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47 次 更新时间:2023-06-27 21:44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刘建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性作为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一,既深刻昭示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在继承创新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铸就了创新性的突出特质。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传承不息的思想学说,创造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泽被后世的科技文明,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等等,这些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不懈追求,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的生动呈现。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源自于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全部成果的总和,标识着人类的进步状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素来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古代先贤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崇尚革新、创新、立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文明正是凭借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历史发展中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中华文明一方面敢于除旧布新,能够主动打破制约文明发展的桎梏和束缚,适时革除自身那些完全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现文明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另一方面善于返本开新,在坚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文化根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进行创新创造,实现文明发展的守正创新和与时偕行。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化多样性是文明创新的重要动力。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一是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等因素孕育了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例如历史上形成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各具特色、影响深远。二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在中华大地共同存在,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供给丰富养料。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为中华文明的孕育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不仅形塑着中华文明多元而丰富的面貌,还维护着中华文明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激发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创造出引领时代的文明成果。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中始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吸收有益文明成果,形成了创新开放的文化体系。一方面,中华文明善于主动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取长补短,既保持自身民族特色,又融合新的文化内容。汉代大规模对外派遣使节,丝绸之路的开辟,明代郑和下西洋,等等,都是古代中国对外文明交流的典范。这些自觉主动的交流活动不仅将中华文化传向四方,也将域外文化带进中国,为中华文明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受到外来文明冲击时,能够成功应对外来的挑战。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与碰撞,中华文明有着“融同化异”的坚韧特性。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并影响越来越大,冲击着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秩序、封建正统观念。藉此,中华文明在吸收佛教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选择、改造,将有益于中国的教义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始终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理念,在与外部世界接触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明、波斯文明、印度佛教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焕发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百年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忠实弘扬者和传承者。在近代文明蒙尘、民族蒙辱、人民蒙难的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成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百年余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中华文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当代体现。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我国独特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自主创造,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当代形象。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进一步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路径依赖,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文明中心论,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自信,同时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延续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化文明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巨大的、持续的创新力。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03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12,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