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粮风熏得游人醉 莫把中国当美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0 次 更新时间:2016-04-26 16:36

进入专题: 粮食安全  

刘奇 (进入专栏)  


粮食十二连丰,玉米库存积压过大。社会在“粮风熏得游人醉”的氛围中,逐渐产生了“直把中国当美国”的错觉,认为中国农业已经“过关”了,粮食过剩,三农问题可以马放南山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三农工作时,开宗明义,直指关键:“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是对“三农过关论”振聋发聩的警示。中国农业不仅远没有过关,而且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差距甚大。

一、三农问题是战略问题,农产品多与少的问题则是战术问题

我们已经遭遇过“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苹什么”“米高扬”,我们正在遭遇着“玉如山”(2亿多吨玉米库存积压)、“油过洋”(进口8000多万吨大豆),农产品的“5656161”(少了少了多了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当前,粮食过剩是少量品种的结构性过剩,不是全面过剩,即便全面过剩,也只是微观层面的战术问题,不是宏观层面的战略问题。决不能因为微观层面需要调整战术,影响宏观层面实施战略。农业的背后是农民和农村问题,中国农业必须从战略层面实现“三体共化”,即作为本体的农业、作为主体的农民、作为载体的农村共同现代化,农业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中国农业这条现代化的“短腿”,就短在缺乏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设施、现代管理、现代资本等现代元素的注入,而现代元素的注入,必须有合适的主体和载体承接,如果主体农民和载体农村没有承接的能力和条件,现代元素就无法注入,这条“短腿”就无法加长。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5亿多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8年,农村6100万留守儿童、3580万流动儿童和难以计数的流浪儿童,均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大儿童群体就是农村未来的劳动力。我们给未来一群什么样的孩子,这群孩子就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制度性歧视依然在许多领域根深蒂固。会种田、会养鸡、会养猪被认为是低素质,为社会所不屑;会唱歌、会跳舞、会弹琴被认为是高素质,高考会加分。农民没有退休制度,也没有童工,那么多农民都在“违法劳动”。农民的房屋被称为地上附着物,可以随意拆除;城里的房屋则要按平方赔偿。农村尚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亟须解决吃不愁、穿不愁和三保障问题。

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载体,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眼下,村庄可分四类:一是社区型,地处城市郊区被城市扩张改造成新社区;二是文物型,具有文物价值需要保护下来的古村落;三是农庄型,适应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建设的新型村庄;四是衰落型,逐渐衰落消亡的空心化村庄,这类村庄在乡村占比最大。2.7亿农民工外出打工,存贷差高达70%-80%的农村资金被抽走,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在拉大,优质资源的单向流动,使乡村逐渐没落。现行体制下,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两公”还没能真正“姓公”,大多只姓“城”不姓“乡”。乡村教育处于“村空、乡弱、城挤”的严重失衡状态。乡村教育和医疗依然在制造着贫困。

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

二、农业十二连丰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强刺激效应

我国用占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五分之一的粮食总产量,却耗用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农药化肥。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减肥增绿”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土地已经形成像人吸毒一样对化肥的依赖,如给土地戒掉毒瘾,农业产量即会大幅下降。具有先发优势的我国传统农业是绿色有机农业,今天这一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前景广阔,粮食产量虽会大幅下降,但效益却能大大提高,且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内蒙古河套平原有一个企业家叫杨兆霖,20年来,深耕面粉品质,采取“三用三不用”的措施生产有机小麦面粉。他租赁2万亩土地,豆麦轮作,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只种6000亩小麦,其余种大豆,以大豆的根瘤菌培肥地力。小麦浇灌为防止污染,不用从地边流过的黄河水,而打100米-150米的深井取地下矿泉水。磨面不用钢磨,研制出低速低温的石磨磨制面粉(钢磨转速为每分钟500-800转,石磨转速每分钟仅33转,高速产生高温使面粉品质受损),以保持面粉的品质不变、麦香不变。2013年,他生产的“鸡鹿塞”(昭君与小单于卧薪尝胆处,最后复国)牌面粉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同年被中南海选为国宴招待用面粉。虽然这种有机小麦亩产只有200公斤,但磨出来的有机面粉已卖到每公斤30元-260元的高价,用这种面粉做成的食品,有“玻璃体”的美誉,面条每斤售价高达460元,且提前三个月售罄。以出粉率60%计,亩产200公斤小麦,即可生产120公斤面粉,按每公斤100元计,亩均收入可高达12000元。如制成面条,亩收入可高达11多万元。

三、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过大

2014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9.52亿亩,占耕地总面积不足50%,旱涝保收面积更低于总面积的1/3。传统农业追求的目标就是旱涝保收,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做到传统农业追求的旱涝保收目标。近些年,国家投巨资对大江大河予以治理,收效甚大,基本解决了大的水患灾害,但中小农田建设投资严重不足,这些靠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大事,急需政府帮助解决。村村通已经全面实现,但目前仅通到行政村村部,自然村尚未连通。即便生活的道路连通了,田间生产的道路绝大多数没有硬化,一遇阴雨连绵,农产品无法运出,只能坏在地里。农电供应不稳定,覆盖率不到田间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农户尚未接通宽带,农村电商严重受阻。因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里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种业发展严重滞后

世界种子销售前10名的企业,美国有4家(分别占第一、二、七、九名);世界种业前10强有8家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中国种业市场的需求基本保持在120亿公斤,约合100亿美元的价值。美国是第一大种子市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子市场,但中国7000多家种业公司,总销售额还不及美国一家,中国种子出口额仅占世界的1.95%,而进口却占2.6%。尤其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转基因种子正伺机大举进攻中国,发达国家企图以此从源头上控制中国的农产品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1840年鸦片入侵中国更值得警惕,鸦片可以不抽,但吃饭顿顿需要,这是铁律。中国的种业必须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家理念、国家战略的层面予以谋划。

五、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程度过低

英国农业经营单元为23万个,美国为230万个,而中国却有2.3亿个承包农户,要适应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要求,把是英国1000倍、美国100倍的农业经营单元组织起来,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假以时日,而且面对的是不同禀赋的资源环境。要在一个农民大国、村庄大国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绝非易事。面对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现实,土地的规模化只能适度,在规模化问题上,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的规模化;二是产业链条的规模化;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四是服务的规模化;五是适合工厂化生产的种养业的规模化。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实现规模化,还须在打造命运共同体上下功夫。在物质匮乏时代,人们需要的是生存竞争,在物质丰裕的今天,必须适应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需要,向伦理合作层面提升,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知识信息海量涌现的今天,社会产生的知识越多,个人知识所占份额就越少,不合作、不形成规模效应将无法应对。

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农业种养加销游各环节必须超越自我,在更深广的时空里思考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寻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最大公约数,建立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和谐共处、平等共生的紧密关系。且不可视自己为唯一,以自我为中心,固守自利,单边独霸,不包容宽容,不协商沟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只有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局意识,才能互为因果、命运一体、同舟共济,才能在提高全产业的整体价值中水涨船高,各自多分一杯羹。

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可分为四个层面:只有在价值链的作用下,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才能形成三农情结的感情共同体,进而生成文化共同体,所谓文化共同体,即要建立相同的价值观。在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共同作用下,潜移默化锻造出命运共同体,这是农业实现规模化的核心要义。

六、“三物思维”尚未形成社会共识

所谓“三物”就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当前,“三物”开发最突出的矛盾是:植物缺油、动物缺奶、微生物缺人爱。中国每年需进口8000万吨大豆、1400万吨牛奶满足市场需求,而微生物开发利用,其潜力和价值远未被社会认识,大食物的理念还有待普及。微生物的开发利用还是生态循环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种植业的废弃物秸秆和养殖业的废弃物粪便,通过生物技术处理,不仅会出现“点草成金、点粪成金”的奇迹,仅食用菌中食药共用产品的开发,市场潜力就无穷无尽,而且搭起了一个生态循环圈,推进了生物链的互相转化。目前,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六大板块: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燃料、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药品、微生物清洁剂。六大板块中每一项技术开发应用都是一座意想不到的“金矿”。仅微生物药品的开发前景就无可估量。微生物药品的开发分为:人用药、兽用药和农用药。就人用而言,它已经为人类解决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制成胰岛素、干扰素等,过去人们使用的胰岛素是从牛和猪身上提取的,一头牛和一头猪提取的胰岛素仅够一个糖尿病人使用7天,今天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胰岛素已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更为可喜的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把人的基因植入水稻,就可以从水稻中提取完全和人相同的人体血清白蛋白,一亩水稻可提取相当于273人的人体血清白蛋白。目前中国这项技术已经试验成功。2015年中国人体血清白蛋白需求1/4靠中国自制(从人血液中提取),2/4靠进口,还有1/4的市场缺口。如水稻提取技术成功推向市场,则人体血清白蛋白就会像胰岛素一样完全满足患者需求。

七、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相当差距

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仍然采用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在偏远的山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尚未绝迹,现代农业虽有亮点,但为数有限。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仅为60%,发达国家都在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2014年为55.6%,仅相当于发达国家1996年的水平。我国台湾地区粮食收后即烘干入仓,一律不需晾晒,大陆农民的粮食还主要靠晾晒入仓。纵观国外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出现了七大趋势:一是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美国、以色列、法国的农业摩天大楼正在建设,一座30层的摩天大楼可生产100多种动植物产品,可供5万人一年的需求。二是人工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一座摩天大楼不需一人,只要一个电脑智能模块即可全部解决种、管、收、储、加等诸多生产环节的问题。三是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化学农业正被生物农业取代。四是自然化向设施化发展,设施农业正在走向大田。五是陆地化向海洋化发展,用海水浇灌的农作物让建设海上粮仓成为可能,人类正进入以生产为中心的第二次海洋文明。六是地球化向太空化发展,借鉴抛开地球引力建设国际空间站的理念,“飘移农场”已成功培育100多个农产品。七是生产化向移民化发展,美国、印度等国家已向火星发送探测器,设想将火星地球化,在火星上发展适应人类需求的种养业,解决地球人的移民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总体差距还十分巨大,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做出不懈的努力。


原载中国发展观察

进入 刘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粮食安全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07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