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在和谐社会中探讨 “普遍和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0 次 更新时间:2021-09-01 13:06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普遍和谐  

汤一介 (进入专栏)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我们回头看看20世纪的历史,可以发现过去的这个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纪,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但同时又是一充满矛盾悲惨的世纪。在这百年中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亡几千万人,大量破坏了人类多少世纪辛勤建造的文化遗产。而我们的国家,在百年中又经历了种种苦难,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日的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不可避免地发生种种问题,例如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信仰危机、道德真空、贪污腐化、环境污染,等等,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是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时候了。

从全世界看,现今虽然走出了冷战时代,可是人类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在他们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类自身的武器。正如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联合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开头就提到的,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非常深刻的。对自然界的过量开发,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的毒化,环境的污染,人口的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由于片面的物质利益的追求,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占有,权力欲望的膨胀,造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对立和战争。过分注重金钱和物质享受,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漠、心灵的孤寂,使人们失落感日甚。在人类社会中,现在儿童有儿童的问题,青年有青年的问题,老年有老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隔膜,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了解甚至仇视,使人们失去了对人与人的和谐的追求,这样发展下去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自杀,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忽视了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在我们走进21世纪之际,人类社会如何走出人自身造成的困境,就必须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和平与发展问题。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而大之即是要调整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必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使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因此,我认为,如果人们能更加重视儒家的太和观念,对它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诠释,并使其落实于操作层面,应该说对今日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太和见于《周易·乾卦·彖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天道的大化流行,万物各得其正,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在宇宙未分化出具体事物之前,宇宙本来就是和谐的,没有什么不和谐;在宇宙分化出天地万物(包括人)之后,如果不使和谐丧失,这才叫作太和。可见太和包含着普遍和谐的意义。我认为,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几个层面才可以被称为普遍和谐,而在儒家思想中太和观念恰恰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这样大体上构成了普遍和谐的观念。

首先,儒家把自然(天或天地)看成一和谐的整体。我们知道,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百物的生长也是自然而然的,这说明孔子对自然的和谐的认识。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周易》认为,在阴阳变化中体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自然的运行是在“元”(自然界万物的起始)、“亨”(万物的生长)、“利”(万物的成熟)、“贞”(万物的完成)中进行的。在《周易》中,这种自然最完美的和谐叫作太和。以后儒家关于自然和谐的观念大体都是发挥这个思想,例如在《中庸》中认为,和(即和谐)是天下根本的道理。张载《正蒙·太和》开头说:“太和所谓道。”太和就是万物之通理,故王夫之认为宇宙本来就是“合同而不相悖,浑沦无间”。这些都说明,儒家对自然和谐的重视。

其次,如果说儒家重视自然的和谐,那么可以说儒家更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不仅仅认为自然为一和谐之整体,而此和谐整体之宇宙又是永远在生息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它是一刚健的大流行,因此人应该体现自然(天)的这一特点而自强不息,所以《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思想的基础正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是指天道,即宇宙的规律;人是指人道,即人和人类社会的道理。孔子有一段话可以说是他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说,在五十岁前是孔子认识天命的准备阶段,由五十岁起他对天命有了认识,六十岁可以根据宇宙的规律来辨明是非、善恶、美丑,等等,七十岁就可以做到什么都自然而然地符合宇宙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达到了完全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实现天人合一得靠人自身的努力。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的努力可以使天道发扬光大,如果人不努力,那么天道并不能使人高尚完善。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认为只要人充分发挥其本心的作用,就可以对其由天得到的善性有深切的体会,从而也就可以对天了解了,而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境界。后来的儒家虽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发展,但大体都是沿着孔孟的思想发展下来的。例如朱熹说: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天道也不能不由人来体现,这是因为人道开始产生时是由天道决定的,但有了人及人类社会之后,天道就要在人道中表现了,圣人的贡献就是要使人类社会完完全全地体现天道的要求,以实现天人合一。儒家这种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是基于不把人和自然看成对立的,而是把人看成是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由于儒家认为,自然是和谐的,并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就必然引发出人与人的和谐的观念。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以及人类社会也是应体现天道的要求的。所以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社会规范的作用,以和谐为最重要。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的道就是天道(当然也包含体现天道的人道),人应该把天道的要求实现于社会;如果人不能把天道推行于社会,不如乘木船到海上去。为什么人有可能把天道推行于社会呢?因为儒家的主流思想认为人性本善,而人之善性来源于天之至善,如果人能充分发挥其善性,而使之实践于社会,那么就能把社会变成一理想的和谐社会。因此,儒家特别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对于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意义。

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大学》首章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明明德、亲民的目的是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切都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每个人把道德修养好了,天下就可以太平了,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其由人乎?”做到道德完美全靠自己,哪里能靠别人呢?对于这个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中对这个大同社会有一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和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当然包含着许多空想的成分,而且把和谐社会的理想完全建立在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也是片面的,甚至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从儒家追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来说,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既然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是人追求的目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是人的道德和学问则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取得,“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伊川语)。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民胞、物与”,他就可以达到一种身心内外和谐的境界。孔子曾赞美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这就是说,颜回对富贵和生死无能为力,但他却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而且能在贫困中保持身心内外的和谐。孟子认为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个人如果能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善性,以实现天道之要求,短命和长寿都应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了。

晋朝的潘尼做了一篇《安身论》,其中有两段阐发了儒家安身立命的思想,他说:“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故寝蓬室,隐陋巷,披短褐,茹藜藿,环堵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安身立命主要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和谐,使自己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衣、食、住、行等并不能对自己的身心发生什么重要影响,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就是宋儒追求的“孔颜乐处”。周敦颐尝问程氏兄弟:“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宋儒对此多有所论,归结起来就是寻得一个安身立命处。朱熹在其《答张敬夫书》中与张敬夫讨论“中和义”时说:“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自家自有个安宅,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觉处。”可见儒家所强调的正是由道德学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之和谐。

由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由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所构成的普遍和谐观念,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本文虽然是从自然的和谐开始论述,但儒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是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作为起点的。儒家是由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了,才能很好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不破坏自然的和谐。

正如《中庸》第二十二章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故而儒家关于和谐的路向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而至推己及人,再至民胞物与,而达到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儒家这一关于和谐观念的路向,当然也并非十分完善,盖因过分强调了道德修养的意义,容易走上泛道德主义。但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种观念说,无疑它对现代社会是有其正面的价值的。如果我们扬弃其中可能导致的缺点方面,并给以现代意义的解释和发挥,并通过各种可行之途径,使之落实于操作层面,我认为它将会对今日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经验,以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



进入 汤一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普遍和谐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34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