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英:「法德模式」启发中日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09 次 更新时间:2012-12-17 11:24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庞中英 (进入专栏)  

英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欧洲一体化刚起步阶段,低估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并因此而付出沉重的国家代价。遗憾的是,这一历史经验,国内有关英国外交史的研究著作却很少提到。

欧洲问题学者、希腊著名学者Loukas Tsoukalis教授的《什么样的欧洲》一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舒曼计划(指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内容对欧洲整合具有深远影响。它是二战后法国人处理德国问题的一个努力;它是针对政治目的的经济手段;而且,它是精英带动的,因为大多数公民和欧洲国家的政治阶层的许多人,明显地没有准备好在如此长期的血腥战乱后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值得指出的一点是,这个具有长远影响力的计划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列颠人的倾向,他们低估了自己的欧洲大陆伙伴对地区整合承诺的严肃性。」(见该书第14页)。

法国促成欧洲整合

根据上述这段话,我想指出的是,这个法德关系模式和英国的教训非常值得中国和日本思考。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主要是欧洲大陆国家,都面对着重大的「德国问题」。回顾历史,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在欧洲逐步得到了完全的解决。正是为了解决「德国问题」,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才想出了「欧洲整合」这样的战略。这里,法国是最主动的一方,体现了法国当政精英的积极进取和深谋远虑。这个政治设计最终根本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的历史进程。

英国人对这样一个法国人的大计划很是低估。多疑、慎重、尚存大国抱负的英国人一直认为他们位于欧洲,但不能仅仅属于欧洲,并不觉得法兰西计划能根本解决欧洲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智者千虑,终于有失。欧洲后来的历史证明,英国人为此犯下一个历史性的战略失误。英国一直处于欧洲整合运动的边缘。

日本犯英国当年大错

欧洲式的解决方式没有在东亚地区出现。中国也没有像法国那样提出地区东亚整合战略以便最终解决「日本问题」。这是欧洲和东亚历史的极大差别。

从日本方面看,与英国十分类似,今天的日本相信,离开日本这个最大的经济大国,不会有东亚地区整合。然而,日本仍然没有再造其「东亚认同」,心甘情愿成为美国的「远东英国」。历史上,日本在搞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亚细亚主义」、「东亚共荣圈」,但今天,以与美国的同盟为基础的日本显然对「东亚共同体」缺少真正的兴趣。

如果中国为解决「日本问题」成为「亚洲的法国」,如果东亚真的能成为继欧洲联盟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联合,那么,日本目前对东亚合作的三心二意则可能犯了当年英国的大错误。

亚洲金融危机前,中国并未有系统的地区整合战略。但是,最近这些年,显然,中国外交政策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恰恰是认识到地区整合的重要性。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战略行动。因为「中国因素」,亚洲地区整合加快了。但是,亚洲地区整合仍然缺少像舒曼计划那样的长远、根本安排。目前的自由贸易协议、金融合作、多边外交,还不足以最终彻底解决「日本问题」,更谈不上根本改变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

中国需要学习法国,采取地区整合措施以便根本解决「日本问题」。中国联合亚洲愿意进入地区整合进程的所有力量,以欧盟为榜样,推动亚洲的整合。若亚洲地区整合深化,而且不可逆转,那么,日本迟早会付不起在亚洲整合中处于边缘的代价,而最终加入亚洲整合。英国就是这样。经多次申请,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确认英国是欧洲一部分。欧洲联合使德国成为了「欧洲的德国」。而亚洲的联合则可能最终使「日本问题」迎刃而解,使日本成为「亚洲的日本」。(2005-5-18大公报)

进入 庞中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2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