野现场”互动大致过程为:任何一个研究者在特定时期都会有特定关怀,带着关怀A进入田野,很快就会发现要深刻理解A,必须要关注B,然后再进入对B的关注,却发现还必须关注C,由A到B再到C,一直到了Z,沿着经验本身的逻辑向前走,一层一层将抽象的经验变得具体,并形成对整体经验的结构性认识。研究者反复进入“田野现场”并与经验形成互动,逐步形成对经验整体性和复杂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经验训练,也最容易形成经验质感。一方面,经过从A到B到C一直到Z的深化,再回到对A的认识上,对A的认识就由表面进入相对本质的层面,A就不再只是一个没有具体的抽象,没有结构的整体,而具有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研究者也从中获得经验训练,若干经验训练就形成了经验质感。

之所以田野调查具有远优于阅读二手文献的经验训练效果,除“田野现场”有活着的实践者和完整的现场关系以外,“田野现场”本身的信息丰富性也是二手文献所完全不可比拟的,比如在“田野现场”可以通过对话来轻松获得研究者希望获得的大量有用信息,且在“田野现场”可以采用各种调研手段,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搜集文献甚至通过实验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田野资料,在高度丰富的厚重可靠信息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思考。而二手文献往往是碎片化信息,是过去的实践,研究者也不再可以对当事者进行访谈。阅读的文献到处存在断裂,文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对有限。信息越少,思考就越容易脱离经验本身,意识形态、情绪以及理论本身的逻辑就越强大,结果就很难做到在阅读文献中形成对经验逻辑的深刻把握。

因此,从训练经验形成经验质感来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不等式:一天田野调查所获得饱和经验训练大于十天阅读二手文献的所得。

正是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十分需要真正进入“田野现场”进行深入广泛持续的饱和经验训练,从而为真正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提供经验基础。

遗憾的是,当前中国社会学界甚至社会科学界不太重视田野调查,甚至缺少对经验训练的基本认识,缺少对“经验质感”的基本认识。没有经验训练,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缺少“经验质感”,生硬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强调对话式的从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的研究,就会得出各种缺少经验的幼稚结论,也造成了理论对经验本身的切割,难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当前中国大学中,除极少数学科(比如人类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几乎没有真正到田野现场的经历,对他们几乎没有进行经验训练,更缺少通过经验训练来形成经验质感。唯一可能有的关系就是在已经确立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完成文献阅读和理论综述,再到田野中找对应经验,结果就是用理论裁剪经验,而不可能从田野经验中生长出理论。以理论来裁剪经验的结果必然是博士学位论文理论与经验两张皮。

更糟糕的是,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生根本就没有进行基本的经验训练,因此完全没有形成经验质感。缺少经验质感,就缺少了“想事”的能力,就无法将理论和概念还原到经验中,在理解经验现象时就容易表面化,就会以理论去套经验现象,甚至以意识形态或情绪来取舍经验、切割经验,这样的研究当然就会浮于表面,没有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不出好的研究者,更难培养出创新型研究人才,重要原因是缺少真正的经验训练。在理论的汪洋大海中,没有经验质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让理论的大词乱飞,概念和理论都失去了具体性和科学性,概念无所不指,理论十分盲目,经验难以理解,实践独自暴走。要想培养出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同时强调经典和经验。缺一不可。


四、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

上述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不等式是培养出一流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要认识前提。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若干关系,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生培养中两个不等式落到实处。

1.关于师生

在教师和研究生之间,要以研究生为中心。研究生的主体性能否建立起来,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只有调动起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建立了研究生的主体性,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教师主动性和主体性往往发挥得非常充分,研究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却没有调动起来。教师为中心,表现在学分安排上。要获得学分主要靠上课,不仅课堂上教师在主导,而且课外也主要是阅读专业课教师布置的各种文献。大多数研究生入学后,前两个学期主要是上专业课修学分,教师是主动的,研究生是被动的。后面则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此阶段也往往由导师主导,甚至学位论文选题只是导师主持课题的一个部分。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研究生除了被动修满学分和完成学位论文之外,几乎没有多余时间自我阅读、自我探索。更糟糕的是,不仅硕士生阶段的训练是学分加学位论文,博士生阶段也是学分加学位论文。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十多年时间里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被教师安排,成为被动学习的客体,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消极、不努力,有些研究生变得“又懒又蠢”。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就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学习。要对研究生的学习放手,而不是用课堂教学切割研究生自主的学习安排。只有研究生自己认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教师再为研究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才能算是建立了正确的师生关系。在研究生培养中,教师非常重要,这个重要不是教师代替了研究生自己的努力学习,而是在研究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帮助他们,让研究生有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只要研究生有了主体性,他们就会焕发出学习热情,就可以很快成长起来。

研究生教育中,一定要相信研究生,要对他们放手。教师的责任是激发研究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而不是用各种复杂制度来限制约束他们。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他们在学习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研究生的主体性一旦建立起来,他们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惊人的创造力。

2.关于教学

在教与学之间,要以学为中心。要以研究生的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的重点就不在于具体知识的教学,而应是启发式教学,尤其是要培养研究生学习的能力并传授学习的方法。方向正确、方法正确,努力才有成效。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还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在学习知识与训练能力之间,要以训练能力为主。知识是具体的,是可以遗忘的,也是可能将来用不上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训练出来的能力则是通用的能力,是终生的能力。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过于重视知识学习而较为忽视能力训练的状况必须改变。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还要处理上课与读书的关系。在上课与读书之间,要以读书为中心。上课一般都是被动的学习,读书则是主动学习。上课时,教师往往准备了比较充分的能让研究生听得懂的教案,研究生只要认真听就可以听懂,获得所学知识。问题是,上课的主体是教师,且教师往往只可能针对一部分研究生的状况尤其是针对学习比较困难的研究生进行教学,因此,大部分研究生听课时就容易分心走神,就不需要动脑筋。

读书则有所不同,因为读书是比较个人的活动,研究生可以自己安排阅读内容、阅读顺序、阅读时间,可以自己掌握阅读节奏,依据自己的特点和状态来安排读书计划。当然,研究生安排读书计划时,导师的建议是很重要的。

3.关于阅读

(1)学教材与读原著的关系。在学教材与读原著之间,要以读社会科学经典作家的原著为主。社会科学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只有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结论没有也不可能有论证的过程。仅仅是学教材,所获得的都是死知识、是教条,是不形成通用能力的知识。读经典作家的原著,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而且有助于训练能力。

(2)兴趣性阅读与训练性阅读的关系。研究生期间,在兴趣性阅读与训练性阅读之间,要以训练性阅读为主。兴趣性阅读只是增加了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强化了自己已经有的兴趣,训练性阅读则是增加自己的新能力与拓展自己的新兴趣。

(3)消遣性阅读和读硬书的关系。在读消遣性著作与读硬书之间,要以读硬书为主。读硬书、硬读书,是训练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关键的方法。读硬书就是读有难度的经典作家所写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不容易读懂,就需要硬读。所谓硬读,就是硬着头皮读。研究生刚开始读时,可能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懂作者的意思。坚持读下去,就可以逐步懂一些、懂更多,再逐步由读懂到读通,再到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到可以运用。

读硬书和硬读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读懂读通来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了读懂经典,就需要绞尽脑汁思考,读一天硬书,就要思考一天时间,读两年硬书,就要绞尽脑汁思考两年时间。长时间读硬书、进行硬思考,可以极大地提高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经典内化形成经典作家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而且,读硬书和硬读书需要强大意志力,必须真正坐得下来、静得下心。经典著作读进去不容易,稍有干扰就会跳出来。要读好硬书,就必须有大块时间,要集中全部注意力,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花两年时间读硬书,就需要在这两年集中全部注意力静心读书,这样就容易形成坐得下来、静得下来的品质。

(4)读专著与读其他文献的关系。在读专著和读其他文献之间,要以读专著为主。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没有最终的正确结论,新理论与旧理论之间不是替代式的关系,新理论并不否定或者推翻旧理论。阅读最新研究文献不能代替对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因此对社会科学研究生进行训练需要他们将主要时间集中到对各个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的阅读上去。

(5)体系化经典阅读与课程性经典阅读的关系。掌握理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研究生必须有刻苦的理论阅读过程,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通过理论阅读形成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具备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研究生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不可能真正获得社会科学思维能力,必须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社会科学经典作家撰写的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只有在长时间大量阅读中才能掌握社会科学的精髓,内化形成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悟到社会科学分析的精巧之处,也才能具备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的基础。

4.关于研究

(1)田野调查与阅读二手文献的关系。在田野调查与阅读二手文献之间,以田野调查为主。在不具备田野调查条件的情况下,靠阅读二手文献来训练经验质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只要具备田野调查的条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进入田野训练。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有经验训练的前提,不然就缺少基本的洞察力和敏锐性,就没有“想事”的能力。最有效的经验训练就是进行实地访谈,离开大量实地访谈所积累起来的饱和经验训练,要做出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困难的。

(2)打基础与做研究的关系。在打基础和做研究之间,要以打基础为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基础训练。读经典和做调查都是基础训练,只有有了充分厚重的基础训练,才可能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才能做出好的研究,做研究才有后劲、有兴趣、有动力。

(3)研究积累与发表论文的关系。在研究积累和发表论文之间,要以做研究为中心。发表论文是研究积累自然而然的析出。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要认真做调查研究而不仅仅是认真撰写论文。

(4)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关系。在过程与结果之间,以过程为重。没有艰苦卓绝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真正重要的发现。指望不经过个人努力,不需要时间磨砺,就可以一举成功,这是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五、小结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如何以阅读经典和训练经验的“两经”为主,来改革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出大批优秀社会科学研究者,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中需要讨论的重大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问题是能否将研究生当作主体,调动研究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要研究生教育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修满学分为前提,不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格局,不改变以课堂填鸭式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模式,中国大学就不大可能培养出大批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者。

培养社会科学研究生必须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相信他们的学习自觉性,相信他们的悟性,而不能总是想着限制研究生,不应该试图通过越来越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在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当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提供帮助、答疑解惑,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激情。一旦研究生的学习主体性建立起来,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产生出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且会在阅读经典和训练经验两方面都取得填鸭式教育所不可比拟的成绩,当然也就可以培养出大批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者。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1期



进入 贺雪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研究生培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27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