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30 次 更新时间:2009-07-12 15:51

进入专题: 文化疏离感  

杨东   金钊   黎樱   张进辅   张庆林  

提要:在对国内外疏离感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文化疏离感的定义和动态理论的假设,然后,本研究编制了文化疏离感的测量量表,并对居住于汉族社区的近五百名维吾尔族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假设,构建了文化疏离感的六个维度。研究还发现:文化疏离感量表具有比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学习汉语时间"和"汉族朋友的数量"是导致文化疏离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疏离感;文化疏离感;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

*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3CSH008)、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西国重04013)和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04JJDZH014和05JJD880067)资助成果。

"疏离感"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脱离)和"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在英文中是"Alienation"(疏远、转让、异化、精神错乱)(杨东、吴晓蓉,2002)。

在中文中",Alienation"也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被翻译为"疏离感",不同的领域,其翻译也不一致。在哲学上它被翻译成"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分离出对立面的客体,这个客体逐渐跟主体疏远,从而成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学中,它被翻译成"疏离",主要是指个人同他的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相离异。而在社会心理学中,它更多地被翻译成"疏离感",指社会成员由于与社会各个方面的"疏离"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无力、疏远、冷漠感,强调的是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关系。

随着时间的发展,"Alienation"一词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经常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如种族偏见、精神疾病、阶级意识、劳资冲突、人际淡漠、自我分离、政治上的冷漠以及极端主义等(罗吉斯,1988)。虽然"Alienation"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翻译不同,但其核心的内涵基本相同,都是指主体与由主体产生出来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疏远的、与主体相对立、相敌对和格格不入的,甚至是被主体所控制的。在社会心理学家西曼(Seeman,1975)看来,由于疏离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我们所研究的疏离感主要就是指社会疏离感。当然,除了关注疏离感产生的社会根源外,社会心理学家更关注主体的内在主观感受。

一、相关研究综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对疏离感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这些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拓展和深化,一个是横向拓展,即对疏离感的不同领域展开研究,由传统的社会疏离感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多个领域,如政治疏离感、工作疏离感、教育疏离感、家庭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等;另外一个是纵向拓展,即针对某一领域的疏离感进行纵向深入研究,由以前的现象分析、疏离感的维度构建与测评研究向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等方面深化,该方向目前更注重微观分析和实证的研究,例如,人格特征(自尊、价值观等)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疏离感对问题行为(酗酒、犯罪行为等)的影响研究、社会环境(家庭关系、自然环境等)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等。

从横向方面来看,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

(1)工作疏离感的研究,即在组织和工作情境的背景下对疏离感进行研究。

目前对工作疏离感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结构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如,迈克尔斯等(Michaels et al .,1996)认为组织结构的规范化有利于减轻工作疏离感。第二,领导和管理方式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如,萨罗斯等人(Sarros et al .,2002)的研究表明:交互式的领导方式会产生较低的工作疏离感,而在汇报式的领导方式下会产生较高的工作疏离感;另外,巴奈和瑞泽尔(Banai Reisel,2007)对六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研究,考察了支持型领导和工作特征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关系,发现两者与工作疏离感相关;再如,巴奈、瑞泽尔和普罗布斯特(Banai et al .,2004)就匈牙利在经济转型时期管理控制机制和个人控制机制对工作疏离感、组织忠诚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创建了管理控制和个人控制机制模型。第三,工作疏离感在不同企业中的状况研究,如,巴奈和威斯伯格(Banai ,2003)就俄国国有和私营企业中员工疏离感的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私营企业中员工疏离感的水平高于国有企业员工。第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如,有研究表明,同事间的信任度越高,个体的工作疏离感就越低;工作能力下降和年老疾病对工作疏离感有显著影响(Camerino et al .,2005)。第五,工作疏离感对工作绩效、组织行为的影响研究,如,有研究表明,工作疏离感会使人们在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时更麻木,高工作疏离感增加了自杀的倾向,工作疏离感与抑郁有关,高工作疏离感会降低人们在工作中的成就动机和劳动投入。而且,对工作疏离感进行测量可以作为工作职位调整的一个预测条件(Hirschfield ,2002)。

(2)政治疏离感的研究。如索斯韦尔(Southwell,2003)通过调查发现,18-30岁的人群不参加投票或投票给第三党竞选者,表现出了政治疏离感,并认为这是一种反抗行为;尼克尔(Nicol ,2007)对社会主导取向(social dominanceorientation )和右翼独裁主义与疏离感、控制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导取向与疏离感、控制感有显著相关,而右翼独裁主义与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

(3)教育疏离感的研究。如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疏离感常与学生的负面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教育疏离感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负面行为(Mau ,1992)。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者对教育中的疏离感进行了探讨,如有人(Brown et al .,2003)对学生的疏离感与其对学校生活理解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有人(Rovai ,2005)对大学远程教育中的疏离感和团体融入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等等。

从纵向方面来看,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

(1)疏离感和犯罪行为、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如一些研究者(宫下一博、上地雄一郎,1984)研究了疏离感和问题行为的相关后指出,青少年的疏离感增高,其问题行为也有所增加;再如,桑基和休安(Sankey Huon ,1999)对疏离感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有研究者研究了社会疏离感和酗酒、吸食兴奋剂之间的关系,如托马斯和斯格尔(Thomas Schare,2000)对酗酒和社会疏离感的关系进行了跨文化的分析,研究发现:过度酗酒的被试比能控制自己的被试有更高的疏离感,巴拿马人比美国人具有更高的疏离感,并且两者之间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另外,博伊德和麦基(Boyd,2000)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过度酗酒的妇女疏离感的发生情况。

(2)疏离感和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的关系研究。如德尼诺(DeNiro,1995)对有后遗精神分裂症的个体的疏离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霍尔斯特尔(Holster ,2000)描述了自己产后罹患精神疾病而导致产生疏离感,然后再到康复的过程;欧德勒等人(Erdner et al .,2005)也对长期罹患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疏离感情况进行了观察与访谈。

(3)疏离感与个体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如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1985)引入了疏离感的"接受-拒绝"(疏离感的接受与否)这样的维度,对疏离感和自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疏离感高而且又能接受它的人比不能接受它的人可以达到更高的人格成长,例如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同一性、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成长;宫下一博和上地雄一郎(1984)还作了疏离感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认为疏离感与重视物质价值观之间存在正相关,与重视对人关系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与重视环境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4)疏离感和家庭关系的研究。如罗格瑞亚(Laughrea,2002)开发了疏离家庭关系量表(Alienated Family Relationship Scale );有研究者(宫下一博、上地雄一郎,1984)从双亲的养育态度、家庭气氛等家庭环境,以及过去、未来的自我观念这样的角度来研究疏离感,结果发现,疏离感高群者对家庭环境和自我概念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认识和态度;伊藤裕子等(1999)也作了已婚者疏离感对夫妻关系和社会活动影响的研究。

另外,在疏离感和家庭关系的研究方面,近两年关于双亲疏离感综合症(parentalalienation syndrome )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往往是指在夫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背景下或已离异的情况下,孩子出现的一种心理综合症,表现出对双亲中的一方持续的强烈的消极态度和拒绝接触行为。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前已有一些,如沃谢克(Warshak ,2000)关于再婚与引发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研究等。目前,关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面向:第一,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对儿童发展和成长的影响研究,如,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et al .,2005)的研究表明:与无疏离感的同伴相比,双亲疏离感综合症儿童在临床上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和行为的问题,通过性格测验也发现了差异;贝克(Baker ,2005,2006)探讨了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模式及其对儿童成年后的七大方面影响。第二,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所产生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的研究,研究者主要从家长、咨询者和治疗师以及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探讨了双亲疏离感综合症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待措施和解决办法(Gardener ,2002;Johnston ,2003;Campbell ,2005;Ellis,2005;Weigel,2006)。第三,对双亲疏离感综合症与其他心理病症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如加德勒(Gardener,2004)指出了双亲疏离感综合症与错误记忆综合症在患者年龄上的差异,等等。

在国内,早些时期,除了在各种辞典和百科全书中有一些对疏离感的简单翻译和解释外,几乎没有人对之进行过系统和实证的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对国外疏离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并在横向上对疏离感进行了拓展研究,在纵向上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总结起来,我们对疏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一些方面:

(1)疏离感的理论及其相关的测量研究。我们的研究(杨东、吴晓蓉,1998;杨东等,2002;Yang,2005)认为:疏离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如果从"抽象-具体"的角度来划分疏离感的层次,从与主体疏离的不同客体来划分疏离感的维度,可以构建出一个二层次、多维度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有四个维度,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第二层次有十个维度,包括无意义感、不可控制感、无规范感、压迫拘束感、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他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自然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针对疏离感的理论维度,我们还编制了各种有关疏离感的测量量表,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了验证;另外,蒋德风(2005)还对工作疏离感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测量量表。(2)人际疏离感的研究。在总体疏离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对人际疏离感进行了研究,如田利华(2003)的研究发现,人际疏离感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分别是:人际不信任感、社会孤立感、不和谐感、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和冷漠感,并认为"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倾向于疏离感的第一层含义,即原始含义,是由于主体与客体的疏远而直接产生的情感体验;而"人际不信任感"、"社会孤立感"、"不和谐感"、"冷漠感"更倾向于疏离感的第二层含义,即疏离感原始意义的转化和发展。(3)疏离感和人格特征、价值观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如杨东、张进辅(2000)对疏离感和价值观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发现:自我分离感高群者更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无能为力感高群者更不重视物质名利取向的价值观。再如,桂利利(2003)等对中学生的疏离感和价值观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发现:疏离感和个人幸福取向、社会发展取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疏离感高群者与疏离感低群者在个人幸福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岳威(2005)对人格特征、价值观与疏离感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疏离感与价值观和人格问题倾向存在着较大的相关,人格问题倾向能够很好地对疏离感进行预测。他还发现:疏离感高群者在"自然保护取向"的价值观以及人格问题倾向上显著高于疏离感低群者。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国内还出现了一些对疏离感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大学生疏离感状况、其形成原因及其与自我认同关系、学校疏离感等的研究,如倪凤琨、刘金平(2007)关于学校疏离感问题的研究;孔祥娜(2005)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饶燕婷等(2004)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的研究;汤毅晖、黄海等(2004)对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等等。

综观国内外有关疏离感的研究成果,除我们的一些早期研究外,目前还没有其他人对"文化疏离感"进行过直接而系统的研究。实际上,我国面临着文化疏离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在民族文化方面,文化认同的研究比较多,文化疏离感的研究却几乎还没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交通、通讯也日益发达,人们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封闭性快速地被打破,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域、不同亚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交融和多文化并存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在文化交融和并存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既可能产生文化的融合,也可能产生文化的冲突;既可能产生文化的适应和认同,也有可能产生文化的不适应和不认同。可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人都置身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之中,特别是在中国,除了不同的地域有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以及不同群体有不同的亚文化以外,中国还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于少数民族个体而言,面对强大的主流文化,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能适应良好,也可能适应不好,甚至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对自身的民族文化或汉族文化的不认同和疏远,进而导致文化的疏离或异化,产生文化疏离感。因此,文化疏离感是衡量多文化交融背景下的个体适应和认同的重要指标,通过探究文化交融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疏离感,可以更好地避免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个体的文化不适应和文化不认同的问题,有助于解决个体在文化冲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前期对文化疏离感也进行过一些研究。首先,我们对文化疏离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初步构建了文化疏离感的理论,编制了文化疏离感的相关测量量表,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文化疏离感主要包括四个子维度,分别是:"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不和谐感"和"被控感";(2)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文化分离感和不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3)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在年龄和地区,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4)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而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刘曦、杨东,2004,2005;Yang ,2004)。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文化疏离感进行了一些纵深研究,如通过因素分析把彝族的文化疏离感分为"主流文化疏离感"、"本民族文化疏离感"和"被控感"(朱晓庆,2007)。另外,我们还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文化疏离感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这四种应对方式呈低度负相关,与幻想、合理化这两种应对方式呈低度正相关;(2)文化孤立感在性别和汉族社区居住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文化孤立感高于男生,而汉族社区居住时间短的学生的文化孤立感高于居住时间长的学生(周利芳,2005)。

总结我们前期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以前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理论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提出的,没有从动态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也没有结合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的发展阶段来对文化疏离感的理论进行研究,因此,在文化疏离感的理论研究上还显得比较片面和不够深入。(2)以前关于文化疏离感的研究,主要是以在汉族社区居住的多个少数民族为调查对象,这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在问卷项目的编制和问题的提出中,凡涉及到文化载体内容的地方只能泛指"文化",而不能深入到某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这些具体的文化承载物中去。这种泛化的关于"文化"的问卷题目,只能给被试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真正测查出被试对文化疏离感的具体感觉。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认为:不论是对于个体还是族群,疏离感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文化疏离感研究一定要和具体的文化符号载体紧密结合。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具有比较典型的文化特色、在汉族聚居社区生活的少数民族被试来进行研究,并结合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动态过程理论来构建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然后编制相关的测量量表,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并对文化疏离感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新疆是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又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聚居地域广阔、文化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维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往频繁,形成了长期杂居、相互融合的状况。在长期与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交融过程中,维吾尔族成员面临着文化是否适应的新课题。因此,把维吾尔族作为研究对象,在文化疏离感的研究方面应该具有代表性。

五、结论

本研究的结论是:

(一)文化疏离感的动态理论主要包含"文化差异感"、"文化不和谐感"、"文化孤立感"、"文化控制感"、"文化分离感"和"文化非卷入感"六个维度;

(二)文化疏离感的量表具有比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按此量表分析,维吾尔族具有程度较低的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文化非卷入感和文化不和谐感;

(三)在文化不和谐感上,男性和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是女性高于男性;文化不和谐感、文化控制感以及文化疏离感在"汉族朋友的数量"上有显著差异;文化不和谐感、文化非卷入感以及文化疏离感在"学习汉语的时间"上有显著差异。

(四)为了降低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促进民族团结,应该把双语教学作为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另外,也应该鼓励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同学校、同社区,鼓励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多交往。


本文相关附件下载: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进入专题: 文化疏离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896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