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栓:共同富裕思想发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88 次 更新时间:2023-05-01 22:29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胡长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统一性,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创新发展了共同富裕的思想。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文明结构逻辑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人类的思想既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反映着文明的结构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人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人类文明的结构中,大体上也可分为体现人类自然属性的自然逻辑和体现人类社会属性的人文逻辑。前者主要表现为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后者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平等互助的共生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就是从体现人类社会属性的人文逻辑出发,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终极追求,以一切人的解放和人一切的解放来完成人类文明的理性逻辑,实现人类自由平等共生的人性本质。

共同富裕的观念主要源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存在贫富差距的自然现实,源于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人性化共生本质。但在以往人类文明的结构逻辑中,由于客观的生产力水平和主观的认识能力等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于财富平均化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美好想象和朴素愿望,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都没有能够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高度,也没有能够形成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实践上,以往人们对财富平均化的想象与追求,大多通过“均富”予以表达,而“劫富济贫”则是最常见的手段,这在中国历代农民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斗争中屡有体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在这些起义斗争中,“等贵贱”“均贫富”常常成为极具凝聚力的斗争口号,以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均,动员广大农民,给腐朽的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也正是因此,马克思对我国古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革命口号有过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揭示,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之于欧洲社会主义,也许就像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一样”。因而,在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历代农民起义都很少能够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找到实现“均富”的可行路径,更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均富”的渴望,他们对于财富平均化的朴素追求,往往都和起义本身一起归于失败。

思想上,对于财富平均化的追求贯穿于人类思想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古代中国,有关共同富裕的观念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于天下大同、社会小康、天下为公等的设想,从农家的“并耕而食”,到道家的“小国寡民”,再到儒家的“大同社会”,都反映了对于消除阶级对立、贫富分化的思索与探求。而管子提出“以天下物利天下人”“与天下人同利”,老子主张“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晏子希望“权有无,均贫富”,则体现了人们对实现财富平均化方式和途径的思考,孔子分析了社会产生危机的原因,警示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西方社会,伊奥尼亚诗人赫西俄德的“黄金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近代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也都把私有制条件下造成的贫富不均、社会分化等看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病根,包含着改变贫富不均、消除社会分化、走向普遍富裕的想象与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人类思想都是在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实践中产生的,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它所具有的实践可能性和认识深刻性,都深深受限于时代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内核的历史条件。人们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和观念也不例外,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没有形成有关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人们对于财富平均化的思考和努力,一方面无法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高度,无法触及人的精神生活本身,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更是完全地在他们的意识之外。另一方面无法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与科学途径,财富的平均化也往往只能是一种空想,甚至每一次对财富平均化的追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社会财富的分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使社会财富的高度分化成为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就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快速增长与广大无产阶级的赤贫化。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这深刻揭示了人在其本质上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即有精神生活的存在,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的解放的学说,既包含着对物质生活富裕和解放的要求,也包含着对精神生活富裕和解放的追求。二者对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和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共同构成了共同富裕本质的双重内涵。没有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不是彻底的共同富裕。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脱离开物质的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反映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意识、精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只有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才会考虑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共同富裕来说,没有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就不会有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但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决不会满足于物质生活需要本身,只有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才能最后实现其自由的有意识的本质。在共同富裕的人类追求中,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是共同富裕彻底实现的标志。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行发展的过程,其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深刻揭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包含意识、观念、精神等内容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所信仰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就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美好社会,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充分进步,人们才能在劳动自由的条件下,不但实现物质生活的自由和解放,而且实现精神生活的自由和解放,才能实现“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而不用老是作“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实践的存在,不仅是劳动的产物,而且是在劳动中存在。劳动自由就成了人最重要的自由,克服劳动的异化就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最重要的任务。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离不开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离不开劳动的自由和解放,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共同构成了共同富裕的整体结构。在这个整体结构中,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是更基础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则是更高级的共同富裕。在这个整体结构的实现逻辑中,尽管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但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通常还是从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开始,逐步发展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因此,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体现着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反映着经济社会的重要进步,是经济社会充分发展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的产物。要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实现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选择,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路径。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探索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对共同富裕的需要,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伟大实践,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推动了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明确了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统一关系,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更加凸显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曾明确提出要使“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广大农民没有土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党把实现“耕者有其田”作为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极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面对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坚实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洞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把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选择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通过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富裕以实现少数人的富裕,而是把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原则和目标。建党之初,李大钊就曾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明确了我们要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谋划和合理安排,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是在我们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发展,也是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实践的基本原则。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不懈奋斗历史的最新标识,体现了党成立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共同富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因此,理论的发展必然反映着历史的成就。从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来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达到了一定程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才会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在党一百多年奋斗取得的历史成就基础上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作出的最新时代标识。正因为有了一百多年来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才在新时代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并把共同富裕的事业推进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高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反映了中国人民所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多年不懈奋斗历史的充分肯定。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声。任何思想都会被时代打上深深的烙印,反映和回答时代之问。正是因为如此,才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才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其不断的飞跃。在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虽然都把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必然性内容,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个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任务并不相同,对共同富裕的具体理解也有不同。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促进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通过民族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促进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任务,就必须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落实为具体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深刻揭示与精确概括,也是对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更好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的实践要求,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也是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牢牢把握、自觉践行,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统一中,推进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教授)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3年第3期)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44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