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净土思想简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62 次 更新时间:2017-08-08 16:50

进入专题: 净土   佛身   阿弥陀佛   难行道   易行道   佛学  

周贵华 (进入专栏)  


摘要 本文论说了净土思想的性质与内容。首先是依据净土思想的结构对其进行了分类说明,然后对净土思想作为易行道的理路以及特点予以了分析,继而阐述了作为净土思想代表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类型、性质与内容特点,最终对净土思想与显了意趣、别时意趣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净土 佛身 阿弥陀佛 难行道 易行道 广修门 专修门 显了意趣 别时意趣


一、净土与净土思想

净土思想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大乘经中无量诸佛的出现,就伴随着无量净土的出现。诸佛依于净土受用无上妙法乐,也依于净土度化一切众生。而且众生在修习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也与净土紧密关联。首先在菩提心中就包括这方面内容,即誓愿自度度他,具体为誓愿修集一切如来善法,严净一切佛土,成熟一切他有情。而菩萨行主要以诸佛土为中心展开,即以一切佛土为深入佛法的主要基地,所以在经中要求菩萨入一切佛土,亲近一切诸佛,这在《华严经》的普贤行中有最清晰的阐明。正是因为不仅因位修行以净土为依止,而且在果地受用法乐以及度化众生也以净土为依止,在大乘佛教中安立了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行之道的净土思想。在其中,修行的重心不再是某种具体的菩萨行类型,而是选择与设法进入某种净土,以此作为进一步展开广大修行的基地。这就是后世中国所称的净土法门。在印度净土法门并没有独立成为一个宗门,只是作为辅助法门摄在大乘菩萨行中。但净土法门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各种形态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净土宗门,而且自近世起,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佛教的第一大宗门。

净土又称佛国、佛刹、佛土、佛刹土、佛所等,梵文是Buddha- k?etra,为佛身所依之土。其中,佛身分色身与法身。

佛色身即无漏心色之身,可分为两类,即佛陀受用无上妙法乐之身,也就是自受用身,所谓报身,以及为度化众生所示现的应身,即度化菩萨的他受用身,与度化凡夫的变化身(简称化身)。相应于自受用身(报身)与应身,就有两类净土,即相应于佛自受用身的自受用土与相应于佛应身的应土。其中应土一般分为他受用土以及变化土(化土),分别对应于佛他受用身与佛变化身。但实际应土还可分出一土,以相应于一般佛应身,可称随应土,而相应此土之身可具体称随应身。随应土与他受用土、变化土不同,后二者各有特定的针对性,主要分别用于度化菩萨与度化凡夫,但随应土则可既用于度化菩萨也用于度化凡夫,随其所应而为度化的佛所。也就是说,作为佛陀主持的度化基地,他受用身土与变化土相当于世间分科性质的大学,如工科大学,文科大学等,而随应土相当于综合性质大学。例如,释迦牟尼佛作为应身佛,具体是化身佛,其所依土是变化土,在我们眼里称娑婆世界。如普贤如来,其所依土名不眴,是他受用身佛。又如,阿弥陀佛也是应身佛,但其所依土是随应土,即安乐净土,而称随应身佛。

法身即一切如来善法之总聚,也是建立一切佛色身的基础。而法身所依止之土称法性土。法性土是一切如来善法的真实体性,即真如。

由此可得三身,即法身、报身与应身。三身及其所依土可图示如下:


二、净土思想的分类

净土思想可按照佛教思想的完整结构即境、行、果判摄,而区分为境行果三分,即成净土境思想,净土行思想与净土果思想。净土境思想是关于净土理境即道理的系统思想,净土行思想是关于净土修行的系统思想,而净土果思想则是关于入净土等果的系统思想。

还可进一步由境行果成立三门,将净土思想予以分类,即境摄净土思想、行摄净土思想与果摄净土思想。具体说明如下。

1、境摄净土思想

依于理境角度,净土可由三种方式建立,即功德所引的时方净土,唯识所现的唯识净土,以及依于法性安立的法性净土。由此可建立三种净土思想,即时方净土思想,唯识净土思想与法性净土思想。其中,时方净土,强调净土的时方位置,唯识净土强调净土为清净种子所生心识之所显现,而法性净土强调净土之相不可得,即为心性真如,所以又称实相净土。这样,一切净土思想可分摄为时方净土思想,唯识净土思想与法性净土思想。这三种净土思想可称境摄净土思想,图示如下:


2、行摄净土思想

按照行角度,净土思想可略分为持名净土思想,正观净土思想与广行净土思想。持名净土思想意为,在发起净土信愿后,以持名念佛为行,由此功德达成往生净土。

正观净土思想是指在发起净土信愿后,以正观为行而获得功德,实现往生净土。这其中,正观可分为三,一是观想佛陀以及净土功德庄严,如《观无量寿经》所说诸观,可称功德正观;二是作唯识观,观净土唯心所现,而以清净种子为最终依托,可称唯识正观;三是作法性观,观一切相都是虚幻,唯有心性真如无相、离言、离分别为胜义真实,即为净土,可称法性正观,或者实相正观。这三种观,皆能积累功德达到往生功德门槛,而往生净土。当然,从难易上看,顺次构成了下、中、上程度。

广行净土思想意味,在发起净土信愿之后,以广大菩萨行来积累净土资粮,或者,通过广行菩萨行,而以信愿最终回向净土,如能达到净土功德门槛,即可往生净土。

这三种净土思想可称行摄净土思想,图示如下:


3、果摄净土思想

按照果角度,直接依据净土及其相应的佛身统摄净土思想,可分为三类,即本位净土思想,他位净土思想,与普位净土思想。这其中,本位净土思想所称的本位净土,是指现在我们居住的净土,即释迦牟尼佛所依的变化土,谓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作为变化土,本是无漏清净的,但显现在我们面前时,则为杂秽土。所以我们的修行就有严净此土的责任。在净土的往生功德序列中,回到娑婆世界,是所需功德最少的。

他位净土思想所指的他位净土,是指除本位净土外的其他净土,这些净土在往生功德序列中,所需往生功德要比回到本位净土要高,但在其中,阿弥陀佛所摄的西方安乐净土(极乐净土)则是要求最低的。[1]阿弥陀佛净土的殊胜性,以及所需功德仅高于回到本位净土的低门槛性,使其成为净土行者最愿意往生的净土。也因此阿弥陀佛净土思想在中国最有影响。象往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功德,就要略高。

普位净土思想所指的普位净土是指一切净土。一切净土在佛经中统摄成为普贤净土,或者普贤刹土。所以,普位净土思想即是普贤净土思想。在普贤净土思想中,菩萨行者称普贤行者,要广修一切菩萨行,即普贤行,而且要入一切佛土或者说佛所,即一切普贤净土,亲近一切佛。由此,才能最终成就佛果。由普贤行者要入一切佛土,所以这个意义上的一切佛土称普位佛土。按照华严系经,普贤行者入一切佛土的方式有往生入、神通别入与神通遍入三类。[2]往生入,是凡夫修行者在资粮具足后入净土的方式,而神通别入与神通遍入是圣者菩萨入净土的方式。其中,神通别入是初级圣者菩萨一念入一或者多个净土的方式,神通遍入是证得普贤境界的高级菩萨一念遍入一切佛净土的方式。所以往生入与神通别入可称历入佛净土,神通遍入可称遍入佛净土。

这三种净土思想,可称果摄净土思想,简示如下:


4、佛净土思想与菩萨净土思想

这里必须指出,在印度大乘佛教中,除前述说明的佛净土思想外,还有菩萨净土思想。在后者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弥勒净土思想。弥勒称为未来佛,因此仍是处在菩萨位,还未成佛,关于其净土即兜受内院的净土思想,就属于菩萨净土思想。由于弥勒是候补佛,是娑婆世界的下任化身佛,所以其现在居住的兜受内院净土,成为了娑婆世界佛教修学者欲往生的重要净土之一。事实上,弥勒净土思想在古代印度以及古代中国都曾流行过。在现代中国,弥勒净土思想仍是三大净土思想之一。在三大净土思想中,阿弥陀佛净土思想是主流,而弥勒净土思想与药师琉璃光如来净土思想的影响则相当。但在唯识学者中,弥勒净土思想的影响最大。


三、净土思想作为易行道

1、净土思想作为易行道

在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中,对达到大乘不退转(阿惟越致、阿鞞跋致、阿毗跋致,avinivartanīya)地,区分出了两种道,即难行道与易行道。如说:

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如偈说:“东方善德佛,南栴檀德佛,西无量明佛,北方相德佛,东南无忧德,西南宝施佛,西北华德佛,东北三乘行,下方明德佛,上方广众德,如是诸世尊,今现在十方。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今是十方佛善德为初,广众德为后,若人一心称其名号。即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问曰:“但闻是十佛名号执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更有余佛余菩萨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3]

此中,以陆路步行比喻难行道,即广大菩萨行之道,而以水路行船比喻易行道,即起信持名之道。强调前者是“大人志干”者所应行,而后者是“怯弱下劣”者所宜行。其中的难行道之所以难行,首先在于,菩萨行者行广大菩萨行,强调自力,难行,其次,外道、恶业人,甚至人天乘、小乘的修学者,都能造成成佛之障,使菩萨行者愈加难行。正因为大根器者于难行道也难行,“怯弱下劣”即小根器者,于难行道就更加不易行持,所以应依于易行道,通过净信,一心称诵念善德等十方十佛、阿弥陀佛等诸佛,以及善意等诸菩萨之名,得佛菩萨加持之力,即可速得不退转地。这里,不退转即地,指“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如说“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4]

从前文可知,此易行道并非直接指称往生净土之净土法门,但中国净土宗人都以其直称往生净土的净土法门,即以净土思想为易行道。如昙鸾《往生论注》卷上云: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5]

此中即以易行道为往生净土法门,而将不退(阿毗跋致)解释为入净土后由佛力加持入正定聚。这里,正定聚者即必定觉悟者,或者必定涅槃者,即已于觉悟或者涅槃得决定者。

将龙树菩萨所立易行道释为净土法门,需两点至关重要的会通。一是将持诵诸佛菩萨之名号转释为持诵特定佛的名号,如阿弥陀佛的名号;二是将持诵名号之直接果,释为往生净土,而将阿毗跋致释为入净土后必然会实现的结果,这样,即将往生净土释为了从持诵名号到成就阿毗跋致的中间必要经过的步骤。前述《往生论注》的引文实际上暗含有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这样的设定下,易行道就开始从持名而得不退转之道向净土思想转化。

但这个转化的真正实现,是随顺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的意趣。在这些经中,通过执持名号,即可往生净土,而且往生者皆能至阿毗跋致。如《阿弥陀经》说: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6]

此中意为,在往生安乐净土(“极乐净土”)的信愿基础上,修学者能够七日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而一心不乱,即可具足往生阿弥陀佛安乐净土的资粮;待到临终时,恶业障不现在前,而心不颠倒,必往生阿弥陀佛安乐净土。往生净土后,定可在佛力加持下,入阿毗跋致(阿鞞跋致),而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

综上可知,通过净土经典可将净土法门与易行道联系起来,最终判定净土法门就是易行道。

2、净土思想作为易行道的基本意义

根据大乘诸经,净土法门作为易行道的基本意义可略述如下:

一者是普门。《观无量寿经》云,“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如能在临终至心十念阿弥陀佛,即能下品下生阿弥陀佛净土,何况善根福德较胜者。因此,有三品九生之别,而能统摄、普被一切善根者。

二者易行。虽有广行、正观等法,但最基本的是持名念佛。此法易行,心口相应,持名即可。

三者门槛低。如《观无量寿经》云,即使是罪深重者,也能在临终至心十念持诵佛名号,而具足往生资粮,实现往生净土。

四者善缘常具。如《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云,入净土后,不仅有诸佛菩萨的恒时加持,而且有善友的恒时增上,还有净土诸鸟以及诸树出法语与妙(法)音恒时增上,而使往生者恒时善缘具足。

五者皆入阿毗跋致。如《阿弥陀经》云,往生者入净土后,经过佛菩萨的恒时加持,以及善缘的恒时增上,皆能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即入阿毗跋致,由此,疾得无上正等正觉。

六者是快行道。往生净土相对较易,而入净土后,就如同进了现今世间学校的快班,能一直得到系统、专门的教授与培养,所以在菩提道上进步较快。

七者需入无量净土。并非只需入一个净土,按照《华严经》,菩萨行者,必须是普贤行者,需入一切净土,亲近一切诸佛。

八者还需入世间六道。并非在净土精进修习就可直接成佛,还要圆满利他功德,这要求不仅在净土要度化他众生,而且需入世间六道度化他众生,否则不可能成佛。


四、阿弥陀佛净土思想

在净土思想中,近世以来中国最为盛行的是阿弥陀佛净土思想。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依于阿弥陀佛及其随应土,所谓安乐净土,或者极乐净土等(梵文为Sukhāvatī,直译应为“具安乐”净土),建立了境行果思想结构,即阿弥陀佛境净土思想,阿弥陀佛行净土思想与阿弥陀佛果净土思想。

1、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三种基本结构类型

将阿弥陀佛境行果净土思想与前文净土思想的分类进行相应分析,可知阿弥陀佛净土思想有境摄净土思想的三种形态,即时方净土思想、唯识净土思想与法性净土思想;行摄净土思想的三种形态,即持名净土思想、正观净土思想与广行净土思想;还有果摄净土思想的两种形态,即他位净土思想与普位净土思想。

在境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时方净土思想弘传最为有力,次之是法性净土思想,而开展最少的是唯识净土思想。时方净土思想强调阿弥陀佛净土位在西方,如净土诸经所说;法性净土思想称净土即是法性,即实相,所以又可称实相净土思想,强调西方净土只在心中,是为真如,心净而见性,即见西方,如《坛经》所说;[7]而唯识净土思想以净土为唯识所现,此说虽在中国没有开展,但其能摄前二说,即以所显现净土摄时方净土,而以唯识之性即真如摄法性净土。

在果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只有他位与普位净土思想两类。他位净土思想是从本位娑婆世界往生他位阿弥陀佛净土,而普位净土思想是从本位娑婆世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再以此为基地,入其他一切净土。普位净土思想就是普贤净土思想,在前已述,此处从略。而他位阿弥陀佛净土思想是果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在中国乃至东亚开展得最为充分的类型。

在行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持名净土思想在中国最流行,正观净土思想次之,而广行净土思想几乎被忽略。广行的这一分以广大菩萨行为净土资粮,而以临命终时的往生净土的信愿为缘,即可实现往生。这应该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净土修法,但现今修学者多加怀疑,视其为杂修,令人深以为憾。

在正观所摄的三分中,唯识正观净土思想虽然能摄另外两观,但在中国甚少开展。法性正观或者说实相正观净土思想提倡通过净心而反观心性真如,获证真如法性即实相,即入净土,如《坛经》云:“东方但净心无罪,西方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者(方),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8]而功德正观净土思想通过观想诸佛及其净土功德庄严,从而具足资粮,在临命终时,发愿往生,即可往生而入阿弥陀佛净土。在三种正观中,观想正观易于开展,唯识正观次之,而法性正观最难。

持名念佛是行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在中国最普被之净土修法,下文将细论,此处略。

简而言之,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阿弥陀佛净土思想是阿弥陀佛时方净土思想,持名净土思想,以及他位净土思想。下面略加说明。

2、阿弥陀佛时方净土思想以及他位净土思想

阿弥陀佛时方净土思想以及他位净土思想的内容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者,阿弥陀佛是法藏比丘最初发愿修行,后成就四十八大愿,圆满福德智慧资粮,转变而成的;

二者,阿弥陀佛净土是以功德所感引而现起的,名为安乐净土,位在西方;

三者,阿弥陀佛寿量无尽,安乐净土也随应如此;

四者,阿弥陀佛及其安乐净土具足种种庄严相;

五者,阿弥陀佛安乐净土作为随应土,是阿弥陀佛作为随应身佛度化因位圣者以及凡夫的佛所;

六者,在所有他位净土中,阿弥陀佛净土所需往生功德最少,因而是娑婆世界修学者最易也最愿往生之他位净土;

七者,阿弥陀佛净土所往生者,可为因位圣者,也可为凡夫,由此可有三品九生的差别,即上品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三: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必须注意,此中的“往生”有二义:一是真正的往生,如凡夫乃至低级菩萨,二是方便的往生,即以意生身方便生,如高级菩萨。

八者,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者,皆可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即入正定聚,也就是阿毗跋致,所谓不退。根据三品九生的往生差别可知,虽然不退是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但是必有种种差别。略说有三种不退,即信不退、处不退、位不退。

信不退意为,即使是下品下生,也能在佛力加持下,于大乘心即大乘信愿得决定,而不退。

处不退意为,往生于净土后,不会造恶业而堕入恶道,定能常住净土,除非为了度生而去轮回道或者他净土。

位不退意为,入净土后,受佛菩萨加持,以及善法增上,能够在菩提道上精勤不懈,不断前进,而不会在境界与功德之位上有退堕。这其中,还包括两种重要不退,即证不退与行不退。证不退者,指入净土后,证悟真实而成为菩萨者,不会退堕为凡夫。行不退者,指入净土后,到第八地,无相无功用行已得任运,而不会退堕。这样,位不退可分为下、中、上三分,一是凡夫修行者相应的下品位不退,二是初菩萨相应的中品位不退,即证不退,三是大菩萨相应的上品位不退,即行不退。

3、阿弥陀佛持名净土思想

持名念佛是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中最基本的修行方法。要言之,持名念佛,心口相应,口念心随,念念相续。具体而言,在这种念念相续的持名念佛中,首先,心要至诚,所谓至心,也就是信愿要坚定;其次,要做到心口相应,口念心随;再其次,要一心不乱,心口念念相应。

持名念佛有两门,即平稳门与险峻门,略明如下。

1)平稳门

平稳门如《阿弥陀经》所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9]

这其中表明了平稳门的基本思想。之所以称为平稳门,是因为其往生之因即资粮的积累可以在一生的其他时候完成,不须寄托在临终时才一搏。而且,有前面的资粮积累,临终时容易保持正念,实现往生。平稳门往生的因缘与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者,往生因,即修行因,或者说资粮因。修行因,包括信、愿与行。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是行,但从闻说阿弥陀佛到执持其名号,必然要经过起信与发愿这两个阶段。其中,行包括自体、方式与数量。自体是持名念佛;方式是指持名念佛要入念佛定,所谓念佛三昧,即一心不乱;数量是指这种念佛定要经过七日。

修行因也就是资粮因。持名念佛的信愿行,必然要通过七日的念佛定,才能令修学者资粮具足,或者说,功德具足。

二者,往生缘。并非资粮具足即可往生,在临命终时,还需缘助。往生缘分二,一是外缘,二是内缘。外缘是阿弥陀佛及诸圣者现在前;内缘是心不颠倒。内缘与外缘实际不是二事,而是一致的。如果修学者临终心不颠倒,阿弥陀佛等就会现在前;如果阿弥陀佛等现在前,就表明修学者心不颠倒。当然,如果临命终时,业障现起,烦恼染心,则心颠倒,就不具往生缘,即使其往生因已经具足。

三者,往生果。当往生因、往生缘具足,修学者命终时,即可往生净土。

2)险峻门

险峻门如《观无量寿经》所云: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10]

此中所说称为险峻门,是因为如果一生都不修行大乘佛法,而将往生寄希望于临终时能够至心念佛,这甚为不易。试想,临命终时,四大分离,心难住正念,至心念佛何其困难!险峻门往生的因缘与果可略述如下:

一者,往生因。往生因包括信愿行。信、愿者,引文说要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意味当有心、愿发生。行者,即十念称诵阿弥陀佛名号。此往生因也是资粮因。至心称念,意味此信愿行具有功德,而十念称诵,意味功德具足,或者说,资粮具足。

二者,往生缘。在险峻门,往生缘与往生因相重合。这就意味,只要往生因具备,则临命终时心必定不颠倒,而具足往生缘。外相是“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三者,往生果。一旦往生因缘具足,一念顷即可往生阿弥陀佛净土。

3)小结

平稳门与险峻门都是在专修持名念佛的意义上而言的。可以看出,虽然说净土思想是易行道,且持名念佛是易行道中的易行道,但实际并非想象的那么易行,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何净土修学者如此之多,而有往生瑞相者如此之少了。

事实上,从平稳门看,要能实现连续七日的一心不乱的持诵名号而具足资粮因,绝非易事,何况即使具足了资粮因,如果在临命终时不能具足往生缘,即内在心不颠倒,外在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前,也不能实现往生。

从险峻门看,似乎此门最为容易,因为罪障深重的人都能通过此门而得往生,虽然只是下品下生。但这实际上是误解。从专修的意义上说,能在临命终时发起信愿行,具足往生因缘,何其困难!日本净土真宗的“恶人正机”说在这方面明显有误导之嫌。

简言之,称持名念佛乃至全体净土思想为易行道,只是与普遍菩萨行的修持之道相较而言的。就其本位来说,由于属于大乘菩提道,与世间道在性质上相违,因此,仍属难行道。正因为如此,《阿弥陀经》才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11]此中之“国”,指阿弥陀佛净土。

4、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专修门与广修门

持名念佛属于专修门,但专修门还应包括正观净土思想。其中,功德正观门,也就是观想门,通过观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功德庄严而具足资粮。唯识正观与法性正观门则以于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作唯识观与法性观(实相观)的方式具足资粮。这样,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专修门包括了持名念佛的持名门与观想功德庄严等三种正观的正观门。专修门能直接积累往生净土的资粮,只要资粮具足,且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可往生净土。这其中,法性观意味亲证真如,所以临终不会颠倒,必可往生净土。

从前文可知,除专修门外,阿弥陀佛净土思想有广修门。广修门是自度度他而广行菩萨道之门,即前文的广行净土思想,通过广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可积累成就佛果的福德智慧资粮。这些资粮是指向佛果的,因而也是往生净土的资粮,不过,还需要转化。具体而言,需要修学者在临命终时对往生净土起信发愿,前述广修所积资粮就可转化为往生资粮,如果具足,即可往生净土。此意趣在《华严经》的普贤行及普贤净土思想中有明确与充分的显示。

前述专修门与广修门可示意如下:


必须注意,其他净土思想也可以分为广修门与专修门,而专修门又可分为正观门与持名门。

净土修行的诸门,都极为重要,善根福德因缘不同,就相应可行不同之门。现今中国净土行者多取持名门,实际广修门与正观门都可是在契机情况下的选择,不应忽视,否则净土法门就体现不了普门广被的殊胜性了。


五、净土思想的显了意趣与别时意趣

在净土思想中,对其修行法门的性质的显示,有两种不同意趣,即显了意趣与别时意趣,前者为了义性,后者为非了义性。这两个意趣针对的是修行门直接所摄的在信基础上的愿与行二者,而且有其具体所指。就愿方面,是唯发愿即可往生净土;就行方面,是持名念佛即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所谓不退转。按照显了意趣,此愿与行之说是决定无疑的,而按照别时意趣,则只是方便说。如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云:

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12]

此中判定持名即得决定与发愿即可往生二事为别时意趣,即并非直接实现的因果关系,而是将在未来即“别时”实现的因果关系。世亲菩萨的《摄大乘论释》对引文中持名与发愿二说按别时意趣予以了具体说明:

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13]

此中意为,“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以及“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这两种说法,皆绝非如言直显的显了意趣,而是用于激励修行懒惰者奋发修行的方便语。即持诵佛号并非是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的直接因,而是升进因,即加行因;唯发愿对于往生净土也是如此。但它们分别能于未来引发“决定”与“往生”的实现,所以体现出别时意趣。

具体而言,按照唯识学,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是指前文所说的位不退中的证不退与行不退,即中品与上品位不退,也就是初地证真如的初菩萨位,以及第八地无相无功用行的大菩萨位。所以,持诵佛名不可能直接得到中品与上品位不退。但由于能获得凡夫修行者相应的下品位不退,也在唯识学意义上,方便说能得中品与上品位不退。因为由下品位不退,定能渐次获得中品位不退,乃至上品位不退,最终成佛。这确实与由一钱能得一千钱的意思相似。当然,这不妨碍持名念佛是往生净土的直接因。

发愿如同起信一样,是往生净土的加行因,而非直接因。直接因是在起信、发愿基础上的持名念佛等修行。换言之,没有行,唯由愿不可能实现往生。但发愿是往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方便说其能实现往生。

起信也是实现往生的必要条件,所以也可以方便说唯信即能往生净土,但不能视其为究竟之说。因为往生直接因是行。在此意义上,现今有人宣称,只要与阿弥陀佛构成信的相应,也就是唯信,即可当下内在往生净土。这种往生的内在性在命终时就可当下外在化为往生的现实实现。但这种唯信即往生的思想只能是别时意趣,是方便说。如果以显了意趣进行宣说,则有误导之嫌。

总之,持名能于无上正等正觉得决定,唯愿或者唯信即能往生净土,都非显了意趣,而是别时意趣,或者,是方便说,而非了义说。


(载《佛学研究》2011年刊)

--------------------------------------------------------------------------------

[1]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大正藏第十册,第591-592页。

[2] 周贵华:“普贤愿行与净土”,载魏道儒主编:《普贤与中国文化》,第188-189页,中华书局2006年。

[3] 《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第九,大正藏二十六册,第41-42页。

[4] 《摄大乘论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大正藏三十一册,第141页。

[5] 《往生论注》卷上,大正藏四十册,第826页。

[6]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十二册,第347页。

[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四十八册,第341页。

[8]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四十八册,第341页。

[9]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十二册,第347页。

[10] 《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藏十二册,第346页。

[11]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十二册,第347页。

[12] 《摄大乘论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大正藏三十一册,第141页。

[13] 《摄大乘论释》卷五所知相分第三之二,大正藏三十一册,第346页。


进入 周贵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净土   佛身   阿弥陀佛   难行道   易行道   佛学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83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