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中国人“连续进化”与“非洲起源说”质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2 次 更新时间:2021-08-05 21:05

进入专题: 非洲起源说   中国人  

盛邦和 (进入专栏)  


围绕“中国人起源”问题。有学者同意“人类非洲起源说”,但反对“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坚持“北京猿人为中国人祖先”的观点,认为中国现代人生于本地,因“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而成。著名人类学家吴新智为此观点的倡导者。[ 吴新智(192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吴新智院士按照时代先后对以下远古人类做介绍。这包括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化石人、东南亚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等。关于人类“始祖”,吴新智认为约420-390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出现,约于150-100万年前灭绝。这种人科动物前期为湖畔种,末期是粗壮种, 其间有非洲种、阿法种、惊奇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等。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乍得, 是他们生长繁衍的故乡。


其中的一部分能人、鲁道夫人在非洲东部演变成直立人, 约200-180万年前走出非洲, 迅速扩张,遍布欧亚大陆。亚洲西南部有格鲁吉亚Dmanisi人化石, 距今约 170万年前。亚洲东南部有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180万年前的化石。东亚直立人主要发现于中国。北京猿人距今50多万年至20多万年。南京汤山葫芦洞与安徽和县的龙潭洞的直立人距今约50~3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15万年。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


欧洲最早的直立人是西班牙的Gran Dolina,距今80万年。此后发现海德堡人与尼安德特人。6-4万年前人类越过帝汶东边的海峡到达澳洲, 他们是现在澳洲土著的祖先。大约2~1万年前地球冰期导致海平面下降, 使得现在的白令海峡地带的海底成为陆地, 人类从西伯利亚经过这片陆地到达北美洲, 迅速散布到南美洲。除此外,还有丹尼索瓦人。


吴新智将人类概括为四种。他说在过去的大约十万年里,已知共存的人类有四种:早期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是我们当代人最近的祖先,形态与我们基本上一致。吴新智说的这种“早期现代人”该当为“智人”,只是没有使用这个概念。


吴新智指出:尼安德特人体质智商介于直立人与智人(现代人)之间,距今约20万年至3万年,主要分布在欧洲, 向东达到中东, 延及南西伯利亚的阿勒泰地区。尼安德特人比早期现代人(智人)稍矮,但身体和四肢粗壮,平均脑量稍大,晚更新世广布于欧洲,在西亚和中亚也有分布,消失于大约3万年前。古代DNA和形态学上的证据都证实,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当代人基因组中携带的源自尼安德特人的DNA对当代人的生理机能、形态乃至对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都有影响。


弗洛勒斯人化石出土于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身材特别矮小,脑量仅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生活于10~6万年前,其来源与其他人类的关系至今仍是个谜。这里吴新智不提主流学界特别重视的“爪哇人”而格外突出“弗洛勒斯人”这个名称。


吴新智说:丹尼索瓦人化石出土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山洞,生活在大约4万年前,出土了一根手指骨和两颗牙齿。DNA显示其为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存的另一种人。美拉尼西亚人基因组中有4.8%?±?0.5%来自丹尼索瓦人,有学者提示丹尼索瓦人与西藏人的基因交流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帮助。[ 吴新智、崔娅铭:《过去十万年里的四种人及其间的关系》,《科学通报》2016年第24期。]


吴新智在另外一篇文章《人种及其演变》中,又把人种概括为三种。文章说:人类最初在非洲生存,又从非洲扩展到亚洲和欧洲,因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形成了差异。在这时人类被区分为3种:黑种、黄种和白种,也有学者主张从黑种中再分出棕种,主要包含澳大利亚土著。各大人种本来分别具有一些不同的主要特征,而从16世纪开始,欧洲白人向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举扩张并产生越来越多混血个体,从而改变了人种的地理分布并导致人种界线的模糊,终于使得生物学上人种概念不复存在。但是在日常生活、社会调查、医学和法医学实践中目前还不能完全离开基于人种的区分。[ 吴新智、崔娅铭:《人种及其演变》《科学通报》2016年第34期。]


吴新智特别指出:目前最受人关注的争论是智人(早期现代人) 的起源, 主要有两派观点。有学者1984年根据化石证据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 认为非洲、东亚现代人的最近祖先是本地区的古老型人类, 澳洲土著起源于东南亚, 欧洲现代人与当地古老型人类 (尼人) 也有一定的联系。吴新智认为中国古人类进化是连续的, 同时少量地接受外来的基因, 由此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


他说:1998年起人类学界发表了一系列分析研究中国现生人类一些基因的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人的祖先是十多万年前出现于非洲, 大约10万年前经过以色列, 6万年前到达华南的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他们向北迁徙, 完全取代原来生存于这大片土地上的古人类, 成为我们的祖先。但是这种根据现生人类的基因来推测历史的假说却与历史证据相矛盾。


中国发现的大量石器明确显示, 中国的石器从开始到3-4万年前, 都属于第一模式, 而十多万年前生存于非洲和大约10万年前生活于以色列的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却都是属于第三模式。吴新智指出:如果6万年前那些移民完全取代中国原住民的上述假说属实, 中国石器的发展史应该显示在6万年前发生从第一模式转变到第三模式的剧烈变动, 但是我国发现的大量属于4-6万年前的石器都属于第一模式, 丝毫没有第三模式。很难解释为什么新移民放弃自己的比较高超的第三模式技术, 反而回头来使用第一模式的技术。


2008年在广西崇左发现的大约10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具有刚刚显现的下巴颏子, 其程度比现在人的弱, 而古老型人类 (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 都没有下巴颏。吴新智认为,崇左人下颌的形态表明东亚也发生过由古老型人类向现代型人类的过渡, 它能证明东亚也是现代人起源地区之一。


吴新智又说:有学者提出,“发现”存在于中国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断层”。这个断层从大约10万年前至4万年前,整整持续了6万年,在这6万年中没有任何人类化石出土。这个时期,因第四纪冰川的严酷环境, 使得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均难以存活。吴新智反驳这个观点,他说:当地球处于这次冰期时, 高纬度地区的确冰天雪地, 而我国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证据却表明, 当时华南有大量猩猩、犀牛、大象等特别喜暖的动物, 华北也有许多牛、马、老虎等温带动物。它们能活, 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原住民必定绝迹。事实上中国确实有这个时期的人化石 (如广西咁前洞, 浙江桐卢和河南许昌的人类化石) 和大量石器 (如河南郑州织机洞, 重庆鄷都井水湾的标本) 出土。[ 吴新智:《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自然杂志》2010年第2期。 ]


“在中国有个别化石表现出与中国的其他化石不同, 却在欧洲常见得多的个别特征, 比如马坝头骨的眼眶接近圆形, 大荔头骨鼻腔前口和眼眶之间骨面隆起, 山顶洞102号头骨颧骨额蝶突比较朝向外侧, 南京头骨鼻梁高耸, 巢县头骨有枕骨隆凸上小凹, 柳江、资阳、丽江头骨枕部有馒头状隆起等。这些在欧洲多见而在中国罕见的特征可能指示中国化石人类接受来自欧洲的基因。”吴新智据此证明中国人种在进化过程中杂交现象。[ 吴新智:《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自然杂志》2010年第2期。 ]


着眼世界人类学界,也有学者与吴新智持同样的观点。如《全球史》的作者认为:由于每年都有许多新的考古发现,而相关的理论又必须随着这些发现而作修正,因此人类学家们尚不能就那200万年中人类物种更迭的细节达成一致。比如说,最近在爪哇出土的人类化石就对传统的“非洲起源”理论提出了挑战。该理论认为,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从这里迁徙到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大陆。爪哇出土的化石古老得惊人,足以支持人类多地域起源论者的观点。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人类在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独立地起源和进化。毫无疑间,将来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人类学考古发现,而随之而来也就会提出更多新的人类学理论来解释新的化石发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沈冠军撰《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来自南方化石地点的年代学证据》写道:近年来第四纪测年技术取得的进展将对现代人类起源研究发生重要影响。运用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科技,对中国南方柳江人洞等多个晚期人类化石地点作年代测定,结果远大于原认为的前2万-3万年。由此可证,现代人(晚期智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中国前4万-10万年人类化石的“缺环”,很可能只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事实显示化石新证据不支持“中国现代人来自非洲说”。[ 沈冠军《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来自南方化石地点的年代学证据》,《地学前缘》2004年第2期。]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非洲起源说   中国人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91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