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一个省市能否独自建设和谐社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97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0:47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党国英 (进入专栏)  

前不久读到一条听起来让人很受鼓舞消息,一些专家、教授经过一番研究,得出一项研究成果,说是北京将花3~4年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海将花4~5年、天津7~8年、浙江9~10年、广东10~11年、江苏10~11年;而甘肃则要花14~15年、贵州花16~17年。还有一些省属城市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建成和谐社会,其中深圳要5~6年,厦门、杭州、威海、南京、济南要9~10年,而贵阳、张家口则要18~19年、21~22年。按这个研究成果,中国的大部分人口将在12年左右处于和谐社会之中。

和谐社会果真可以在我国短期内建成么?不同的省市会在建成和谐社会会有很大的时间差异么?我很怀疑专家们的研究结论。例如我不大相信在张家口这个城市还需要努力20年方能建成和谐社会的时候,它的邻居——北京市就差不多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

尚不清楚学者们究竟怎么样选取指标用来判定和谐社会是否建成,但想来他们的判定依据也不应该和我们的经验观察和基本逻辑分析有太大的出入。在今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做报告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我赞成这个说法。按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我们难以在十年八年内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有多长,我们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时间就有多长。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我们很难在某一确定的时刻宣布我们建成了和谐社会。就是我们2020年实现了人均收入翻两番,也不好说我们就建成了和谐社会。

估计我们和课题组的学者们一样,都赞成胡锦涛总书记在两年前的一个讲话中对和谐社会的刻画。建成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六个目标谈何容易!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社会建立民主政治,实现公平正义,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那些条件不是靠一纸法令就能建立起来的。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拥有一部民主宪法,但大多数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实际状况却让人不敢恭维。在那里,社会发展水平甚至没有产生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更没有支撑民主政治运行的中产阶级存在;要创造出社会对民主政治的需求,并产生出运转民主政治的中产阶级,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中国自然与那些仅仅有一纸空洞的民主政治宪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我们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社会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显著增强,但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到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程度。

先从小事说起。我荣幸地作为北京市民,按课题组学者们的说法,就快要沐浴在和谐社会之中了,但让我梦萦魂牵的事情,则是盼望什么时候北京各住宅小区的业主先能与物业公司和谐起来,让我们每个人感到自己真的是“业主”,并有能力来决定一个物业公司的去留。现在已经有了让业主们宽慰的“物业管理条例”,但如果有10年工夫能落实这个条例,在北京建立起基本社会单元内的和谐,我们就要烧香作揖谢神灵了。说这些话不是抬杠,试想,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建立一种无碍大局的和谐关系尚且很难,我们又怎能期盼在短时间里在全社会范围实现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对社会变迁的经验观察使我们不得不相信,美国社会用了差不多用200年的时间才大体完成了自己的民权改革,实在算不上太过落后。

从更大的方面看,想到中国人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做出的努力,我们也浪漫不起来。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挑战性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但做好这个工作不容易。按国家统计局的说法,我们现在有农户2亿5千万,每户农民种地约半公顷。不难理解,这些农民若依靠种地谋生,实际劳动时间严重不足,只能做穷人。稍微具备社会结构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已经遭受现代因素冲击的背景下,由穷人堆积成的村庄基本不会具备和谐社会的元素。若依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来拉平城乡收入差距,在农户实际劳动时间大大小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无异于“革命”,其后果是既不能“充满活力”,也有失“公平正义”,与建立和谐社会南辕北辙。若把2亿5千万户农民减少到5千万户,就不一样了。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按目前农村人口转移速度,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估计在100年左右。若实行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这个时间也在30年以上。这里仅仅说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其他一些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同样不是靠十年八年能实现的。

上面的分析,是说在全国建成和谐社会需要一个长时间过程,但能不能让一些省市率先建成和谐社会呢?我看不行。反映和谐社会的几大特征几乎都是公共性极强的“物品”,某几个省市不可能先于别人拥有。河北获得民主法治就要比北京晚十几年?河北如果没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北京就能独立实现?北京的沙尘暴源头在哪里?近在河北,远在甘肃、新疆。和谐社会建设恐怕只能是一个在整体上推进的事情;若有一点时间先后的差别,也只是发生在不重要的少数指标上。

提出要在短时间里实现和谐社会,可能与两种认识或情结有关。一是把和谐社会的目标看低了,因此便看不到建成和谐社会的难度。这不好。目标太低,就会有一个接一个的省市在以后的若干年内宣布自己建成了和谐社会,但不管哪个省市的社会基础结构却没有大的转变,对此,人民群众会怎么看呢?二是不重视社会基础结构的缓慢、扎实的变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而看重“临门一脚”的戏剧性效果。这也不好。对于球迷来说,临门一脚的表演固然好看,但懂球的人知道,这表演是不能替代球队整体水平提高的。社会变迁中若集中上演紧张的戏剧性节目,并不意味着和谐社会的建成,充其量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速度。若把集中上演的戏剧性节目分解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可能有利于减少改革摩擦,更稳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当然需要中国数代政治家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进入 党国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9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