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213 次 更新时间:2023-03-29 23:24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吴刚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绿色发展形成新格局、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这些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都是生态哲学,都以天人关系即自然与人的关系为哲学派别的基本问题。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并以此建构起儒家的理论体系。从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认为敬畏自然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本规则,到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主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切勿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体现了儒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生态理念。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并以此作为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到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蕴含着追求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这些生存理念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破坏自然为代价,使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矛盾十分尖锐地呈现出来。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决不重复西方工业文明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发展模式,决不走西方现代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走出一条将人与自然当作生命共同体,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种道路的实质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其内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会超越资本主义主导的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状态,真正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发展,继而促进和推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范式转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的期待。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华几千年,已经深深镌刻于中国人的思想基因里。人民期盼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追求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时代是出卷者,中国共产党是答卷者,人民是阅卷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所想、所盼、所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将继续秉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创新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第一动力。要在观念、法律、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上持续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立健全事关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发展的相关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协调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重要方式。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价值导向。要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能源等为代表的低碳绿色能源再生再造再循环技术与产业,和以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酶工程、生命起源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推动以“绿色”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走向深入。开放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重要路径。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产品,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空,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第一步,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美”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美丽中国“美”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不断降低能耗强度和碳强度;美丽中国“美”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就要求我们增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要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强化战略引领,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成就表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重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和流通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环境污染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影响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绿水青山正成为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以解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而成,具有一定格局和功能,可以自我维持并产出各种生态服务的实体稳定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点与新兴领域。要着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及苗岭、沅江源区域等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让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矿山资源集中开发区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要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科学有序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持“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固碳能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人类文明永续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吴刚平(贵州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8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