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论语圣经译解:慧命与心法》之《序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80 次 更新时间:2023-11-29 22:10

进入专题: 论语  

林安梧 (进入专栏)  

 

年少十五,喜读《论语》,至乎今日,已四十余年。不只是自己读《论语》,后来也教学生读《论语》。读之、讲之,感其意味,体其意蕴,明其意义,常有快然不可以已的证会。

讲读《论语》,其意味温润如玉,其意蕴绵绵悠长,其意义明白透辟。每次阅读,或者每次讲论,都觉欢喜。这里有的是鸢飞鱼跃的悦乐,有的是青山绿树的生机,有的是宽广深平的智慧之海。

读《论语》,不能太过理性,而是要有一种存在感,存在有觉知,觉知有生意,觉知其生意盎然者,方为善读。当然,也不能只停留在存在的觉知,而且要有概念的反思;有了概念的反思,才能从生活世界中拟括出意义脉络来。进一步,在这脉络的构图中,慢慢浮现整个儒学的样貌来。总的来说,读中寻求一种存在感,而不是论理。或者,更准确地说,先有存在感,慢慢可以有概念的反思,可以有理论的建构,这时便可以去阅读它,甚至分析它。但论理的阅读,必须基于阅读中的存在感,没有生命存在的契入,就不能有适当的理论建构。

读《论语》要先诵读、粗读、略读、通读,而后进一步再细读。须得注意的是,细读不是琐碎的、细腻的、文献考据式的读,而是深切的、契入的、证会于身心的读。用古人的话来说,是要能“切于己”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有感的读,不能是无感的读。感之、味之、体之、验之、知之、明之,读之欢喜、读之悦乐,读着读着,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乐何极也耶!其乐何极也耶!

诵读以通其音声,书声朗朗,音吐清响,自有意味;意味既得,意蕴以生;意蕴既生,意义逐渐因之而明也。这诵读,也有个过程,由粗读、略读、通读,最后则进到细读。盖粗读以得其朴质,朴质自然,自然无华。略读以得其大体,大体脉络,脉络分明。通读以得其贯通,贯通无碍,把握总体。就此总体,再细细读之,细读便要是真正契入,有存在感,当然也要合乎声韵训诂,解释清楚。这时候,经典的诠释,存在的契入,以及意义的彰显,可以说脉络通达,字义清楚,一体明白。用笔者在《中国人文诠释学》中的说法,经典诠释可以“道、意、象、构、言”五阶论之,言为句子,构为结构,象为图像,意为指向,道为根源。从句子的记忆,到结构的掌握,到图像的想象,进而到指向的体会,最后则是根源的证悟。这是一深远悠长的历程,是由模糊而日进乎高明的历程

《论语》二十篇,自有理序,首尾通贯,脉络分明。但这样的分明并不是论理逻辑的分明,而是生命声息的互动感通。笔者教读《论语》,一向主张顺着既成的二十篇,逐章逐句阅读,有学者另作一《论语》分类去读它,笔者总感觉不浃洽、不适切、不妥帖。《论语》二十篇自有分类者在,只是它的分类不是科学逻辑的分类,不是分析论理的分类;它重视的是存在的脉络,生命的气息、精神的意蕴,经由一种“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的类聚方式,构筑累积而成。

读《论语》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精神的体会、存在的契入,读之既久,就能真切领略到个中滋味。恰如熊十力先生的“体用论”所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即用显体,承体达用,体用一如。用如众沤,体如海水,众沤不离海水,海水不离众沤。就经典语义的脉络来说,部分不离其整体,整体不离其部分,要了解部分,必得了解整体;要了解整体,必得了解部分。此中隐含着一诠释学的循环(hermeneutical circle),首尾融贯。融会贯通,通读既久,自能一根而发,调适而上遂于道矣!

读《论语》有法,由诵读、粗读、略读、通读而细读,细读而得契入于道。由话语的训诂,进而结构的掌握,继而图像的想象,又而意向的体会,最后则是根源之道的证悟。读《论语》须得有法,这样的方法,是由分别相、逐渐契入无分别相的境界。借用佛教的词语来说,先是“山、河、大地,自有等分”,最后则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便是由分别相入于无分别相。无分别相并不是有什么神秘,其实正是存在的契入尔矣!借用佛教的诠释学来说,这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何为究竟了义,谁都不能声称自已已经彻悟了,但谁都知道要预设着这样的一个究竟了义。究竟了义者,明心见性,通达于道也。道不是一个定点,道是一个总体的根源,是根源的总体,含藏一切,包蕴一切,是最为原初的始源,也是最为终末的究竟。就理论上必须作如此之预设,就实存上它不只是预设,它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实实的。

《论语》像是一曲乐章,“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样的一曲乐章,就像是一个生命的生长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有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这也是生命的“始、壮、究”,从初始创造,到苗壮生长,而终究完成。这也像是《易经》八卦,三画成卦,这三画为“始、壮、究”,两卦相迭,八八六十四卦,每个卦分有内外、上下,既有结构性,也有历程性。这里就隐含着一个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生活世界。天地之大德曰“生”,活泼泼、了无罣碍是为“活”,就这样构成了《论语》的生活世界。细读《论语》,参赞孔老夫子及弟子的生活世界,真是处处有场景,处处有生活。“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处处皆乃世界也。

读《论语》不离生活世界,感之、体之,如有源头活水;理解之、诠释之,自成境界。理解有诠释,诠释有转化,转化有创造,创造有生长,终始通贯,本末如一。像是一曲乐章,像是一棵大树,绵绵若存,生生不息。二十篇意旨,或可勾勒如下:

《学而》第一:为学悦乐,君子自反。《为政》第二:为政以德,养其性情。

《八佾》第三:礼乐教化,人文化成。《里仁》第四:里仁为美,君子怀德。

《公冶长》第五:不罪无过,道器不离。《雍也》第六: 南面居敬,文质彬彬。

《述而》第七:述作默识,志道据德。《泰伯》第八:礼让为国,民可使由。

《子罕》第九:承命立统,岁寒后凋。《乡党》第十:乡党宗庙,时处以礼。

此为《论语》上卷,始于《学而》,中在《乡党》,这是从为学之始,到乡党之立。

《论语》下卷,自《先进》的质朴礼乐,最后则完成于《尧曰》的执中君子。

《先进》第十一:先进质朴,礼乐可成。《颜渊》第十二: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子路》第十三:勇者力行,以正治国。《宪问》第十四:知耻明德,修身居藏。

《卫灵公》第十五:恭已南面,忠恕一贯。《季氏》第十六:礼乐征伐,君子三畏。

《阳货》第十七:出处进退,兴观群怨。《微子》第十八: 陪臣柄政,贤臣远隐。

《子张》第十九:道德宏笃,仲尼日月。《尧曰》第二十:允执其中,知命君子。

读之既久,讲之既久,讲之、习之,通之、达之,体之、验之,契入身心,上达神明,《论语》之道朗然在目,真有不可以已者。阅读《论语》,先之以有法,由有法而入于无法,无法之法,方为上上法。这是由“言”(句子)而“构”(结构),继而“象”(图像),进而“意”(意向),最终则调适而上遂于道。道是存在的根本,是智能的源头,是价值的始生之处。存在与价值和合为一,智慧即此而朗现也。显然地,解读《论语》除了“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法”,心法者,明心见性,契入造化,生生不息,默契道妙,无法之法也。

吾之解读《论语》,随缘顺道而解也,非饾饤考据之解也。随我本心,入于场景,如其处所,就此生动之活泼,而体会天地之情而解之也。虽非饾饤考据,而实有参赞于前贤者,宋朝朱熹《论语集注》,自不可免,但不必为其所限也。间或有不同,或有转化,也不及细讲,笔者只是随缘顺道而解,依文解义,就此义理,调适之,上遂之,使之契乎道也。其中,王天恨的《四书白话句解》、钱宾四的《论语新解》、蒋伯潜的《四书广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乃至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三国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也是免不了的。再说,王船山的《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看似没有直接影响,但这些书,读之既久,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其实,船山“两端而一致”的思维方式,对于笔者来说,可以说是入乎身心、无所不在的。当然,其间,笔者认为李炳南先生的《论语讲要》真可以说是充实而不可以已的。《论语讲要》一书是笔者喜欢阅读,而且常常推荐给学生及同道友人的。

我读《论语》,《论语》读我,在生活中读,也读进了生活。解读《论语》只要是随得了缘,就顺道解来,能通就是了。通者,入乎身心,上契于道也。能通就能达,“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不只达乎四体,并且推而扩充之,推恩足以保四海,达于邦国天下。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子贡有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不过,笔者总想,《论语》可能就是去了解孔老夫子学问人品、人格境界的阶梯。

人的身家性命是有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人生处处都是有限的。身命有限,然而慧命无穷;学业、事业都有限,但道业真可谓如火焰之流传,需要更多的薪柴的投入,投人了才能薪火相传,不可以已矣!慧命者,因慧而成命也,由此命而传此慧也。命之在身者,身命也。命之在天者,天命也。身命免不了业力习气的限制,但也是这些限制,伴随着我们能落实而具体。我们能接地气,接了地气,才能真正地通天命。天命是本,而身命却是根,如此通天接地,才能传此慧命也。

身命有限,慧命无穷,读法有别,心法如一。吊诡的是,这无穷的慧命却需要这有限的身命去参与,去传续,才成就其为慧命。这心法原是从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依文解义,一步步豁显开来,才能从话语的分别入于无分别,契于存在,证入道之本源。道之本源者,不离生活世界也。

生命原只是简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斯为简易也。《论语圣经译解》,“译”原来只是依文解义、步步豁显、字句分明,如斯尔矣!“解”只是如其因缘、随顺其道、旭日东升、明昭天下。圣贤大道,慧命心法,某或有未契;劳形用心,念兹在兹,却是用过功夫的。愿以此,继续燃烧这身命的柴火,参赞宇宙慧命的光辉。《论语圣经译解:慧命与心法》一书,果将诞生也。愿其生生不息也。是为序!

《凡例》有八条,如下:

一、此书名为《论语圣经译解:慧命与心法》,特别标举其为“圣经”,此圣人之经典也,为正名故也。正名所以免“异教”之篡夺也。

二、“圣经”为“儒教”之经典,如同“真经”之为道教之经典,“佛经”之为佛教之经典。老子之书,道教称之为《道德真经》。孔子之书,“儒教”自当称之为《论语圣经》也。

三、所传慧命,皆本先圣先哲之传述,体之身心,验之伦常,既彰显自然气命之限制,又标指人世运势之起落,而显示宇宙造化生生之无穷也。

四、理事不二、道器合一,对比两端,阴阳翕辟,开阖跌宕,参造化之微,审心念之几,观历史之势,此中自有心法也。心法不可宣,而可秘点也。

五、《论语圣经》乃生命感通、天人合德之经典,诸篇多以首句两字标为篇名,本书每篇皆另冠以两句八字,彰显其义理,以彰明其深卓之脉络系统也。

六、本书写作,多历年所,语句笔法,容有差异,稍加统稿,并于《论语圣经》每篇之末,标以写作成稿时间,志其念也。

七、本书列有主要参考书目,然不为所限也。盖本书非饾饤考据之书,然必依其文字声韵训诂也,加之义理思想之辩证也。盖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义理明而后训诂明也。

八、本书列有附录一篇《儒教释义:儒学、儒家与儒教的分际》,所以别分际,通其同也。尤要者,标举“儒教”之为儒教,乃一“觉性之宗教”,此不同于“信靠之宗教”也。

 

(作者:林安梧,山东大学易学及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院长)

进入 林安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论语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6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论语学研究》(第二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