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霞: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条件与未来进路——“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坛综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25 次 更新时间:2024-01-25 11:42

进入专题: 政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张朝霞  

2023年5月28日,由中国政治学会和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劲教授为此次论坛的召集人与主持人。受邀参加论坛的学者有程同顺、方雷、金安平、孔繁斌、刘训练、王成、陈军亚、李里峰、王向民、臧雷振、张力伟等。与会专家围绕“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既讨论了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基础、现实困境,也探讨了未来进路。

一、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于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先后两次发表了关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不仅彰显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也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时代背景。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新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又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概念,便是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鲜明代表。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为中国自主概念生根发芽提供了宝贵的时代契机。还有学者提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有着广阔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对我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正是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和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前提,是不可或缺的时代基础。

与会专家运用历史思维探寻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基础,普遍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体系,是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宝库。另外,学界前辈对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所做出的努力也为当前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历史积累。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古代便有过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支撑古代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有学者从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角度出发,指出当前历史政治学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宽、拓深的可能性。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应从历史政治学研究中汲取更多营养。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历史绵长。有学者指出,任何一座大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早在民国时期便有萌芽。有学者提出,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都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梳理了1949年以前北京大学在这三部分作出的贡献。清华大学赴海外留学生们在美国课堂上反思中国课程,回国后用通史的方式来重修中国史,以此来建构知识体系。另外,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吴景超、梁启超、陈寅恪、罗家伦等也反对一味追捧、灌输西方知识与思想,提出应追求本国学术之独立的主张。清华大学通过关注本土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还有学者从田野调查的历史实践经验出发,指出通过几代前辈学者持续接力形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来源。这些尝试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们今天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自觉,是重要的历史基础。

二、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困境

时代呼唤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使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有了厚实的基础。但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瓶颈。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概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由概念、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其所形成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建立起来的。但从当前政治学研究的情况来看,针对概念展开的一系列争论使得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和建构并没有清晰的指向。从中国传统政治学知识体系中获取概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一条进路。但有学者指出,从中国传统的政治概念中延展出现代中国政治分析的可用概念时,由于这些概念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土壤,容易出现历史概念缺乏时代性的问题。还有一些学者谈到,我国与西方在政治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科培养、学科内容以及学术话语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对话受阻,导致当前我国已经建构的政治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解释力有限。另外,由于经常用中文概念去翻译外来词汇,导致一些本土概念被当作舶来品。还有学者担心,一味追求概念的自主性也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从而逐渐消弥中国政治学比较研究的维度,也容易使政治概念标签化。

政治学学科界限面临的新变化也使一些学者认为存在隐忧。有学者指出,当前知识创新、学科创新中,从创生到创制的正常逻辑顺序常常发生变化,比如变为先有学科创制、再形成学科轮廓,最后填充学科具体内容,这样的发展过程容易使研究者困惑,并对研究产生干扰。有学者从政治学学科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关于政治学学科的概念界定存在问题。有的学者考察了中英文顶级政治学期刊的研究状况,指出当前中国政治学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章更多是偏向于公共管理或者是公共行政类的刊物,而典型的政治学学科,如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的相关研究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致使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与公共行政或者是公共管理学科之间的界限模糊。一些与会学者认为,学科交叉带来议题研究广泛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挤占了政治学学科研究的经典议题和经典理论的空间。还有学者提到,当前中共党史党建、国家安全、纪检监察等研究方向陆续被设置成一级学科,导致政治学一级学科形成了分化与泛化的趋势。有学者从学术生态的角度分析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困境时指出,很多年轻人面临的科研压力较大,难免为了追求短期收益而去做一些功利性的研究。也有学者指出,一味地追求学科交叉也容易使得政治学在漫无目的的研究当中演变为知识的大杂烩。

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来源,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困境也影响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条件与未来进路着政治学知识体系。有学者指出,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来源,我国学者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某些领域的研究甚至超越了西方,建立起独特的优势。然而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离不开经典译著,中国政治学者使用的汉译名著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在政治学知识持续更新的今天,过去翻译的内容已不足以支撑当前的专业学术研究,需要更新。还有学者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困境出发,指出当前存在研究队伍凋零,研究空间有限,同时还缺乏相关的理论分析工具等瓶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萧条,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亦是如此。

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近代西学的传入第一次冲击中国古代形成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研究开始出现明显的西方依赖。有学者以民国时期为例,指出民国的教材和课程大多照搬西方,缺乏基于本土的独创知识。20世纪90年代后,以美国为特色的社会科学进入中国,形成了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第二次冲击。有学者指出,这次冲击对中国影响较大,导致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一种特殊的学术现象,即缺少中国自己的理论,而是用中国的案例与经验去验证西方理论,证明其普遍适用性,这也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事实上,西方主流或经典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巨变,新自由主义无法理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三、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未来进路

尽管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但与会者普遍相信,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之路值得期待,并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构成了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未来进路。

第一,概念进路,也就是从概念着手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有学者提出,政治概念与政治学的核心关怀、核心议题密切相关,挖掘和研究概念可以打破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垄断。政治学概念的研究,应当从历史进路、理论进路与实证进路三个方向推进。有学者希望通过建构一些新概念来解释中国问题。建构新概念并非新提法,而是要在现有概念当中注入一些创新性内容,扩大提升这些概念的包容性和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还有学者从概念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出发,提出概念既要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又能够和世界前沿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对话,这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世界的现代经验有足够的理解,以赋予历史概念更多的时代性,赋予本土概念更多的世界性。还有学者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现状,提议应当继续鼓励和推进政治学原著经典的翻译工作,使相关研究尽快适应当代政治学学术话语发展,助力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进程。

第二,学科进路,也就是从学科建设着手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有学者主张必须重新界定政治学这门学科,因为不同的界定就意味着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知识建构的方式。有学者认同建构以政治学为核心的交叉学科体系,但强调一定要找准政治学在其中的位置,并在多学科的协同合作中提升政治学精神支柱的价值。有学者建议政治学整合多种方法,衍生出更多像信息政治学、计算政治学这样的新的研究形态或研究范式。有学者提出应当培育三个学术关怀,即坚守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公共关怀以及面向人类彻底解放的终极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当前政治学学科碎片化和不断分化对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负面影响。还有学者针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面临的困境给出了三个研究突破方向。第一是补齐史学领域的研究漏洞,挖掘出更多值得探讨的领域。第二是积极转变叙事方式,或可以增加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深度。第三是开展史学领域的学科互补,拓展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宽度,例如在研究中,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进行适当融合。

第三,实践进路,也就是回归知识体系服务于实践的逻辑起点,从预期成效来规划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为了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因而需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在实践中寻找方法自觉,通过实践获得概念自觉,并进一步在概念建构中追求理论自觉。有学者主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纳入到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中来,赋予传统政治学时代性,使中国政治学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去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学者还提出从宪法中寻找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权力法治化、规范化、公民权利等政治学核心议题均在宪法中有所体现,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宪法中来并回到宪法中去,使宪法这个法律文本变成规范性的教科书,化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第四,国际进路,强调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有学者指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摆脱西方的话语主导,打破西方对知识体系的垄断性解释,为人类提供新的政治价值认同、政治理想和政治设计,激发对未来政治世界的新向往。有学者考虑到中西对话面临的困境,认为在未来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建设中,应该更多从方法论入手,因为方法论的普遍性较为客观,在外国学者中的可接受程度要远高于对象、概念和理论,是中外政治学者差距不大且可以产生更多对话的重要维度。有学者表示,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话语表述既要符合国际认知,又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打破学术隔阂,加强传播并增进理解。有学者从一般和特殊及其转换的角度提出,在自主知识体系中,自主是特殊的,而知识体系又有一般意义,应当在特殊的实践中提炼一般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需要回应中国的问题和诉求,还要立足于中国文明,用东方视野和东方话语体系来观察西方,解释西方,与此同时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进一步实现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本土化,教别人运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去研究本国的问题。

总之,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条件、存在问题与未来进路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视角新颖、观点全面。通过讨论,与会者对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基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当前遇到的瓶颈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对未来的建构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必将对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入专题: 政治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8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