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笑天 孙龙:虚拟社会化与青年的角色认同危机

——对21世纪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挑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8 次 更新时间:2019-01-12 00:17

进入专题: 虚拟社会化   青年工作   青年研究  

风笑天   孙龙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兴起,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年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非连续性是青年社会化角色认同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深化青年社会化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



引言


二十年以前,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写道:“第三次浪潮正在做的,并不是去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某些高视阔步出入于人们之间的英雄人物,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遍性格发生显著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搜索虚构的人,而是去寻找未来文明最珍视的特性。”这一预言揭示了未来社会青年成长环境将与以前完全不同,而这种不同以往的社会化环境将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托夫勒的预言竟然在逐渐实现,而使这种预言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正是来源于伴随世纪更替而悄然来临的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与未来学家的天才表述稍有不同,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者更加普遍关心的是,21世纪的青年究竟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影响其成长发展的社会化机制与以前有哪些不同,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可能对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形成哪些挑战,这些也是本文要讨论的焦点问题。

笔者将从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结合社会学的社会化理论及相关理论,对21世纪初期中国青年可能面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化机制作一些分析预测,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促进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


虚拟社会化问题的提出


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青年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样一个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的执行者(施化者)和接受者(受化者)是社会化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在50、60年代提出了社会化即角色学习的观点,使人们对该概念的理解完成了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

具体到青年研究领域,经典的社会理论往往侧重于讨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媒四种社会机构对青年成长的影响,1980—199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和Internet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浪潮初现端倪之时,青年研究者开始把网络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进行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争辩,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络与普通传媒的不同之处,已经开始有人将其作为一种与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媒四种社会化机构相并列的社会化机构加以探讨。笔者认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传统大众传媒、网络这五种社会化机构构成了一个连续性很强的社会化体系,其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化者的真实性和确定性依次减弱,而虚拟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受化者的被动性依次递减,而自主性依次递增。因而,从施化者的确定性—受化者的自主性的维度进行划分,青年社会化实际上可以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常用来概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而后者则特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尤指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媒介所进行的社会化过程。

应当说明的是,在19世纪末以来的100年中, 人们在对青年社会化进行研究时,仅仅将大众传媒视为一种与家庭、同辈群体等相并列的一种普通社会化机构,在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之间的界限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识和重视。8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青年社会化的基本社会环境,电视的普及产生了“电视机前的一代”,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发展则正在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目前“网上一族”还只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社会”、“网络社区”、“虚拟社会”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代名词,与网络化相紧密联系的虚拟化社会将成为一种对青年发展有极其深刻影响的社会化力量,为社会广泛接受。


虚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施化者的虚拟性。在由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施行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教师、朋友等施化者都是以一种真实的、确定的社会角色参与青年的社会生活。报刊、广播、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给青年提供了诸多由文化工业人为制造的虚构的形象,使青年社会化的施化者初步具备了虚拟性,而由网络所构成的电子空间——网络社区完全不同于农村社区或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家庭、朋友等经典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在网络社区中,所有的社会角色具有匿名性,其真实的身份和地位难以准确辨认,所营造的社会情景也是虚拟的、不确定的。

——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在真实社会化的进行过程中,尽管施化者和受化者也存在交流与沟通,人们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谁是社会化的执行者,谁是社会化的接受者,家长和其子女、老师和学生都有比较准确的界限,因而在这种条件下,青年的自主性还是相当有限。虚拟社会化则是一个完全的双向社会化过程,青年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接触的时间、方式以及对内容的选择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强制性和惩罚性是不存在的。

——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一般而言,社会角色的培养包括行业方式社会化和角色规范社会化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学家罗伯逊在其《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传播媒介提供了人们可能绝对不能用别的方法看到的角色模式和生活方式掠影。”年轻人从传播媒介的广告中知道了他们将来作为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角色以及社会对青春、成功、美丽和实利主义的高度重视,从电视电影和互联网上获得了顶礼膜拜的英雄形象。然而这些虚拟社会化机构并没有为青年的角色学习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导致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虚拟社会化强调具体的形象和行为模式的灌输,忽视角色所固有的社会规范的培养,尚是一种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化。

——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在由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主导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内容具有群体化的特征,不同个体接受的社会化信息大体一致,而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上的自主性,社会化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个性化色彩。


虚拟社会化条件下的青年角色认同危机


正如社会学家帕森斯所说,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青年时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依照社会对青年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即实现期待角色与现实角色的整合。当在期待角色与现实角色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之时,便会出现角色认同危机,这可以用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进行解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高涨,虚拟社会化机制将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的断裂而导致的青年角色认同危机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如果说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社会结构和个性发展三个层面,由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断裂而造成的青年角色认同危机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表现。

文化冲突。以传媒和网络为工具的虚拟社会化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化手段的确立,更是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嵌入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青年从媒体和网络上接受的社会化信息,与他们从家庭、学校和社区所接受的信息不一样,这说明他们的社会化缺乏完整性。这些矛盾的信息可能会造成深刻的文化冲突。一个女孩可能从媒体和同辈那里了解到一个年轻的女人应该穿着性感的衣服,同时也从她的父母和她的社区的其他人那里了解到,这样打扮的女人会得不到尊重。一个男孩通过媒体可能会慢慢相信,每天花很多时间弹奏电子吉它,以便象他的媒体英雄们一样有朝一日成为摇滚明星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而他的家庭和老师则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性的虚幻的念头,并督促他把这些能量和精力用到他的功课上去。也许这些矛盾,这种完整性的缺乏,对存在于目前这一代青少年中的一些人的疏远和反常负有部分的责任。

更深刻意义上的代沟。代沟这一社会学概念最初用来表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代际差异,在信息化、网络化迭起,虚拟社会化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条件下,青年将面临更为深刻的代沟问题。近二十年来,我国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发展十分迅猛,90年代初,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近7000种,电视机1.4亿台,每天全国有7亿人看电视,占全国总人数的60%左右。1995年中国开始跨入由Internet网连接的信息高速公路后,短短4年间网民便达到3000万。80 年代成长起来的“电视机前一代”和90年代的“网上一代”将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他们的上一代形成巨大的反差,代沟是虚拟社会化条件下青年成长必须面对的社会化环境。

内在的疏离感与孤独感。著名专栏作家王德全在其《Internet:世纪之赌》一书中写道:“从情感的层面上,Internet网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而且是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给你戴上了绝好的面具,你不会担心自己浅薄,也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你脸上的疮疤。”这表明虚拟社会化将极大地影响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然而,由于交往对象的匿名性及其社会角色的不确定性,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特别是其内在的亲和动机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在网上精神生活将异常混乱,因为他们无可逃避,并且人类内在的孤独感使你充分利用Internet,对它产生救命稻草般的依恋”。这些关于“网虫”的描述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虚拟社会化条件下青年所特有的疏离感与孤独感。媒体已报道了多例“网络综合症”,许多“患者”整日沉迷网上,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暴躁易怒、行为异常,整个人逐渐地电脑化、网络化、非人性化了。


网络社会: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的新挑战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青年研究新的使命也随之而产生。即使是在今天,整个中国网络用户在不超过1%的情况下, 网络依然提出了富于挑战性的青年研究课题。在中国沿海地区, 拥有计算机的家庭已超过2%。计算机和网络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2%。 赢海威时空的用户访问次数超过50万人次,上海热线的用户访问人次也超过了30万人次。计算机和网络对青年的影响显然已不能简单地用数学来表示。青年研究的数字化在今天的中国也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比如,我们通过因特网上著名的网络引擎系统Yahoo!去查阅社会学的资料。很快Yahoo的搜索结果就出来了,但在初步的浏览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青年问题研究的不少东西都被搬到了网上,青年工作者也已经可以充分地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研究,然而,人们对因特网对整个社会和青年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似乎尚未全面而深入地展开,青年工作者似乎还缺乏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的洞察力。青年学数字化了,但青年学对数字化社会的研究还很不够,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关于数字化社会的种种问题、趋势和结果。

具体到青年社会化研究领域来说,对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如何在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之间建构一种整合机制,从而克服青年社会角色认同危机。这可能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前瞻性的青年研究。笔者认为,该项课题的开展可以从社会学的功能性社会整合和规范性社会整合两个角度着手。功能性社会整合的要点在于使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两种社会化机制在内容和功能目标方面相互协调,从而避免两者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化解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为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的脱节而出现的角色认同危机。作为青年工作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在关注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如何发展信息产业,在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加以怎样的控制和引导,应该制订怎样的信息产业政策。青年研究者必须介入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去,及时了解和把握信息产业、网络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特别是研究关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和过渡时期所出现的与青年社会化有关的一切问题。规范性整合研究的出发点是逐步建立信息社会的规范体系,克服转型时期的无序状态,这要求青年研究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青年与社会互动的状态与过程,并具备制度设计和规范提炼的能力。

从方法论和方法层次来看,为深化虚拟社会化条件下的青年研究,青年研究者应该主动实现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青年研究方法带来了更多的手段,更进一步开拓了青年研究的视野,给青年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材料。数据获得的途径更为简便、有效,资讯更为集中。如果说信息技术给青年问题宏观研究带来的只是资讯获得的便捷性,那么信息技术给微观社会研究带来的效果就更为可观了。以网络调查为例:利用网络进行调查,将是今后青年问题经验研究的主要调查方法之一。利用网络进行调查,可以大大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并可动态地观察调查数据。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同样问题量和抽样人数的调查,网络调查比现有调查在费用成本上降低了70%,效率提高四倍以上。未来的数字化社会是一种“精确”的生活状态,这就大大利于青年的定量研究,为制定社会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总之,信息社会的未来可能性和目前的现实性,从理论到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给青年研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尽管青年研究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青年研究的抽象意义上的对象依然有效,青年社会化问题仍然是青年研究的基本主题,但是在这些抽象名词之下,青年的具体的行为方式、关系结构、制度体系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青年研究的视野中应当包括最新的又代表未来趋势的种种社会现象,尽管这些社会现象尚未成为社会的主流,但它预示着将来。尽早地研究这些社会现象并着眼于信息社会规范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青年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



    进入专题: 虚拟社会化   青年工作   青年研究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48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青年研究》1999年 第1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