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从文字中突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4 次 更新时间:2011-09-26 22:01

进入专题: 文字突围  

刘晨  

一、我们已被文字包围

(1)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难题,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并探讨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对于中国顺利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将具有启示作用。

——《莫翔:论中国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

(2)

羊城晚报讯:本报特派酒泉记者孙朝方、温建敏、张小磊报道:记者2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天宫一号料于本月底升空,最佳发射窗口确定在29日晚21∶20-21∶30。此前,有消息称,该目标飞行器拟在本月27日夜间发射。权威人士表示,此次发射时间的推后属正常调整,事因有冷空气侵袭。

——《羊城晚报:天宫一号最佳发射窗口被确定为XX》

(3)

【人物:法国财长巴鲁格】接替拉加德法国财长位置的巴鲁格,年轻帅气,他同时是G20轮值主席国的财长。头天还意外现身晚上10点过的记者会,笑容满面,带来G20的声明,第二天再次现身,突显倦容。法国记者说,长得帅有啥用,又不懂经济。(绮梅)http://t.cn/ag5js

——新浪财经(微博)

二、这不仅是科技文明的错

当我从书城(兰州市“纸中城邦”书城)回来的时候,打开电脑后,我实在不知道干点什么,就是这样被三段文字轰炸和包围,它们可以被统称为:信息。不难看出,这些信息恰好都是有文字和图片搭配而成。我想说的是,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或将被“有人和科技一起生产的‘信息’绑架”,人类已经处于了被动的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东西,已经被你自己“惯养”为一种不得不去操作的生活模式,而当你进入这个状态中去浏览这些信息的时候,你处于了一种被动的状态——你不得不接受这些信息,但你没有反思的机会。“麦当劳式的大众文化”(王晓渔)将你的耐心逐渐的消磨,最后,你变成了一个吸收信息的“海绵的模块”,在这个“摩登时代”被反复的复制和再复制,最后你就不是你自己了。因为,你已经丧失了起码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我这样的担忧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但是我深刻的感觉到——我们已经无法突破这种文字的包围了。这无不让我想起三年前阅读过的一本书,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之人”——他本人对此非常的批判。鉴于此,我自己觉得自己“批评”这些东西都无力。犹如李勇先生(十年砍柴)在他近期出版的书《进程走了十八年》中所描述的那种“毛孔被堵塞”的感觉一样。我的双手仿佛被电线和电波,无线信号所束缚,甚是连思考的主动性都已经被“丢弃”。

这究竟是为何?

三、我们都是罪魁祸首

时代的进步,当然是以科技文明为标志,当然是以文化发展为象征。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是方便了我们吗?这是科技应该具有的副作用么?我不断的反思这个问题,却无能为力。故此,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不,是回避这些东西。这或许是从文字中突围的最佳方式。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我在书城中,越来越感觉到一种“民族的未来将被垃圾阅读物所毁灭”。我实在不知道,出版社是作何感想?在我结账的时候,一位女士给她的孩子买了一百多元书,都是一些启蒙读物,但着实难以“过目”,几乎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读物。“这是给孩子失望,而不是给希望”我非常的想说这句话,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抬头看书柜上的阅读物,一本本书籍被塞在一个个书柜内,看起来真的不错,可惜算得上有思想的真的不多。仅拿学术类的来说,很多都是“贩卖学术”,将一个观点做一个“偷换”便成为了自己。这样做,难道不是制造文字垃圾继续掩埋人类?一句话在我耳边久久回荡——一个读者说——现在是个人是个鬼,都在出书——我笑而不答——他算是说出了很多人想说的。

四、还得从文字中突围

我从书城买了四本书,其中一本是给我“未来的妻子”——《以土地的名义——俞孔坚与“土地景观”》孔祥伟 李有为 \著 ,三联书店。另外三本分别是:《不合时宜的思想》[俄]高尔基\著,花城出版社;《现代性的后果》[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译林出版社;《学术与政治》马克思·韦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说我们想寻找到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那么只有沉心下来读点经典的书籍,从这些文字中去寻找契机,而不是继续被这些泛滥的信息所“轰炸”,最后粉身碎骨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个炸弹居然是自己点燃的。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作于兰州

作者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进入专题: 文字突围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468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