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陆:质疑中国包容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56 次 更新时间:2012-04-03 23:41

进入专题: 中国   包容文化  

时东陆 (进入专栏)  

在中国思想界经常听到“某种思想与中国相结合”的论调。这种思路在中国几乎有半个多世纪的影响。今天仍然主导中国思想界,理论界,评论界的思维。与其相对应的说法就是中国文化如此“包容,”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特色,而且由来已久,颇为具有历史。更有其说,正是由于这种历史悠久的包容传统,才造就今天中国文化的绚丽多彩,等等,不一而足。就连北京大街上都高高悬挂几个硕大的标语牌:爱国,包容,道德。显而易见,“包容”二字俨然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绝对是对文化的褒义之词。而相反,那种不那么包容的文化与社会断然无法与这种深厚的文化相比拟。

那么对于外来的理念和思想,最为成功的表象就是它们与中国国情的完美结合。这些思想和理念,最为著名的,无非是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市场经济,高等学位等等。当然,在社会层面,那些外来的理念就更多了,高层建筑,城市规划,高速公路,金融管理,时装时尚,西服领带,爱护动物,环境保护,崇尚生命,个性解放,消除等级,自由恋爱,人文关怀。就连大多中文的现代名词也来自上世纪初的日本(比如:经济,干部,阶级)。这其中还包括中文的语法结构:标点符号与主语,谓语,宾语,通通来自西方。于是,现代的中国不仅如此“包容”而且是 “相结合”的典范。

外来的东西刚进中国,首先“包容”之,“相结合”之。也许开始有点不伦不类,甚至数典忘祖。但是中国毕竟最为包容之国,久而久之,便结合成自己的文化,成为自己的认同,比如那些上海的摩天大厦和前卫艺术。完美“相结合”之后的中国显得那么安然自得。

但是笔者却对“相结合主义”不以为然。无论是“相结合”还是“包容”都是一种对“拿来主义”的美其名曰。笔者分析,“相结合主义”事实上是一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典型表现。许多西方的原创思想和时尚的确“好用”,随手拿来,轻而易举,即便无法原汁原味的在本土炮制,但完全可以机械地利用。比如时尚,发型,服饰,建筑,摇滚,以至各类理念,包括商务机制,市场分析,法规法律。对于中国来说,只要“可行”必须借用,言之:“相结合”言之:“包容。”

不过在外地域产生的思想,用在中国土壤毕竟有些水土不服。即便“完美结合”与“包容”,现代中国仍然显得非常“混搭”。不过,“相结合主义”毕竟在现代中国成活了。这种思潮使得社会似乎很正常的运转。比如在生活上的西方时尚,商业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上的个性理念,艺术上的现代追求,和伦理方面的人文关怀。但是“包容”与“混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用习惯了别人的东西最终会导致自身文化的停滞,甚至沦丧。笔者曾经指出,中国只有古典文化,但是没有现代思想。中国的古典思想的发展自宋代的“理学”之后便停步不前了。

依托在外来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不可能思考自身的发展,因为极度缺乏想像与创造,由此产生平庸和懒惰。之所以没有想像与创造是因为不再需要创造了。既然拿来的东西那么简便好用,何必去再创造?再者,创造是需要勇气的。更为重要的核心在于,外来的思想和时尚,“相结合”式的“包容”大多囫囵吞枣,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对于社会和大众。深懂其意的学者一般寥寥无几。很难影响社会。比如我们熟悉的很多名词:科学,民主,大学,知识分子,个性,是现代西方文化产生的概念和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严格的科学定义。在一百年前传入中国到今天已经是口语和论文中常用的名词。但是究其深刻的概念,恐怕很少人能真正懂得它们的定义和含义。但是因为有了“包容”和“相结合”,它们俨然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了。

中国于是有了民主与科学,知识分子,高等教育。但是这些理念在中国的实施却变了很多味道,美其名曰:中国特色。这样一来,所有这些概念就加上了许多定语:中国式民主,中国科学,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大学。但是事实上,民主,科学,知识分子,大学的定语只有一个,那就是:西方。

当一个社会的主要文化支柱依赖外来思想时,它首先把自己的古典文化大大弱化了。因为时代的变迁,文化与思想是更迭而发展的。我们无法机械的把现代西方思想直接对比与中国古典文化,甚至要求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就如同无法把维多利亚时代与西方现代文化相比较一样。如果中国文化的核心还是孔孟与老庄的话,很多现代思想都与其格格不入。对于中国来说,这些所谓的现代思想都是“包容”和“相结合”来的。但是西方社会已经从希腊经典到罗马政体,从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再从法国革命到现代科学与民主社会了。西方社会的思想进步永远在原创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因为他们更强调原创而不至于“相结合。”

中国在“相结合”与“包容”中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系统,学派。比如我们的高等教育与科学院50年代沿袭前苏联系统,今天转入欧美体系。从学位制度,学术建制,项目管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统统“相结合”之,统统“包容”之。我们的电子通讯系统也是欧美制式。在中国当代,无论哲学,伦理,心理,社会,思想,文化,艺术,媒体,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已西方现代为基础,从而无法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现代体系。

一个有生命力的现代文化必然会“输出”世界。但是这种输出不会是强迫的而是自发的。当麦克杰克逊唱一首歌时,无论世界上任何文化的人都会为之感动,因为他传递没有边界的人类之声。相似的文化现象还包括日本的动漫,Vogue 杂志的封面,意大利的设计,德国的汽车(工业产品是文化载体),等等。因为这些文化艺术充满原创的现代思想,富于生命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它们可以打动世界每一个文化和民族。如果我们把别人的东西“相结合”之后再“输出”原地,恐怕难以实现。这就像我们想复制中国古典艺术一样,无论什么今天的能工巧匠也无法超越古代的巨匠们。中国的建筑师们无法超过德国大师密斯梵德罗,而能够做的只能是“相结合了。

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同济大学建筑系的A楼是50年代一位中国建筑师设计的。据说他是密斯梵德罗坚定的追求者,对其建筑理念心领神会,并潜心研究多年。笔者居住芝加哥多年,对密斯梵德罗的著名建筑曾经多次访问,学习,体会。我去过A楼多次,也细致地观察过楼房的结构和风格,比较之后,我十分佩服这位中国建筑 师对密斯梵德罗精神的领会。这座A楼的确有十足的包豪斯味道,堪称对密斯梵德罗最透彻的理解和注释。我认为是同济大学最有水平的建筑之一。但是,无论这位建筑师多么完美地把密斯梵德罗的建筑理念与中国相结合,这也是一座模仿逼真的作品,却毫无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如此下去,如何超越这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而创建自己的风格,理念,甚至学派?

中国现代文化的希望在于更多的原创和想像力,而不是那些”完美的相结合!”笔者认为:“相结合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真正思想障碍。

进入 时东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   包容文化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88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