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军: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74 次 更新时间:2024-07-29 22:01

进入专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  

徐秀军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形成了指引对外工作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体系。

全面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外交思想将中华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价值追求、哲学思考等融为一体,在新的历史时代全面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人类情怀。中华文明历来主张美美与共、和合共生、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大同”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在宥》。庄子提出,“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庄子用“大同”来指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的状态,强调“养心”应当“忘物”。在《礼记·礼运》中,孔子首次用“大同”来描述“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孔子的大同思想融合了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的思想精髓,反映在外交方面,崇尚讲信修睦。大同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和万邦是其在外交方面的重要表现。协和万邦,就是让世界各国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为天下大同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历史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并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激活了古代先贤的政治理想,展现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人类情怀。

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交往之道。“礼之用,和为贵。”我国自古便崇尚“仁”与“和”的思想。“以和为贵”是社会或国家交往实践中重要的道德原则,“和”思想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伦理思想。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和”思想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中国更加强调和平与合作,更加努力推动各国和谐共存、互学互鉴、互帮互助,是中国传统“和”思想的升华。同时,中国外交主张“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努力实现各国人民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格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总之,“和”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鲜明特点,是中国外交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仁者爱人、弘义融利的价值追求。“仁”“义”是儒家公平正义的理论基础与精神内核。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天生本性,其中蕴含着人伦秩序,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义”存在于人的内心,是衡量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是行为处世之根本和义利取舍之标准。在国家治理上,儒家大力提倡“仁政”,主张“四时行焉”“亲亲而仁民”“制民之产”“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等;提倡“见利思义”、“义”重于“利”,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习近平外交思想以“仁”“义”为价值内核,在周边外交上讲求亲仁善邻、兼爱非攻,倡导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兼顾,提倡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走出了弘义融利、以德怀远的人间正道。

全面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球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科学认识全球发展大势和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科学判断新时代我国历史方位。在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的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观察形势、认识形势、掌握形势,是科学制定外交政策的前提。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拨云见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本质,在国际乱象中把握大局,在世界变局中引领方向。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们要坚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中国发展新格局。进入新时代,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跻身于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尤其在5G、人工智能、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受到许多国家的研究和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选择。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与世界关系再次发生历史性转变。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并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中国外交全局。面对我国发展的战略新机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实现更大作为。新征程上,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开辟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新境界,塑造我国和世界关系新格局,把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到新高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积极推进同世界各国开展对话与合作,从共同和根本利益出发,稳妥推动我国同各方关系整体发展,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我们积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全面展现胸怀天下的大国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倡导各国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创新,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

习近平外交思想凝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其世界意义在于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为构建一个和平、公正、发展、繁荣的世界提供道德和理念上的支持。在理论上,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飞跃。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的是一系列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因而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指明了全人类共同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外交思想丰富了全球治理方案。针对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全球问题和治理赤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倡导”,即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正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各国人民作出正确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两个倡导”反映了各国人民推动多极化和全球化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以“中国之治”推进“全球之治”的重要实践路径。

习近平外交思想催生了一系列全球重大倡议。针对全球治理的重点领域和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提供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有力引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变革方向。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践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不断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国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进入专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82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