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刚:未来四年美国对华政策向何处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84 次 更新时间:2012-10-24 21:30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王鸿刚  

还有大概半个月时间,我们就能知道谁是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胜者,未来四年中国将同奥巴马还是罗姆尼打交道。所以,眼下开始思考未来四年美国对华政策将向何处去,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当然,在展望之前,还是要先回顾一下过去四年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发展轨迹及其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思考美国未来对华政策调整的方向与空间。

四年来,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突出体现为“战略再保证”和“战略再平衡”两种矛盾体的结合。所谓“战略再保证”,源于是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提出的概念,是指向中国提供绝不遏制中国的战略承诺,减少中国对美战略意图的疑虑,提升中国与美战略合作的意愿。奥巴马、希拉里、帕内塔等人反覆强调“欢迎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中国”、“期待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中不持立场”,均属此类。

所谓“战略再平衡”,则是对中国影响力的增长、尤其是军事实力明显增长而意图仍不透明的现实做出回应,“吓阻”中国挑战美国亚太主导地位的意图。即便奥巴马政府反覆宣称再平衡战略是一项全面的战略,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但应对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增长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动机之一。

为此,奥巴马政府将更多先进武器和人员部署亚太,强化亚太军事同盟,做大做强并高调展示美国军力,抵消中国刚刚获得的“反介入和地区拒止”能力,并通过深度介入中国同周边国家解决争端进程而调控中国走出去的节奏,对中国使用其实力的方式和程度予以约束。

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之所以呈现这种矛盾,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虑。从历史的视角看,这是一种传统对华政策的延续。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一直维持着两面手法,如“接触+遏制”或“融入+对冲”等。“再保证”可被视为“接触”和“融入”的延续和升级,而“再平衡”则是“遏制”和“对冲”思路的一种延续和动态修正。但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并不是对以往政策的简单复制。与历史不同的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使中美关系同以往有很大不同,中美两国必须在诸多重大领域进行高端战略合作,同时两国之间也出现势均力敌的战略竞争。

因此,通过“接触”和“融入”以确保互利合作已经不够了,必须通过增进战略互信,一方面确保互利合作的继续进行,防止因相互猜疑而使相互依赖从一项“资产”成为一种“拖累”,另一方面也为双方在更大更高范围的战略合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美国一些决策层和战略界人士看来,尽管中国现在还没有正面表达挑战美国的意图,但已经具备在局部领域挑战美国的潜质甚至是现实能力,所以谈论“遏制”中国为时尚早,但此前的“对冲”措施已显不足,必须在整个亚太战略调整过程中通盘考虑,有效应对。

但从目前看,这种政策的效果并不好。历史上,无论是“遏制+接触”还是“融合+防范”,两手之间的矛盾都不突出,可以同时实施、并行不悖,突出体现为两国军事上的相互防范并没有阻碍两国经济上的合作;而“再保证”和“再平衡”之间却发生了明显的相互抵消现象。美国对中国的“吓阻”给地区带来更多紧张,不仅使中国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更加怀疑,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坚定捍卫正当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意志,使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岛屿争端中奉行更加坚持自己的原则以保护自身利益。这既削弱了美国对中国提供的“战略再保证”的可信度,也恐怕不符合美国吓阻中国的目标。几年来,中美在亚太的关系颠簸震荡加剧,民间的相互批评增加,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实施的失衡有很大关系。

不过,美国官学各界当前似乎已开始对此有所反思。国务卿克林顿声称要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妥善处理“既定国”与“崛起国”关系,似乎透露出她对几年来对华政策的一些反思;帕内塔9月访华期间对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表明奥巴马政府有意突出“战略再平衡”与“战略再保证”的内在一致性,以消除激化双方战略互疑的负面因素,推动美国对华政策中两种手段的二元对立逐步趋于统一。一些有影响力的美国学者也提出,必须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再再平衡”。同时,中方也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积极谋求通过亚太事务磋商机制等渠道在亚太事务方面与美国沟通,尝试同美国在反海盗等地区安全领域展开合作,更加积极地引导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这反映出,不仅中美在重建两国关系长期战略稳定框架这一共同目标方面更加明确,而且在通过更多战略合作而非战略竞争来实现稳定这一路径上的共识也在增多。就此而言,美国未来对华政策的发展方向,应是改变“战略再保证”与“战略再平衡”之间的冲突和抵消状况,为建立更加积极的、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铺平道路。

如今,两国国内都面临重要的换届选举工作。两国新一届政府的几乎同时产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为重建中美关系的战略稳定框架,双方都有必要作出积极的努力。美方的责任在于进一步使“战略再保证”由口头宣誓转化为行动,在战略再平衡中增加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并为双方安全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中方的责任则在于更多通过建设性的行动来展示自身战略意图,并以更包容的方式释放自身不断增长的能量。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3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