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杰:拜登访欧意在强化对北约的控制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76 次 更新时间:2023-07-05 17:09

进入专题: 北约   美欧关系  

赵俊杰  

 

7月9日至1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开启他的欧洲之旅。此行他先到访英国,而后出席立陶宛北约峰会,最后访问芬兰。自拜登上台以来,他以美国总统身份至少7次访欧,访问频次和参会频次远超前总统特朗普。拜登与特朗普对外政策的最大不同,就是拜登重视跨大西洋联盟,特朗普则喜欢单打独斗、热衷“退群”。

特朗普执政时期,不少政策伤害了欧洲盟友的利益和信任。他要求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增加军费,购买美国军火装备;不关心欧洲盟友的切身利益,在出席北约峰会和七国集团峰会时对德法领导人显得傲慢无礼;不顾德国政府的意愿,把部分驻德美军转移到波兰。这些政策伤了欧洲盟友的心,以至于时任德国外长的马斯感慨地说“即使特朗普离任,德美关系也再回不到从前了”。

与特朗普相比,拜登从政经验更为丰富,深知美国霸权开始走向衰落,仅凭一己之力很难维系自己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于是采取以美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即联盟政策。为了修复受损的美欧关系,他一上任就宣布“美国回来了”,再次回到跨大西洋联盟中。为了拴住欧洲,近年来他频频到访欧洲,向欧洲盟友示好,重视出席在欧洲国家举办的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等多边会议。

在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战略自主意识增强后,在拜登政府看来,拉住欧洲,加强美国对北约的掌控能力,扩大北约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不失为美国战略博弈的一个“大棋局”。为了下好这盘棋,拜登政府侧重在以下几方面展开联盟外交,把欧洲安全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从而达到一石三鸟的政治目的。

首先,通过“可控制的动荡”策略,把乌克兰作为抗俄的战略棋子,拜登政府不断拱火俄乌冲突,在欧洲制造战乱。只要俄乌冲突持续蔓延,美国就可以通过北约干预,欧洲国家就会对俄产生恐惧,自然站到反俄的“战车”上。目前看来,华盛顿这一招比较奏效,俄乌冲突持续扩大,一定程度削弱了俄罗斯的军力和国力,又扩大了北约对欧洲的影响力。

其次,以北约为抓手,通过反俄抗俄战略,美国实现了既让欧洲盟友心甘情愿为北约掏钱,又让欧洲部分国家倡导的战略自主遭到打击。

再次,美国政府通过拱火从中渔利,成为俄乌冲突最大的受益者。俄乌冲突使欧洲大国德国等遭受重创,面临能源短缺和原材料涨价,这就给了美国极大的商机。拜登政府通过实施《通胀削减法》,吸引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先进制造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为美国创造财富。通过恐吓战术,让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慷慨解囊,纷纷订购美国的军火,大发战争财和国难财。

进一步加强美国对北约的控制力,还体现在拜登选择先到访英国,这是为了安抚英国并彰显美英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英国作为美国在欧洲最忠实的盟友,美国总统隔三差五都要到访英国,并且戏码做足,想向欧洲国家展示其传统友情。这次拜登访欧也不例外,有一个细节就是安抚英国人。由于法国带头反对,美国出于“团结大局”考虑,选择赞同法国的意见,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想当北约下一任秘书长的梦想破灭。这次拜登在北约峰会前先去英国,重在修补感情。

拜登上任后多次表达对美欧联盟战略和北约的重视,这次他出席立陶宛北约峰会,除了展示美国对欧洲盟友的关切外,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让北约加大对俄乌冲突的干预,进一步削弱俄罗斯,让更多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听命于美国。此外,拜登到访北约新成员国芬兰,意在让北欧国家感受到美国的关注和支持,让芬兰在俄乌冲突中发挥更大的牵制俄罗斯的战略作用。同时,让希望加入北约的瑞典也得到安抚。如此种种示好,充分表明美国人很清楚,如今离开了北约和联盟外交政策,自己恐难有优势可言。

赵俊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进入专题: 北约   美欧关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26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环球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