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特尼格尔: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69 次 更新时间:2023-11-02 18:05

进入专题: 教育家精神  

刘建军   特尼格尔  

 

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了科学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办更好的教育、培养更优秀的教师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上的引领,为广大人民教师树立了奋斗的榜样、点燃了前进的明灯。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首先要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从“万世师表”的孔子到近现代投身于教育事业的蔡元培、黄炎培、徐特立、陶行知,再到当代的“人民教育家”于漪,都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实践者。“心有大我”是相较于“仅有小我”而言的,是指心中不仅有个体自身,而且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将个人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至诚报国”是指以纯净的赤子之心和坚定的爱国之情,矢志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心有大我”是“至诚报国”的观念和情感上的基础,“至诚报国”是“心有大我”在行动中的展现,二者结合升华为一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追求和目标,不仅指教师要做好眼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教师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更是指教师需要将其视为事业、一生的“志业”、毕生的追求和信仰,为其奋斗终身;不仅包含着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以炽烈真诚的教育激情追求以及探索教育规律、提高生命质量和价值的神圣信仰,更是带着对国家、民族以及人民所怀有的使命感,将这一份信仰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以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和人民的崇高信仰。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出自《世说新语》,“则”为“准则”,“世范”指“当世人的典范”,意思是言行举止成为举世法则。“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言论和行为的示范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能够在自我锤炼中得到道德上的提升。教师要求学生学会的,自己要先学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另一方面,“其身正,不令而行”,当教师做到求真务实、身体力行,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时,学生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家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于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还来自于他们在教学时坚定的语气、认真的态度、充足的底气以及不经意间的眼神和动作;不仅来自于深厚的学养和卓越的能力,更来自于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和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感。正因如此,教育家才能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启智”不仅是指智力的开启,更是智慧的启迪。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智识”,帮助学生掌握统领知识的智慧。“润心”是指用思想和真理的力量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的灵魂。“启智”和“润心”的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分别指向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挖掘德育和智育的内在联系,德育其实也能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润心”也可以成为“启智”的前提和基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全面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循循善诱,挖掘学生的长处,助其成才。“启智润心”是主要内容和目标,“因材施教”是方式方法。正是因为有了前者,后者才有了落处;正是因为有后者的实施,前者才能更易于实现。在教师群体中,教育家往往更能掌握“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智慧。他们匠心育才,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特点,能够为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唤醒学生无限的潜力,激发学生前所未有的创新,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出彩的机会。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正是教育家这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广大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永远学习、永远进步。“勤学”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更要学习“如何做一名教育家”。“笃行”是努力践履所学,将所学落到实处。“勤学笃行”要求广大教师以精湛的学识、深厚的学养、“笃行而不倦”的态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培根铸魂的教书育人工作。“求是”指追求真理;“创新”则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力,没有创新的科学研究是缺乏灵魂的。“求是创新”要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精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在从事科学研究时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虚心求真、艰苦探索。教育家是勤学的,他们常常秉持虚怀若谷、开放包容的态度勤奋学习,形成扎实深厚的知识体系,向学生传递更广阔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让学生思维更广、眼界更宽。教育家不仅时常更新知识体系,而且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创新、废寝忘食地开展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地积累深厚学养,充分展现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也要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和行动,更要有争当教育家的追求。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乐教”是指以教书为快乐的源泉,不仅喜欢教书,不以教书为苦为累,而且能从教书中获得乐趣。孔子曾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说明,以教书为乐的人比单纯以教书为谋生手段的人境界要高很多。“爱生”是指教师爱护、尊重、鼓励、支持和包容学生;一视同仁地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理解学生所思,洞察学生所想,沟通学生心灵。这份爱是有温度的爱,是真心为学生考虑、发自内心地想要学生好的殷切期盼。“乐教爱生”为教书育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奉献精神”是指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的高尚情怀,也指教师如春蚕、蜡烛般地对教育事业投入时间、精力、心血、精神和情感。“仁爱之心”不仅包括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爱,还包括对宇宙万物的关切和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包含了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对教学的激情与热情、对教育事业的奉献。这一份爱是大爱,是对民族的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也是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坚定不移的顽强精神。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国知识分子一直以来的高尚志向和光荣传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正体现了这一志向和传统。“胸怀天下”是指心系世界发展趋势、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文化人”指传播人类先进的思想,也指用自己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道”是指客观世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包括人生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只有经历过一番认真的思考、艰苦的探索后,才能对追求的道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坚定信念,从而通过传道来影响他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求教师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宏伟事业中,要求广大教师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生活,承担社会责任,做到“立学为民、治学报国”,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影响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广博深厚的扎实学养、怀质抱真的高尚品德影响学生和身边人,传播真理、传播大道。

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弘扬教育家精神。第一,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莘莘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第二,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坚守高尚崇高师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第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带着坚固心和长久心,带着忠诚和坚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涵养深厚学识,踏实做学问、潜心搞研究,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人。第四,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温和亲切地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滋润学生的心灵,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第五,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默默奉献,用爱培育爱、传播爱,用大爱书写人生。第六,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立足民族又望向世界,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胸怀国家、胸怀人民幸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进入专题: 教育家精神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0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