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大灾之后,不仅仅需要一个庆功表彰大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02 次 更新时间:2008-05-20 01:53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陈行之 (进入专栏)  

终于有了全国哀悼日来抒发人们对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的哀情,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当我与我的所有同事肃立在黑色条幅前默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产生出一种悲怆的感情——是悲怆,不是悲伤,或者说不完全是悲伤——眼睛里不禁噙满了泪水。

早在5月14日,天益网就作为头条刊发文章,呼吁国务院制定全国哀悼日,向死难者降半旗致哀,随后我从网上看到无数相同的帖子。我们固然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在这次危机处理中及时有力,尽最大努力抢救了掩埋在废墟下的伤员,固然认为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哀悼是遵从于政府职责所做出的一项正确选择,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之中,人民所起的巨大作用——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民意就如同浪潮一样在网络上汹涌,很显然,政府感觉到了它,敬重了它,遵从了它,我们为此感到欣慰。

所谓“民心不可违”,讲的就是顺应,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感情,用胡锦涛同志的话说,就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应对这次空前灾害中,政府应当感谢人民,感谢人民无私的理解和支持,感谢人民火热胸怀中跳动着的赤诚之心。正是人民把这场大灾大难扭转到了凝聚人性和高贵精神的正确方向,正是人民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保持住了自己的形象,正是人民帮助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度过了难以度过的难关……面对电视画面上那些灾民,听着他们的诉说,看着一批批从全国各地涌到灾区的救险者,我常常泪流满面,我同样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出自悲伤,那是一种感激,一种骄傲,一种看到最崇高事物之后的震撼——我们拥有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我们拥有多么伟大的人民!没有他们,在如此可怕的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得了?我们怎么得了啊!!!

七天了,不会再有生命的奇迹了,死了的都死去了,活着的将继续活下去。生活经历过一个巨大旋涡之后很可能会很快平息,日子,普普通通的日子将继续延续……但是我知道,我的祖国的伤口还在,它不可能那么快就痊愈,它还会散发出阵阵隐痛,那个可怕的精神创面还会流血,我们必须医治它,给它最好的看护——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是否具有与经济发展大国相匹配的救援队伍、装备和指挥体系?如果有,我们必须审视我们的防灾救灾体系是否完善有效?我们必须知道地震之后五个小时以内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必须知道政府、军队在黄金抢救时间消失之前都采取了哪些行动?我们必须知道救援人员究竟遇到了哪些无法逾越的困难?我们更应当知道究竟哪些困难可以逾越而没有逾越?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救援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科学有效?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校舍在地震中倒塌?我们必须知道有没有人为的建筑质量问题?我们必须知道是哪些施工单位建设了这些校舍?如果这些校舍是豆腐渣工程,我们必须知道那些丧尽天良建筑了它们的人是不是都得到了惩罚?我们必须知道哪些官员参与了这桩令人发指的罪恶?我们必须知道究竟有多少年轻烂漫的孩子被夺去了生命?我们需要他们的名单!需要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需要把他们的名字像烈士那样镌刻在纪念碑上!非如此,我们的灵魂将永远得不到安宁!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所有死难者都将永远无法闭上渴望正义的眼睛!他们在看,他们在倾听,他们知道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回答,一个像模像样的回答!!!

与所有这些我们需要知道和必须做的事情相比,预料之中的那个“抗震救灾庆功表彰大会”就显得太轻飘,显得太轻飘了。我希望它晚一点儿来,晚一点儿来,即使来了也不要搞得那样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别让它惊醒了刚刚熟睡过去的人。是的,在救援者中间有无数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英雄,在活下来的人中有无数个感天动地高贵灵魂,我们应当感激他们,应当给他们荣誉,但是,我想说,对于一个伟大民族来说,这远远不够,还远远不够。

一定要警惕精神的麻痹,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丧失痛感,意味着天翻地覆的一幕将复归沉寂,意味平庸将继续与我们如影随形,意味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意味我们背离死者,走向一个他们不希望我们去的方向……我们不能麻痹,千万不能麻痹。既然我们这个民族是伟大的,她也必将是理性的,她知道应当从这次惨痛的经历中收获什么。

(2008-5-19下午急就)

进入 陈行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87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