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醉心于布拉格的神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83 次 更新时间:2018-04-11 01:49

进入专题: 布拉格  

黄朴民 (进入专栏)  

读过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但却不曾观赏过据此而改编拍摄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原因无它,就是不希望让电影镜头中的美妙布拉格风光预支了那份惊艳、那份激动,而愿意由自己亲临其境,近距离地去感受和领略这座处处沉淀着历史、洋溢着浪漫的城市。

令人欣幸的是:机遇凑合、上苍垂爱,使我很幸运地两度踏上布拉格的大地!一次是在寒冷的冬季,一次是在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的夏季。

在此之前,斯美塔那交响组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曾使我对捷克这个美妙的国度和布拉格这座神奇的城市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渴望。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当我登临上雄伟的布拉格城堡、走近那庄严的圣维塔教堂、漫步于古老的查理大桥、流连于诗意的瓦茨拉夫广场之时,我还是被震撼了,我还是被电击了!

是的,从历史深处吹来的浪漫风韵、典雅气息,让人陶醉,让人迷失,布拉格,她是美丽的,她美丽得几乎令人窒息;布拉格,她是神妙的,她神妙得可谓童话世界。

布拉格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之一,是它堪称一座建筑历史的开放式博物馆。从公元十世纪前后的宗教建筑,到公元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杰作,在布拉格街头鳞次栉比、淡定自若地交相辉映,参差不齐而又和谐协调地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这种美妙的景象,在欧洲许多城市中都难以寻觅。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之水之所以源远流长,未曾断绝,也许要归结于捷克人的生存智慧,即:忍耐是一种美德,坚守就是希望,因此,当蛮族人的铁蹄呼啸到来时,他们忍耐着接受了事实;当奥匈帝国的雄师蜂拥而至时,他们忍耐着接受了事实;面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猖獗嚣张,捷克人没有作鱼死网破式的拼命;而当老大哥苏联人的坦克履带辗过布拉格街头时,捷克人还是把冷漠写在脸上,而将憎恨留在心头。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你可以明白,在柔弱无助的表层背后,有一种信仰在支撑着捷克人咬着牙坚持下去,这就是强大无比的力量。老子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斯言信然!

这种欧洲大陆上的“圣雄甘地”式的“不抵抗不合作”,换来的是国家历史的延续,民族文化的传承,以时间换空间,从而保存了人类创造的结晶,留住了人类文明的根脉,毕竟,最后赢的,不是那些侵略者,而是捷克,而是布拉格!浊浪滔天,但终究有风平浪静的那一天。

所以,我们在讴歌那些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惜肝脑涂地、玉石俱焚式的英勇就义、慷慨赴死壮举的同时,也不妨换个视野,对那些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式的隐忍与坚毅,予以充分的尊重。我们应该知道,像《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程婴两人在生死关头做出不同的选择,都是伟大的壮举,殊途同归,不分轩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程婴的选择要更为困难。因为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作为后者,他所需要面对的是多少误解,多少嘲讽,多少责备。这要求勇气,更要求境界!

历史,就是那样的吊诡:壮烈,有时会堕入万劫不复的千丈深渊;而耻辱,有时却会留住东山再起的一线生机。当年,如果伽利略凭一腔热血、浩然正气,与黑暗的宗教裁判所抗争到底,那肯定是被绑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这当然是大义凛然的壮举,也会受到人们的歌颂,但如果这样,他后来的伟大理论体系就不可能存在。然而,恰恰是他向教会妥协后完成的进步理论,才最后无可争辩地摧毁了教会的“地心说”神学大厦,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因此,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她推崇项羽,固然是自有道理;可是,杜牧却替项羽惋惜,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这也同样是值得肯定。前者,着眼于拥有道德上的尊严,所谓“宁为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后者,关注的是赢得现实中的胜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它们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都有其道德的合法性。布拉格走了后一条路,于是它就享有了“百塔之城”的美誉。也成为了整个世界上第一个以“整座城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得失功过,可真的无法一概而论!

在这座城市里,曾留下过斯美塔那、卡夫卡、昆德拉、哈维尔这些人类精英的踪迹,它保存着神圣罗马帝国首都的绰约风姿,飘荡着中欧最古老大学——查理大学的朗朗书声,当旧市政厅的天文钟钟声敲响之时,它回荡的,正是那悠远的历史文化神韵,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处处镌刻着历史,时时呈现着人文。

人们喜爱布拉格,就是因为在这里,那些保存完好的千年建筑,一直鲜活地呈现中欧地区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精神,同时,也像维也纳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悠扬缥缈的动人音符。毫无疑问,这座黄金城,俨然是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巨大博物馆,漫步在布拉格潮湿光滑的石板街道上,人们仿佛正踩着先人的足迹,徜徉在那蜿蜒流淌、无际无涯的历史长河里。

总之,呼吸着布拉格的空气,触摸着布拉格的脉搏,我这时才对伟大的尼采那段名言有了真切的体会,有了永远的敬仰:“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布拉格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4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黄朴民读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