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港学者的两岸观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77 次 更新时间:2017-10-26 16:48

进入专题: 台湾问题  

何亮亮  


台湾民粹和大陆民族主义在明年三月台湾的大选和公投期间如果迎头相撞,将酿成一场空前的危机。


11月24日,我从台北回到香港,再次深深感受到台湾和香港、大陆在有关台海危机方面的民众心理方面的巨大差异。香港媒体充满了“解放军精锐部队调防东南沿海”、“北京严厉警告台湾勿玩火”之类的消息;大陆网站的BBS上都是为攻打台湾出谋划策的帖子或是各种主战的言论。这些资讯,在台湾也能接收,台湾的媒体都有报道和分析。台湾的网络没有防火墙,在台北的网咖(网吧)上网可以立即连接到任何网站,也就是说,台湾的老百姓只要愿意,是完全可以接收到上述资讯的,台湾官方即使有心也无力封锁,最多只能“淡化”。问题是,这些资讯对台湾民众几乎不起作用。在外界看来,台湾应该有危机感,除了台湾官方和媒体经常渲染“中国打压台湾”似乎还反映了一点危机意识之外,台湾民众却若无其事,这就耐人寻味了。


世界上最诡异的双边关系


台海危机是两岸关系恶化的表现,然而两岸关系又是当代世界上最诡异的关系,与朝韩相比,就更是如此。我的一个韩国朋友在台北和北京都住过,他曾经大惑不解地问我:“我搞不懂你们中国人!两岸政治和军事上尖锐对立,台湾还在‘去中国化’,可是双方又互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两岸的流行文化几乎同步,那么多台湾男子娶大陆老婆,那么多台湾人到大陆特别是到上海买房子居住,两岸的人民却又相互厌恶!”

是的,朝韩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距远比两岸的大。事实上,大陆如上海、北京和广东的人们已经开始看不起台湾了。然而,在去年的釜山亚运会上,朝韩两国的代表团合二为一入场,全场韩国观众热情欢呼,而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感情,很难在两岸的代表团出现。即使两岸官方同意,两岸的运动员似乎也没有这种冲动。香港和内地之间虽然也有相互并不那么融洽的问题,但是香港民众对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所表现的兴奋和对杨利伟的欢迎是真诚的,而这样的兴奋和欢迎,也不大会出现在台湾;同样,台湾运动员在世界棒球锦标赛的战绩,台湾民众欣喜若狂,大陆民众根本没有感觉。本是同根生,误解何其深?


台湾是什么?


台湾是什么?中国大陆官方的说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官方,从国民党政府到现在的民进党政府,则称自己是“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在台湾”。大陆人士到台湾,台湾发给的签证是“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出入境证”,大陆官方人士都凭这个证件出入台湾。台湾人申请到大陆,大陆官方要求申请者提供“中华民国护照”和“中华民国居民身份证”。在这种实务的层面,两岸的当局都还是务实的。

1946-1949年国共交战,胜利者是共产党。1949年后交战双方一直没有签署停战协议,内战状态至今没有结束。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一直奉行“汉贼不两立”的政策,凡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台湾即与之断绝关系;但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台湾官方就逐渐放弃了该立场,而且不断寻求加入联合国。有二十几个小国同台湾有“邦交”,所有的西方国家和大部分其他国家,都在台湾有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官方视之为一种官方机构,各国派驻台北的代表都享有类似外交官的待遇。美国和日本则分别在台湾驻扎形式上是非官方实际上是官方的办事机构。台湾在经济方面,属于新兴工业化地区,实现了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西方国家已经多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台湾表示友善。

台湾的政治体制,从蒋经国1988年开放党禁和报禁、取消戒严法至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台湾的民主化、本土化和台独这三个板块分别发展又相互交叉,民进党利用民主化推动本土化,在相当的程度上伤害了外省籍的台湾民众,本土化则是对国民党所推行的中国化的反动。大陆在国际舞台对“中华民国”的打击和民进党对国民党的打击,加速了国民党时代的结束,也加速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结束。


台湾的省籍问题


台湾的2300万人民当中,98%是汉族,余为原住民(属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大陆称为高山族)。在汉族中,约有280万人是外省籍,占总人口的13%;250万客家人,祖籍闽南的本省籍占75%。省籍问题,在台湾不仅是个社会学研究的课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台湾的外省籍和客家人绝大部分都是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泛蓝阵营)的支持者,民进党和台联的支持者绝大部分为本省籍。这种省籍对立,从历史原因来说,是国民党政府1949年来台后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国民党长期重用外省籍官员,外省籍精英在各个领域都占据了要津,本省籍精英主要是在工商界。国民党政府强制推行国语和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的教育,禁止在学校、媒体和机关使用闽南话(台语)。蒋经国执政后期开始重用林洋港、李登辉等本省籍政治精英。李登辉1996年当选“总统”之后,开始推行本土化,这一政策在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之后全面执行,在文化、历史、语言等方面的本土化如火如荼,这一方面是对过去国民党统治的反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台独的泛滥。这种情势使台湾的外省籍人士和客家人产生了深刻的危机感。

台湾的本省籍居民,就渊源而言,绝大部分来自福建南部(闽南)和西部(闽西),陈水扁和吕秀莲祖籍均为闽南,李登辉祖籍闽西。台独分子都承认在文化和人种方面和中国大陆的关系,但是认为这种关系就像新加坡华人和中国的关系,只是历史和文化的联系。出生在台湾的外省籍第二代、第三代,对于台湾的认同感较高。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达10年的调查统计指出,外省籍自认为是台湾人者越来越多,去年6月的最新统计数字是40.9%,但是自认为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者为42.8%。自认为是中国人者目前已低于10%以下。

如果再以区域划分来看,外省籍人口在台北县市就高达118.4万人,约占44.55%。如果再细分的话,台北县市加上基隆市、桃园县等大台北地区就有149.7万人,已占56.32%。如果从台中县市以北来计算的话,就有179.9万人,占了67.68%,将近七成。为什么马英九能够在台北市长选举战胜陈水扁和民进党候选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根据最近几份民调显示出,明年三月的大选在省籍投票行为上还将呈现出“外省人投外省人”的特殊现象。


台海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有一位台湾学者曾经这样形容:大陆人不知台湾为何物,台湾人不知中国为何物。民进党政府的去中国化,并非完全独创;国民党政府时代对大陆和中共的长期负面宣传和教育,1989年以来台湾媒体有关大陆的负面报道,都使台湾的大部分民众,无论是外省籍还是本省籍的台湾人,对中国大陆充满了误解和敌意。即使是数十万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大陆的台湾人,内心深处对中国大陆也没有多少认同感,虽然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大陆赚钱和享受在台湾无法获得的生活。

这种疏离感,正是两岸关系难以改善的深层原因。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所谓统独,没有统一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统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化这些全局性问题上,大陆和台湾其实有共同语言,但是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思维方式妨碍了双方寻求最大的共同点。

和平理性的声音一旦无法凝聚,暴力和非理性因素就会发酵。如果蒋经国仍然健在,台湾的政治局势肯定和现在不同。蒋经国推动台湾政治的民主化和本土化,但是他肯定不会推动台湾的去中国化。大陆的对台政策缺乏着力点,所有的善意都不被台湾官方接受。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民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始影响决策。长期以来,大一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反对台独也是全民共识。同时大陆民众对台湾情况了解的不完整,也导致民意的某种偏颇。台湾的民粹则不但被陈水扁利用来获得选票,也成为刺激陈水扁继续推动台独的精神资源。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每一次他们制造“大陆打压台湾”的舆论,就能获得台湾一部分民众特别是那些教育水平不高、收入不高的中下阶层的喝采,这种台湾民粹和大陆民族主义在明年三月台湾的大选和公投期间,很可能迎头相撞,酿成一场空前的台海危机。

    进入专题: 台湾问题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29.html
文章来源:凤凰周刊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