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勤: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85 次 更新时间:2008-08-04 11:41

进入专题: 集体行动  

王国勤  

〔摘 要〕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在国内学界正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研究领域作一个简要的考察并提出一些判断。作者发现,目前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运用结构性分析居多而过程分析较少;运用理性主义分析居多而建构主义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在过程分析和建构主义分析的运用逐渐增多的同时,多种研究取向和方法也开始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研究议题上,既有研究主要涉及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政治机会机构、动员结构、策略和手段、话语等方面,有点遗憾是,大部分研究在这些议题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以及必要的实证方法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集体行动或者集体行动的新的特征的大量出现,挑战了很多既有的理论,它需要研究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集体行动;结构分析;过程分析

中国自199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新型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利益层面的社会矛盾或社会冲突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基层社会,几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研究者的关注。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在近些年来开始逐渐增多,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同时,也致力于本土化理论的建构。

在这类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而且每一个概念又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研究者们在阐述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时,往往坚持该概念在内涵或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

为了便于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对话或交流,本文使用“集体行动”概念作为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或冲突的一个统摄性概念,〔1〕并把以上述的各个概念为“标签”的文献统称为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文献。总之,本文所考察的主要是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大陆1990年以后的“集体行动”的基础性研究的文献。

本文的述评方法有两个。第一,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为参照。首先,因为其理论与方法的相对成熟,在参照中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集体行动研究的基本状况;其次,一些研究者借鉴和使用了一些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并开始展开了对话;最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在发展中的一些探索和困惑,也可能是中国研究者们需要面对的。第二,本文交织地使用劳丹式的“概念问题”和“经验问题”两个角度来评估这些文献。〔2〕

本文分为“研究取向与方法”和“研究议题”两个部分依次进行讨论。

一、研究取向与方法

1. 结构分析和过程分析

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简单地界定为以“结构”为核心概念,研究对象是所有的集体,试图通过个人与集体与相关集体之间关系来解释这些个人与群体的行为,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是集体行动中的参与和行动是与社会组织的划分相一致的。〔3〕在本文所考察的文献中,运用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最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对产生农村集体行动的基层政府与社会结构特征的分析。

代表性的研究如,赵树楷认为农村社会的冲突主要由基层政府对农民的“利益剥夺”造成的;〔4〕张静通过对基层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联结构及其角色的变化的分析,认为当前的基层政府是一个稳定程度较低的基层结构,并日益卷入社会冲突之中。〔5〕在同一个脉络里,于建嵘则把这种分析延伸到对农村权威结构的分析,认为利益分化和冲突及基层政府行为失范而造成的农村权威结构失衡,是农村社会政治性冲突的基础性根源,同时,这种失衡的起动因素主要依赖于具体的诱发性事件。〔6〕

随后的研究者在不断地拓展这项研究。如张玉林认为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任期考核指标的压力型政治/行政制度下,地方官员们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形成“政经一体化体制”。在这种体制所催生的环境冲突中,对处于先天性的弱势地位的农民而言,伴随着暴力的“群体性事件”就几乎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促使企业和政府让步的途径。〔7〕肖唐镖认为“自90 年代中期以后, 他们(农民) 的行动越来越带有'迫逼性'的特点”。〔8〕这类文献均强调了结构特征对发生集体行动的决定作用。于建嵘在这个理路下,提出“压迫性反应”的解释框架,〔9〕认为在某些情形下,集体行动的原动力并不是基于行动主体的选择,而是基于对“集团”(参与者的集团)内外压力的反应,并借此来修正和补充当前流行的解释集体行动的“选择性激励”理论。于建嵘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结构分析方法转向了对农民维权抗争活动内在结构中的“行动取向”的研究。〔10〕

结构性分析也被运用于对都市集体行动的分析,代表性的研究如冯仕政考察了单位的异质性对集体抗争发生机制(反过来说也就是控制机制)的影响即单位特征的分割效应。冯的贡献在于没有采用“结构-行动”这样简单的对应式的模式,而是综合运用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一些主流的解释框架,在结构与行动之间加入了机制这个环节,构成“结构-机制-行动”模式,其中的机制,被归纳为“制造相对剥夺”,“提供政治环境”,“便利资源动员”等。〔11〕但冯对上述的三个机制在一个具体的分割效应中相互间会是怎样的关联或相互影响,并没有给出一个有效的说明,同时,这项研究在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静态的视角,无法照顾到抗争事件复杂的互动过程。

研究者们也在对这种结构性分析方法的不足进行反思。如孙立平针对静态结构分析具有“结构上的不可见性”的缺陷,提出了“过程-事件分析”研究策略,即“力图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并将过程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解释变项或解释源泉”。〔12〕应星拓展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叙事”方法与逻辑-科学话语同样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对于丰富社会学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意义。〔13〕在具体研究中,应星、晋军通过讲述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集体上访的故事,展示了弱者如何通过“问题化”的技术在中国当代独特的社会权力运作机制中传达出来,而且在集体上访及与其相伴生的集体“闹事”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民与国家各自的行动的策略和边界。〔14〕随后应星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通过说故事的方式揭示了新时期发生在集体上访这样的正面遭遇时,权力是如何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实践中运作的。〔15〕李怀在一项对城市拆迁所引发的集体行动的研究中展示了其“不确定性”的特征。〔16〕他批评“结构”解释夸大了社会政策等结构性条件对利益主体(行动者)行为选择的制约性,轻视了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而事实上,利益主体是追求多元化目标的能动的“行动者”,同时“行动者”之间存在一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他们对利益的表达自然显得复杂而不确定。

“过程-事件的分析”对行动者的假设契合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的建构主义视角,即认为行动者是嵌入社会并被社会性地构成的存在,并且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中改变其界限与特征。杨继涛利用这种方法,对鲁西南某景区开发引起的社会冲突进行的细致研究,展示了一个结构分析无法发现的机制和过程,即“发生在传统的农村社区的一系列冲突,不仅是利益的争夺,更是两种基于不同知识型态的观念的较量;在这种冲突中,随着各种斗争策略的运用,新型的权力网络逐渐形成,这一权力之网反映的不是冲突某一方的妥协或胜利,而是双方互相'学习'从而创造新关系的过程。”〔17〕

本文至此,似乎给读者这样一个印象即对“结构分析”和“过程-事件分析”抱着抑前褒后的态度,事实上,在本文看来,这两种方法各有长短,前者能提供集体行动的一些关键的初始条件和情境,但往往无法对结构与行动之间的“衔接处”给出有效的说明;后者展示了集体行动的一些关键的机制和过程,却不能说明为什么恰恰是这些机制在起作用而不是那些。按照查尔斯·蒂利的说法,前者是大范围的原因,后者是小范围原因。〔18〕由此,本文认为,两种方法的结合似乎更有益于我们的研究。学者张静在运用结构/制度分析时称需要重视“过程”(“事件”)因素,认为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19〕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倡导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如渠敬东提出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20〕而当前的研究现状是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结构性分析,而运用“过程-事件的分析”的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本文认为对集体行动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多种方法的融合。目前有研究者开始尝试融合这两种方法,如张磊在中观与微观层次上使用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在宏观层次上使用利益集团理论的社会政治现象,并把这两个层次结合起来考察业主维权运动产生的深层原因和动员机制。〔21〕孟伟在考察滢水山庄业主集体行动时展示了城市业主在进行维权活动中,以行动性集体进行策略性行动的行为特征。〔22〕

2. 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

在研究集体行动的文献中,理性主义也是常用的研究取向。简单地说,理性主义主张功利主义的自我利益中心的理性行动者模型,关注策略性互动,假定个人是依据其既定的利益、资源和条件制约而做出的审慎选择。

代表性的研究是认为各种农村的集体行动包括“集体越轨行为”均是村民在综合考虑行动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理性选择和策略互动的结果。〔23〕有研究者开始用博弈论来分析农村集体行动的起因,构造了群体性突发事件起因的博弈模型:一个非对称的“鹰鸽博弈”模型,〔24〕以及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根源在于弱势群体采取了偏离原纳什均衡的斗争策略。〔25〕

西方社会运动主流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过程理论)也是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但研究者逐渐发现,仅仅考虑结构、策略、工具主义等因素是不够的,要想构成对社会运动的完整解释,则需要重新考虑情感、意义(文化) 、认知等因素在集体行动的作用。由此,作为对主流理论的一种补充和修正的建构主义〔26〕开始得到重视。中国的研究者也在重复着这样的“转化”过程,开始质疑理性主义把各种集体行动都看作是行动者审慎选择的结果的假设,并认为在具有变通性、过程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的中国社会生活里,〔27〕这种假定是更值得怀疑的。

已有文献中也有对情感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或表现出的特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如孙正认为群体性事件参加者在聚众情况下产生的特定心态是其采取激烈对抗行为的心理基础。〔28〕这种特定的心态被归纳为:第一,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希望寻求直接快捷、短期奏效的方法,是产生激烈对抗性行为的心理基础;第二,追求所谓正义与平等是激烈对抗性行为的道义基础。第三,聚众形成的非理性心态是激烈对抗性行为的重要原因。这和勒庞的分析方法相似。本文认为,这种归纳并不符合当前很多的实际情况。例如,“道义基础”,在一些利益诉求的集体行动中,往往仅是参与者所选择的、用来证明自己利益诉求具有合法性的话语。而且“聚众形成的非理性心态”的命题也是要打折扣的,现实中,常常见到相反的情形,例如,一些追逐利益的集体行动可以使聚众时仍保持着集体的理性的心态。其问题还表现在赵鼎新批评的那样,没有涉及到聚众形成的任何微观机制,也没有指明各类不同聚众得以形成的结构性条件。〔29〕而郭景萍对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的分析,似乎在弥补这种缺陷。〔30〕她认为无论基于团结需要,或冲突需要,集体行动都必须有情感的唤起。而集体情感程度与触犯人们利益需要的程度、与触犯人们核心价值观的程度正相关。而与社会控制程度负相关,这是集体行动情感变化有可能呈现的逻辑规律。但郭景萍的研究仍停留在逻辑推演的阶段,还缺乏关于这些命题的实证研究。在同一脉络里,赵鼎新在“情感性的行为是否会主导一个社会运动的发展,则取决于该运动的组织力量”的基本假设下,列出了一系列情感程度同社会结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关系)之间如何关联的命题。〔31〕但这项研究所涉及的现实远比命题本身所概括的要复杂,有更多的因素或机制需要考察。

社会建构论强调行动者是社会性地嵌入于集体认同感之中,能根据集体行动的需要动用自己的社会位置所供给的文化材料。代表性的研究有,佟新以一起国有企业工人发动的反对兼并的集体行动为例,分析了工人集体行动的“框架”过程。〔32〕同一个脉络的研究有,党国英把乡村社会中的道德、宗教、礼仪、典籍文化和宗法制度看作非正式制度,并依次分析这些制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33〕陈映芳把包含了怨恨(或剥夺感、压迫感) 、概化信念及相关的话语的“权利意识”概念假设为在国家控制力以外影响市民行动选择、行动效果的基本要素之一。〔34〕翁定军使用了“印象控制”这个概念来表示移民在新的居住地常常采取过激的行动为自己建构一种“强硬的、不能被欺负的”形象,进而影响人们对待他的方式,而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35〕肖唐镖在一项实证研究中依据对“农民行动的信念基础”的描述和理解框架,从农村社会心态与行动的视角观测和分析农村政治稳定形势。〔36〕于建嵘在分析农民领袖的动机时认为对他们而言,“面子或声望”比物质利益更重要。〔37〕其中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是,李培林等把“阶级意识”作为影响冲突行为倾向的重要因素来考察,假设人们的利益变动情况可能影响到人们对自身所处阶层的主观认同,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和生活满意度,并通过公平感和生活满意度最终影响到人们的冲突行为倾向。〔38〕李培林在另一篇文章中,把这种方法界定为同“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相区别的第三种分析方法,即“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39〕

研究者运用建构主义视角提供了一些新的成果,但几乎都没有提供关于“建构”本身的机制或过程的有效解释,而常常有将社会过程(物理事实)化约为心智内容(建构事实)的倾向。在本文看来,建构主义者至少需要说明行动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建构而不是那样、是形成这种认同而不是另一种认同等问题。一个更具综合性的问题是,理性、情感、文化等因素在经验中是裹在一起的,而作为分析性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集体行动所呈现出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特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催生集体行动的不同特征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换言之,这些因素是怎样对集体行动的行动者发挥作用的? 以及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纠葛”在一起的?有没有一些比较稳定的模式可以探明?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议题,例如赵鼎新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对这个议题列出了一组相关的命题。〔40〕本文认为这个议题的意义并不在于马上能给出一个确定的解答,而在于它能使研究者不断地开发出的新的研究议题和方法。

二、研究议题

1. 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

在前文评述集体行动研究取向和方法时已经部分地涉及到这个议题,这里不再重复,而仅仅就其经验纬度的得失做一个评论。在这些考察集体行动原因的文献中,一个占主导的观点认为,以农民为主体的集体行动主要是由基层政府对农民的“利益剥夺”造成的,或者说是农民在现有的利益失衡的格局里的“被迫”的反应,城市里的集体行动也大多如此。本文认为这些研究主要反映了早期集体行动产生的原因。近年来,在农村随着农业税和各种附加税的取消以及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出台,在城市,导致工人或市民采取集体行动的传统的原因随着改革和发展也在消退,这样,“被迫反应式”的集体行动开始减少,而随着新的利益博弈格局呈现,出现了一些新的导致集体行动产生的原因或条件,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主动追逐利益以及以维护某种价值为目标的集体行动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这种变化的关注或研究仍然不足。本文认为需要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新类型集体行动的运行机制投入更多的精力。

2. 政治机会结构

政治机会( PoliticalOpportunities)是有利于或不利于社会运动的外部结构性条件的统称。

对政治机会的关注是西方社会运动主流理论的基本议题。赵鼎新对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自我膨胀”进行了一番批评,但仍承认“政治机会在社会运动中的重要性却是无可置疑的。”〔41〕

在国内研究集体行动的文献中,刘能最早使用这个概念来分析都市集体行动的可能性。他的结论是“政治机遇结构是解释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之发生的最有力的一个自变量,因为它代表了促进或阻碍社会运动或集体行动的动员努力的几乎所有外部政治环境因素。”〔42〕但这并不是一个建立在实证经验研究上的结论。陈映芳在这个议题下的案例研究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43〕陈以“城市”为维度对政治机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国家与城市间利益的分化和立场的差异,对于都市运动的行动者而言,有时意味着某种政治机会,而城市党政系统的权力结构及其控制力,往往是构成了中产阶层都市运动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政治机会结构解释框架也用于对动员结构和行动策略的研究。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在当前中国集体行动中的领袖或“组织”,几乎都面临着很大的“安全性困境”,〔44〕包括“结构性的限制和意识形态陷阱”,所以出现了不同于“群众逻辑”的“精英逻辑”和“弱制度化的组织”〔45〕(类似的概念有“隐性组织化”〔46〕、“组织化群体”〔47〕)等。

农民集体行动的策略或方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日常抵抗”形式、〔48〕“依法抗争”、〔49〕“以法抗争”、〔50〕“沉默的共谋”、〔51〕“草根动员”〔52〕等多种形式,由于转型中的中国有一个充满地域差异、状况复杂的社会生态,因而这些解释框架均有适用它们的研究对象,而且往往是以不同的程度交织在一起的。在这种“安全性困境”下,经常的情形是,“在农民的消极抗议和积极抗议之间,在农民动员自身力量与依赖外部权威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农民的行动往往是在这些极端的分类之间游动。”〔53〕

需要明确的是政治机会结构解释框架同一般的结构分析是有区别的。一般的结构分析往往把宏观的结构层次同集体行动的关系看成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政治机会结构则体现了客观的结构与行动者的主观认知之间的“关联”。正因为如此,运用政治机会结构的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去探寻围绕这种“关联”的诸多机制。

3. 动员结构

社会运动主流理论,重视人际网络和组织等动员结构在社会运动动员中的关键作用。根据赵鼎新的归纳,目前西方学者对动员结构的研究主要关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探讨组织、网络和空间环境等因素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第二,探讨内在或外在社会动员结构在运动动员中的意义及作用。〔54〕国内研究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而且更强调领袖/精英在动员中的作用。

集体行动的发动、过程的特征以及最后的结果,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同领袖/精英的特征和作用是高度相关的。石发勇的一项案例研究展示了精英的素质和能力是怎样直接关系到集体行动成功抑或失败的结果的。〔55〕提供类似结论的研究者有应星、陈映芳、张磊等。〔56〕这个议题还包括对领袖的特征、产生机制、动机、行动逻辑等的讨论。如于建嵘认为“农民利益代言人”(精英)的不同于一般群众的身份特征使其产生“见识”效应,这在他们树立威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让他们能够冒着各种风险充当领袖的动力,除了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考虑外,主要在于是他们在行动中不断被构建出来的“社会声望”,即“面子”。〔57〕应星在对移民上访案例的研究中则展示了另一个景象,他认为移民精英集团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独立于普通移民利益之外的自身利益,导致上访由'事本'向'人本'的转化,造成上访精英与地方官员之间的个人冲突,并进而形成以告官打虎为核心内容的精英行动逻辑--这可称之为'精英逻辑'。”〔58〕同时,应星也看到了精英们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出来的多种行动逻辑,而且这多种逻辑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整个精英集团的行动弹性。〔59〕

关于动员过程中的组织,前文提到,由于存在“安全性困境”,表现出“弱制度化的组织”的特征,于建嵘称这种组织有些“神秘”,因为看不到这些组织的外在的组织化活动,而实际上其内部还是较为严密的。但随着形势的变化,随着“安全性困境”的压力逐渐减少,基层社会建立利益表达的正式组织的要求和行动也开始增多,于建嵘称“目前全国农村的许多地区存在各种形式的农民维权组织。”〔60〕

关系网络在动员中的作用,也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如石发勇认为关系网络是影响基层社会维权发生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这个命题可以解释为什么面临着同样的政治机会结构和问题时,有的街区维权成功,有的则失败。当然支撑这个命题的结构性背景是目前国家的体制性结构。〔61〕

关于空间环境在动员中的作用,赵鼎新认为这种作用的大小是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类型高度关联的。〔62〕在同一个脉络里,刘能认为“中国都市社会中存在着促成参与的反对派社区及其动员网络,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诱发集体行动并促成个体参与的空间布局。”〔63〕动员结构这个议题在西方社会运动主流理论中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国内,总的来说,对这些议题的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

4. 策略和手段

众多文献中,对集体行动策略和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民的抗争方式的研究。早期代表性的研究是Lianjiang Li, Kevin J. O'Brien在1996年把农民的反抗归结为“依法抗争”或“合法的反抗”这类形式。〔64〕随后, 2002年,郭于华将斯科特的“日常抵抗”的解释框架运用到中国的场景,把当前中国农民的多数反抗归结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形式;〔65〕2004年,于建嵘在对前两种解释框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1998年后农民的抗争已进人到了“有组织抗争”或“以法抗争”阶段。〔66〕2005年,翁定军在对移民集体行动的研究中提出不同于“弱者的武器”的“沉默的抗争”概念,〔67〕并认为是沉默的抗争与权力的宽容共同为移民建构一种以基本的生活条件为基础的生活空间,这是一种“沉默的共谋”。2007年,应星提出“草根动员”概念以及相应的细致、完整的解释框架,并把它定位为对“依法抗争”概念的拓展,而批评了认为农民的抗争已进入到了“以法抗争”阶段的观点。〔68〕

对于以上研究者们提出的关于农民的抗争方式的各种解释框架,在中国均有适用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哪种解释框架可以取代别的种类。但它们的缺陷是共同的,即其研究视域没有照顾到突发的或者冲突激烈伴有暴力行为的集体行动。其原因之一,按照应星的观点,他们是把具有暴力性和违法性的“群体性事件”同日常的“群体利益的表达行动”区别开来研究的。本文认为,这种区别是不符合经验事实以及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的,因为现实中大多数的集体行动的特征或方式是混合的或者是处在一个连续谱中,〔69〕因而它们共享着相似的发生机制和过程或者因果机制。

5. 话语

在西方社会运动主流理论中,话语,作为研究议题,包括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参与者的认同、口号或话语策略、行动中的突生规范( emergent norm)以及塑造运动话语的文化等,〔70〕而且很多是采取建构主义的取向和方法。国内文献对该议题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前文在介绍建构主义研究取向时已经部分涉及到,但主要是集中在对集体行动的“口号或话语策略”的研究。这同应星所称的“与西方社会运动不同的是,中国农民群体利益表达行动的主要问题不在资源动员上,而在合法性上”〔71〕状况是相一致的。这方面的代表性的研究,有应星对移民上访过程产生的话语从“汇报的政治学”和“明与暗的民间传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72〕陈映芳在李连江和欧博文的关于“顺民、刁民”的话语研究的脉络里,提出基层政府“围绕着利益表达问题,存在着一种将贫困群体被”刁民/暴民“化的机制。”〔74〕郑欣归纳了在他的调查中村民上访时的种种话语策略。〔73〕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还主要时停留在对社会现象的概括阶段,而且议题比较单一。在本文看来,对集体行动中的“话语”研究需要拓宽和深入,而且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

小 结

1. 研究现状的总体特征

在所考察的文献中,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运用结构性分析居多而过程分析较少;运用理性主义分析居多而建构主义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在过程分析和建构主义分析的运用逐渐增多的同时,各种研究取向和方法也开始相互融合起来。在研究议题上,主要涉及到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政治机会机构、动员结构、策略和手段、话语等方面,但大部分研究在这些议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以及必要的实证方法的支撑。当然,不同的问题意识,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以及关注什么样的议题,但研究者们需要提升的是理论层次以及更多的更加规范的实证研究。

2. 夸大的“区别”与被忽视的“区别”

夸大的“区别”是指大多数文献把具有暴力性和违法性的“群体性事件”同日常的“群体利益的表达行动”区别开来研究,并往往认为这种区别是本质性的。这种区别是不符合经验事实以及不利于研究发展的,因为现实中大多数的集体行动的特征或方式是混合的或者是处在一个连续谱中,通常是共享着相似的发生机制和过程或者因果机制。因此,在本文看来,为这些长期被区别“对待”的集体行动提供统摄性的、内在一致性的解释框架是一个必要的努力和尝试。

被忽视的“区别”是指大多数文献只是关注在对“被迫反应式”的和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行动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近年来集体行动的新的动因和特征的研究。如近年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随着新的利益博弈格局的出现,“被迫反应式”的集体行动开始减少,而主动追逐利益以及以维护某种价值为目标的集体行动逐渐增多,同时大量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也是一个新的特征。这种新的集体行动或者集体行动的新特征的大量出现,挑战很多既有的理论,它需要被研究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新的理论增长点可能就在这种关注中不断出现。

3. 中国集体行动研究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

中国集体行动研究坚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来构建一些概念或解释框架,如“依法抗争或以法抗争”、“压迫性反应”、“安全性困境”、“问题化技术”等。这些研究凸显了中国集体行动的一些基本特征,而且也开始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对话,本文认为这是这项研究所要坚持的道路。另一方面,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虽然不是研究集体行动的唯一理论,但它在研究集体行动以及社会运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因此,对研究中国的研究者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地借鉴与运用这些理论资源。现有文献中对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借鉴和运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层次,首先表现在自觉运用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并不多,即使是在少数运用社会运动理论的文献中,这些社会运动理论远没有得到系统的、深入的使用。这种现状首先需要研究者们充分地学习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然后在借鉴基础上开展本土化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能更具有后发优势,才能为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进行实质性的对话提供可能。

注释:

[ 1 ] 广义的集体行动,是指代各种形式的、由一定群体参与的社会冲突的共同属性(Bert Useem.1998, 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 Annu. Rev. Social. 1998. 24: 215 - 238. )狭义的集体行动被定义为有许多个体参加的、具有很大自发性的制度外政治行为(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第1版,第2 - 6页。)本文在这里采用广义的集体行动概念,同时认为,在当前中国发生的集体行动主要体现了狭义的集体行动的特征。

[ 2 ] [美]L. 劳丹著,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题:一种新的科学增长论》,华夏出版社, 1990年7月第1版,第55页。

[ 3 ] [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著,李义中、屈平译:《斗争的动力》,译林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版,第26页。

[ 4 ] 赵树凯:《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6期。

[ 5 ] [ 19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版,第82 - 83、13页。

[ 6 ]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刘炳君:《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法社会学求证》,《政法论丛》, 2005年第4期。

[ 7 ]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源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http: / /www. usc. cuhk. edu. hk /wk_wzdetails. asp? id = 5920 .

[ 8 ] 肖唐镖:《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学术中国网, http: / /www. xschina. org/ show. php? id = 356,原载《二十一世纪》(香港) , 2003年4月号。

[ 9 ] [ 37 ] 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 2006年第2期。

[ 10 ]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对湖南省衡阳县的实证研究》,载于《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45 - 59页。

[ 11 ]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98 - 134页。

[ 12 ]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 2000年6月第1版,第1页。

[ 13 ] [ 27 ] 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 14 ] 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 2000年6月第1版,第80页。

[ 15 ] [ 45 ] [ 58 ] [ 59 ] [ 71 ] [ 72 ]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过说法”到“摆平理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月第1版,第354、383、321、415、21、327 - 332页。

[ 16 ] 李怀:《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3期。

[ 17 ] 杨继涛:《知识、策略及权力关系再生产:对鲁西南某景区开发引起的社会冲突的分析》,《社会》, 2005年第5期。

[ 18 ] [美]查尔斯·蒂利著,谢岳译:《集体暴力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1月第1版,第19页。

[ 20 ] 渠敬东认为:首先,结构分析最强调分析的总体性,即一个社会每个生产生活的片断,都应回归到社会总体结构的基本特性上去。第二,结构分析的总体性更强调构成结构的每个环节的特性,即着力去寻找总体结构的每个位点的分布及其相关特征。其次,社会学研究也必须坚持机制分析的路线。机制分析不完全是制度分析,而是通过系统的思路或过程的思路来考察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它究竟通过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转化到另一种逻辑那里去,或从哪个点出发逐步过渡到其他的方向上去。(渠敬东,“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2期,第206 - 211页。)

[ 21 ]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 2005年第6期。

[ 22 ] 孟伟:《城市业主集体行动的策略及其行为逻辑:以深圳市宝安区滢水山庄业主维权行动为例》,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 / /www. chinaelections. org/NewsInfo. asp? NewsID = 11.

[ 23 ] 孔雯、彭浩:《城郊农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行动分析:以村民聚众上访为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

[ 24 ] 王斌、杨志林、李志敏、徐寅峰:《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起因的演化博弈分析》,《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 25 ] 徐寅峰、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根源的主观博弈分析》,《预测》, 2004年第6期。

[ 26 ] William A. Gamson. “Constructing Social Protest” , in Hans Johnston and Bert Klandermans, eds. ,SocialMovements and Culture. 1995, pp. 85 - 106. Minnesota.

[ 28 ] [ 47 ]孙正:《组织化群体:关于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基本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

[ 29 ] [ 31 ] [ 40 ] [ 41 ] [ 54 ] [ 62 ] [ 70 ]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第64、71 - 72、64、195 - 205、240、253、32页。

[ 30 ] 郭景萍:《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河北学刊》, 2006年第2期。

[ 32 ]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 33 ] 党国英:《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 2001年第2期。

[ 34 ] [ 43 ]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 35 ] [ 51 ] [ 67 ]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社会》, 2005年第2期。

[ 36 ] 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5期。

[ 38 ]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第259 - 269页。

[ 39 ]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 2005年,总第239期。

[ 42 ] [ 63 ]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 44 ] [ 52 ] [ 68 ]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2期。

[ 46 ] [ 73 ] 陈映芳:《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天涯》, 2004年第6期。

[ 48 ] [ 65 ]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 2002年第7期。

[ 49 ] [ 64 ] LianjiangLi; Kevin J. O'Brien, 1996,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Modern China, Volume 22, Issue 1 ( Jan. , 1996) , pp. 28 - 61.

[ 50 ] [ 66 ]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 53 ] 王晓毅:《冲突中的社会公正:当代中国农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课题研究报告,2003年,转引自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http: / /www. sachina. edu. cn /Htmldata / article /2005 /11 /649. html.

[ 55 ]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 2005年第3期。

[ 56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陈映芳:《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 2005年第6期。

[ 57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第189 - 191页。

[ 60 ]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2期。

[ 61 ]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年第3期。

[ 69 ] 肖唐镖:《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二十一世纪》(香港) , 2003年4月号;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第191 - 192页。

[ 74 ] 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河北农村村民上访调查》,引自中国社会稳定研究网http: / /www. shwd. net / shownews. asp? newsid = 461,原载《当代中国研究》, 2005年第3期。

    进入专题: 集体行动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99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