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军 沈荣华:Web2.0时代的参与式治理:争议与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5 次 更新时间:2014-05-14 23:17

进入专题: 参与式治理  

钟伟军   沈荣华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参与式治理备受关注也充满争议。乐观主义者认为web2.0开启了参与式治理的新希望,参与式治理梦想将成为现实。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web2.0时代的参与式治理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其中蕴含着新的治理危机。这种争议为web2.0时代的公民参与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面对新技术的流行,政府到底应该怎样应对。

[关键词]Web2.0;参与式治理;政府治理

 

一、参与式治理的2.0时代:背景与特征

一直以来,直接参与公共治理是人们的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基本上只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因在于地理空间的约束以及公民能力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治理模式越来越呈现出明显困境,参与式民主理论被提了出来。到90年代,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参与式治理((participatorygovernance)逐渐在学界被采用。[1]在一些人看来,参与式治理能够有效解决过去政治模式下公民和精英之间委托代理机制产生的困境,能有效粘合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提升服务质量和公共福利。[2]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个人和组织,特别是弱势群体,往往希望参与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决策和治理过程,包括地方社区、工作场所以及基层治理,都希望充分和广泛地体现公民参与,并认为,公民不仅仅是挑选政治精英的选民和自私自利的消费者,更不是政府过程中的被管理者,而是自治者、共治者与自己命运的主宰者。[3]尤其是在底层和社区层面,需要将公民带入政策议程、社区项目管理和公共服务事物的中心地带,需要创造开放的参与机制,以迎接而不是威胁的态度欢迎公民的进入。[4]但在具体治理实践中,公民的参与依然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2005年以来web2.0技术的兴起,以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MySpace等为代表的Web2.0社交媒体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态势,以全新的技术形式重新定义了普通人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深刻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与互动的模式,冲击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公民与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模式,“参与式治理2.0”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但是,web2.0时代的公民参与似乎总是给人们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征:一是web2.0日益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纽带。Web2.0这种以互动、分享和关连为核心特征的技术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交空间,这种共同创作、组织活动、开放资源的网络空间的互动新模式使彼此连结更加容易,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web2.0的环境中,参与式治理模式似乎得到了更加清晰的彰显,政府的回应性更加灵敏,全方向的信息流和公民参与机制成为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公民最为重要的纽带[5];二是web2.0似乎正成为公众发泄仇恨、制造对立、撕裂社会的“罪魁祸首”。自2009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街头抗议和群体性暴力行为常常令当局头痛不已,web2.0以震撼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之前不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的“意外”的参与效应。web2.0对于参与式治理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一出世就充满着争议。

 

二、Web2.0:参与式治理的新希望?

web2.0时代的到来,不少人兴奋地认为,理想中的参与式治理正越来越接近现实,过去多数人难以真正参与到治理过程的种种问题已经通过web2.0的新技术得到彻底解决,精英垄断也被彻底扫除。很多人认为,web2.0是一种包含着不同沟通模式和内容的聚合性媒体,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对话与交流都变得轻而易举,天生就与参与式治理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对拓宽政治参与的意义不言而喻。[6]如果说之前大家对参与式治理抱有种种顾虑的话,那么,现在似乎是打开双臂拥抱这一治理模式的时候了。在不少人看来,web2.0为参与式治理创造了无以伦比的技术环境:

(一)web2.0的实时性特征激发了公众参与的热情与信心。实时性是Web2.0非常重要的特征,任何一个在过去看来是一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在瞬间放大,传遍网络,信息的迟滞和垄断变得不太可能。在web2.0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可能是公民记者,对身边发生的或经历的事情都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发布相关信息,在发达的信息分享与跟随机制的作用下,某一条信息瞬间变得人尽皆知。在过去的公民参与中,个体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来获取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也可能带来参与的扭曲。但是,在web2.0的技术环境中,相关的信息甚至不需要主动搜索,在事件发生的那一刻就会自动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如在微博强大的时间轴功能中,某一微博的更新都会在其“粉丝”的微博中迅速自动地得到体现。任何精英的信息垄断和过滤都变得徒劳,这让所有的公民变得信息灵通,低成本的沟通有效地激发了参与者自信与热情。

(二)web2.0的交互性特创建出一种去介质化的参与网络。在web1.0阶段,用户更多地是单纯通过阅览网络页面的方式进行单向的内容收索与获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传统媒体环境下那种个人向编辑写信,由专业人士挑选并解释的模式并无二致,这是参与过程中精英垄断的重要原因。而web2.0环境创造了一种去介质的交往空间,交互性的内容创建、生产与组织是最重要的特征,并通过所有用户参与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持续性的修改。目前,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交媒体其实都是一种交互性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中,用户实现了创造性与自主性的自我,控制沟通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通过自我性的大众沟通,使得公民参与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7]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交互性的平台,过去那些在参与中处于被边缘化的草根群体能够迅速地找到集体归属感,从而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合力,并发出自己的声音;web2.0展现了一种新的治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公民都能够发挥自身在政治和媒体方面的能力,尽管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加有影响力,但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

(三)web2.0的套嵌性特征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参与空间。与过去web1.0环境下完全虚拟和匿名的情况不同,web2.0环境下的网络行为往往是套嵌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人明显就是社会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用户的虚拟网络往往是社会真实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用户其实都是不同社会交往圈子相互连接的中心,在web2.0技术的纽带作用下,这种网络可以无限扩展。最典型的就是微博,每个人的微博圈其实都是真实生活中彼此熟悉的同事、朋友和亲戚,在相互关注过程中,嵌套到不同的用户圈子里,迅速扩展自己的社会网络。也就是说,传播者在进行网络传播之前或者传播开始进行时就存在某种预定的社会关系,折射出现实的社会交往结构,这有利于建立起较为经常和稳定的关系。[8]这对于参与式治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套嵌在真实社会关系上的参与行为更具有持久性,而且更容易引起认同与共鸣。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参与行为更容易转变成现实世界中真正切切的参与行动,形成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行动空间,更容易凝结成集体的参与力量。

(四)web2.0的便捷性实现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参与过程。在过去,互联网在很长时间以来与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是脱节的,普通人只有通过自家或者网吧里的电脑才能实现信息交流与互动。而Web2.0的便捷性让这一切成为历史,web2.0与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无缝隙对接以及无处不在的WIFI,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甚至就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代名词。过去固定僵化的“公共屏幕”(publicscreen)变得灵活流动和无所不在,从过去的电视、计算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我们生活在一种渗透了多种媒体交织的WIFI云的移动空间,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参与。[9]于是,参与变得如此简单且轻而易举,以至于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完全忽略计算的成本,无需跨越任何门槛就能加入到治理过程中来。

基于以上原因,Web2.0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正沿着一些乐观主义者的预期向前发展。这无论对于陷入参与冷漠的公民和面对遭受日益强烈官僚主义指责的政府组织,还是对于期望更加有效监督政府的NGO组织来说,都意味着一种新机会的来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参与式治理已经看来不可逆转,各个国家能够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这种趋势,为参与式治理创造更好的条件,放下身段,转变思维,学会运用新的技术更好地与公众沟通,打开门让普通公民更好地参与进来,同时推动和规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距离。

 

三、基于Web2.0的参与式治理:乌托邦式的幻想?

然而,上述乐观主义的观点很快遭到了网络现实主义者的质疑。在他们看来,web2.0技术在信息沟通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不否认其对公民参与的积极意义,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本身并不包含民主参与的内在价值,也不包含影响公民参与的其他因素。把Web2.0与参与式治理划上等号,显然片面地夸大了技术在公民参与方面的正面效应,而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却被有选择性地遮蔽了。工具的进步与参与式治理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可能会伤害真正的民主治理机制,参与式治理2.0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已。

(一)web2.0的实时性特征可能伤害参与式治理的理性价值。Web2.0的实时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沟通协商的有效性。尽管web2.0技术使信息传递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或组织能够及时获得参与公共政策所需的真实、客观和理性的信息。web2.0在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也同样意味着随意性,其为传播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web2.0的世界中,所有网民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而web2.0的实时性特征产生的即时效应很难让人有机会去辨识信息的真伪,在极为发达的信息跟随机制和分享机制的作用下,谣言可能瞬间引爆网络,而其中的所有人都可能不知不觉成为这种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且,web2.0比过去任何媒介都更具有可操作性,它可以把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时间序列的事件进行“同时同地”的组合和拼贴,由于过滤和整合功能的缺失,信息的混乱和扭曲变得不可避免,个人往往成为信息泛滥的被支配者。[10]瞬间引发的谣言往往裹挟着强烈的情绪渲染和情感共鸣,这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和变得不负责任。正因为如此,web2.0时代的民主参与,不少时候是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上的错误争辩和错误行为,反使参与式治理所倡导的理性协商变得更加遥远。

(二)web2.0的交互性特征可能引发参与过程中新的不平等。从形式上看,web2.0开启了一种既不是由精英垄断也不是由新闻媒体垄断的公共讨论空间,参与过程似乎变得更加平等,普通公民的自我性得到彰显。但是,过去的经验表明,任何技术形式都无法从根本上挣脱社会机制的形塑能力。Web2.0虽然打开了更多的发言渠道,但是如果线下边缘性话语仅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在线上同样可能被重新边缘化,那Web2.0依然只能是“精英公共空间”,是线下统治势力的新殖民地。[11]Web2.0作为一种技术,不可能仅仅因为其前所未有的交互性就自动地带来参与过程中不同群体的平等话语权,实际上,在web2.0的交互性平台中,那些表现积极、动员能力强的人往往就是政治体制中原本存在的精英,而web2.0的交互性特征反而可能因为更加畅通的渠道和平台更有效地“放大”了那些在治理过程就已经发出的声音。[12]从流程机制上看,在web2.0环境中,由于网络是全开放的、个人化的,共识往往难以达成,这为精英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精英人物在内容和议程设置等方面甚至可以更好地施加影响,从而牵引公共讨论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web2.0的交互性特征进一步加大了现实民主参与中已经存在的偏见和不平等,形成新的参与排斥,并且以新的并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重现。

(三)web2.0的套嵌性特征可能侵蚀参与所赖倚的社会资本。参与式治理不仅强调个人自主性的复兴,同时也强调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强调在公共治理过程中相互的合作,透过公民之间互利互惠的互动与协商,实现一种公共认可的目标。而这种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关系与公民之间的日常生活互动,来自面对面的生活环境以及牢固的共同体认同,来自邻里组织、社区、合作社等密切的横向参与网络。在一个共同体中,此类网络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Web2.0尽管在很多时候是套嵌在现有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但这种套嵌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真实的社会关系形成替代效应,这对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参与网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此外,web2.0不同“圈子”之间的嵌套性也稀释了原本可能存在的“强关系”,而变为“弱连接”。Web2.0可能虚化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和公民互动,剥离社会联系中的情感因素和珍贵的人生价值,导致公共责任和公共性情感的消解,从而损害公民参与。web2.0不一定创造出基于共识基础上的新社区,相反可能让一些人变得更加极端、更加好斗,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参与的不满更甚于面对面的参与。

(四)web2.0的便利性可能导致公民参与的“懒汉主义”行为。Web2.0超越时空约束的随时随地的参与便利性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参与式治理的正面效应,对于现代不少繁忙的人来说,这种便利性可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懒汉主义(slacktivism)的行为取向,认为参与无非就是在工作生活之余动动手指在有意无意间轻触手机屏幕而已。这看起来很轻松,省时省力,但对于参与式治理来说并无益,而实际上,参与式治理需要更多有牺牲精神的公民地以实际行动参与进来。尤为重要的是,web2.0的环境使得参与过程因缺乏必要的组织机制与秩序规范而具有强烈的不确定色彩,这种不确定性一旦被利用和误导,治理危机也就不远了。在治理危机的形成过程中,web2.0无疑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一些人甚至把这种危机直接归咎于web2.0。因此,web2.0不但不意味着参与式治理的到来,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治理风险,所有的国家必须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

 

四、Web2.0时代的公民参与反思

对于web2.0的评说众说纷纭,web2.0对于参与式治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似乎很难作出有效的判断,但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在web2.0的时代,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新技术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技术与工具理性能不能替代公民参与的价值理性?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应该如何在这种无所不在的web2.0氛围中寻找最为有效的治理模式。

(一)以web2.0技术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公民的有效参与是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途径。web2.0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拥抱这种新的技术,适应这种新的沟通方式是政府必然的选择。政府应该及时更新知识与理念,主动运用web2.0技术把民意更好地迎进来,学会用新的手段与民众打交道。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对web2.0的这种积极态度尤其重要。因为,由于特殊的制度以及发展阶段等各种原因,现有的公民参与机制并不完善,而web2.0往往承载了公众巨大的参与期待,如果政府对新技术采取消极的态度,这种巨大的期待无疑会落空,转而可能变成不满甚至愤怒,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治理危机。而新技术的引入不但可以为公民参与提供一个新的窗口,而且可以推动政府治理结构的优化。web2.0技术的长期运用,毕竟会无形中塑造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固化组织的某些运行模式,为后来的制度变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web2.0环境的公民参与应该警惕因唯技术主义而产生制度变迁的迟滞效应。Web2.0毕竟只是技术,它本身并不内含民主参与的价值取向。因此,面对改革使命,必须防范技术优化的喧宾夺主与本末倒置。技术优化的价值导向是效率,公民参与的目标不仅仅是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技术优化必须经过效率与公平的调适,才能展示真正的意义。对我国来说,web技术的发展与政府体制改革几乎同步,理智的策略应该是以web2.0技术为契机,积极推动制度性变迁,促进政府结构扁平化、决策透明化、行为理性化,从而使政府成为技术优化与服务智能化协调融合的平台。要防止技术性成果的功能夸大,以避免将机制性变革的成绩轻易地归为体制性改革的成就,从而直接导致对体制性改革的忽视、懈怠与消解。技术是兑现责任的机制,也是实现目标的工具,只有认清技术的功能边界与本质局限,公民参与才能注入制度理性的内涵,才能实现良性化运行。

(三)应该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参与危机要有足够的预见,并积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机制。由于web2.0的技术特征,一件极为细小的事情往往可能在瞬间引发一场发泄式的参与运动,甚至引发挑战现有秩序的危机事件,这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Web2.0时代的政府应该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改变传统媒体环境下僵化、滞后且封闭的行为方式。应该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与处理机制,学会在web2.0的环境中主动通过微博和其他互动平台,对舆情进行有效了解、跟踪和掌握,对可能的舆情变化提前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打破过去行政体制中存在的横向部门之间以及纵向不同层级之间存在的行政壁垒,建立以与web2.0技术相契合的政府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互动与协同。这样,政府面对网络谣言以及舆论风暴,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公开相关信息。过去不少公共事件都表明,面对新的Web2.0环境,政府只要应对得当,反应及时,都可以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现的治理危机,并成为政府重塑形象的契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陈剩勇,赵光勇.“参与式治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8).

Chen Shengyong,Zhao Guangyong.A Review of Literatureon“Participatory Governance”,Teaching andResearch,2009(8).

[2]Johanna Speer.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Reform:AGood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and Improving Public Services?.World Development,2012(12).

[3][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7.

Benjamin R.Barber.Strong Democracy,Trans.by Peng Bin.Changchun:Jilin People’s Press,2006.p5.

[4][美]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2.

Richard Box.Citizen Governance:Leading AmericanCommunities into 21st Century.Trans.by Sun Baiyinget al..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5.p82.

[5]C.G.Reddick,S.K.Aikins.Web 2.0Technologies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1).

[6]Michael Anthony C.Dizon.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ALegal Pluralist Perspective.European Journal ofLaw and Technology,2010(3).

[7]Castells,M..Communication Power.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414.

[8]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Deng Jianguo.The Strongly Weak Lies.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2011.p8

[9]DeLuca K.M,Sun Y & Peeples J..Wild PublicScreens and Image Events from Seattle to China:UsingSocial Media to Broadcast Activism beyond theConfines of Democracy.in S.Cottle & L.Lestereds..Transnational Protests and the Media.NewYork:Peter Lang,2011.pp143–158.

[10]刘力锐.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104.

Liu Lirui.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Government Respons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Internet PoliticalMobilization.Shenya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Press,2012.p104.

[11]高岩.公共空间2.0?———论web2.0视角下网络公共空间的转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

Gao Yan.Public Sphere 2.0--Transformation of Internet Public Sphe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Web2.0.Journalism &Communication,2011(5).

[12]Rowena Cullen,Laura Sommer.Participatory Democracyand the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y Network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8):148-154.


 

    进入专题: 参与式治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7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