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飘逝的中国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37 次 更新时间:2009-04-09 08:46

进入专题: 文化  

王岳川 (进入专栏)  

闲来品茶,方感到端午节将近。不由想起节日这个东方文化二难题目来。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独立之姿毅力于世界之林,而且因其与本民族共呼吸的关系,又使其成为民族命脉的代表与衍续者。而岁时节令更可谓中华文化千年文明的缩影,可谓本民族精神之底蕴,思想之聚象,风情之反映,几千年的喜怒哀乐粹于其中。

我国的民俗节日历来被叫做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季节气候。从正月初一举国欢庆春的节日开始,几乎每月都有节日。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也是定情之节;“四月初五”清明节,踏青、扫洒,祭先人;“五月初五”有为纪念战国时候楚国大夫屈原而设的“端午节”,以表彰忠义气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

这些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然而在它们未来的岁月中,它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时令。它们带着先人的质朴,从远古走来,在沧海桑田的变更中,吸纳了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不断完善以至约定俗成,走入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中华每个人的生活中,上至皇族贵戚,下至走夫马卒,无一人思想不受其左右,遂具备了自然时令与生活时令的双重特征,成为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话语代表。而历代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更扩展了其中的哲理,夯实了其中的民族文化成分。节气与人事的兴叹一相联系,遂令节日成了民族心理、信念与语言的发抒场所,这个话语的代表最后也以较完整的形态汇聚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潮中。

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周代以来,中秋节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唐代发展成为祭月、赏月、玩月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这得感谢宋代大文豪苏轼等,是他们的妙笔令节日摇曳生姿,苏轼咏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间悲欢离合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之间的奥秘。

当农耕民族需要喜庆丰收时,他们选择了农历九月九日。农历九月,正是金色秋收季节,加之“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庆祝风俗。因此,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代表中国农民喜获丰收的一个节日。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登高,而登高又可能萌发思亲,尤其于古代游宦之士人,求学之学子,思亲极为强烈,王维一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能响彻大江南北, 传唱至今,不仅在于它揭示着中国读书人千古辛酸之哲理,而又在于它与节日的合一,使它具有了民族的魅力,民族的东西是不朽的。“重阳”又为老人节。

而正可代表中华妇女的贤惠端庄与温淑坚贞,是“七月七”的乞巧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诗·小雅·大东》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胶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索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经传演,家喻户晓,织女成了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贰的传说,为中国妇女美德的代表。在我们的农耕文明中,世人不但仰慕他们爱情,而且欣羡织女的智慧,尤其是女子,盼望有一手织女的织艺,于是有了纪念他们的节日,并且分外看重。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在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中,人们对“七月七”的重视似乎绝不亚于古代最大的节日春节。从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即便贵人,也只能步行。“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再就潘楼,其次丽景、保康诸门,及睦亲门外亦乞巧市,然终不及潘楼之繁盛也。夫乞巧多以采帛为之,其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其余乞巧;南人多仿之。”观其风情,七夕乞巧节的情形,何其壮观!

至于春节,是为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为感谢自然赐予新的开始,也是为了激励新的奋发,普天同庆,万物齐歌……

民俗节日就这样伴随着亿万农耕群体,从远古走到今天,始终与全世界十多亿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中华儿女无论在哪里,始终带着传统的民俗节日,以示自己是炎黄子孙,不忘先祖,因此,民俗节日可谓民族凝聚的一种纽带。

但是,现今,民俗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少数节日外,其余如“端午”“七巧”“重阳”等已经为被严重忽视了,“端午” “重阳”过与不过,都无关紧要了,“七巧”也许根本就被遗忘了。因此,他国竟然要与我们争夺“端午”的专利,就不会奇怪了。联系国际形势,更可以理解。

因为如今的文化已成为各家各派,各国各民,有意或无意争取国际地位和身份的利器。于是乎,文化的讲坛,俨然成了争胜的战场。尤其在我周围有国野心勃勃,他们为了冲出汉字文化圈,急欲摆脱其文化承袭我国文化的事实,公然向联合国申请“端午”为他们文化遗产,向世界宣示“端午”为他们原创。我们就不得不警觉并审视自己了。既“审己”又“审父”,自从文革的除四旧以及时下西浪的蜂涌,民族的东西似乎并不至关重要,代表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感情的民俗节日在国人心中遂一日淡化一日,但无论如何是不容许他族他国独据为己有的。因此,我们得认真思考,我国文化身份何在,我国现代化意义如何描绘,21世纪我国形象谁来塑造,虽然它们实际上于悄然间已经成了关涉我国未来局势与命运,成了摆在全体国人,尤其是引领我国思想前锋的知识界面前的头等大事,遗憾的是我们尚未清楚地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东方最悠久、最重要的部分——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迫在眉睫,自然应该从传统中来。民俗节气适逢其会,时代召唤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它,使之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唤起国人对民俗节气的文化记忆,增强我中华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让中国节不再成为飘逝的,也许是东方绿色生态文化的善良祈愿。

进入 王岳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79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