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志寰:国安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韧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3 次 更新时间:2025-06-20 20:15

进入专题: 港区国安法  

鄂志寰  

 

近年来,《港区国安法》顺利实施,社会由治及兴,成为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穿越周期中展现强大韧性的重要力量。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穿越周期中展现韧性近年来,美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中西方经济、金融发展的桥梁和中介,承受了巨大的外部挑战,香港金融业屡屡遭受地缘政治及金融风险的冲击,引发市场动荡。

2019年9月,英国智库Z/Yen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所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得分771分,名列第三,险守「纽伦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显示香港金融业艰难对冲彼时社会暴力事件的不利影响。

2020年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得分较上期大跌34分,仅为737分,排名跌出三甲,输给东京、上海、新加坡,排名居于第六位。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分析,面临在顶级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掉队的风险。

随后几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几经波动。2024年3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回升,2024年9月,重回第三位,与纽约和伦敦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3月20日,「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37)」显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三藩市、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香港不仅保持了全球第三的排名,得分亦较上期增加11分,恢复到740分。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的变化表明,过去几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压力,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经济因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但是,内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底气。

二、进一步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七一期间视察香港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

国安法顺利实施,香港社会由治及兴,营造了稳定的营商环境及正向的市场预期,预期是重要经济参数,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信心就像黄金一样宝贵,是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穿越周期中展现强大韧性的重要力量。

金融业是香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带动香港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内地资本走向世界、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重要平台,是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枢纽,因此,应持续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推动香港经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之一。

笔者认为,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普遍遵循从「国内」到「区域」进而到「国际」。

强大的金融中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金融中心聚集各方金融要素,强大的中央银行和强大的金融监管共同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监管支撑,培育强大的金融机构,吸引强大的金融人才,落脚在有效地支撑实体经济在世界上取得领先地位,助力强国建设;其二是指金融市场自身市场机制完善,规模强大,可以高效率地实现全球资本配置,各方资本为我所用,统筹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金融强国助力中国现代化。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拥有独特的优势,表现为独立的货币、与国际接轨并相对灵活独立的金融监管体系、独立的财税政策以及资金跨境自由流动更为便利等方面。

从其发展历程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窗口,内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长期发展机遇。香港背靠中国内地,持续受益于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体量,香港经济发展根基稳固,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区域内的其他金融中心比较,香港金融业具有较长的国际化历史,在穿越经济周期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韧性,逐步取得全球领先地位。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成为金融强国建设最重要的支持要素。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鄂志寰

    进入专题: 港区国安法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404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