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肃:“让世界充满爱”的作品为何稀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12 次 更新时间:2009-04-23 11:15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普世价值  

顾肃 (进入专栏)  

已经有快20年了,“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不大听到。此次四川大地震,我们在赈灾救难的全民行动中,又一次听到了那熟悉的旋律,甚至在打电话等待的间歇时间,也听到这样的歌声。非常亲切,再度感动。但是,仔细一想,在多次赈灾义演的晚会上,我们自己原创的能够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为什么那么少?如果有,也几乎都是约20年前的创作的,甚至“祝你平安”、“爱的奉献”这样的歌曲,也都产自那个时代。而那首让人听来非常亲切的“明天会更好”却是台湾音乐家为救济非洲灾民而创作的,我尤其喜欢听它的童声合唱。马英九在就职那一天,也选择了这首原本人道主义的救灾歌曲作为其晚会的主题曲,可见它的深入人心。

那么,为什么宣扬人道主义普世价值的博爱的歌曲在这十多年如此之少?“让世界充满爱”创作于1980年代末期,也是以人道救助为主题,与美国人创作的“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儿童”的歌曲既想竞争,也相呼应。当时唱响神州,无人说这两首歌不好。我听得最清楚的批判是那个年代结束的时候,当时国务院发言人袁木说,“我们现在不谈阶级斗争了,只唱让世界充满爱”,从此这首歌几乎就从我们的主流媒体消失了。而袁的潜台词也很明确:“我们需要让世界充满恨,这是阶级斗争的需要。”

于是,我们再很难看到这类提倡普世价值和博爱精神的作品了,人道主义离我们远去。 人们更多地看到大量制造仇恨和对立的作品,比如中国人在内战当中相互血腥残杀的题材一再出现在主流媒体,许多血腥的场面的确有点少儿不宜,但却充斥屏幕。我所住的小区有一所小学,十多年来,我听到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校喇叭里放的儿童歌曲就是“军号嗒嗒吹,坚决杀白匪”。我不知道那些幼小的孩子接受的是怎样的仇恨和暴力教育,天天耳朵里灌输着杀人的歌声。

我们开始不断地谴责普世价值,许多人以否定普世价值为根本任务。甚至在此次大地震出现以后,《南方周末》写了几篇关于普世价值的文章,以呼应全球那么多的人道主义援助,马上就有以司马南为首的文化人(我很难称他为作家)对《南方周末》组织围攻,所用的语言与极左的文革时代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是嘻笑怒骂,挖苦讽刺,根本否认普世价值本身的存在。许多人以自己国家民族和社群的特殊性来否认普世价值的存在,甚至以国际政治和国内的社会矛盾来根本否认这种普世价值。似乎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共同的类,“我们”与“他们”在任何价值追求上都没有共同点。那么我真想问一句,你究竟想把自己划入哪一类呢?干脆不要归入人类,而是归入超人类或者超动物类(但目前的生态主义者已经把动物归入与人没有本质差别的生物了)。甚至还有人以人中存在不正常思维和极恶的坏人而否定普世价值,这叫以极端否定基本的共性。

不错,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冲突和矛盾就没有中断过,至今,国际上国内的矛盾仍然存在,利益冲突也在所难免。但这并不能否认人类有普遍的价值取向。比如日益扩大的博爱思想,同情和怜悯之心,道德黄金律,等等。所谓价值就带有规范的提倡的意义在内,而不只是对基本事实的描述。价值观反映其提倡者的基本人生态度。以仇恨和斗争为基本价值观,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和争斗,以阶级斗争为基本价值观,就是把本阶级的成员当作兄弟,但与敌对阶级则是你死我活,像乌眼鸡一样斗争到底。有人说,从来就没有超阶级超民族的爱,那么,为什么要成立联合国、红十字会等超国界的和平和互助的团体?一个政府或政权如果只提倡阶级和民族仇恨和斗争,而否认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和普遍价值,那就只能是既与自己的被统治者为敌,也与外国外族政权为敌,像今天的北朝鲜那样(它还与自己同宗同民族的韩国为敌)。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普世价值还是争取普遍正义、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规范,否则就只能各说各话,不要说国际法庭,连联合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否认普世价值,你甚至没有理由批判别人别国的某些行为不正义、不公正、不实事求是、用的是双重标准,因为你自己就从来不承认 这些普遍的基本价值前提。

我不知道那些否认普世价值的人和机构还有什么别的出发点,也许他们说,我就是爱我的民族、家族、国家,但是,这难道能够成为仇恨别的民族和国家的理由吗?一些人非常玩世不恭地对待被冷落近20年的“让世界充满爱”,当大地震袭击华夏大地,需要募捐,大批国内外援助滚滚而来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了到处传唱的这首歌。可是在此之前,为什么就有权威机构公开批判它呢?需知,无论是“三个代表”,还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其前提都是全民的共同价值观。阶级斗争和专政学说在本质上是其格格不入的,但是,我们的权威们什么时候认真地反省这种逻辑上的自相矛盾?花大量的经费支持的所谓研究、出版的所谓教材,专门以提倡特殊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制造仇恨和斗争意识、丑化和仇恨非我族类者为基本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怎么可能实事求是、体现博爱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辉呢?怎么能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美德,又怎么能够体现出基本的诚信和高尚的情操呢?

即使是所谓的传统价值观,包括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民贵君轻的观念,所包含的同样是普世价值。而世界三大宗教当中都包含了普世价值的众多论述,诸如慈悲、宽恕、仁爱、怜悯、普渡众生、普天之下皆兄弟,等等等等。这是仇恨教育下长成的司马南之流所永远无法理解的。

正因如此,我希望有关机构认真地清理一下我们的宣传方针,给我们一个干净的、逻辑上一致的、符合时宜的、进步的、博爱的思想和道德空间,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价值观真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同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怀着同一样的爱。”

制造仇恨的,必被仇恨所淹没;

广种爱心的,必被仁爱所报答。

进入 顾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普世价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57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