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乃蓤:俞大维逝世三十周年:不应被时间湮没的一代国士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66 次 更新时间:2023-11-07 08:31

进入专题: 俞大维  

周乃蓤 (进入专栏)  

今年二零二三年是俞大维逝世三十周年。俞老生前非常诙谐,曾引用《左传》“新鬼大、故鬼小”来调侃一个人过世后不多久,就由大鬼变成小鬼了。他对世事看法及历史发展的脉络经常很有远见,但或许没有预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但没有从公众记忆中淡出,而且形象在许多方面比起他过世前后更加鲜明。

俞大维以一介非国民党员文人出任“国防部长”,在此之前,他曾任兵工署长及交通部长。在兵工署任内,他力求武器生产的标准化,支撑了八年抗战,并为中国兵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大陆“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公开以“第一贤”之称推崇这位兵工老前辈。大陆近年来大力发展军工业,不再讳言俞大维的贡献。如今重庆的抗战博物馆,都有俞大维对中国军工业建设艰苦建设的展览。

或许可说是因缘际会,俞大维在台北温州街二十二巷四号的日式旧居,几年前一度为进行都市更新,面临拆除。这栋老宅和附近比邻的日式建筑聚集一群大陆来台的学者,形成一个“聚落”群,透露出朴实的人文气息,在急剧变化的都市现代化中,有特殊保留的价值。经过多位志愿工作者为旧居请命的不懈努力,这所建筑得以保存,成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令人感慨的是俞大维身为高官,当年居然没有自己的官邸,而寄居在妹妹俞大彩的台大公家宿舍。俞大彩是已故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的遗孀,傅斯年为台大树立校风,是最令台大人怀念的一位校长。“俞大维故居”得以保存下来,提供场景讲述台湾六十年的安定繁荣来之不易以及俞大维传奇的一生。随后俞老的门生故旧发起“俞大维先生纪念学会”来追念表彰这位学贯中西、风骨凛凛的一代国士。

今年学会以及金门国家公园、台湾大学图书馆等联合组织了论坛、图书展等系列活动。七月八日祭日那天,金门榕园俞大维先生纪念馆前广场来宾在夏日绿荫掩映下,俞大维的侄女俞启木代表俞氏家族致词,并率领参会来宾向俞大维铜像献花致敬。一曲现场表演的《四郎探母》中的“天地为大,忠孝当先”与夏蝉争鸣。随即前往金门岛南方复国墩波光粼粼的海域遥祭,这是俞大维散骨之处。

博览群书,泽被后学

俞大维一生嗜好读书,博览群集,和他接触过的学者莫不赞叹他中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他为人低调,在军中的口碑极好。然而关於他身为一个学问广博的文人学者的事迹,论述不多。他将一万一千册书籍捐赠给台湾大学图书馆,他在世时常说,他最好的书都藏在台大图书馆。其中有珍贵初版的数学和哲学书籍;那是他在一九二零年代留学德国的时候,正值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经济紊乱,恶性通货膨胀,他持着从哈佛大学获得的游学奖学金有能力购买大量的德语书籍。后来他兴致勃勃在东京神田区的旧书店去淘书,尤其是木刻书,看到就买。他说今后再也不会有人手刻木板来印书,能够收回这些流散海外的文物,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台大的特展纪念他逝世三十周年,有特别的意义。目前一代年轻人很少听过俞大维,但是经过接触盖有他的印记的藏书,他的遗泽广被千万的学子。

祖籍浙江绍兴的俞大维一八九七年生于长沙,幼年在母亲的湖南老家度过,日后来到上海,就读于复旦预科,及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的电机科,后插班进入圣约翰大学三年级,打下坚实的外文底子,接触到西方人文科学。卜舫济校长亲自教授西方哲学史,启发了他对于哲学的爱好,成为他日后进入哲学领域的深造关键。

俞老于一九一八年赴美留学,俞大维先生纪念协会与国家宝藏基金会合作进行了海外史料搜集,还原俞大维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研究人员从事实地考察,深入哈佛大学档案,展出一九一八到一九二一年他赴美在旧金山入境纪录,横贯北美大陆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就读时期许多一手资料的复印件。其中有他申请哈佛入学时递交的圣约翰大学的学籍,以及后来在哈佛的成绩单,证明他在三年内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展览会上还有俞老博士论文Theories of Abstract Implication:A Constructive Study(抽象的意含论:一份建设性的研究)的复印本供参访者翻阅。这篇论文探讨语言的层次,“意含”以及知识的边界。

俞大维在一九二一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荣获哈佛大学Sheldon Fellowship游学奖学金赴德国柏林继续深造;直到一九三三年回国。我们对这段时间了解非常少,而这十年正是他心智趋于成熟的重要年代。目前学会在这段时期收集资料尚在起步阶段,难度比起在美国收集资料要大得多,然而此次展览仍找出当年中国学生聚集的柏林康德大道唐人街之类的照片。柏林一份德文报有一则报道中国学生活动,并刊登了一幅俞大维相当帅气的素描肖像。

俞大维与表兄国学大师陈寅恪同时在美国及德国进修,后寅恪先生回国任教清华大学,俞大维留在柏林。当国民党北伐到了上海清党之后,苏联军事教官撤离,蒋介石派考察团赴欧延揽人才。俞大维是其中之一,从此走上了兵工报国之路。

展览梳理一生功绩

此次展览涵盖面很广,有兵工建设、内战期间俞大维参与的马歇尔国共调停会谈、五八年临危受命担任“国防部长”,以及金门战役等。其实八二三炮战之后,台海并不平静,沿海地区小规模冲突时而有之。俞大维在这段时间周旋于国民党政权与美国,保持了全局的稳定。

参观台大图书馆特展的来宾驻足时间最长的是在浏览俞大维家族谱系上。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孙女,他的妻子陈新午是陈寅恪的妹妹,他的妹妹俞大彩是傅斯年的妻子,他的长子俞扬和娶了蒋经国之女蒋孝章为妻,这些血亲、姻亲交织的网络,三代翰林、满门文武的俞氏家族堪称为一部中国近代史。

文艺复兴全才

近年来欧美学界梳理亚非留洋归来的学人对本土影响时,把重点放在当时欧美教育环境如何塑造这些人的认知体系。二十世纪初在英美哲学思潮师以科学实证主义为主流,俞大维相信数理哲学给他治学思辨开辟了一条大道。他对形而上学及当时崭露头角的现象学兴趣淡薄;西方博雅教育把他造就成一位“文艺复兴”型的全才。他兴趣的广泛好比是十六世纪的达文西,不只是绘画艺术,并且在工程、数学、生物解剖,都有相当深入的探讨和成就。俞大维鲜为人知的还有音乐谱曲的兴趣及造诣,展览中有不少的乐谱。

俞大维是位民族奇才,他的立身处世,廉洁不阿,延续中国读书人报国的传统。他生活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睿智和榜样不会被时间湮没。

进入 周乃蓤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俞大维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07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