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中国人成熟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34 次 更新时间:2013-07-12 09:34

进入专题: 中国人  

邱震海  

很久以来,我就一直想提出这个命题,但却迟迟没有动笔。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几乎会引起公愤的命题。这个命题后面的潜台词很明显,那就是:中国人不成熟。

当然,这里所说的成熟,不是生理上的成熟,而是精神上的成熟;而当我们把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概念,来谈论其是否成熟的时候,那无疑谈的是中国人集体精神世界的成熟程度问题。

即便招致公愤也要提问

要反对这一命题的理由太多了,随便举几个吧:

其一、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勤劳勇敢的传统;说中国人不成熟,那就等同于对这个古老民族的侮辱。

其二、中国人是一个集体概念,而这个集体概念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即便是具有群体意义上的特征,也不能上升为“中国人不成熟”这样一个笼统、武断的结论。

其三、若要讨论“中国人成熟吗?”,那首先要讨论“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切忌以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问题,更切忌以“教师爷”的方式对中国问题指手划脚。

其四、即便中国人的民族集体性格中有一些缺点,但若以偏概全,或无限拔高,将这些集体性格中的缺点上升为“中国人不成熟”的命题来加以概括,还是会伤害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善良的人们。

但另一方面,导致我产生冲动来提出这一命题的理由也很多:

其一、这个古老民族的百年现代化之路走得非常崎岖,其间的许多弯路本可以避免,而完全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认知程度不到位。百年的血雨腥风,国共的互相残杀,其实都是为了救国;但救国为什么一定要让空气中充满血腥,而且为什么杀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兄弟?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二、中国百年现代化,可歌可泣,好不容易到了中国崛起,但回头一看,百年前提出的许多精神领域里的目标,几乎一个都没有实现。历史走了百年,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三、最近三十年,中国一跃而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改革到了一定阶段就阻力重重,许多精英再次展开左右方向之争,抓住的是表面的情绪,绕过的是问题的核心,一如许多前辈也是绕过了问题的核心,经常为同一个目标、不同的切入方式而打得你死我活。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四、中国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心灵的虚无和迷茫也十分让人吃惊。当财富日益丰厚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居然开始为“吃什么安全”而发愁。赚钱昧着良心,做人没了底线。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五、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物质贫困,心灵开放,90年代开始却正好相反,物质富裕,心灵封闭。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中国人的物质更加富裕了,但心灵却似乎更加迷茫。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六、过去百年的中国,一直仰视西方;但一夜暴富之后,一些中国人开始俯视西方。过去的谦卑和自卑,今天的自信与自负,是那么迅速而自然地在我们的身上交替呈现。只是,当我们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大多数西方国家,因而一不小心由自信走向自负乃至傲慢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国内转型仅处于别人百年前的水平,而我们却并不自知,甚至依然自大。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七、我们的民族正在崛起,但因曾经积弱贫穷的历史而依然残留悲情,这种悲情之上的崛起,使得我们的行为时而悲愤,时而亢奋。这个时候,我们尤其对军事感兴趣,对“强国之梦”感到亢奋,而对思想却异常漠然。这就犹如一个满腔悲愤的十几岁少年,手持一挺机关枪。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八、我们的民族饱经风霜,有时像一个五千岁的老人,因负荷太重而显得保守、迟钝;但有时在崛起期则又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肌肉日长而又似懂非懂。今天的中国,到底是老人的迟钝还是少年的鲁莽?一些问题上该有的锐利,中国似乎没有;而另一些问题上不该有的咄咄逼人,中国则似乎又占尽先机。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九、历史上凡是崛起而又稳健的民族,必然经过一个重要的阶段,那就是思想启蒙,对全民的集体精神深处展开一场洗涤。经过一番启蒙,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将呈现很大不同,保守将变得开明,激进将变得理性,鲁莽将变得稳健,进取而不具威胁,雄心勃勃而不再咄咄逼人。但中国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而恰恰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崛起了。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其十、 中华民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也犯过很严重的错误。但我们从来就是只歌颂成就,不反思错误,尤其不反思民族集体犯过的错误,比如文革。人人都知道,不清醒反思历史,就不可能有稳健的未来。今天的中国就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十一、即便有所谓的反思或讨论,我们更多的是习惯于“大批判”式的风格:无论什么事,我们都习惯于将责任推给某一个个人或集团,于是个体的责任解脱了,中国的艰难循环依然。殊不知,中国的问题虽多,但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我们每个个体的素质。只是我们经常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样的民族成熟吗?

十二、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健康的公共讨论。然而,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公共空间已经出现,但公共讨论却没有形成。充斥今天公共舆论的是网络谩骂和围观,甚至就连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也以骂人而一举成名,博得掌声,甚至还获得“自由与包容”的保护。这样民族成熟吗?

中国人须摆脱情绪直达核心

多少年来,我们似乎一直在谈中国的问题和它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没有触及到一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多年来我们谈问题,大都是在谈问题的表层,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由于没有触及到本质,所以我们只能在表层上打转,在情绪上争执。

更可笑的是,我们为这些可笑的事情,往往做得十分投入,似乎人人都在从事一件伟大而正义的事业。这就更具有喜剧或悲剧色彩了。

一切的一切,最后都不得不归结到这些“喜剧”或“悲剧”的演员或导演身上。这些演员或导演,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集合起来,就有了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因此,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必定有其一些集体的文化基因、民族性格和精神世界里的共同特征。

正是这些共同特征,导致了由我们出演的一些“戏剧”,最后演着演着就演成了“悲剧”或“喜剧”,浪费了我们民族的时间和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些“悲剧”或“喜剧”使我们民族经常走在一条不确定和不稳健的道路上。

这就不得不让人提出“中国人成熟吗?”这个可能会招致公愤的问题。

不错,数千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十几亿中国人民勤劳善良。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成熟与否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岁月会催人白头,也会催人老成,甚至催人世故,但却不会必然催人成熟。如果以为世故就是成熟,那无异于将庸俗当成了幽默;如果以为沧桑会必然导致成熟,那无异于是说:只要将牢底坐穿,走出来的个个都是圣人。

中国人须从聪颖走向成熟

所谓的成熟是有一些标准的,走向成熟也是需要一些前提的。

成熟的标准千千万万,但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那就是理性。所谓理性,无非是两个特征,一是摆脱情绪,二是直达核心。

有了理性,另外一些能力也将慢慢随之而来,比如思维的穿透能力,比如批判审视的能力,比如多元辩论的能力;有了理性,另外一些意愿也将慢慢生长起来,比如妥协、协商的意愿,比如遵守规则的意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走向成熟的前提也有很多,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条:一是悟性,二是对理性的学习。悟性是先天的,学习则是后天的。有人埋头学习,悟性不足,最后还是一事无成;有人悟性很强,但缺少的是“临门一脚”的理性精神的学习和培养。中国和中国人,大抵属于后者。

中国人的聪明和悟性毋庸讳言,但我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最后的“临门一脚”,亦即理性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临门一脚”的缺失,它往往使我们在很多重要的关头无法深入,功亏一篑。清末新政,我们功亏一篑,不然20世纪中国历史将会改写;辛亥革命,我们功亏一篑,不然20世纪的血雨腥风将可避免;如今,中国的改革又到了十字路口,各派争执不休,我们是否又要功亏一篑?

理性精神的缺失,导致了中国人集体精神世界的某种不成熟。这种缺失,就像足球场上那个“可恶”的守门员,将中国人的聪颖放进了球门,而将成熟永远挡在了门外。因此,世界看到的中国人,是一群非常聪明,但某种程度又不甚成熟的中国人。

聪颖和不成熟,就这样浑然合一地“缝合”在中华民族集体精神世界的深处,不但让世界困惑,同时也让中国人自己时常感到迷茫。

因此,借“中国人成熟吗?”这个话题,引发更多人对中国人集体精神世界成熟度的思考,也就有其意义了。

作者是香港的时政评论员,此文为作者所著《中国人成熟吗?》一书的前言,该书6月中旬在香港出版,7月初在中国大陆出版。

来源: 联合早报网

    进入专题: 中国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64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