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词序的发展

——《汉语语法史》第十三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64 次 更新时间:2023-03-03 10:31

进入专题: 词序  

王力  

词序是汉语语法的主要内容。就一般说,汉语的词序是固定的。从历史上看,汉语的词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变化。在本章里,我们将谈一谈各个时期的词序变化。


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个代词。


在原始时代的汉语里,可能的情况是这样:代词作爲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像法语一样)。到了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分爲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旧式结构的残留,代词宾语无条件地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民献有十夫予翼。(《书·大诰》)


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同上,《多士》)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小雅·节南山》)


在指示代词当中,“是”字比较能保存原始的结构。在某些情况下,“是”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爲絺爲綌。(《诗·周南·葛覃》)


维彼忍心,是顾是复。(同上,《大雅·桑柔》)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词组“是以”是以是(因此)的意思,而“以”字放在“是”的后面。因爲“以”字本是动词,而“是”是指示代词,所以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里仁》)


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墨子·辞过》)


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庄子·徐无鬼》)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荀子·宥坐》)


内见疑强大,外依蛮貊以爲援,是以日疏。(《史记·韩王信卢绾列传》)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汉书·司马迁传》)


故虚实之事并传世间,真僞不别也,世人惑焉,是以难论。(《论衡·谈天》)


母孙二人更相爲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个凝固形式是“是谓”。“是谓”译成现代汉语是“人们把它叫做”或“我们把它叫做”,例如:


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墨子·天志中》)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同上,《在宥》)


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同上,《天地》)


与天地爲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上)


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荀子·君道》)


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同上,《正论》)


除此之外,还有“自”字和“相”字。“自”字作爲代词宾语的时候,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焚也”)。“相”字是代词性的副词,所以也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这些结构之所以被认爲是残迹,是因爲到了先秦时代,除了凝固形式(“是以、是谓”)和“自、相”二字的结构以外,一般已不再用主语—代词宾语—动词这种结构方式了。正常的结构已变爲:主语—动词—代词宾语,例如: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诗·小雅·谷风》)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同上,《邶风·北风》)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同上,《小雅·天保》)


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书·西伯戡黎》)


天惟畀矜尔。(同上,《多士》)


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庄子·天运》)


其谁能睹是而不乐也哉?(《荀子·王霸》)


第二种情况是完全保存着旧形式。这种情况所依存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条件是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子墨子曰:“……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耕柱》)


管伯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庄子·徐无鬼》)


吾谁使正之?(同上,《齐物论》)


予何言?(《书·益稷》)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同上,《小雅·蓼莪》)


何爲则民服?(《论语·爲政》)


客何好?……客何能?(《战国策·齐策》)


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介词“以、与”来自动词,疑问代词作爲介词宾语时,也放在“以、与”的前面,例如:


居上不宽,爲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何以知其然?(《墨子·辞过》)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同上,《兼爱中》)


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德充符》)


请问何以至于此?(同上,《达生》)


我何以过人哉?(同上,《田子方》)


吾谁与爲邻?(同上,《山木》)


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荀子·议兵》)


其中“何以”这个结构一直流传到后来的书面语言里,成爲一个凝固的形式,例如:


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诸葛亮《后出师表》)


卿等何以得存?(《世说新语·政事》)


吾小人辍飧饔


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苏轼《贾谊论》)


吾不知信陵君何以谢魏王也。(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第二个条件是,宾语虽是一个名词,但有一个指示代词复指。主要是用“是”字,偶然也有用“斯”字复指的,例如: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同上,《小雅·节南山》)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同上,《豳风·七月》)


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同上,《昭公二十三年》)


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墨子·非儒下》)


处所介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复指作用。特别是“焉”字。因爲“焉”字本来就含有“于是”的意义。有时不用“焉”而用“于”或“于”。“于、于”也可以认爲是“于是”的省略,例如: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诗·小雅·出车》)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王贪而无信,惟蔡于感。(同上,《昭公十一年》)


名词宾语前置而又有“是”字复指的时候,名词前面往往还有词头“唯”字(或“惟、维”)。我们知道,在殷墟卜辞中,宾语前置是不能不用“唯”字(或“叀”)的[1]。“是、唯”并用,可以说是新旧语法的混合,例如: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哀哉爲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同上,《小旻》)


无若朱丹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书·益稷》)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同上,《牧誓》)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同上)


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同上,《金縢》)


除君之恶,惟力是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同上,《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同上,《成公十三年》)


寡人将率敝赋以从执事,唯命是听。(同上,《昭公二十五年》)


荀偃令曰:“鷄鸣而驾,塞井夷竈,惟余马首是瞻!”(同上,《襄公十四年》)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庄子·刻意》)


直到今天,我们还说“唯利是图、惟你是问”等。这是上古汉语的残迹。


代词“之”字和“是”字有同样的作用(因爲“之”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名词宾语靠着代词“之”字的复指,也可以提到动词的前面,例如:


先君之思,以勗寡人。[郑玄笺:“戴嬀思先君之故……”](《诗·邶风·燕燕》)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郑玄笺:“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同上,《新台》)


吾以子爲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同上,《昭公三十一年》)


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同上,《庄公三十二年》)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庄子·大宗师》)


有人把这类“之”字认爲是介词。但介词“之”字也是来源于动词。在此情况下,把“之”字看作指示代词比较合理。有时候,“之、是”互文,更足以证明它们的语法作用是一样的,例如: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书·蔡仲之命》)


不但名词宾语可以用代词复指,连代词宾语本身也可以用另一代词复指,它更能显出是一个前置的宾语。这种结构是“是之”[2],例如:


古者民有三疾,今者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荀子·赋篇》)


“是之谓”是一种凝固形式,最爲常见。由于“是谓”也可以说成“此谓”(《庄子·大宗师》“此谓坐忘”,《徐无鬼》“此谓真人”),所以“是之谓”也可以说成“此之谓”。“是”和“此”所代的是名词,所以有时候不用“是、此”而在名词性词组后面加“之谓”,例如: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齐物论》)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爲徒。(同上,《人间世》)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同上)


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慤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荀子·王霸》)


失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同上,《劝学》)


以上是“是之谓”。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墨子·亲士》)


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同上,《上患》)


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


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同上,《缮性》)


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同上,《齐物论》)


以上是“此之谓”。


于事爲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求。(《墨子·大取》)


无爲爲之之谓天,无爲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庄子·天地》)


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荀子·不苟》)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同上,《王霸》)


以上是名词性词组后面带“之谓”。


试比较《庄子·徐无鬼》“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就知道“之谓”的“之”是代词。这种“之谓”一直沿用到后代,例如: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原道》)


如果我们承认“所”字是代词,那麽它作爲宾语,也是放在动词前面的。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整齐的几个凝固形式,互相对应:


何以 是以 所以

何谓 是谓 所谓

第三种情况是旧结构和新结构同时存在。这种情况最明显地表现在否定句的代词宾语上。《马氏文通》曾经指出:外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或者有主语“莫、无”的时候[3],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总是放在外动词的前面[4]。在先秦时代,在否定句中,词序有一种过渡状态:新的形式産生了,旧的形式还没有消亡。这个情况非常复杂。要看具体的否定词是什麽,也要看具体的代词宾语是什麽。大致说来,否定词是“莫、未、毋(无)”等字的,代词宾语是“吾、余、汝(女)、尔”等字的,动词后置的情况比前置的情况多得多。下面是一些动词后置的例子:


汝念哉,无我殄。(《书·康诰》)


无我怨。(同上,《多士》)


今予惟不尔杀。(同上)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王风·葛藟》)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同上,《卫风·竹竿》)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同上,《召南·行露》)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同上,《鄘风·蝃蝀》)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同上)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同上,《公冶长》)


予无乐乎爲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同上,《子路》)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同上,《里仁》)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是区区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同上,《昭公十三年》)


莫予毒也已!(同上,《僖公二十八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同上,《宣公十五年》)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同上,《僖公七年》)


晋国之命,未是有也。(同上,《襄公十四年》)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庄子·徐无鬼》)


有人认爲疑问代词宾语和否定句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的句子是倒装句,那是不对的,因爲依照先秦正常的语法结构正是应该这样。假定在先秦史料中发现“吾欺谁、莫毒余”等那纔应该认爲是倒装句。因爲那种结构不是正常的。


有一种情况可以证明这些例子不是倒装句,那就是在连续的两句话中,一句是疑问代词宾语或否定句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另一句是名词宾语放在动词后面。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先秦语法本该如此的,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谁”字前置,“天”字后置。](《论语·子罕》)


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耕柱》)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何”字前置,“御、射”后置。](《论语·子罕》)


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何”字前置,“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后置。](《墨子·兼爱中》)


桓公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鬼”字后置,“何”字前置。](《庄子·达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字前置,“人”字后置[5]。](《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同上,《先进》)


若胜我,我不若胜。[上句宾语“我”字后置,下句宾语“若”字前置。](《庄子·齐物论》)


我胜若,若不吾胜。[上句宾语“若”字后置,下句宾语“吾”字前置[6]。](同上)


吾问狂屈,狂屈申欲告我,而不我告。[上句宾语“我”字后置,下句宾语“我”字前置。](同上,《知北游》)


有些结构最能表现过渡状态。现在举出“不我、不己”这两个结构爲例,作爲否定句的宾语,“我、己”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均可。


(甲)代词宾语在动词前面: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诗·邶风·日月》)


昊天上帝,则不我遗。(同上,《大雅·云汉》)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同上,《郑风·蹇裳》)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上,《学而》)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同上,《卫灵公》)


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庄子·徐无鬼》)


(乙)代词宾语在动词后面: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书·金縢》)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


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十八年》)


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同上,《僖公九年》)


以其不从己而败楚师也。(同上,《成公十七年》)


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庄子·德充符》)


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


另有一些结构,则表现着新结构已经完成,代词宾语已经不再前置,而是后置了。在这一点上,最明显的一种结构就是“不……之”[7],例如:


不舒究之。(《诗·小雅·小弁》)


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墨子·尚贤下》)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也!”(《国语·晋语》)


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庄子·徐无鬼》)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同上,《则阳》)


天下不知之。(《荀子·性恶》)


“子”字并不是代词,因此,在否定句里用作宾语时,它永远衹能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天下不说子,天下欲杀子。(《墨子·耕柱》)


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同上)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人”字当别人讲时,也不是代词。因此,在否定句里用作宾语时,它也永远衹能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以上所述,主要是讲所谓倒装句的问题。


* * *


到了汉代,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结构逐渐发展出来了,例如: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同上,《涉江采芙蓉》)


夫如是,累害之人,负世以行;指击之者,从何往哉?(《论衡·累害》)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独遵何哉?(同上,《祸虚》)


至于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到了汉代,后置的情况表现得更爲明显了,例如: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史记·封禅书》)


莫知我夫!(同上,《孔子世家》)


到了南北朝以后,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后置的发展已经在口语中完成了。从此以后,凡是在书面语言里运用先秦时代那种代词宾语前置的结构的(如古文作家),那衹是仿古,而并不反映口语。


* * *


关于处所状语和工具状语的位置,也有它们的发展过程,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所谓处所状语,这里专指“于(于)”字结构而言。在殷墟卜辞中,处所状语的位置还没有十分固定,它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如“告于父丁”),也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如“于父丁告”),但是放在动词后面的结构是常见的结构。西周以后,这种常见的结构成爲唯一的结构,处所状语必须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8],例如:


爲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书·金縢》)


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同上)


子击磬于卫。(《论语·宪问》)


民以爲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孟子·梁惠王下》)


逢蒙学射于羿。(同上,《离娄下》)


单音节的动词(如“在、至、行”)不带宾语者,“于”字结构必须放在它的后面,例如:


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


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庄子·天道》)


利泽施于万世。(同上,《天运》)


庄子行于山中。(同上,《山木》)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墨子·修身》)


在被动句里,“于”字结构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郄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同上)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在比较句里,“于”字结构也必须放在形容词的后面,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子贡贤于仲尼。(同上,《子张》)


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爲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爲夭。(《庄子·齐物论》)


如果“于”字结构表示趋向,它也必须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例如: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同上,《人间世》)


梦爲鱼而没于渊。(同上,《大宗师》)


相反地,如果“于”是对于的意思,就已经不是一般的处所状语,“于”字结构就可以放在谓语甚至主语的前面,例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我于辞命则不能也。(《孟子·公孙丑上》)


于禽兽又何难焉?(同上,《离娄下》)


我于周爲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于周室,我爲长。(同上,《哀公十三年》)


到了汉代以后,一般处所状语渐渐可以移到动词的前面,例如:


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汉书·王褒传》)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同上,《丙吉传》)


南北朝以后,在口语里,“在”字取代了“于”字,“在”字结构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前面,例如:


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世说新语·简傲》)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但是,表示趋向的“在”字结构,仍须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会有亡儿瘗在此。(《世说新语·假谲》)


家人了不见儿去,后乃各见死在床上。(《神仙传·李常在》)


与药三丸,内在口中。(同上,《董奉》)


见龙门边二龙系在一起。(《法苑珠林·俱名国》)


住在胜业坊古寺曲。(《霍小玉传》)


这种词序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


所谓工具状语,这里指“以”字结构,即介词“以”字及其宾语。在上古时代,工具状语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都可以。放在动词前面的,例如:


以旦代某之身。(《书·金縢》)


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同上,《顾命》)


天将以夫子爲木铎。(《论语·八佾》)


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放在动词(及其宾语)后面的,例如: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同上,《离娄上》)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


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我以是非矣。(同上)


如果工具状语被活用来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衹能在动词前面,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爲苟去。(《孟子·告子下》)


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如果工具状语被活用来表示时间,它的位置也衹能在动词前面,例如:


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左传·桓公二年》)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韩说)以太初三年爲游击将军。(同上,《卫青列传》)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爲河间王。(同上,《五宗世家》)


到了近代汉语口语里,动词“拿”字代替了介词“以”字,于是“拿”字及其宾语(谓语形式)所组成的工具状语的位置也就固定在动词的前面。


武松自在房里拿起火筯拨火。(《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张青拿起翦刀替武松把前后头发都翦了。(同上,第三十一回)[9]


拿真心待你,你到不信了。(《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但是,“以”字结构在书面语言里仍然相当常见,而且像“给以经济的援助”一类的结构,工具状语放在动词后面,还不是“拿”字结构所能代替的。


* * *


在可能式中,也有词序的发展过程。这里谈一个“得”字。先秦的“得”字表示情况的容许[10],和表示能力的“能”字是有区别的,例如: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论语·子罕》)


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同上,《微子》)


其详不可得闻也。(《孟子·万章下》)


二者不可得兼。(同上,《告子上》)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同上,《梁惠王上》)


得侍同朝,甚喜。(同上,《公孙丑下》)


“得”字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后代,例如:


不能勤苦,焉得行此?(《韩诗外传》卷二)


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


天下乃有汝辈愚人,道学未得,而欲杀之。我宁得杀耶?(《神仙传·李仲甫》)


汝争得知我在此耶?(《无双传》)


但是,汉代以后,这种表示客观情况允许的“得”字的位置可以移到动词(及其宾语)后面去,例如:


今壹受诏如此,且使妾摇手不得。(《汉书·孝成许皇后传》)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嵇康《养生论》)


田爲王田,买卖不得。(《后汉书·隗嚣传》)


但召得子训来,使汝可不劳而得矣。(《神仙传·蓟子训》)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杜甫《得舍弟消息》)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杜甫《天边行》)


试令罗公取,取不得则罗公输,取得则僧输。(《神仙感遇传·罗公远》)


某自小不知味,实进不得。(《逸史·吕生》)


无双若认得,必开帘子。(《无双传》)


奈他有三般病,怎生把钱付他去得?(《五代史平话·汉史》)


等到使成式普遍应用以后,又有一种新的可能式出现,就是把“得”字放在动词的后面,再加上动作的结果,成爲“打得破、煮得烂”一类的结构,例如:


有钱便爱使,有酒便爱喫,怎生留得钱住?(《五代史平话·汉史》)


操使典韦出马,挟双戟直取侯成,侯成如何抵敌得过?(《三国志通俗演义·陶恭祖三让徐州》)


但是,在否定句中并不是用“不得”来否定,而是简单地插入一个“不”字,表示不能做到,例如:


巧儿旧来鎸未得,画匠迎生摸不成。(《游仙窟》)


大杖打不死,三具火烧不煞。(《舜子至孝变文》)


饶你丹青心里巧,彩色千般画不成。(《丑女缘起变文》)


翦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冉冉秋光留不住。(李煜《谢新恩》)


玄德、子龙抵当不住,迤248-01退后便走。(《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博望烧屯》)


可见最晚在唐代,这种使成式中插入“不”字表示对可能性的否定的结构就已经出现了。


在现代某些粤方言地区(如博白)有“不打得破、不煮得烂”(译意)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在全国方言中是少见的。


* * *


在汉语里,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用作状语时,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史记·绛侯世家》)


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同上,《司马相如列传》)


公疾,遍赐大夫。(《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蠡遍游天下。(《汉书·李陵传》)


群后以师毕会。(《书·泰誓中》)


诸将効首虏,毕贺。(《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如早爲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大器晚成。(《老子》)


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史记·项羽本纪》)


皇华吾美处,于汝定无嫌。(杜甫《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


从汉代开始,某些表示时间早晚的词可以从动词前移到动词后了,例如:


在母之身留多十月。(《论衡·吉验》)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后汉书·贾琮传》)


到唐代以后,某些作状语的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可以从状语的位置移到动词后面表示强调的情况逐渐多起来了,常见的有“毕、尽、迟、晚、熟、定”等,例如:


万事尽付形骸外,百年未见欢娱毕。(杜甫《相从歌》)


天王拜跪毕,谠议果冰释。(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


参佐哭辞毕,门阑谁送归。(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


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晋书·王济传》)[11]


往妻兄家乞食,食毕,求槟榔。(《南史·刘穆之传》)


回纥数千人饮毕,尚不能半。(《唐书·回纥传》)


一日一夜写毕,退其本。(《北史·祖珽传》)


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杜甫《白丝行》)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食尽波涛痕。(杜甫《石笋行》)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杜甫《忆昔》)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杜甫《三絶》之一)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杜甫《喜雨》)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杜甫《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杜甫《佐还山后寄》)


眠熟,良久起。(唐 牛肃《纪闻·邢和璞》)


陛下缘何来晚?(《宣和遗事》亨集)


张闿杀尽曹嵩全家。(《三国志通俗演义·曹操兴兵报父仇》)[12]


巧姐儿死定了。(《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他一定是在咱们家住定了的。(同上,第四十九回)


现代汉语的“做完、吃饱、抓紧、记牢”等,都是这种词序。


[1] 参看管燮初《殷虚甲骨卜辞的语法研究》。


[2] 《书·无逸》:“此厥不听,人乃譸张爲幻。”“此厥”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3] 马氏认爲“无”是无定代词。


[4] 《马氏文通》校注本下册508页。


[5]“人”字不是代词。


[6] 注意:“吾”字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在否定句中可以用作宾语。


[7] 只有个别例外,如《吕氏春秋·离俗》:“苟可得也,则必不之赖。”


[8] 当然,也还有个别例外,如《书·酒诰》:“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9] 编者注:文集本无此例。


[10] 这种“得”字是从获得的意义发展来的,所以“得”字后面可能带“而”字,如《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11] 《晋书》是唐代的作品。


[12] 比较同书卷二:“又闻操尽杀徐州所辖之民。”“尽杀”是沿用上古语法。“杀尽”是中古以后的语法。


    进入专题: 词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2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