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启亮:评热播电视剧《甄嬛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1 次 更新时间:2012-04-28 21:57

进入专题: 甄嬛传  

余启亮  

《甄嬛传》自播出以来,恶评如潮(见诸网易视频),我也是不得已才站出来说话的。与其说是“恶评”,不如说是“胡说八道”,让我们来看看:

“偷情、乱伦、私生子、三妻四妾……这就是广电审批合格的电视剧。”

“为何现在老是播这种下三滥的东西。好好学习西方发达文明。别老拍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且对人理性思维有极大危害的东西。广电局,文化部等相关国家机关请管一管了。片子需要传播一种理性的思维,思考的文明,而不是这些落后东西。”

“这部戏是拍给有小二小三小四。。。。。妻小的男人看的。教他们如何应付和平衡那些窝囊废每天饿狼般饥渴的性欲要求与俗到只有物欲且穷极一生的虚荣……号称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汲取了五千年文化养份的当代中国人就只能拍出这样的电视剧?!!悲哉,悲哉!!!!!”

“21世纪了,宣扬的还是‘奴才思想’!”

“号称‘三个代表’,却在用主流媒体宣传封建文化,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吗?这些是精华,还是糟粕???强烈抗议中央电视台播放这些破烂的东西,让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见鬼去吧?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民主’的精神,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滴血验亲,多么可笑的一场戏。”

“宫廷戏应该强力禁止:祸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禁锢人们的思想,灌输的是奴性是不得逾越的等级意识,与民主不断进步的时代极不相符。”

“五千年的文化就是窝里斗,被外族人统治,悲哀的民族。”

“这是甚么破烂电视剧,胡说八道,胡编乱造。康熙一天到晚和这个睡和那个睡,他的王朝就是这么维系的吗?这种电视剧对青少年有什麽好处。不能容忍……”(也真难为你,康熙都看出来了。编者语)

这些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忧国忧民”的,一类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都算是在胡说八道。子贡曾说过:“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叔孙武叔一个人的悲哀如今如何成为芸芸众生的悲哀?

有人说过:“历史越短的民族越珍惜他们的历史,相反,历史越长久的民族就越无视他们的历史。”现实证明,这话是有道理的。美国就是一个“敝帚自珍”的国家,从1776年到现在,只有短短二百多年,跟中国历史比起来,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而令人心灰意冷的是,中国人越来越无视本民族大可以引以为豪的历史,从这些个评论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就看这一句——“号称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汲取了五千年文化养份的当代中国人就只能拍出这样的电视剧?!!悲哉,悲哉!!!!!”,首先,不是“号称”,而是确有五千年,其次,历史的真面目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悲哉呀,如今的国人普遍只知道有五千年历史,而不知五千年历史里有什么。再看这一句——“号称‘三个代表’,却在用主流媒体宣传封建文化,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吗?这些是精华,还是糟粕???强烈抗议中央电视台播放这些破烂的东西,让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见鬼去吧?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民主’的精神,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首先,这不是在宣传,如果中国连正视历史糟粕的勇气都没有,那和日本有什么区别;其次,‘三个代表’这时候倒有人记起它了,可我倒想听你说说,‘三个代表’是什么,你凭什么拿人家共产党的自我要求来要求我们人民群众;还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自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谢谢你的好心提醒。但却不是唯一需要的,也不可能“罢黜百家,独尊科学民主”。正好,我是学历史的,也就有义务写这篇东西。

当年,吴晗写了个《海瑞罢官》,几年后,姚文元针对写了个《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这样,十年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历史开始痛苦地呻吟。那代人是活在痛苦之中的,可以说,罪魁祸首就是姚文元的笔。当我写这个的时候,就想到历史上的这一幕,所以我很害怕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因此下笔很慎重。也许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一点,正好,这就是写给你们这些人看的。

《甄嬛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因为“甄嬛传”三个字很朴实,一点也不哗众取宠。所有历史剧都该如此。我看《甄嬛传》,就像胡兰成坐在藤椅上读张爱玲的小说,“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今生今世》《民国女子》篇)我则是不禁拍大腿,道一声:“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最大的好在这部戏是写实的,天子威严、后宫勾心斗角、位份、礼教都比较符合历史真相。当然,没有人能还原历史真相,因为就算是写在书上的所谓正史,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假的。《甄嬛传》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还好在人物刻画很细腻。换言之,勾心斗角刻画地很细腻、真真的。有人就说了,这是封建糟粕,是垃圾。那我要问你,你看过《红楼梦》没有,你读过《二十四史》没有,我又问你,《红楼梦》里有没有封建糟粕,《二十四史》里有没有封建糟粕。要知道,二十四史可是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根本就是帝王家族史。你何言以对!当然了,问出这样问题的人,是不可能看过《红楼梦》及任何一本正史的。再说了,历史是客观存在。难道你的心里只有“大汉天子”、“大唐帝国”,而没有屈辱的近代吗?逃避历史的人终究会被历史抛弃,而逃避历史的民族、国家也终究不会走得顺利。历史的磨难是一个民族开始拥有野心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动力之一。还好在这部戏真有“以史为鉴”的作用。有的人因为在这部戏里没有看到所谓“英雄”、“侠客”、“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愤愤不平,看完之后什么都没想就开始骂人了。我看这样的人最是没有前途。其实,认真想一想,还是会有一些收获的。比如说年氏兄妹的结局如何会到这般田地,世人都知道年羹尧死得很惨,那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年羹尧,你会怎么办?权倾后宫的华妃,结局何以这般潦草?人生在世,到底什么最重要?又比如说当年那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甄嬛如何会变成心狠手辣的熹贵妃,世人只知有慈禧,却不知道这个中国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前还看过《成吉思汗》、《贞观长歌》(好像是这个标题),只是被里面人物的境遇吸引着,或同情,或羡慕不已,却得不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更不用说,《宫锁珠玉》、《宫锁珠帘》这种哗众取宠的戏了。不用说,《甄嬛传》自然比不上《成吉思汗》、《贞观长歌》这类,因为舞台不够大,演员不够多,剧情不够刺激,但这都是历史呀。历史的教训真可谓是深刻的,遗憾的是,人们只普遍承认这一点,而不去探寻甚至逃避历史的教训。

虽说“胡说八道”如潮,可《甄嬛传》自播出以来,稳居收视排行榜第一名,可见,胡说八道的人只是一小部分,《甄嬛传》的导演及编剧还是能找到大批知己的(尤其是在百度贴吧)。那为什么网易视频上就没几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呢?难道真的是“容忍比自由更可贵” (胡适语)不成?胡适的话当然很有道理,丝毫没有过期,可我以为,我们只是“不争”而已。我的这篇东西写出来也没想跟你争什么,只算普及历史常识罢了。

《甄嬛传》的小说我没有看过,因为已经有《红楼梦》了,所以也不必去看它。但如果有人已经看过《甄嬛传》的小说,反过来,《红楼梦》也是可以不看的。因为《红楼梦》里有的《甄嬛传》里基本上也有。而《甄嬛传》的“平易近人”又是《红楼梦》这部高高在上的四大名著之首最缺少的。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一部人物刻画如此细腻、历史白描如此深刻的文学作品,自然不乏读者。百度贴吧上有好几篇不错的文章,一睹为快:

“甄嬛,你曾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所求不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而当此生走到最后,别人都说你赢了,可你要这天下做什么?你要的都没有得到,你在乎的都失去了。你说累了,爱的人恨的人,他们都走了,只把这偌大的紫禁城留给了你,画地为牢。平生最耻,以色事人,奈何身入宫闱。逆风解意,雨雪莫摧梅。杏花天影玉箫,秋千上,一场梦醉。惊鸿舞,姣梨妆成,描取黛眉翠。心碎,尽错付,莞莞类卿,字字血泪。此去既长诀,前情俱废。那堪銮驾回宫日,笑靥生,肝肠含悲。君有心,续补前缘,怎知妾意违?”

“离天太远,离地太近,七孔笛吹奏着月缺月圆的叹息,南飞的鸿雁、倾诉满腹的悲凄。秋怨流泻满地。离冬太远,离夏太近。三弦琴弹奏着、花开花落的凄泣。摇曳的烛火流尽辛酸的泪滴,惆怅塞满心底。离你太远,离愁太近。两眼丈量着云山雾水的距离。悲伧的楚辞,难道如火的情丝,伤痛挂满天迹。当相思种进岁月,岁月就瘦如砺石。”

“后宫中的女子的命运,让每个观众唏嘘。古人见落花而伤怀,因为即便是温柔的春日里,东风也不曾解怜任何的花朵。但后宫中女子的一生,竟不能长过一朵春花的开合的瞬间。在今日温和的杨柳风里,有缘相逢的你我独立花间,于乱红的飘飞中,许下珍重。我不知该怎样描述这个贴子的目的,或许是惋惜她们命运终究如同挽不住的落花般随风飘零,或许更是庆幸她们终于逃离了这尔虞我诈的后宫。落花不晓秋情近,人生大抵就是这样,悲喜轮回,忽然而已。”

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作品皆为好的作品,但千里马未必能遇到伯乐,这两点都是真理。受历史时代的局限,小人得志往往才是历史的主旋律。文革就是一段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历史。我很害怕历史的重演,尤其是看到当今“方韩之争”、“甄嬛传胡说八道如潮”、“甄子丹赵文卓骂战”等和红卫兵批斗并无本质差别的事件上演。于是有人安慰我道:“历史是不会重演的!”当然,毛泽东、四人帮早已经不在了,他们也不会再活过来。我们也不是“毛氏王朝”的遗民。但我还是很担心,担心历史虚无主义者和“忧国忧民”者的胡说八道会让本民族再次陷入文化大革命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漫天漫地的“胡说八道”,让我更明白文化大革命爆发并持续十年之久的不可逆转性,让我更同情那些含冤或遭囚或死或残的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的真正的勇士,让我更不会轻易原谅这场浩劫的发动者和拥护他的人们。

历史是不会重演的,但愿如此。

    进入专题: 甄嬛传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影视与戏剧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78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