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世界大变局与中国的应对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49 次 更新时间:2019-11-07 07:36

进入专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世界大变局   战略机遇期  

陈向阳  

内容提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是世界秩序的重塑,体现为大国力量对比均衡化、经济全球化遭遇“反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充满变数、文化多样化催生“模式之争”、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国际危机常态化。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的“应变方略”,包括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思维、新形势与新布局。进一步运筹好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两大关键,一是统筹兼顾“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二是趋利避害、维护并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关 键 词:习近平外交思想  世界大变局  战略机遇期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秩序“新陈代谢”、此消彼长的过渡期,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格外突出。面对深刻复杂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外事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丰富内涵与宽广外延,彰显了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往开来与大国担当。进一步运筹好新时代中国外交应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兼顾“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有效维护并努力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在2018年6月22~23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①习近平提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本质是世界秩序的重塑,其核心是世界权力在国家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新分配,其具体表现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世界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新升老降”,新兴经济体与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大势难改,西方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与美国的霸权难以为继,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步入“多级化”的新阶段。当今世界主要力量呈现为“一超六强”,其分别属于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仍是美国,第二层级包括中国、欧盟、俄罗斯,第三层级为“脱欧”后的英国、日本、印度。其中,中国的综合实力坐二望一,其“世界第二”的特殊地位更加敏感,易被“聚焦”乃至“前后夹击”。而世界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新升老降”,特别是“中进美退”,也使得美国的危机感加深,其不甘示弱并加紧反制,重点施压围堵中俄两国,导致中美、美俄战略博弈加剧,博弈领域涵盖经贸文化与地缘政治等,较量手段包括舆论战与贸易战等,乃至引发了世人对所谓“新冷战”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还企图分化新兴大国以免两线作战,试图拉拢印度与俄罗斯以全力压制中国。

第二,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遭遇“特朗普逆风”。美国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特朗普政府一味强调“美国优先”和所谓的“公平贸易”,大肆推行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的倒行逆施,重点针对中国乃至盟友发动贸易战,致使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多边机制备受冲击。特朗普还大搞反多边的“退出外交”,坚持唯我独尊、唯利是图、推卸责任。

第三,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势不可挡,新科技与新工业革命的“双刃剑”效应凸显。互联网将全球“一网打尽”有利有弊,网络安全脆弱敏感,人工智能与“无人化”等新技术应用加快,其潜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国家安全异化突变的风险,与此同时大国之间尤其是中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第四,文化多样化进一步走强,“发展模式之争”加剧。中国倡导践行文明对话与治国理政交流互鉴,独立自主、对外开放、改革创新、行之有效的“中国模式”影响力增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政治疑虑与意识形态焦虑加重,故而大肆炒作与不断翻新“中国威胁论”。

第五,国际关系行为体多元化影响深远复杂。非国家行为体五花八门、大行其道,其借助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壮大,高科技跨国公司的能量尤为惊人,美国企业优势明显,政府权威及国家安全面临侵蚀,自17世纪中叶以来延续至今、以主权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正经历深刻转型。

第六,国际危机趋于常态化,“黑天鹅”与“灰犀牛”层出不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过度举债,指当前全球债务规模超过了10年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水平,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持续八年的中东北非危机仍然看不到尽头,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催生新乱局;欧美族群矛盾与社会分化酝酿内部政治危机,其外溢效应堪忧。美国特朗普大搞“推特治国”、一味任性斗狠,不排除其为摆脱国内执政困境(如“通俄门”调查等)而对外逞强,以转移国内公众视线。西方政治民粹化尤其是“特朗普变量”加大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与生态环境危机频发,特朗普为美国一己之私悍然退出《巴黎协定》,2018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为世人敲响警钟。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秩序交替的过渡期,世界秩序重塑潜伏着失序乃至无序的风险,中国新时代遭遇世界大变局,外部挑战更趋复杂多变。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略


适值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多事之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五个新”(新经验、新思想、新思维、新形势、新布局),堪称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变方略。

首先,回顾总结新时代中国外交新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波澜壮阔,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风险考验,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强调对外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和深刻体会,包括“七个坚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内外兼修、内圣外王;坚持战略自信和保持战略定力,乱云飞渡仍从容,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从长计议;坚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关系新理念,为世界注入正能量、贡献中国智慧;坚持战略谋划和全球布局,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特别是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手笔;坚持捍卫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主权;坚持合作共赢和义利相兼,致力中外良性互动,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强化风险预判与危机管控,确保了战略主动。

其次,提炼升华新时代中国外交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简称“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事外交领域的具体呈现和最新发展,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古为今用、继往开来,包括十大方面②:一是在领导体制上,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强调,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对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要强化统筹协调,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确保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而依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原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可以说,这一外事领导体制是对“大一统”的中华传统战略体制的传承;二是在战略目标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是当代中国“大战略”的本质体现,即谋求民族复兴并为此打好“新持久战”;三是在思想境界上,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天下为公、兼济天下、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中华传统王道战略文化的一贯抱负和胸怀,而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也已出版;四是在内在定力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这体现了“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的本质规律性,即内政与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政治信仰与政治本色对外交的决定性作用;五是在主要途径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外交对古代中国优秀外交遗产的传承,既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外交的大手笔,也是地缘经济的大智慧和共同发展的大平台;六是在崛起方式上,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信“国强必霸”的所谓“铁律”,这是“和为贵”和“以德服人”的中华王道战略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体现;七是在关系形态上,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这体现了“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广交朋友”的中华伦理道德,和“悦近来远”、从容周旋、保持主动的外交战略意图;八是在价值取向上,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这同样体现了“天下为公、兼济天下”的中华传统战略文化大格局;九是在现实依归上,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是居安思危和底线思维的体现,反映了中华传统战略文化的务实性与忧患意识;十是在大国形象上,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当代中国外交弘扬“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儒家品格,着力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传播正能量,不断展现“中国机遇”与“中国贡献”。

再次,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新思维,包括“三个正确观”:一是正确历史观,即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二是正确大局观,即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三是正确角色观,即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中国对外方针政策。

“三个正确观”之中尤以第三个即“正确角色观”最富新意,因为当今中国的国际角色更趋丰富,从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看是“负责任大国”,即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三个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③从中外力量对比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崛起大国,在承担更多大国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外部阻力;另一方面仍是发展中大国,应坚持“内功优先”,对外承担大国责任需量力而行。

复次,辩证研判新时代中国外交新形势,对“历史交汇期”趋利避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2022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即世界秩序重塑与“新陈代谢”)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中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为此辩证提出“四个既和又”:

一是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多极化虽令“唯一超级大国”难以为所欲为,但与此同时中国加速崛起“树大招风”、存在被“前后夹击”的风险;二是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全球化虽难完全逆转,但西方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泛滥、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逆流汹涌;三是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多极化与多边机制虽令大国关系总体稳定,但特朗普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美国优先”搅得天下不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是层出不穷;四是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文化多样化与文明对话方兴未艾,但西方大国“傲慢与偏见”依旧,“文明冲突”、价值观对立仍有市场,“发展模式之争”更趋激烈。

最后,深化优化新时代中国外交新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工作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加强谋篇布局,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要节点,推动对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未来5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要实现(202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其中有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2021年建党百年等)。要求对外工作以此为“坐标”,通盘考虑,梯次推进,既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既多点开花又精准发力,发挥综合积极效应,具体包括六个布局:

一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新时代中国外交“以天下为己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着眼世界秩序重塑的时代大潮,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继续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及其变革。

二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行稳致远,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堪称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金字招牌”,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载体。应在其总体良好发展态势与现有“点线面”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度聚焦、适时优化,强化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注重“内外统筹、以外促内”,以此促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迈向高质量经济发展。

三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当前大国关系复杂多变,应兼顾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妥善处理与老牌大国的“竞合博弈”、管控竞争、深化合作,扎实推进“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与战略协调,预防老牌大国的反弹,化解“第二大经济体”被“前后夹击”的风险。

四要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应在十八大以来主动塑造、成效显著的基础上,持久扎实经略周边,适时谋划“大周边战略”,兼顾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南太、西亚各地缘方向,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多管齐下,着力管控热点难点,破解域外大国以“印太战略”对华“围堵”企图,确保“中、美、邻”周边博弈战略主动权。

五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习总书记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应以“义利兼顾、合作共赢”区别于个别西方大国的“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立足发展中国家这一外交基础及其“广阔天地”,致力于“助人为乐、共同进步”,引领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使之成为中国参与和运筹大国战略博弈的坚实依托。

六要深入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国际政治话语权,深入开展政党外交、文明对话、人文交流,优化外宣与国际传播,推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理直气壮维护和耐心细致解说“中国道路”,主动塑造良好大国与大党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软实力、吸引力、感召力。尤其是,要针对今年以来西方新一波的“中国威胁论”,区分其中的误解误读与曲解抹黑,有的放矢地予以回应或回击。


三、进一步运筹好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两大关键


首先,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奋发有为”的同时仍需“韬光养晦”,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兼顾“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外互动更趋复杂,中美博弈尤为激烈,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中国对外战略方针,国内外不乏议论,“中国是否还需要韬光养晦”一类的疑问再度抬头,对此需正本清源、准确“号脉”、对症下药、与时俱进,以便中外良性互动、中国崛起行稳致远。

一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八字方针应完整把握、辩证理解、统筹兼顾。“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八个“烫金大字”彰显了当代中国外交的文明深度、历史厚度与哲学高度,堪称中国外交乃至中国崛起的“生辰八字”,也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所在和应有之义。这八个大字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体两面,彼此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绝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切不可将其分割或偏废,也不能厚此薄彼。中国外交既要在“韬光养晦”的同时“有所作为”、而非消极无为,又要在“有所作为”的同时“韬光养晦”、决不得意忘形,应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行稳致远。④

二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并非权宜之计,并不存在“过不过时”的问题,更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中华民族光明磊落的外交传统和崛起大国自警自觉的战略修养,具有长远指导意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虽是邓小平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冷战结束之际总结提炼出来的,针对的是当时中国所处的严峻国际环境,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但同时也是长远之计。因为与当时情况相比,尽管今天的国际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彼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尚未根本改变,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外部对中国加速崛起加以反制围堵、国内有2020年前“三大攻坚战”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内外两个大局复杂互动等,这就决定了中国外交务必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而即便是中国今后完成了崛起、实现了“伟大复兴”,也应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免“亢龙有悔”,以摆脱盛衰循环的“历史周期率”。

三是当前中外复杂互动尤其中美激烈博弈的严峻现实,也决定了中国外交仍需强化忧患意识,应通过运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来对外增信释疑,以化解外部压力。随着西方金融危机爆发十年来中国加速崛起,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大国外交愈发主动,“树大招风”效应凸显,西方大国备受刺激、焦虑不安,加之其国内“本国优先、反全球化、保护主义”的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调整聚焦中国并加大围堵压制,包括炒作新的“中国威胁论”以抹黑中国、以“贸易战”胁迫中国等,极力维护霸权,这也需要中国外交在“有所作为”的同时兼顾“韬光养晦”,反制美对华“贸易战”注重斗智斗勇,不斗气不斗狠,同时继续强调中美共同利益与合作,以留有余地、斗而不破、以斗促合。

四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重在与时俱进、保持平衡,应弘扬“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兼善天下”的中华“务实王道”,⑤并在与“唯利是图、唯我独尊”霸道的长期竞赛和“新持久战”中得道多助、行稳致远。为此应控制好对外开拓进取的节奏,始终确保五个平衡:内与外的平衡,坚持“内外统筹、内主外辅、以外促内”,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苦练改革、发展、稳定、创新的“内功”,防止重外轻内、内外失衡、重心不稳;稳与进的平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前提、进是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格外复杂多变的多事之秋;全力以赴与量力而行的平衡,提防对外拓展力度过大、战线过长、担责过重;“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注重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防止大包大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循序渐进和构筑“国际统一战线”,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刚与柔的平衡,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逆流及其对华霸道行径,强化危机管理,及时精准反制,拓展与“金砖国家”、欧盟等的合作,善于利用矛盾,扩大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朋友圈”,避免单打独斗。同时积极引导、主动塑造国际舆论,针锋相对批驳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对外耐心解说、争取理解,对内着力培育自信自强、冷静理智、务实平和的国民心态。

其次,在维护并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强化风险预判与风险管理。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为危机的战略主动战。⑥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重要讲话为更好维护战略机遇期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对战略机遇期要深化认识、主动谋划、顺势而为。一是对战略机遇期立足于维护,着力顺延、注重塑造。“战略机遇期”的提法源自中共十六大,其原意是指21世纪的“头二十年”,而现在所剩时间已不到三年,似乎即将到期,实则不然。在新时代维护战略机遇期,不仅要维护好即将过去的“头二十年”,为第一个“百年目标”全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更要依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间表,即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与伟大复兴,努力延长机遇期并主动塑造新的机遇期,通过积极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包括及时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大力强化对外慑战止战的战略威慑力等,以便继续集中精力用于自身发展。

二是善于捕捉战略机遇期有望延长的新的有利因素,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冷静,心中有数、行稳致远。新的有利因素包括:西方大国内部困境短期难除,世界力量对比“东升西降”、“中进美退”大势所趋;中国内外兼修、兼善天下、内圣外王、得道多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而美国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失道寡助;西方“自由民主”体制弊端积重难返,政治乱象丛生,党争内耗与窝里斗加剧,受制于“内忧”与“萧墙之祸”,其对外扩张力不从心,对外逞强外强中干;美俄矛盾深刻复杂,美国自我中心、拒斥多边令西方联盟裂痕增大,加之美国还把中俄两国同时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难免顾此失彼,中国可以利用美国与其他大国的矛盾,从容周旋、分散压力、借力打力。

另一方面,应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讲究谋略策略,针对可能严重干扰甚至打断中国战略机遇期的风险挑战,有的放矢加以排除,防患未然加以塑造。

一是对外战略方针注重“韬晦有为”,打好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持久战”。要立足自身发展中大国的国情国力,对中美实力差距心中有数,把问题与困难估计足,适时适度保持低调,坚持稳扎稳打、稳中求进,防止急于求成、欲速不达,避免锋芒毕露、引火烧身。

二是主动运筹中美竞合博弈,力避迎头相撞的“修昔底德陷阱”。高度警惕自身综合国力“世界第二”这一独特地位所伴随的独特挑战,防止主动引发“世界第一”的反弹,避免被前后夹击。以竞合思维应对美零和思维,拓展务实合作、有效管控竞争、力避恶性竞争、不搞军备竞赛。

三是均衡发展大国关系,善于周旋,防止成为众矢之的。运筹中、美、俄、欧四大战略力量互动,以及中美俄、中美欧、中美日、中美印等重要三角,妥善利用美俄、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等矛盾,借力打力,使美国难以持久聚焦中国。重点联合俄罗斯,努力争取印度,运用“金砖+”机制,联合新兴大国,共同抵制西方大国施压,避免单打独斗。

四是刚柔并济塑造周边,尽量防止卷入大规模地区军事冲突。联合周边有关国家、共同促进区域和平稳定。海洋维权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与“有力”,推动双边协商,压缩域外大国介入的空间。对朝鲜半岛、阿富汗等周边热点积极管控、防乱止战。对“台独”势力及外力介入加大威慑、精准反制。

综上所述,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变方略,是中国在自身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同时,致力于中外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济世良方,是对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兼善天下的中华“务实王道”的发扬光大。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外交将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迎难而上、得道多助。

①“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http://www.xinhuanet.com/2018-06/23/c_1123025806.htm.(上网时间:2018年11月3日)

②“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http://www.xinhuanet.com/2018-06/23/e_1123025806.htm.(上网时间:2018年11月3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e_1121867529.htm.(上网时间:2018年11月3日)

④“专家:当前形势下中国须保持谦虚谨慎”,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81103-904.(上网时间:2018年11月3日)

⑤“务实王道”是中华传统战略文化的精髓,是对孟子“二分法”战略文化的超越,和对荀子“三分法”战略文化的改造,其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古代封建统一王朝的三大盛世:西汉、盛唐、清朝之康雍乾。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54~55、77~79、169~171页;陈向阳:“辩证解析中国和平崛起大战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3月下。

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8-01/05/c_1122218349.htm.(上网时间:2018年11月3日)



    进入专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世界大变局   战略机遇期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8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