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国:美丽中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9 次 更新时间:2024-11-04 21:19

进入专题: 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  

薛新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必然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个进程中。因此,深刻把握美丽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丽中国建设是指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环境宜居的生态文明国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明确了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中的生态文明目标、实现路径和方法措施,系统阐述了美丽中国建设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归结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点内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只能通过“科学发展”之路来实现。从对西方现代化后果反思的维度看,西方现代化既是以暴力方式牺牲他国利益、剥削本国人民为代价的现代化,也是边污染边治理、给人类带来严重生态伤害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发达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路。中国式现代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美丽中国要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的重大突破。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重大关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强盛、中国美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只有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进低碳发展,遏制污染蔓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原则,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提高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乡村格局风貌是历史上顺应地理、气候、人文条件延续而成的,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薛新国,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25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四川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