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高考与新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7 次 更新时间:2020-07-18 20:33

进入专题: 高考  

李涛 (进入专栏)  



李涛,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原载:《探索与争鸣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高考,从来都不只是一场关于文化水平能力的简单选拔测试,它对于每一位社会公众而言,都具有或隐或显,或疏或近的内在关联。


它是一场盛大的国家仪式,这场国家仪式用两天的时间,向不同的公众诉说和传递着多重价值和意义,有关于公平、理想与权利。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诉说遍及于国土南北与城乡的每一处考点,不管这处考点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的灾难与困境(疫情、洪灾、地震等等),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保障且必须保障每一个考生获得公平参与的权利,这是一份庄严的国家承诺,也是一份饱融爱语的社会责任。


作为国家仪式的高考,是国家和人民为即将步入成年的年轻朋友们,也是正在茁壮成长中的国家新民们精心准备的一场集体成年盛典,这场国家盛典不仅仅是一场作为景观的成年礼,它的意义还在于,出题人代表国家和人民,用冰一样的困难磨砺、亦用火一般的热情勉励这些正在经历“冰与火”的18岁新民们:无论我们将来独自或集体要面对何种困难,请永远牢记那些让我们得以顺利成年并有幸参加高考的每一位普通人,他们是每一位父母、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警察、每一位医生、每一位农民、每一位工人、每一位......他们是普通人,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才是真正的国家英雄,他们就是我们未来要成长成为的样子。


高考绝不是人生成败的角斗场,尽管对于遍布城乡的每一个考生而言,高考始终是打破阶层固化、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但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等同于人生出彩机会的多寡。事实上,高考只是缓缓拉开了新民们走向丰富人生的序幕,未来的一切,幸运的是“在路上”。


不久的将来,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势必有人欢喜有人忧,或酣畅淋漓,或心有戚戚,但无数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考的悲欢只是暂时的,比高考成败更神圣的荣光恰恰是独自面向本心,无论成败、无问西东,而这才是高考所承载的教育意义。真正完美的教育恰恰是忘记了那些高分经验、解题技巧、应试知识等之后剩余的部分,它包含对真理的好奇、对知识的热爱、对族群的眷恋、对弱者的同情、对自我的超越以及对生命的自省。


请相信那些以分数高低而论成王败寇的丛林逻辑从来都不是教育的意义,那些竞技场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英主义劝勉教条从来也不是教育的真谛,尽管我们追求教育卓越,但绝不以制造符号式的群体分层为目标,尽管无数的学者一再论证教育的社会成层功能,但溯源教育的谱系学观察,不难发现那只是教育被捆绑的社会功能,因此,学者和政治家都在努力探索着一条更为公正、均衡、美好和幸福的未来教育之路。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居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全世界的世俗教育体系往往也都以高竞争性的制度设计分配稀缺性教育资源,在教育筛选轨道中越往上行,越是表现为少数成功者的入围和多数失败者的出局,教育似乎变成了一场场负重前行而血雨腥风的战役。今日的高考者,明日可能还会考研、考博,抑或进入职场展开新一轮的就业竞争。因此,谈“仰望星空”难免略显奢侈,更何况大地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但是别忘了,教育的目的绝不在于个体一时一地一城一池的得失,教育成败的最终检验也绝不以世俗的功名利禄计,教育只有一个目的:成就个人所执的美好生活。这个美好生活恰恰是自省而自安的,教育在劝勉新民仰望星空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与脚踏大地相冲突,但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期待仰望星空,恰恰才是个体自省自安美好生活的开端。


刚参加完高考的年轻新民们,在已走完基础教育旅程的这个人生重点节点处,请认真审思,我们在高考前所接受的、从而形塑当下自我的教育,究竟更多只是经老师们嚼碎揉烂、未经自我创造性劳动而获取的重复性知识?还是通过反复规训而不假思索烂熟于心的习惯性解题技巧?抑或是一切为了分数而功利化选择性学习的囫囵吞枣?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辨力、批判力、行动力,我们的公共性和同理心,我们的教育精神究竟收获多少?我们是否可以骄傲无愧地对自己讲:我是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因此,高考分数的高低或许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智识学业的成果,但并不能代表接受教育的优劣。


高考的结束,让作为国家新民的我们有时光有力量暂停匆匆脚步,想一想人类和国家正在经历着的事。面对疫情、洪水、地震等各种灾害冲击下的周遭生命和族群的苦难,国家和社会让我们安心迎接高考,让我们在便捷的网络和安全的教室中安心读书,让我们在便捷的网络和安全的教室中安心读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为新民的我们可以如此心安理得且理所当然的将刷题带来的知识增长理解为所谓没有浪费青春时光的教育成长?


因此,借高考结束的自由时光,一边思考未来的大学和专业选择,一边思考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价值和行动,或许是高考后需要我们补上的一课。


走进身边的日常和附近,静下心来仔细看一看周围普通人的行动,听一听那些弱者的声音,做一做那些公共的事,记一记不是为文而积攒的平凡小事,走一段不远的路让自己暂时成为孤独的思考者和行动者。抑或哪怕只是听听隔壁阿姨的唠叨、帮助社区浇浇花,扶一扶行动不便的老者,读一读那些想读而未读的书。请放空自我,收拾焦虑,暂停“我之为我”如此重要且匆匆的规划,尝试着做一点国家新民们能做的事。


尽管要小心翼翼地尊重个体自由,但依然想要劝君切勿将高考后的放松变成放纵:沉溺于网络喧嚣,或游戏轰鸣,或一边对“主播们”熟悉地顺口吆喝 “666”。


让我们思考,当18岁开端的青年时光像一幕电影,从展开到落幕,一切寂静,春暖花开,记忆中让生命丰满、沉淀而甘怡的部分究竟能剩下什么?


最后,劝君再重新为自己写一次高考作文,请你们大胆假设。这一次,请忘记饱熟于心的高分技巧,忘记需要迎合出题者期待的文风教条,也不要想老师们老气沉沉的纠纠文风和无形的规约,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请写出属于你们自己年轻的色泽,那才是少年走向青年的成长宣言,也是未成年人成为国家新民的公共精神,那里一定没有学究气、没有八股风、没有风行网络的作文点评专家们的一本正经与假大空。


请珍惜“大胆假设”。因为从高等教育开始,“大胆假设”背后的想象力培养,大学老师们多已无能为力,高等教育阶段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优势恰恰在“小心求证”上,从文献到方法,从方法到田野(实验室),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从教者发现,最可贵的价值和资源恰恰是“大胆假设”,是ideal,而“小心求证”往往可以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达至。由此,他们只能一再责怪基础教育,可是基础教育又能责怪谁呢?


我时刻想起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杨明奎先生的谆谆训言,并愿与君共勉:人贵有独立之精神,文贵有独到之见解。人云亦云则流于庸俗,睿智卓识非一日之功。



附:


原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功名与道义》

作者:李涛

史书多以成败论英雄,春秋功名大业屡居仁义礼信之首,烦不胜烦也。今日案上所浮、世间所传千秋文章之事,多如赢者通吃而精心拂饰之历史婢女而已。桓公成就霸业和管鲍之谊皆不出其右,然余视誉管仲、鲍叔、桓公者,皆为下流之辈而不足荐也。


少年小白,尚未成伟岸如桓公者,即生于乱世而长于强鲁,血雨腥风、强弩暗箭,受鲍公之训而早熟于群,峥嵘必历非凡之事,故性之积难免必先功而后德。功成岂可身退,必杀兄而诛兄侧,更奈何暗箭于前而罪人如管仲之流,必欲杀之而后快。然堂前恩师鲍公,力荐管仲为相,宣治世之能臣,成霸业之奇才,小白感羽之初翼,前已杀纠泄愤,先政而后德,无奈而拜之,无择之选而已。


鲍公举仲,非才学为先,疑为自保,伴君如伴虎。大凡蝇营小事,多同甘未可同苦,然天下大事,多同苦未可同甘,农人尚知狐死狗烹,智如鲍公者,岂可不识。故荐囚人管仲,意与后世之范蠡同风,非去野而大隐于世而已。况管仲为故友,历琐事而知根底,有才而无德之人,如灯幕皮影而已,可控也。


管仲之流,本有三计:一计为殉道忠烈而勇随于纠,成千古义士之名;二计为痴谑君前而扮愚于朝堂,成保身苟命之利;三计为随波逐流而浮沉天命,成天定命选之义。然管仲之流,三计皆未选,急忘旧主,跪拜于堂前,功名道义,高卑立下,如其前领战事,舍命而居后,争功而邀先,不足耻也。复念纠之去齐,成也管仲,败也管仲,索其缘由,不乏后世复虑也。


成王败寇,史故灰蔽,弹纸拂尘,掩长卷而惜,德艺兼备者,寡也。叹乱世之书,多赞功名而薄道义,先政后德,叹治世之书,多誉道义先薄功名,先德后政。故今日读史者而为学者,当祛弊除故,窥要择理,岂可人云亦云乎而流于常俗?


进入 李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高考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14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