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留恋旧发展方式,面对的风险不比转向新发展方式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1 次 更新时间:2018-04-16 21:47

进入专题: 发展方式  

厉以宁 (进入专栏)  


为什么会留恋旧的发展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洲、非洲一些独立的国家,想早日摆脱贫困状态,于是听从了某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意见,致力于引进外资,结果,虽然经济增长率高了,人均GDP增大了,但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难,逐渐被一些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做了批评解释。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只顾发展,只顾引进外资,盲目发展,盲目开放投资,盲目输出资源而不改体制,这是有害的,会使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也能达到,但同样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走老路是最保险、最安全的,因为前人是这么做的,后人跟着他们的脚步走,这样的话不承担责任,同时也就回避了走新路可能遭遇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虽然感到旧发展方式有问题,有矛盾,但有路径依赖,还坚持这么走。

当然,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希腊就是一个例外。希腊在20世纪转到21世纪的阶段中,人均收入或者人均GDP都超过了过去,甚至超过了人均GDP1.2万美元。1.2万美元被认为是条杠杠,超过以后,联合国、世界银行就纷纷祝贺。但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制度不改,金融风暴一来,它就会受到波及,经济马上就又下去了,又会回到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所以,从低收入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可以看出,走老路并不一定是没有风险的,而且风险绝不比转向新发展方式小。

新旧发展方式更替如何成为革命

新旧发展方式的更替,是全世界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旧发展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旧发展方式已经持续多年了,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信它。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新旧发展方式更替作为一场革命。在强调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尽管一再提到新发展方式要替代旧发展方式,但路径依赖的影响不可轻视。不少人认为,按中国的国情还是慢为好,慢慢地改。这是一个大问题。传统发展方式是不会自动退出的,要挤它,这样才能找到新发展方式。路径依赖已经在思想上成为一个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很多人认为的既然要改,那就慢慢改,没有一种急迫性,并且还认为这种发展方式的改变是跟资源配置的改变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先要分清楚什么是旧发展方式,什么是新发展方式。旧的发展方式就是走老路,跟着走,责任前人负了,这里没有新东西,反而可以避免创新的风险。新的发展方式就一定要通过重要的改革,通过一些革命性的改革才能做到。最重要的是改革什么?比如说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就是一种改革,改革以后,就能够使企业真正地自己经营、自负盈亏。还有,新发展方式改革重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提供新产品、新产能、新功能等,这个是重要的。不搞这个,旧的发展方式怎么被替代,新的发展方式怎么把旧的赶走?

据此,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在中国,市场一定要摆在重要位置,是决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还有一些例外,比如公益性部门,比如跟国家安全有关的部门,还有特别重要的新科技的研究单位。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要利用市场调节,但政府也应该发挥规划、引领、支柱的作用。那么,一般情况下,怎样让经济转型呢?就是市场来调节,不改就被淘汰。但特殊行业、非营利性行业、纯粹公益性行业,就应该采取另外的方式,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扶持作用等。

改革是不能拖的

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这么急?因为改革是不能拖的。是旧生产方式好,还是新生产方式好?如果长期在这点上徘徊,那么由于经济在前进,企业有同行,国外有同行,国内也有同行,你不改就被淘汰了,不改就竞争不过别人了。

再走以前的道路,路径依赖的道路,最后只能延迟经济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旧的会转变成新的。旧的是重数量、重速度,新的是重质量、重效果。企业是相互观看的,现在不是不变,而是没有感到压力要变,如果压力在前面了,不变就会被淘汰。置之死地而后生,应该有这样一种想法,但我们现在还不是这样。

我们现在怎么样?就是认为转变是可以的,但得慢慢来,别那么着急。为什么?一旦转变快了,失业问题怎么解决?一旦转变快了,东西稀缺引起物价上升怎么办?新产品的销路何在?在没有确实把握之前,创新是不是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消除这些争论靠什么?靠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十九大报告讲得很清楚,我们重在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理念转变了,才能够前进。发展理念不转变,仍然是修修补补的方式,甚至盲目认为,现在路线已经都通了,不能再大干快上。这对长期的转变、转型来说是不够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走过高速发展阶段,但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维持,因为经济学家都知道,高速度不是常态。中高速增长对某些国家来说,也不是常态。所以说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不要再留恋高速度,中高速度就够了。中高速度以后怎么样?看情况。我们把中高速度作为常态,是能够持久的。至于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等,还需要做。

就中国来说,怎样保证今后的发展能够继续下去?首要的就是在今后的日程中,应该注意到企业的对手也是企业。一些企业试验成功了,有新产品新产能的时候,就会逼着另一些企业改革,如果不改就会被兼并,就会垮掉。但这不是坏事,真正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在竞争中出现的,是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一些东西后才能够坚持下去的。这一点企业应该看得很清楚。企业还应该看到,转型阶段正是为未来人力资本做准备的阶段,一旦成功了进展是会很快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只有通过竞争,在拼搏中改造自己,创新路子,中国企业才能有更美好的前途。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进入 厉以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发展方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5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